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醒狮- 第2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00米长的笔直的缝,整个甲板的强度会受很大的影响。要命的是弹射器的市场是如此的小,研制费用摊在每1台就是非常巨大了。
    我国的弹射器研制组得到了招聘的美国专家的支持,也通过特殊的手段搞到了C-13型的图纸资料。如前所述,弹射器并不涉及深奥的原理,而是对材质、加工、安装、调试这些基础工业技术的考验。情报人员还搞来了日本秘密研制火箭弹助推器的情报。受此启发,组长卫志高上校决心来一个“杂交”,研制一套蒸汽/火箭弹复合弹射器:战机的前半程50米受蒸汽弹射器助推。如此一来、汽缸、活塞都缩短了一半,以我国的工业力量在短时间内能拿下来。而且航母甲板的开缝也只有50米,加固处理简单得多。以4G的加速度,战机被加速到60米/秒最大号的火箭弹单个的推力是17吨,2枚是34吨,工作时间仅3秒。它们挂在机腹下的两侧,可以降低对飞机离地高度的要求,可为战机提供1G的加速度,飞机发动机提供大约1个G,战机在后70米的跑道上由火箭弹助推,由发动机的电磁TVC来平衡两枚火箭弹推力的微小差别引起的偏航,到离开甲板时速度达到80米/秒。
    此时机翼的升力还不足以支持战机的重量。战机一离开甲板,两枚火箭弹的挂架在压簧的作用下,后端下倾,使尾喷口形成1个向下10度的偏角,同时发动机的喷气流也在电磁TVC的作用下下偏10度,由此产生一个向上的分力,可以弥补机翼升力的不足让战机平飞。火箭弹继续工作2秒使战机加速到100米/秒以上,停止工作的火箭弹在气流的作用下连同挂架后退,然后掉入海中。
    这套复合装置与美国的弹射器比较,各有千秋。此类巨型装置的造价与尺度是成指数关系的,以瓷钢制造的50米行程的弹射器造价估计仅及C-13的1/5,重量仅为1/3,由于行程短、末端速度低,寿命要长得多。不过每次要挂载火箭弹、操作复杂、每次的弹射成本要高不少。限于我国的基础工业也只能如此了,美国人的C-11型的行程为55米,我们能达到这一水平也实属不易。
    我军自行研制蒸汽弹射器的消息传开后震惊了世界,中国决不会为了1艘航母耗费巨资研制此类装置的,这就宣示了我国维护自身海洋权益的决心。后来这套ZTQ-1型的弹射器还装上了061型巡洋舰上。怎么我国也要建造巡洋舰了吗?是的。这也是本次会议要决定的事。容后再述。
    “工商号”航母决定采用平甲板和斜角甲板作为起飞和着降的跑道。舰长310米、舰宽37。5米,飞行甲板总宽71米,它将装备4部ZTQ-1型弹射器,可同时起飞4架重型战机。采用核动力,3台HD-08核电装置可提供18万千瓦的电功率,4轴,最大推进功率22万马力,最大速度33节。其核心的战斗力是搭载的60架战机,8架直升机,战斗力超过了俄国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自卫系统是“天罗盾”系统,控制64单元的防空/反潜导弹,还有4座双37近防炮。建成后将是除美军的大型航空母舰外,威力最大的战舰。
    -为了更好地护卫航母集群,海军和总装备部的项目组设计了061型巡洋舰。
    061型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说起巡洋舰真是令国人十分伤心。关心海军的人都知道,作为一种大型水面战斗舰种,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巡洋舰在世界海军作战史上创造出无数显赫的战绩,并获得“海上战斗堡垒”的美誉。中国海军在近代史上曾有过短暂的辉煌,亦曾几度拥有多艘令人瞩目的巡洋舰,并在世界各个大洋上留下过骄傲的航迹。我国的第一艘巡洋舰“扬武”号是福州船政局建造的,于1872年3月建成下水。该舰舰长57米,宽10。8米,吃水5。37米,排水量1560吨;配备了11门舰炮;蒸汽机总功率为1130马力,航速12节,舰员147名。在当时也算相当先进的了。
    到中国海军得到最后的一艘巡洋舰“重庆”号之前,中国陆续自建或购买了27艘巡洋舰。不过它们的结局都很悲惨,分别被法军、日军击沉击毁,甚至被日本人掳掠去了,成了日军的巡洋舰。在抗日战争的前期中国的全部巡洋舰悉数被日军击沉或自沉塞江。
    “重庆”号原名为“黎明女神”号是英国于二战胜利后赠送给我国海军的,是1936年建成的一艘轻巡洋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该舰曾击沉10多艘敌舰和20多艘商船。该舰:舰长154。03米,宽15。56米,吃水4。2米,标准排水量5274吨,满载排水量7500吨,采用4台透平主机,推进功率64000马力,最高航速32。25节,续航力4000海里,舰员近600名。其舰载武器主要有3座双联装152毫米口径主炮,4座双联装100毫米口径副炮,2座40毫米口径高射炮,3座双联装20毫米口径机关炮,2座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及深水炸弹等;还配备了雷达指挥仪,可控制火炮对海对空射击。堪称中国海军有史以来装备最新、火力最强的一艘军舰。“重庆”号1949年2月26日从上海吴淞口起义投奔解放军控制的烟台港,不久后,即遭国民党空军的轰炸而沉于辽西葫芦岛附近海域。从此,中国人不再拥有自己的巡洋舰。
    到现在已经整六十年,也就是一甲子了,中国又将拥有自己的巡洋舰了吗?
    二战前巡洋舰和驱逐舰的主要区别是主炮的口径、装甲和舰体结构。那时巡洋舰主炮口径一般在153—203毫米之间,而驱逐舰主炮口径要小于153毫米;巡洋舰的装甲厚重能经受住吨位与本舰大体相同的敌舰主炮的攻击;舰体划分若干个隔水舱来防御敌舰鱼雷的攻击。而驱逐舰限于性能和尺度的原因,不能装装甲,也不能设置纵隔舱壁和双层结构来进行防御,其舰体结构只是局部采用高强度钢可对付短程武器的攻击。但是战后随着着舰载武器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已无法如此来区别巡洋舰和驱逐舰了。像现代级、东方级、金刚级导弹驱逐舰满载排水量都超过了8000吨,也具有了横隔舱壁,现在的战舰主要武器已经不是大口径舰炮了。
    现在是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及能力来区分,巡洋舰不但具有远洋作战能力,而且具有编队作战指挥功能,其舰上武器装备可担负对舰、对空、反潜和对岸等多方面的作战任务。驱逐舰一般在舰艇编队中担负进攻性的兵力,同时可在以航空母舰和巡洋舰为核心的舰艇编队中担任防空、反潜护卫兵力,在登陆、抗登陆作战中还可担任支援兵力。在现代的海战中航空母舰和潜艇已经取代战列舰成了主角,那么还有巡洋舰的地位吗?
    现在世界上只有美国两国拥有象样的巡洋舰群,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巡洋舰为现代巡洋舰的佼佼者,可是它的舰体和动力却是借用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的设计,满载排水量仅9600吨,而俄制基洛夫级巡洋舰的25000吨的排水量则为巡洋舰之最。巡洋舰的首要任务是为航母集群护航,以其大得多的吨位可大量装备防空导弹为舰队提供区域防空,可搭载较多的反潜直升机实施反潜,重型反舰导弹则是反舰作战的主力,巨大的舰炮和巡航导弹可对岸攻击。导弹巡洋舰还是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中坚力量。
    我国的061型巡洋舰采用核动力,装备2台HD-08核电机组;尺度则略大于美国的“长滩号”核动力巡洋舰,全长210米,宽24米,吃水9米。满载排水量19000吨。最大航速33节。其第一个特色是相当强大的防护能力:以高强度瓷钢建造的舰壳厚度达30-35毫米,炮塔、舰桥、战术中心等要害部位都以钨网装甲板加固;整个舰体由17道横向水密隔壁分隔成18个密闭舱段,任何3个相邻的舱室进水也不会翻沉。舰体的设计充分考虑了雷达隐形的要求,诸如采用上层建筑立面内倾、甲板与舷壁带圆弧角相交,覆盖吸波、透波材料,大幅度降低了全舰的雷达反射截面。
    令人震憾的是它的武器装备,最前面是逐次升高的2层炮塔,安装了2座三联装203毫米舰炮;舰炮后面到舰桥是排列整齐而壮观的CZ-1垂直发射系统,共有156个发射单元远远超过“提康德罗加级”的122个单元。电子舰桥很小,且偏于左舷占舰宽的2/3,顶上的四角都有组合光电探测仪,它们的可变焦距摄像头、微光夜视仪、热成象仪得到的图象可以传输给“天罗盾”系统,也显示在战术中心的大屏幕上;中央升起的粗大桅杆是“天罗盾”的4面平面相控阵雷达天线。这么小的上层建筑的右后方还被切去了一个角。以此来扩大后面的飞行甲板。
    飞行甲板的宽32米,长65米,但是通过舰桥的缩小和位置调整,居然得到了一条斜角的75米长的跑道,因此可以安装1套ZTQ-1弹射器,它被用来弹射满载的JH-8和歼-17H。甲板也可供2架重型直升机同时起降。甲板下面是机库,有一台升降机。共装备了2架JH-8,4架Z-1反潜直升机、2架歼-17H。
    水下目标的搜索依靠舰首声纳、舷侧声纳阵列和拖曳式声纳阵列。最见功力的是为了降低自身的噪声,不但把2台核电一体化装置置于浮筏之上,而且在声纳四周的舰体上粘贴了人造鲨鱼皮,提高了声纳的探测距离。当然反潜直升机、反潜机的声纳浮标的信息也能输入到“天罗盾”系统,对敌潜艇的打击不仅可以由反潜直升机发射深弹、反潜鱼雷,而且巡洋舰也可以发射CY-2反潜导弹予以攻击。
    061型一改我国战舰武备差的弱点,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强劲的巡洋舰。这可不是设计组几个人一时心血来潮之作,而是我军一支坚强的设计队伍十九年辛勤工作的结晶。设计组的办公室墙上张贴着我国拥有过的28艘巡洋舰的图片,有的是他们根据资料自己画的。尽管队伍中的人员已经换了二茬,但是他们始终坚韧不拔地跟踪着世界上舰艇制造业的轨迹,注视着我国的舰艇科技的进步,设计着061型的图纸。他们坚信总有一天图纸会转化成增强我海军战斗力的、傲视群雄的战舰。这就是大国拥有的潜力。
    但是其高昂的造价,长的建造、调试周期,对周边国家强劲的刺激将导致军备竞赛,遭到了非议。而且现在世界上只有美俄还保有巡洋舰,巡洋舰是否有前途也很难说,因此英国和法国都转向效费比高的驱逐舰和护卫舰。这些是论证会上的反对意见。吕水正部长也如实汇报了。
    062型战列舰
    当然对海军和总装备部建造062型战列舰的可行性报告,反对的意见就更强烈了。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海军还拥有4艘依阿华级战列舰,它们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至今已有65年,世界上没有再建造过战列舰了。
    在二战中战列舰可是吃尽了苦头,日本海军奇袭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一举摧毁了舰队的主力战舰,5艘战列舰被击沉,3艘被重创;英国最强大的“威尔士亲王”号和“却敌号”战列舰不久在远东被日本的飞机击沉,似乎宣告了战列舰的末日已经来临。而世界海军史上最大的2艘日本战列舰“大和”号和“武藏”号,满载排水量竟达72809吨,舰上可载6架水上侦察机,有两座弹射器呢。它们于1940年8月、1941年先后下水,都曾作过山本五十六的旗舰,但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毫无战功可言。1944年10月24日,“武藏”号在莱特湾海战中遭到美国海军舰载机的攻击沉入锡布延海。1945年4月7日,“大和”号在前往冲绳岛海域时,遭到美国海军数百架次舰载机的轮翻攻击在日本九州海域附近沉没。
    可是美国至今仍保留这4艘“老爷爷”级的依阿华级战列舰,前年美国会已经决议封存它们,可是意识到中国海上力量的快速崛起,居然在去年对它们进行了第二阶段改装计划:拆除舰上全部的双管127毫米火炮,由40个“战斧”导弹垂直发射模块替代,每个模块可发射8枚导弹;拆除后主炮,在炮座位置设立机库和飞行甲板,可供12架AV—8C或12架V-22直升机起降、停放和维修。每艘费用高达15亿美元。
    美军看中的是:该级舰有较强的抗打击力,一般巡洋舰和驱逐舰的舰壳仅为15至20毫米厚,而它们的装甲厚度:舷部为307毫米,主甲板为153毫米,炮塔和指挥塔最厚处接近500毫米!现代反舰导弹战斗部多数为半穿甲型,很难对依阿华级战列舰造成致命的打击。其3座三联装406毫米火炮,射程达80公里,每发炮弹重达860公斤。每根炮管一分钟可发射2发炮弹,3座三联装主炮在220分钟内发射炮弹的重量,超过航空母舰3个飞行中队的火力。目标由先进的电子设备和无人驾驶飞机引导,命中率很高。5千美元1枚的炮弹造成的损害,并不比1百万美元的导弹差。
    海军和总装备部联合研制组提交的062型战列舰设计报告,指出我们可以消除依阿华级的缺点,融入全新的舰艇技术,装备强大的武器系统,使它成为一款攻防兼备的战舰,成为打击舰队的核心。它将与航母集群、核潜艇一起组成反侵略战争的远程战略追击力量。062型的核心技术有三项:-超厚瓷钢板的焊接,钢板与珩架的扩散焊接。甲板和上层建筑采用瓷钢B建造,降低了整舰的重心。以42000吨的满载排水量,舰体的强度还超过了依阿华级。
    -舰体采用双层舱壁,双层底舱。而且舱壁间除了安装的仪器等设备外,全部填充阻燃泡沫塑料。由18道横向隔舱壁把舰体隔成19个水密舱段,在水线以下这些隔舱壁没有门,或管道穿透。在各舱室、走道的顶角部位粘贴和固定了大量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