《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我们就明了每一尊佛的教区是一个大千世界,像释迦牟尼佛在我们娑婆世界作教主,一个大千世界;唯独阿弥陀佛的教区是尽虚空遍法界,现在十方世界诸佛怎么教众生呢?劝一切众生念佛求生净土。换句话说,阿弥陀佛在那里办大学,十方诸佛都是他在各地方负责招生的招生委员啊!统统替阿弥陀佛招生。这个事实的真相我们才真正了解,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选择净土,这一句阿弥陀佛才会死心塌地去念,再不会怀疑,再也不会动摇了,这一生当中那有不成就的道理呢?

  “能于佛刹。修习摄受。满足无量大愿。”

  这个佛刹是西方极乐世界,‘修习’是讲一切往生的那些人,这才满足阿弥陀佛与十方诸佛度生的大愿;大众闻法得利益,普遍发弥陀之愿,学法藏之行;摄取佛刹满足大愿就是满足往生净土一愿,所有一切的志愿统统都满足了,这个生一佛土就等于生一切诸佛刹土,见一尊佛等于见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我们读经读到这个地方,要从这里细心去体会,然后才真正明了佛用什么方法度众生,佛用什么方法教我们成佛;法门虽多、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法门不是教一切众生平等成佛的法门,这一个方法是令一切众生平等成佛的法门;所谓平等,上从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一律平等成佛,你说这个法门到哪里去找?

  你去查大藏经,除这个经典之外找不到第二部,这是我们在经题上报告,这是平等成佛的经典,使一切众生平等成佛的方法,它的纲领都显示在经题上,经题上明白告诉我们这是大乘,古来大德的赞叹这个经是大乘之大乘,如果你说大乘之上还有一乘法!那古德又说这是一乘当中的一乘;圆中之圆、顿中之顿、专中之专,赞到极处了。是真的吗?一点都不过份,是真的。我们所求的:无量寿。无量寿是所求!无量寿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教下讲的大开圆解;无量寿是包括一切的无量,无量的无量。无量、无量当中以寿命为第一,第一义!

  尽虚空遍法界你圆圆满满都得到了,一样也不欠缺,这才叫无量,这所求的。这个今天我们讲欲望,最大的欲望,没有比这更大了。你们所求的一点点啊!太小了。我们所求的是尽虚空遍法界,一样都不欠缺;庄严是美好,清净平等觉是修因,无量寿、庄严是果报。因果不二,修什么呢?修清净、修平等、修觉。那么这部经,就是清净平等的阐扬、解说。你在生活当中如何修清净平等觉,你在处世待人接物怎样修清净平等觉,这经典给我们讲这些事情,我们要把它认清楚。

  从前昙鸾法师说,昙鸾法师所说的在往生论的注解里面,往生论注是他作的,他是我们净宗早期很了不起的一位大德,但是很遗憾没有把他选成为祖师,我们今天净宗祖师里面没有他,其实他是祖师的身分当之无愧,一生是专学专宏。他说:和盘托出诸佛心髓。法藏五劫的精求只为众生能真实发起往生西方净土这个意愿,我们想想昙鸾大师这个话说的过份不过份呢?他老人家这个话的意思就是法藏在世间自在王那里学了一千岁,又用五劫修行,结得大愿造成西方极乐世界只是一个愿望,希望十方众生求生他的净土;这个话说的很有道理,确实如此!目的非常的单纯,越是单纯就越简单越容易越快速越稳当,究竟圆满。它不复杂,我们要是把这个意思体会到了,明白了;我们今天要作什么?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其它东西要不要学呢?不要学了。学些拉拉杂杂的东西把西方极乐世界给耽误掉了,去不了了。那不是佛的意思,不是诸佛的意思;所以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再向他老人家要求我要学无量法门,这才是正确的,为什么呢?你寿命无量学什么东西有的是时间决定来得及。我们在这个世间寿命短促!来不及了,学什么都来不及。

  昙鸾大师真的一句话把一切诸佛度众生那个心髓给我们说出来!所以我们只要能够求生净土,就与阿弥陀佛的大愿相应了,这个四十八愿我们要不要一条一条去学呢?生到净土统统具足了,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了;所以你想想四十八愿,就在那一句名号之中;菩萨万德万行也在这一句佛号之中,真的是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所以到最后就变成这一句:阿弥陀佛。究竟圆满,这是真正不可思议,我们在这一生能够遇到,遇到了能把它搞清楚搞明白,这是稀有的因缘,真是彭际清所讲的:无量劫来稀有难逢之一日。我们今天遇到了。那么遇到之后要紧的就是要把它抓住,要保持住我们这一生决定成佛。

  这是没有把这个搞清楚,还想学这个还想学那个,心还不死!真正搞清楚了就死心塌地再没有第二个妄念了。晓得这一部经就是一切经,这一部经就是大藏经,这一部经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看到的大本、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那个经什么样子呢?就是这一部啊!没第二部,这才生无量的欢喜心来接受来奉行。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四十一卷(二次宣讲) B2…5…41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二面第三行。

  “ 发大誓愿第六”。

  “法藏白言。惟愿世尊。大慈听察。”

  那么这是紧接着前面的经文,法藏在世间自在王佛的会下闻经修行,建立了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将这样殊胜的成果供养老师,老师听了之后非常的欢喜赞叹他,叫他把西方净土介绍给同参道友,希望同参道友听闻之后,也能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是世间自在王要他提出报告的意义,那么下面这一段文我们通常讲的四十八愿,就是阿弥陀佛对老师提出的报告,所以这一段文,就是对于西方极乐世界具体的介绍,谁给我们介绍的呢?是阿弥陀佛自己介绍的,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转述的,这一段经文是全经最重要的一部份,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在五种原译本里面,汉译的是二十四愿,二十四品,这个唐译本里面是四十八愿,宋译的是三十六愿,那么这个几种本子,弥陀所发之愿都不一样,但是它是数目不相同,仔细观察内容是一样的,四十八,也就是把四十八有好几愿合成一愿,那么就变成二十四,二十四一展开那这就变成四十八或者三十六,那么由此可知它是开合不同,内容并没有两样,因此夏老居士会集这一章的时候,那么根据前面序文里面所说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会集这一章,而且慧明老和尚跟梅光羲老居士,都贡献了意见,等于这是三个人合起来会集这一章经文,可见非常非常的慎重,那么他们决定是以二十四为纲,这一共是以二十四段,以四十八为目,那么四十八就是小字注在每一段的下面,那是四十八愿的这个条目,这样就非常的完整了,那么实际上讲呢? 是以二十四为正,因为在往生论里面也提到愿二十四章,可见得古时候都是以二十四为主,那么中国人往后习惯了四十八愿,连这个赞佛偈里面都是四十八愿度众生,这是应大多数同修的习惯,所以把四十八目给列出来了,那么他会集的非常之好,前面四句是总说。

  “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所居佛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

  这一句是总说,那么换一句话说呢? 也就包括了全部的愿文,向下这二十四章就是这一句的详细介绍,法藏说‘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这就是说祂修行成佛了,那么祂确确实实是成佛了,世尊告诉我们法藏在西方示现成佛到现在已经十劫了,那么这是真的祂确确实实成佛了,既然成佛祂的每一个愿都兑现,没有一愿是空愿,‘所居佛刹’祂所居住的这个报土,‘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那么这是与祂往昔所发的愿相应的,祂的愿确确实实达到圆满,是超胜诸佛国土,圆满而没有缺陷,这是说祂的不可思议的庄严,无量的庄严,这不可思议的功德是什么呢?十念必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决定是不退成佛,那这是不可思议功德,所以这一句它包含依报跟正报,不可思议功德这是正报啊!无量庄严那是依报,依正果报都超过一切诸佛的刹土,那么我们要问了,怎样不可思议,怎样超胜,那就底下一桩一桩给我们介绍,实实在在讲,人家说是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不是二十四条,四十八条那这太少了,实在讲是无量无边,说之不尽啊!这四十八条不过是概列的介绍而已,看看这四十八条,我们就能想像西方世界跟它方国土确实是不相同的,第一条呢?

  “无有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

  这就是第一愿,四十八愿的国无恶道愿啊!祂的国土没有地狱,没有饿鬼,没有畜生,这是说明没有三恶道,为什么它这个世界没有三恶道呢?诸位要知道十方诸佛国土都跟我们释迦牟尼佛这个国土差不多,大同小异,它为什么没有三恶道,这就是祂在修学考察的时候看到诸佛国土里恶道众生太多了,所以祂建筑的国土里面没有三恶道,三恶道是果啊!怎样没有呢?必需要把那因缘消灭掉,才不会有果报啊!如果西方极乐世界,还有这些因缘,那怎么可能没有果报呢? 佛也没有能力灭众生的定业,这佛做不到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力量是相等的,如果佛有这个力量,那释迦牟尼佛应当把我们现前三恶道消灭掉才对啊!做不到,那么西方极乐世界人家为什么做得到,说老实话,它是个新兴的世界,衪那个世界到现在才十劫,我们这个世界无量劫了,等于说我们这个是古老的国家,它新建立的啊!新建立的什么事情好办啊!那个地方应该要,那个地方不要,好办,我们这是旧传统丢都丢不掉,祂在那里建立一个国土欢迎十方世界到那里去移民,移民的条件限的很严,不够资格就不准去,当然他那个素质就很整齐了,是这么一回事情,所以这事你真正明了了,才晓得西方净土非常符合现代人所讲的科学精神,像现在这个新加坡是个小国,是新国家啦!好办啊!它一切制度是从头做起,没有这个传统,新建立的;西方极乐世界是新建立的一个国家,非常的年青,到今天只有十劫,那么没有地狱,换一句话说,西方世界的人,决定没有一个做上品十恶业的,造五逆十恶的没有,那才没有地狱,地狱的因没有啊!饿鬼道是做下品十恶业,畜生道是做中品十恶业的,所以他那里去的人都是修十善业去往生的,这个诸位应当理解,你看看佛在观无量寿经,韦提希夫人见到西方极乐世界,非常向往,要求释迦牟尼佛教给他求生的方法,释迦牟尼佛没有讲方法之前,先教她修三种福,这是非常非常的要紧,那三种福是什么呢?三种福是你修净土的基础,你连这个福都没有,你还修什么净业,三种福里面第一个,就有修十善业,为什么修十善业呢?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这个应该很清楚啊!念阿弥陀佛还造十恶,想想看你能不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能,为什么不能,你跟他的愿不相应,你还造十恶,口是心非去不了啦,所以念佛的人很多啊!从前李老师讲,一万个念佛人,真正往生的也不过两个三个啊!为什么念佛的人多,往生这么少呢?那就是他把这个西方极乐世界情况没搞清楚,以为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往生,其实这经上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严格上来讲没有前面这一福,你决定得不到三皈,很多同修来求授三皈啊!我们都给他做一个形示上的三皈,叫结缘三皈,是不是真的三皈呢?那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呢? 三皈五戒的基础是建立在十善业道的基础上,这个人没有修十善,修十善才是经上讲的善男子,善女人啊!这才有能力接受三皈啊!如果连十善业都做不到,那求受三皈,那个三皈是有名无实,那五戒就更不必说了,好像盖房子啊!这个三福是基础呀,是地基啊!第一条啊!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那是基础的基础,没有这个不行,三皈中,戒是基础里面第二层的基础,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那是基础做好了,然后念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念相应一念佛,这才能往生啊!所以那一句佛号是于什么基础上念的,这个基础上念的,从这个基础上建立信愿行三资粮,这三个条件,这才是稳稳当当往生,所以大家千万不能疏忽,信愿行,我信念佛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家里不孝顺父母不能尊敬师长,那个没用处的,盖大楼没打地基啊!盖了就倒下来了,所以那是不能往生的原因,我们看愿文再想一想,佛在经上讲的这些教训一对照就晓得,然后才知道我们应该怎么修,这个佛号怎么念,不用说你也明白了,你要晓得用什么样的心去念佛,什么态度去念佛,念佛讲实在话就是生活,就是你用什么样的心态过日子啊!用什么样的心态与大家相处啊!处事待人接物啊!归纳起来这叫一句佛号,要这个念法,下面这一段是第二愿,不堕恶趣愿。

  “所有一切众生。以及焰魔罗界。三恶道中。来生我刹。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更堕恶趣。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不取正觉。”

  这是第二愿,不堕恶趣愿,从这个地方我们很明显的能看出来,阿弥陀佛的本心是念念愿一切众生同成佛道,这是是弥陀的心愿啊!我们今天把这个四十八愿,做为我们每一天的早课,天天来读诵,目的在那里呢?目的是希望弥陀本愿引发我们自己的愿望,使我们的愿跟阿弥陀佛的愿是同样的,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这种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决定的把握,一点怀疑都没有,那么想想我们自己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像不像阿弥陀佛呢?对一切人还勾心斗角,那里像是佛嘛!这样将来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打架,那还得了嘛,那不成话啦,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拒绝你不让你去啊!你念得再好,也不行啊!一天念十万声,人家也不会让你去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