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源流犀烛+清+沉金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杂病源流犀烛+清+沉金鳌-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绝思欲,忘言守静,能踵息,起死回生。  
【运  央】  《保生秘要》曰:一指归元,三提三咽,念四字咒,於分寸虚虚抱守,妄念返复,持一死字,世事尽归於空,抱守二七,痰涎稍清,运央周天,借督脉,按四时进退,有神央。呕红起念艮背,运行庭归元合用,百日央夫,勿使间断,骨蒸盗汗,痰嗽尽愈。五痨六极七伤  皆虚损之属病也。说虚损之病,由五脏之劳而生,其病既成,即生六极,渐至七伤,是五劳者虚损之原。而六极七伤,则皆虚损病之流极也,其患有相因,其势有必至,虽皆虚损之属,而其症状调治,实有不容混者,故复举而详之。《金匮》曰:五劳者,心劳神损,肝劳血损,脾劳食损,肺劳气损,肾劳精损也(心宜大五补丸,肝宜黑元,脾宜橘皮煎元,肺宜人叁黄  散,肾宜肾气丸。)然则知五劳之症治,即可以杜痨瘵之原。《入门》曰:数转筋十指爪甲皆痛,为筋极(宜并服滋补养荣丸、酒煮木爪粥。)牙痛,手足痛,不能久立为骨极(宜茸珠丸。)面无血色,头发堕落,为血极(宜补荣汤。)身上往往如鼠走,体上乾黑,为肉极(宜叁苓元。)气少无力,身无膏泽,翕翕羸瘦,目无精光,立不能久,身体若痒,搔之生疮,此为精极(宜巴戟元。)胸侸逆满,恒欲大怒,气少不能言,此为气极(宜益气丸。)然则知六极之症治,即可以拯痨瘵之深。《入门》曰:七伤,一阴寒,二阴痿,三里急,四精漏,五精少,六精清,七小便数也(总治宜锁阳丹、九龙丹。)然则知七伤之症治,即可以培痨瘵之根。  
【劳伤形症】  孙思邈曰:忽喜怒,大便苦难,口内生疮,此为心劳;短气面肿,鼻不闻香,咳嗽唾痰,两侸胀痛,喘息不定,此为肺劳;面目乾黑,精神恍惚,不能独卧,目视不明,频频瓷下,此为肝劳;口苦舌强,呕逆醋心,气胀唇焦,此为脾劳;小便黄赤,兼有馀沥,腰痛耳鸣,夜间多梦,此为肾劳。《入门》曰:曲运心机,为心之劳,其症血少,面无色,惊悸,盗汗,梦遗,极则心痛,咽肿;尽力谋虑,为肝之劳,其症筋骨拘挛,极则头目昏眩;意外过思,为脾之劳,其症胀满少食,极则吐泻肉削,四肢倦怠;预事而忧,为肺之劳,其症气乏,心腹冷痛,极则毛焦津活,咳嗽烘热;矜持志节,为肾之劳,其症腰脊痛,遗精白浊,极则面垢,脊如折。又曰:心劳则口舌生疮,语涩肌瘦;肝劳则侸痛,关格不通;脾劳则气急,肌瘦多汗;肺劳则气喘面肿,口燥咽乾;肾劳则尿赤阴疮,耳鸣面黑。《医鉴》曰:七伤者,一阴汗,二精寒,三精清,四精少,五囊下湿痒,六小便涩数,七夜梦阴人,其病皆小便赤热,或如针刺。煎厥症  阳虚病也。《内经》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於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    乎不可止。注曰:以煎迫而气逆,因以煎厥为名。厥,谓气逆也。说阳虚之人,其气本浮,为外热所迫,气遂逆而不止,甚至昏冒,故成此症也。然其原虽本阳虚,以由热邪煎迫而成,仍禁用辛热之品,医者固不可不知也(宜加味补阴丸、加减补阴丸。)  
【煎厥症治】  《入门》曰:煎厥而至目盲所视,耳闭厥听,大矣哉,房之为患也,治法宜与阴虚火动同。  解俴  肝肾虚病也。《内经》言:尺脉缓涩,谓之解俴。释云:尺为阴部,肝肾主之,缓为热中,涩为无血,故谓之解俴。解俴者,寒不寒,热不热,弱不弱,壮不壮,停不可名,谓之解俴也。据此则知解俴一症,洵由肝肾二经之虚。说肝主筋,肾主骨,肝虚则筋软缓,而无力以束,无力以束则周身之肌肉,皆涣而若解。肾虚则骨萎  ,而不能自强,不能自强则遍体之骨节,皆松懈而多俴,惟其然,故恹恹悒悒,闷闷。若有不可以为人,并不自知所以为人者,则肝肾二经之虚为已极矣(宜遐龄万寿丹、神仙既济丹。)此则《内经》之旨也。然而李氏梃则又兼内伤外感言之,细详其症,诚非混杂之论也。李云:解者肌肉解散,俴者筋不束骨,其症似寒非寒,似热非热,四肢骨节解散,怠惰烦疼,饮食不美,或因酒伤(宜葛花解酲汤,)或中湿(宜加味术附汤,)或感冒风寒(宜羌活冲和汤,)或房事过多(宜鹿胎丸,)或妇人月水不调(宜加味逍遥散,)以此得病,宜通其气血疏其腠理,以内伤兼外感药调之,则又医者所当详察。总之,《内经》之言解俴,本症也;李梃之言解俴,兼症也。由本症论为虚痨已极,由兼症论为虚痨派别,固不可一例视也。且由李氏之言推之,如大肠移热於胃,胃移热於胆,皆成食俴症,皆多饮食,皆食易饥,皆不生肌肉,应亦为解俴兼症之流派也(宜叁苓元。)病千变而不穷,治随机而难执,必审乎此,乃可与言医。  
【解俴症状】  《灵枢》曰:髓伤则消烁,腑酸体解,俴然不去矣,不去者谓不能行去也。  二阳病  血虚精少症也。《内经》言: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夫所谓二阳者,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也。说以肠胃发病,心脾受之;心主血,今受病,则失所主而血不流;脾主化食作味,轮於脏腑而成精,今受病,则失所主而味不化,致男子少精,不得为隐蔽委曲之事。然则二阳之病,非由精少血衰而何。古人谓为症属血劳,洵有然也。说以女子不月,固属血病(宜逍遥散、加味逍遥散,)精即是血,男子不得隐曲,亦即血病也(宜菟丝子丸、鹿胎丸。)附载陈藏器诸虚用药例    虚痨头痛身热(杞子  玉竹)    虚而欲吐(人叁)    虚而多气微嗽(麦冬  五味子)    虚而不宁(人叁)    虚而腰侸不利(杜仲  磁石? ^    虚而多梦(龙骨)    虚而痰又有气(半夏  生姜  枳实)    虚而大热(黄岑  天冬)    虚而小肠不利(茯苓  泽泻)    虚而多热(地黄  地肤子  牡蛎  甘草)    虚而小肠自利(龙骨  桑螵  )    虚而口乾(麦冬  知母  天冬)    虚而惊悸兼冷(小草  紫石英)    虚而惊怖(沙叁  龙齿)    虚而吸吸(胡麻  覆盆子  柏子仁)    虚而多忘(茯神  远志)    虚而客热(沙叁  地骨皮  龙齿)    虚而大冷(肉桂  附子)    虚而髓竭(熟地  当归)    虚而溺白(厚朴)    虚而溲赤(黄岑)    虚而损(苁蓉  巴戟)    虚而冷(川芎  乾姜  当归)    虚而昏(茯神  朱砂)    虚痨头痛身热杞子 玉竹五味子磁石◎虚而欲吐人虚而不宁虚而多梦虚而虚而多热地虚而口乾虚而惊怖沙叁  龙齿    虚而吸吸胡麻覆盆子  柏子仁  虚而多忘茯神  远志虚而客热沙叁  地骨皮  龙齿  虚而大冷肉桂  附子虚而髓竭熟地  当归  虚而溺白厚朴虚而溲赤黄岑  虚而损苁蓉  巴戟虚而冷川芎  乾姜  当归  虚而昏茯神朱砂    心虚(人叁  茯苓  石菖蒲  鳌按:心虚者,心家气血不足,致成虚痨也,宜古庵心肾丸、大五补丸,方附後)    肝虚(川芎  防风  天麻  螯接:肝虚者,肝家受损,面无血色,筋缓目暗也,宜拱辰丸、滋补养荣丸,方附後)    脾虚(白术  白芍  益智仁  鳌按;脾虚者肌肉消瘦,饮食不进也,宜橘皮煎元、大山芋元,方附後)   肺虚(天冬  麦冬  五味子  鳌按:肺虚者,咳嗽痰盛,气急或唾血也,宜人叁黄  散、补肺散,方附後)    肾虚(熟地  丹皮  远志  鳌按:肾虚者,水火不足也,水虚宜太极丸、无比山药丸,方附後。火虚宜增益归茸丸、玄菟固本丸,方附後)    胆虚(枣仁  细辛  地榆  鳌按:胆虚多惊多畏,不能独处,如人将捕之也,宜仁熟散、温胆汤,方附後)附载李士材治痨法    苡仁、茯苓扶胃,且有降下之央效。桑皮、贝母止痰嗽。桔梗、陈皮行气,且有健脾之力。莲心、山药止泄泻。麦冬、五味保肺,而能滋化之源。人乳、梨汁解燥结。地骨、丹皮治蒸,而无寒冷之累。童便、藕汁能止血。以上皆以甘凉之品,行收降之令,为初起者设也。若久病百脉空虚,虚火炎亢,非甘温不能复真元,异央散是也(人叁、茯苓、白术、炙草、陈皮。)非粘腻不能润活朽,地黄丸是也(人叁、黄  、当归、白芍、地黄、防风、远志、茯神、鹿茸、黄岑、石韦、滑石、蒲黄、戎盐、炙草、车前子、瓜蒌。)治虚损痨瘵方五十六    四君子汤    ”养气〔  人叁   茯苓  白术  炙甘草    八珍汤    ”虚热〔  人叁  茯苓  白术  炙草  川芎  当归  白芍  地黄    十全大补汤    ”调卫〔  人叁  茯苓  白术  炙草  川芎  当归  白芍  地黄  黄    肉桂    牛膝丸    ”缓肝〔  牛膝        杜仲  防风  苁蓉  肉桂  蒺藜  菟丝子    八味丸    ”补火〔  地黄  山药  山萸  丹皮  茯苓  泽泻  肉桂  附子    金刚丸    ”益精〔        杜仲  苁蓉  菟丝子  酒煮猪腰子丸。    煨肾丸    ”又〔  白蒺藜  牛膝        杜仲  防风  肉桂  苁蓉  菟丝子  破故纸  葫芦巴  酒煮猪腰子,和蜜丸    补中益气汤    ”温补〔  人叁  黄    当归  白术  甘草  陈皮  升麻  柴胡    四物汤    ”诸血〔  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    当归补血汤    ”又〔  荆芥穗  当归  生地  熟地  川芎  赤芍  黄    陈皮  枣二  乌梅一    六味丸    ”补水〔  地黄  山药  山萸  丹皮  茯苓  泽泻    逍遥散    ”阳虚〔  当归  白芍  柴胡  黄岑  白术  甘草  薄荷  煨姜    坎离既济丹    ”又〔  肉苁蓉  生地  麦冬  山萸  杞子  五味  川柏  归身  白芍  天冬  熟地  远志  茯苓  茯神  丹皮  枣仁  人叁  泽泻  蜜丸。    人叁养荣汤    ”阴虚〔  人叁  茯苓  白术  甘草  当归  白芍  地黄  黄    陈皮  远志  肉桂  五味子    三百广生汤    ”又〔  地骨皮  白术  白芍  茯苓  甘草  陈皮  枣仁  山药  贝母  丹皮  芡实  莲肉  乌梅    五汁膏    ”咳血〔  天冬  麦冬  生地  薄荷  贝母  丹皮  阿胶  茯苓  犀角犁汁  藕汁  蔗汁  人乳  萝卜汁  羚羊角水八杯,煎三杯去渣,入五汁再熬,以入水不化为度,又入蜜二两,重汤顿半日     清骨散    ”潮热〔  秦艽  鳖甲  知母  青蒿  甘草  银柴胡  地骨皮  胡黄连     龙齿丸    ”精浊〔  茯神  远志  人 叁  龙齿  菖蒲  知母  黄柏     归脾汤    ”泄泻〔  人叁  黄    当归  白术  茯神  枣仁  远志  龙眼  木香  甘草  姜  枣     大菟丝子丸     ”肾病〔  鹿茸  泽泻  附子  肉桂  熟地  牛膝  茯苓  山萸  川断  防风  杜仲  巴戟  沉香  茴香  五味  川芎  苁蓉  菟丝子  破骨纸  荜澄茄  桑螵    覆盆子  石龙芮去尖     补中地黄汤    ”积劳〔  人叁  黄    当归  白术  茯苓  地黄  山萸  山药  泽泻  丹皮  升麻  姜  枣     保和汤     ”肺病〔  贝母  知母  天冬  麦冬  苡仁  杏仁  甘草  紫苏  薄荷  紫菀  百合  桔梗  当归  阿胶  百部  饴糖  款冬花  五味子  马兜铃  生姜  失血加炒黑蒲黄、生地、小蓟,痰加瓜蒌仁、茯苓、橘红,喘去紫苏、薄荷,加苏子、桑皮    圣愈汤    ”心病〔  人叁  黄    川芎  当归  生地  熟地    补肝汤    ”肝病〔  山萸  甘草  肉桂  桃仁  茯苓  细辛  防风  大枣  柏子仁    柴胡疏肝散    ”又〔  炒香附  柴胡  陈皮  川芎  白芍  枳壳  甘草    调中益气汤    ”脾病〔  人叁  黄    当归  白术  白芍  甘草  升麻  柴胡  陈皮  五味子    调荣养卫丸    ”久痨〔  人叁  黄    当归  白术  白芍  茯苓  山药  麦冬  远志  山萸  陈皮  熟地  生地  五味子  鸭血蜜丸。    鹿胎丸    ”房欲〔  鹿胎去秽煮烂  熟地八两用人乳粉山药各一两拌蒸九次  菟丝子十两酒煮  杞子八两乳浸  制过首乌十两乳浸日晒夜露九次  金石斛六两酒炒巴戟肉五两酒炒  黄  酥炙五两  人叁四两  黄蒿膏丸。    十四味建中汤    ”积痨〔  人叁  黄    当归  白术  甘草  白芍  茯苓  地黄  川芎  麦冬  附子  肉桂  苁蓉  半夏  姜枣     清暑益气汤    ”暑痨〔  人叁  黄    白术  甘草  当归  苍术  升麻  陈皮  神僸  泽泻  麦冬  青皮  葛根  五味子     葛花解酲汤    ”酒痨〔  葛花  人叁 茯苓  白术  青皮  木香  橘红  猪苓  泽泻  神僸  乾姜  砂仁  蔻仁     嵩崖脾肾丸    ”老人〔  熟地  山药 山萸  茯苓  丹皮  泽泻  附子  肉桂  牛膝  砂仁  车前  补骨脂  益智仁     神仙延寿酒    ”又〔  补骨脂  熟地 生地  天冬  麦冬  人叁  川芎  当归  白芍  茯苓  木香  砂仁  菖蒲  远志  柏子仁  煮酒三十斤。     麦煎散    ”童痨〔  赤苓  当归  乾漆  鳖甲  常山  大黄  柴胡  白术  生地  石膏  甘草  小麦     补血养阴丸    ”女痨〔  生地  丹皮  麦冬  白芍  当归  牛膝  杞子  青蒿茯苓  鳖甲  川断  五味子  益母膏为丸。咳加蜜炙枇杷叶。咳甚,加贝母、沙叁、百部。痰加橘红。热甚,加胡黄连、银柴胡。食少泄泻,去归、地、杞、鳖,加莲肉、山药、陈松花。    清离滋坎丸    ”情痨〔  熟地  生地  天冬  麦冬  当归  白芍  知母  黄柏  白术  山药  山萸  茯苓  丹皮  泽泻  甘草吐血,加童便调陈墨。痰加竹沥、姜汁。汗加黄  、枣仁。痰加贝母、瓜蒌仁。热加地骨皮。嗽加五味。怔忡加远志、枣仁。遗精加龙骨、牡蛎。膈碍加陈皮。咽疮加桔梗、元叁。痰喘加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久陔加阿胶、五味、紫菀、麦冬。    滋阴清化丸    ”痰热〔  熟地  生地  天冬  麦冬  当归  鳖甲  阿胶  白芍  茯苓  山药  贝母  花粉  甘草  五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