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醒狮-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机场上响彻了报警声。基地的指挥官命令2架苏-30起飞搜索并追击偷袭的敌机,他们自然认为来袭的一定是中国最厉害的重型战机了,那些重达34吨的高速战机如何追得上那2架总重2。7吨,连它们的零头都不到的小飞机呢?自然是瞎忙了一通无功而返了。胡宏和王一兵二人居然跋涉1400公里,远程奇袭得手,而且安然返航了。基地自然也是一片欢腾,欢迎他们的得胜而归。
    一下子丢掉了3架预警机,印军的战机无论如何也不能夺回制空权了。我军更大的收获是成功地实施了空中游击战,手中又多了一柄克敌的利剑。
    横扫千军18:00
    再说锡金前沿地面的印军,此时已近晚餐时间。部署在锡金边境锡金一侧的重装甲师阵地一片宁静,各师只有20辆坦克担负执勤任务,它们也只是启动了一个小小的辅助发动机,监视设备和空调系统在运转。防空导弹阵地也只有一半人执勤,低空有2架卡-60在盘旋监视。其余人都在准备享用晚餐,师长和参谋长都去司令部了。全军上下都在想着接下来的攻击行动。
    天色刚转暗的时刻是人的视觉最弱的时候,此时我军的热成象仪的优异性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管是战车还是直升机看印军的目标都很清楚,红外寻的导弹攻击目标的效果很好。反观印军的装备,热成象仪上根本找不到目标,遭到我军电子战机压制后,不要说雷达的效能极大地降低,连维持正常的通讯都极为困难。这一差异在战斗中都是致命的。
    分配在这一地域担负对地攻击任务的是8架Q-6,他们2架一组攻击一个防空导弹阵地,反辐射导弹率先飞扑雷达系统,印军操作人员在屏幕上一见导弹的光点,立即发射干扰弹,并急速关机,可是攻击机的飞行高度只有20米,这些手段都不起作用,导弹纷纷击中目标,阵地上接连响起了爆轰声。转瞬间火箭弹和机炮炮弹又倾泻到阵地上,导弹发射车和高炮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自行榴弹炮和坦克上的高射机枪打到攻击机身上只是溅起了一串火星。高炮则很难进行瞄准射击。这些攻击机在低空很快又装过身来继续实施攻击。
    紧随Q-6攻击机出击的就是38军和23军的陆航兵团的武装直升机,第一波就有24对Z-15M与WZ-12M最佳重型搭配,他们向印军的重装甲师的接合部二边的主战坦克发起了猛攻;24对WZ-11M与WZ-10M的轻型配对,则首先向防空导弹阵地再次猛攻。Z-15和WZ-11武装侦察直升机的主要任务是对付印军的直升机。第一轮导弹、火箭弹和机炮扫射就打了印军一个措手不及,不少坦克还未发动就遭摧毁。随之而来的又是那2架“空中炮舰”JZ-14M,还是攻击印军自行榴弹炮,印军的隐蔽阵地并不坚固,根本保护不了它们,到处窜起了爆燃的火球,还有不少炮弹落到了装甲步兵师的阵地,那些高爆炮弹造成了印军的重大伤亡。
    在印军重装甲师忙着仰头对付空中的威胁时,120辆“迅猛龙”轮式坦克歼击车飞速冲到印军阵地的全面,大批穿甲弹飞向印军的主战坦克,摧毁了一批坦克后它们分别向二边驶去,在行进中继续攻击印军的装甲目标,并不向敌阵冲击。它们的突击打得重装甲师难以应付,指挥官只好命令后撤以收缩阵地,调整阵容。哪里知道4架直升机向他们阵地前的地雷阵发射扫雷火箭开辟通道后,居然有大批的主战坦克向他们的阵地发起了强大的冲击。那些印军坦克手几乎要认为这又是中国人搞的假坦克了,可是它们狂猛的火力和冲击力立即把他们的怀疑冲掉了。36辆T-07M主战坦克以锐角型的三角队形楔进了印军二个重装甲师的结合部,后面跟随着大批的步兵战车和装甲运兵车,向远处的印军装甲步兵师阵地猛烈扫射,并发射了大批的枪榴弹和火箭弹。
    印军重装甲师的后撤很快就变成了溃败。占了突然袭击优势的38军战车很快撕开了印军的防线,直插贾吉尔的司令部驻地。攻击展开半小时后是最关键的时刻,第38轰炸机师的14架H-6M和26架H-6D改已经到达攻击位置,大批的“飞蛇”滑翔炸弹砸到了印军防空导弹阵地和重炮阵地。一部分“飞蛇III”钻地弹在Z-15的激光照射器的指示下,不断钻透印军各级指挥部的坚固工事在内部爆轰。穿甲炸弹也在激光束的指引下向“阿琼”、T-80的顶上攻去。这500多颗重磅炸弹在印军的阵地上刮起了一股恐怖的旋风。
    那么印军的武装直升机在干什么呢?贾吉尔总共有160架武装直升机,90架多用途直升机,65架运输直升机,占到了印度陆军的将近三分之一的直升机。有80架武装直升机,40架多用途直升机和25架运输直升机被派到驻不丹的部队手中。指挥官立即觉得不够用了,由于紧靠孟加拉国边境,纵深实在太浅,隐蔽在前沿停机点的直升机,在的第一波空中突击中就损失了21架。其余武装直升机赶紧升空,立即遭到我王牌军陆航兵团战斗直升机编队的攻击压制。我军已经在战略思想和实践中高度重视直升机夺取低空制空权的作用,为此在直升机集群中配置了专用的战斗直升机,WZ-11M强调了格斗的机动性能,并配置了空空导弹和速射机炮,在战术上演练出一套有效的双机作战的攻防战术。即使担负攻击任务的Z-15M和WZ-10M也掌握了双机配合作战的战术。在空中指挥的陆航兵团指挥员,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力量的分配,始终保持夺取制空权的直升机的数量,有效地压制了印军直升机的反击。在前沿作战的印军根本得不到直升机的支持,防御能力大受影响。
    我军的主战坦克数量虽少,但速度和机动性都强于印军的坦克,又有武装直升机和轮式坦克歼击车的支持,重要的还是有一支战场抢修队。抢修队由4辆主战坦克和6辆装甲维修车组成,一旦有我军战车遭损伤,接到呼叫,主战坦克立即赶到损伤战车的一侧组成钢铁的屏障,并以火力警戒,有时还招来武装直升机保护,抢修队则迅速进行修复,救护人员迅速救护伤员,如有重伤员则由后备坦克手顶替,甚至还抓紧时间补充弹药。能修复的战车立即重新投入战斗。这一招是向以色列人学来的,这次收效更大,因为我们的战车太少了,同时电动坦克被击中后很少起火,修复率很高。
    更绝的是这支抢修队还指挥一支特殊的队伍扑灭印军的损伤坦克的大火,然后视情况进行抢修,修复后立即交给后备坦克手。令他们欣喜万分的是居然“捡”到了4辆毫无损伤的空的T-80坦克,那些后备坦克手将信将疑地进入坦克一看油满弹足,一启动什么问题也没有。后来总算想明白了,一定是印军的坦克手在餐厅就被打死了,由于没有启动发动机,我军的武装直升机也就没有攻击它们。这些印军的坦克立即加装了我军的敌我识别装置,在外壳还粘贴上特殊的荧光标记,在微光夜视仪中更醒目,自己人一看就知道这已是自己的坦克,印军却不会注意。这些坦克还有印军的敌我识别装置,将给印军更大的打击。所以我军的坦克虽有一些不能马上修复退出了战场,坦克却越来越多了。
    到20:20,38军军长李强在指挥部得报,印军重装甲师的撤退已经陷入混乱,印军的第9重装甲师在奉命向噶伦堡东南的司令部退却,第12重装甲师向大吉岭方向退却。就抓紧时间命令实施“飞旋镖”行动。只见我军的武装直升机飞到前面去,打击逃得最快的“阿琼”坦克,并专门在它们行驶到狭窄的路段把它们打趴下。这一地区是山前丘陵,大多数道路也很崎岖,几处咽喉地段被堵整个撤退行列的速度就降下来了。有几辆坦克试图翻越小山丘,立即成了显眼的目标,被我军打成了山顶的“火炬”,别的坦克也就不敢冒险了。我军的几架重型运输直升机运载了一批突击队员隐蔽地飞到印军坦克队的前面让他们下来。他们全部是印军装束,但在袖口或军装后下摆等处粘贴有一小块荧光白布,让自己人可以识别。
    此时我军的直升机和坦克只是在远处“制造气氛”,H-6则击中力量去攻击印军后方的司令部了,印军坦克赶紧设法绕过损坏的坦克回撤,只见一批步兵迎面冲了过来,他们还向追击的中国坦克发射榴弹,并不断用枪扫射。坦克手的视野受限制,是很需要步兵协同作战的,所以印军坦克赶紧让他们上来,搭载他们后撤。
    谁知这些步兵上车不久坦克就不动了,那些步兵还啪打坦克的外壳用英语或印地语叫嚷:“为什么不动啦。”实际上是他们用一种特制的透明薄膜粘贴在发动机的进气口。那些坦克手一见周围没有什么危险就纷纷爬出来检查了,他们还要求步兵进行警戒。自然步兵们全力以赴地“帮助”坦克手了。出了坦克他们哪里是这些格斗专家的对手呢。于是这批印军坦克都成了我军手里的利器,还抓紧时间进行加油和补充弹药,在突击队员的帮助下很快就清除了前面的障碍。这批坦克有107辆之多呢,它们搭载了突击队员快速前进,很快赶上了还在开炮掩护的印军自行榴弹炮,用通话器呼叫他们,让他们也帮助搭载一些步兵可以加速撤退。于是这些剩下58辆155毫米重型榴弹炮也落入了我军手中,38军如虎添翼发起了更猛烈的攻势。
    印军的主阵地在第8快速旅、第5快速旅、第7装甲步兵师的3个团和司令部炮兵、防空兵部队等的支持下顽强地抵御中国军队的攻击。可是当大批的“飞蛇”炸弹、密集的155毫米榴弹炮砸到印军阵地,又有更多的坦克加入冲击行列时,印军的防御阵线开始动摇了。起先印军司令部怎么也想不通,中国人是如何把这些重炮弄过喜马拉雅山区的。后来贾吉尔得到报告,已经与第9重装甲师完全失去联系,知道大势已去。本来的应急计划是往阿里布尔杜阿尔撤退,一来可以支持不丹的驻军,实在不行还可以再撤到东北战区的战略重镇高哈蒂。可是现在一辆重型坦克都没有了,参谋们认为根本无法撤退到阿里布尔杜阿尔。于是命令全军撤往最近的大城市西里古里,那里还有大批的驻军和重装备,既可以抗御中国军队的进攻,还有机会与大吉岭的部队以及不丹的部队共同实施反攻。
    可是撤退的命令一下达,立即成了溃败。那2个快速旅本来就不擅长防御,第7装甲步兵师又只有3个团,那里经得起38军在坦克和自行榴弹炮支持下的狂烈的攻势呢?司令部的主要人员乘坐了2架直升机从低空直飞西里古里,其余的部队本来是要求轻型坦克和装甲车在后面掩护撤退的,可是它们那里经得起重型坦克的攻击呢,于是全部加入了溃败的行列。38军参谋长在空中发现了这一情况,当机立断命令武装直升机攻击溃逃印军队列的前部,并让我军的电动坦克和坦克歼击车火速超越到前面,最大程度地在西里古里的北部截击这批印军。赛跑的结果自然是我军得胜,印军晚餐都没有好好吃,全都是随便抓了点东西填肚子,又整整打了一夜,都精疲力尽了。只有极少数人,扔掉了武器减轻负荷从小路逃到了西里古里。这3支部队成建制地被消灭了。
    到了西里古里以北10公里处,我军停止了追击,抢占有利地形立即构筑工事,部署防反击的地雷阵。这时天色已经转明,当地时间已经是清晨5点了。38军将士经过连续11小时的奋勇冲击,摧毁了印军锡金集群的主力,还缴获了大量珍贵的重型坦克。
    兵不血刃大吉岭
    再说印军的第12重装甲师奉命向大吉岭方向撤退,司令部要求他们尽快与那里的103师和142山地团会合,共同从侧面牵制中方的攻击部队。贾吉尔还期望自己稳住阵脚后,由这支部队从侧面冲击以切断我军的后路,实施夹击呢。师长沙拉克尔准将指挥全师向大吉岭退却,由T-90M坦克在后面押阵,自行榴弹炮跑在最前面还以炮火向后射击进行掩护,中间是一批“阿琼”坦克,由于既无直升机校正弹着点,又无法进行观察确定炮位,射击的效果极差。
    根据分工,由23军对付这批印军,此时侦察机和EY-14协同指挥机已经发现有印军的步兵从大吉岭出发来接应这支装甲师。在空中Z-15指挥直升机上的军参谋长立即命令,一部分武装直升机攻击自行榴弹炮,务必迟缓印军重装甲师的速度,二架“空中炮舰”Z-14和H-6轰炸机负责击退大吉岭出发的印军步兵;运载化妆为印军步兵的突击队直升机则直插其间,实施夺车行动。69师的地面部队则以60辆轮式坦克歼击车和装甲车、步兵战车、装甲运兵车紧随印军之后,向他们发动攻击以施加压力。
    他们同样有一支战车维修队,除了维修我军的装甲车外,更主要的还是维修缴获的印军坦克和自行榴弹炮。他们的运气也不错,同样“捡”到了3辆毫无损伤也没有启动过的T-80坦克,这也可以看出我军突击行动的效率。还很快修复了4辆T-80,可是印制的“阿琼”坦克就很难修复,可见其质量确实存在问题。几乎与38军的突击队一样,23军的突击队跳上印军的坦克后,以同样的手段夺取了印军的剩余坦克和自行榴弹炮,而且成绩更突出,不但数量多,有122辆坦克和64辆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而且抓获了第12重装甲师的师长沙拉克尔准将。
    这时军指挥部命令立即调整阵容,趁热打铁一举消灭大吉岭的守军,夺取大吉岭。大吉岭是150多年前英国殖民主义者在这里找到的一块风水宝地,它座落在崇山峻岭中的一块台地上,海拔有2000多米。这里的风景极为优美,即使在盛夏也极为凉爽,于是这片土地以及噶伦堡等地从锡金王国割裂出来,由英属印度斯坦管治。大吉岭被建设成英军的医疗中心和疗养基地,英国还费尽心机修建了从西里古里到大吉岭的铁路,这条窄轨铁路极为险峻,是一项杰出的工程,在不到100公里的距离就上升了近2000米,印度还向联合国申请将它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呢。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这里早就不只是一处医疗中心了,已是这一带山区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