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醒狮- 第2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来他们中的不少人都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不过令指挥部中的优素卡勒中将头痛的是,至今已经损失了2万8千人,虽说步兵能马上得到补充,但是那些战死或被俘的飞行员、坦克手、炮兵、防空导弹的操作人员可都不是马上能培养出来的。损失的战机、直升机、坦克、防空系统也都价值不菲,伊朗不像科威特、沙特人口那么少,能靠石油美元过富足的日子,伊朗的财政可是相当困难,两伊战争的消耗太大了。至今伊朗都必须时时提防伊拉克,伊拉克打别的邻国美国都可能干涉,唯独打伊朗,美国只会看笑话。当年伊拉克军对伊朗军大施毒气,罪证确凿,可是美国和西方都视尔不见,不置一词。好在“精神领袖”答应继续投入资金。
    就在此时,阿赫兹·拉多来找他了。提出的问题还很伤脑筋,原来圣教军司令鲁甘是伊朗人冒充的哈扎拉族人,他独揽大权后,开始组成的圣教军有三分之一的伊朗军人掺入其中,大都是当指挥官。在攻取赫拉特一役中,伊朗人也死了不少,还造成了很大矛盾。后来补充的伊朗人比哈扎拉族人多,鲁甘又改变方针,重新组建了第1、第2军,第1军第1师和第2军第4师由伊朗军单独组成,他们的装备远好于其余3个哈扎拉族人的师。在攻取阿德拉斯坎一役中,圣教军担任右翼,鲁甘命令哈扎拉族人的师冲锋在前,由第1、第4师押后。这次立了头功的是新加入的第2师、第4师的2个连长,他们在最后的决战中,率先突入敌阵,摧毁了敌军指挥部。而敌军的炮弹都准确地砸在了躲在后面的第1、第4师的头上,造成了他们惨重的伤亡。
    可是在战后,第1、第4师竟然借口自己死伤惨重,战功应该由他们得,引起了军中的混乱。后来拉多提升了那2个连长,奖励了他们的部队这才算摆平。在攻击图拉克时,那2个伊朗人的师以为上次在后面压阵是上当了,敌军的远程炮火全都落入了他们的头上。现在敌军在节节败退,自然是冲在前面的合算。不料这次敌军的炮火又准确地落在了他们的头上,造成了极大伤亡。鲁甘又责怪其他3个师援救不力,自然又引发了矛盾。在后来又是一批新来的哈扎拉族人的营立了功,鲁甘又横生枝节,说是全靠前几天伊朗人部队的突击才为后续部队攻占敌阵创造了条件。
    后来伊朗人补充不及了,只得合并成第1师,而这时拉多提出大力提升作战有功的指挥官,并让他们自行招兵,要求伊朗提供更多的精良武器,以鼓舞哈扎拉族官兵的士气。鲁甘又设障碍。
    气得拉多只能来找优素卡勒中将,指出现在只有通过提升军官来保持士气,而且可以在当地更多地招募到兵员。这些矛盾早已引起这支大军的高层注意,这时中将已经得到总部的指示,伊朗军不再参与圣教军的基层,只担任司令官、参谋长和参谋部的官职。按4个师的编制提供装备和给养。拉多这才气平了。
    拉多刚准备离开时,副官送来前线的紧急电文,一喜一忧,好事情是攻占了沙赫拉克,坏事情是圣教军总部遭敌军攻击机的猛烈打击,鲁甘丧命。而且圣教军也伤亡不小,立功甚巨的也是圣教军,又是他们的2支部队攻入敌军指挥部,造成守军的混乱。拉多当面向优素卡勒吹嘘,圣教军熟悉这里的地形,这才敢于向敌军发动夜战。要求提升立功最大的杜阿勒为圣教军司令官。中将当然也吹捧了几句,表示与总部联系后再给他答复。
    这场圣教军内部的争斗虽不为外界所知,却尽在李强的掌握之中。凭拉多、鲁甘之流哪里能招募到如此神勇的军人呢。我军的炮弹没有这些神勇的“圣教军”官兵的指引,又哪里能专门瞄准伊朗人的假圣教军打呢,“打假”也打得太准了。这次干脆把有问题,不肯归顺杜阿勒的圣教军一锅端了。现在圣教军已是杜阿勒及其伙伴的一统天下了,有趣的是他们的装备决不比伊朗军的差,他们可不搞“一切缴获要归公”,他们总是能“缴获”到先进的武器,再说前一阵第1、第4师的伊朗人死伤后,好的武器也都落在了他们的手中。现在他们“立功”会比以前更方便了。
    拉多离开已是23时,优素卡勒正摇头叹惜着准备去休息。副官又神色慌张地进来报告,曼多赫基地遭袭击。中将大惊失色,他知道自己的调度出毛病了。
    赫拉特曼多赫基地7月25日2:00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伊朗军和圣教军在前线有10万大军在激战,每天的消耗十分惊人。当地的灾情严重,阿共撤退时又搞坚壁清野,根本无法得到就地补给。所以伊朗军在赫拉特、阿德拉斯坎、图拉克都建立了庞大的后勤基地,尤以赫拉特以东20公里的这个基地为大。这个占地极大的基地不但储存了大量的武器、弹药、食品、被服等补给品,而且还有战车、火炮、运输车辆等的修理厂,内部还有野战机场、直升机停机坪。中将部署了217步兵师来守卫这个重要的基地,还增加了2个炮兵团给他。而且赫拉特的1个装甲步兵团、2个步兵团、2个圣教军的团,2个炮兵团可随时支持他们。因为赫拉特北方60公里处就是阿共控制的山区了,中将是相当谨慎的。
    不过晚上,前线部队要求紧急增援兵员,中将权衡再三抽调了217师的3千人,加赫拉城内的1个圣教军的团快速赶赴前线。然后再命1个圣教军团归217师指挥。当然马什哈德随后会派增援部队来的。217师穆希达准将师长虽然不满意,也无可奈何。22:00这团圣教军才从城内启程,可是半小时后,焦急万分的准将接到该团的无线电话,说是车辆被游击队布设的刺钉破坏了轮胎,现在他们在离基地3公里处,团长请基地派车接他们。穆希达气坏了,命令他们立即跑步前进。这团跑过一片低洼地时,发现有一层薄雾从地上腾起,他们也未在意,炎夏季节的夜间有这种现象。可是不久他们都软到在地上了。
    不过基地西边大门的卫兵仍看到一支跑得七颠八倒的圣教军队伍,涌了过来,前面的人都叫着要喝水。自然有人来领他们到一处营地集合。停在门口2辆师部的吉普车则接了6个圣教军团部的人上车,直奔师部而去。此时已有1千多人进了基地,吉普车刚要驶出人群就发生了变故,4个伊朗军司机和警卫连少尉被刺毙拉下了车,下面有4个圣教军人把外衣一脱就露出了伊朗军军服上来开车,车上又多挤进了4个人。师部前还有一道岗哨,看到是警卫连的车自然是放行,不过车上的人可不放过他们,后1辆车飞出的2枚钢针击中了2个哨兵的喉结,车上迅即下来的2个人扶住了他们进入了岗亭。
    2辆车直奔师指挥部。尽管已是深夜,师长没有睡觉,当然有大批参谋在忙碌。一个参谋看见有圣教军的上校进来,忙领他们到师长的房间。于是战斗就从那里开始了。读者肯定知道那些假冒的圣教军是我独3师的特种兵了。师部的内部并没有多少战斗人员,当他们控制了通讯室后,外面的警卫连才发现有问题,死伤多人也未能冲入师部。等睡觉的都赶来想发起突击时,外面赶来的我军战士已经从他们的背后反过来歼灭了他们。此时基地内已是枪炮声大作。
    原来吉普车刚走,刚才还气喘吁吁的“圣教军”突然变成了猛狮。营门口的卫兵首先被解决,大门口的几辆军车可派了用处,搭载了我军官兵就直扑基地内的防空阵地和炮兵阵地,后面有一批“电甲虫”、TJ-1跟进。防空阵地得手后,从北方飞来的一批Z-14、电动黑鹰等立即送来了大批突击队员,直接降落在野战机场和直升机停机坪。伊朗军失去了指挥中心的2个步兵团、2个炮兵团,又是仓猝应敌,其结果是可想而知了。
    优素卡勒中将接警后反应不可谓不快,他一方面请求马什哈德前来增援,也向刚攻占沙赫拉克的哈米德通报,命令他让机动性最强的114装甲步兵师回援赫拉特。自己直接指挥城内的2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立即增援基地,可是作为防御的炮兵团装备的都是大口径重炮,机动性可不强。步兵团一时并不能得到他们的火力支持,他们在距基地10公里处就受到了低空攻击机的狂猛打击,四周山包上的炮火也倾泻而下。公路已被挖断,成了战壕。这2个团丢下大批尸体往回逃。我军第1陆航集团军也出手了。
    哈米德也深知曼多赫基地的重要性,严令114装甲步兵师快速回援,该师师长极为谨慎,命令8辆“灰熊”防空导弹车轮流停下警戒低空,他就怕敌军的电动直升机的偷袭。大军在凌晨4时行进到图拉克-阿德拉斯坎之间,突然前方有4架米-24飞了过来,4辆“灰熊”的警戒雷达认出是自己人,自然不会有反应的啦。可是“雌鹿”可不认为“灰熊”是自己人,1架“雌鹿”正好对1辆“灰熊”飞射而下的火箭弹顿时了结了灰熊,而且车上导弹的爆轰也炸毙了不少伊朗军官兵。队伍都是乱了套。这时攻击的主角才出场,8架Q-6、4架改装的AZ-14“空中炮舰”顺着公路狂烈地扫射。另4辆灰熊已经没有机会开机了,远处的我军导引员为这些空中炮舰准确地指示目标。落入我军伏击圈中的114师难逃覆灭的命运。
    一般认为要围歼一个战斗力很强的装甲步兵师需要投入几倍的兵力,但是第1陆航集团军创造的战例显示,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有更省事的战法。他们这次出动了80个突击小队,每个小队才12人主力是3名导引员,9个人是保卫他们的。如此的“包围圈”当然是很稀疏的,怎么能围住6千多人的装甲步兵师呢。当然能,不过要靠强大的武装直升机群和攻击机群。连续4波的机群攻击,已经向114师头上准确地投掷了1400吨弹药了。接下来在初升的朝阳下,一批电动米-17和电动黑鹰机降了2千突击队员,随同80个突击小队突入到残余的敌军中收拾残局。到25日傍晚,114师已从伊朗军的序列中被剔除了。到夜间伊朗军115师突破人民军的阻截赶到战场时,在照明弹、车灯的照耀下,看到的场景把他们都惊呆了:满地血肉模糊的尸体,战车和导弹发射车都烧成了空架子,在战场的一角有几座帐篷,里面塞满了经初步救治的重伤员。
    那么伊朗军的空军呢?有,他们出动了,双方还发生了一场空战,在伊朗军来说算是大规模的了,不过对我歼击机3师来说只能算小菜一碟了。原来赫拉特城派出的2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出城不久就被阻截在半路上,到天明也未能突破。优素卡勒急了,请求空军支援。不过伊朗的空军与我军的百战雄鹰实在是差了2个数量级,这首场空战简直乏善可陈。伊朗空军从马什哈德基地出动了24架米格-27满载对地攻击武器,尽管司令官觉得阿共并没有空军,前些时候的战机都是被防空导弹击落的,为了保险还是出动24架米格-29护航。
    机群刚掠过赫拉特上空就遭到南北多处地面干扰机和低空直升机的强烈干扰,那些米格机的显示屏上一片迷茫,相互间的通讯也被中断了。就在此时从他们后方的山谷中,跃升起48架歼-12M――米格-27的射控雷达是无论如何不能探测到隐藏在山谷中的这款小飞机的。在上空2架歼侦-17的指示下,他们2架夹击1架米格-27,当高空的米格-29飞扑而下时,他们已经逼近到7公里的格斗导弹射程,出手就各发射2枚巨蟒-4M。满载负荷的米格-27哪里能躲避4枚近程导弹的夹击呢,况且它们都进入了俯冲的攻击航线。转瞬间21架米格-27在空中爆炸,只有3架仓猝扔掉炸弹、发射掉火箭弹的高手得以逃命。歼-12发射了导弹立即分南北两路钻入下面的山谷,地面雷达不断向他们指示敌机的信息。
    伊朗军的大队长急了,指示分兵两路追杀下来。他只知道米格-29的速度、航程、载弹量都优于歼-12一类的超轻型战机,他不知道的是,他是进入了敌军控制的地盘,又没有空中预警机的支持,那些长处在这种情况下是等于零。米格机根本无法在山谷中锁定这些滑溜的小飞机,却被引入了二个陷阱。伊军飞行员正在火冒三丈时,猛然间地面飞起大批的防空导弹夹击他们。这一下他们才如梦初醒知道中计了,立即各施逃命的本事了。大部分向上逃的都被击落了,只有冒险俯冲入山谷作机动的11架,借助地面反射杂波的保护才得以逃生。可是刚摆脱导弹的追杀,又落入了歼-12的追歼。他们在忙于逃命时,我军飞行员却急速拉升到高空,在歼侦-17的指挥下,盯住了各自的目标,又是2架夹击的战术,其余的战机在高空和外围组成了第二道阻截线。能逃回马什哈德基地的只有4架米格-29,有2架还冒着烟。
    经此空战,伊朗空军才知道什么叫现代空战,那绝对不是战机性能的比拼。
    25日一整天没有一支伊朗军能突破防线进入基地。直到马什哈德派遣的一个装甲步兵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于26日傍晚进入了空空如也的曼多赫基地,仓库、通讯设施、机场跑道、直升机机库等都未遭破坏,只是里面的东西都没有了。除了满地的尸体、仓库内的大批重伤员,也没有人了。不但如此优素卡勒的办公室也换了新主人,他被送交革命法庭审讯去了。
    原教旨主义政治运动,在鼓舞士气中作用较大,但不能代替军事指挥,更无法统一协调大规模的战争后勤、运输、生活物资补给、战时经济和军工生产。所以占有地利优势的伊朗军,表面上其势汹汹,在李强、冷平治这样的行家看来是漏洞百出。我军就是如此照准伊朗、塔利班二军的要害不断给予猛击,消耗他们的兵员和装备。自己的部队也在作战中熟悉了阿富汗的环境,为下一步的总攻击奠定基础。
    伊斯兰堡总理府8月6日21:00
    阿里·扎哈曼总理主持的国家安全会议开得很沉闷。印度的海上封锁行动完全打乱了巴基斯坦上层的战略部署。表面上看印度击沉的是中国的商船,实际上也是对巴基斯坦的威慑,印度在克什米尔和印巴边境的增兵和提高动员等级,声称是为了防御巴军在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