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醒狮- 第2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4格斗导弹实施夹击。4架米格-31无一漏网。那2枚KH172导弹自然又是被模拟预警机骗走了,不久即在阿拉伯海的上空自爆了。
    此类高速战机自然是率先搏杀的,接下来的却是一场智斗。战斗一开始,我两栖舰队就立即转向东方,向印军西部舰队进逼,同时JH-8开始升空支援巡航的8架歼-11M。升空后,14架JH-8立即升上1万米高空,并压得更靠前20公里,而歼-11则仍在3千米高度一起向敌舰逼近。与一般的攻击机在下,护航战机在下的阵型完全颠倒。
    印西部舰队司令部自然设在英制LPD两栖舰“曼梭尔”号上,正在指挥舰队转向冲击敌两栖舰队的拉曼少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这些中国海鹞理应在舰队防空系统的掩护下等待北方援军的,现在居然前来挑战。就在此时传来了米格-31突击小队被歼的消息,不久又传来敌预警机恢复原来的位置,说明反辐射导弹的攻击未获成功。拉曼少将心中掠过了一丝不安,此时24架LCA已经接近舰队了,少将相信2道由苏-27构成的拦截线能拦住增援的敌机。唯恐对面的敌机退却,命令护卫的8架苏-27立即升空对付那些中国海鹞,24架LCA:则以8架升空到12000米压阵,以16架的优势兵力在3千米低空搏杀对方的8架歼-11。双方全速对进,很快接近到120公里的交战距离。“曼梭尔”号的战术中心充满了紧张空气。
    我军JH-8机群的指挥员是潘国兴中校,他是我军第一批海鹞的飞行员,去年他指挥一批速成学员把特种兵夺取的60架海鹞飞了回来。其后在中南半岛战争和南海海战中屡立战功,晋升为中校的。印军果然又下毒手了,显示屏一角的闪光显示印军发射了“陷阱密码”,中校反而松了口气,原来还担心印军在撰他海峡口二次失利会发现此法不灵的,看来印军总部把失利归咎于其他原因了。他们按照预案,立即模拟“中招”的样子,左旋急速下滑。大喜过望的印军飞行员得手后只顾紧逼过来,没有注意这14架海鹞急旋下滑时在向东方移动。下面的歼-11与LCA仍在急速对进,为了立即发射导弹,所以只能以亚音速飞行,印军准备到110公里时发射R-77增程弹,这样就不怕对手突然掉头溜掉了。
    哪里知道,上空下滑到6千米的14架JH-8突然就停止左旋,并对准最前方的7架LCA各发射了2枚R-77增程弹,当然采用预警机的目标信息指令制导夹击,然后继续左旋下滑。15秒后,下方的歼-11倒也是在110公里的距离上发射了9枚R-77增程弹攻击后部的9架苏-27,然后急速爬升以吸引敌机的注意,几乎是与那些下滑的JH-8交叉而过。到达6千米高度时又向正在俯冲的8架苏-27发射了8枚R-77增程弹,并启动火控雷达为导弹照射目标。现在无人注意那些注定要掉入海中的JH-8了。
    当歼-11与苏-27、LCA接近到80公里时,对准前方的目标又是一轮R-77导弹攻击。印军当然也不示弱同样发射R-77攻击,由于是32比8,印军当然占优。可是令印军咋舌的是,8架歼-11竟然不为那些导弹制导,一个眼镜蛇动作就调转180度从3千米低空大开加力“逃窜”了。前方的战机发射箔条弹,后面的战机就钻入箔条走廊,自己也发射箔条弹以加宽这条“走廊”,几乎是走一条线。那些追踪的印机火控雷达一下子失去目标,导弹也无从追踪了。
    印军虽然难以探测、锁定,但哪里肯放过呢?立即大开加力追杀过来,难道他们不怕迎面飞来的导弹吗?不用怕,没有制导的导弹只会飞到燃料耗尽自行爆炸。不过他们没有思索一个奇怪的现象,敌机并没有启动导弹的主动导引。他们当然更没有办法探测到14000米高空的2架歼侦-17A。可是当他们大开加力提速到2马赫急追不久,如同突然中了地雷的战车。
    率先“中招”的是那7架LCA。被印军“陷阱密码”暗算的JH-8,在50米的超低空脱离了印军的探测系统认真地制导那些R-77增程弹,依靠的当然是“天眼通”接收到的敌机机载雷达提供的信息。正在一心追杀敌机的LCA直到导弹逼近到25公里时,才探测到这些导弹。只有3架有幸逃脱,而高度已经掉到了500米,正在险险乎地退出尾旋改平时,对面的14架理应“消失”的中国海鹞又是一轮格斗导弹的夹击,幸运之神不能再照顾他们了。
    上方的24架LCA和苏-27也不好过,那些猛然被发现的导弹收获也不错,击落了9架,而且打乱他们的队形。不过更大的打击是突然之间预警机的信号都不见了,几乎同时被击落了。这是另4架歼-8M建立的奇功,本来印军是依靠米格-31不但要击落对方的预警机,而且要对付对方的歼-8高空战机的。现在米格-31没有了,印军暂时已经没有手段来对付2万6千米上空的歼-8M了,他们以高亚音速直奔印军的预警机,一对歼-8攻击1架A-50U。印军在地面上有安泰-2500、S-400防空系统可以对付3万米上空的目标,可是德里舰上并没有此类系统。苏-27的实用升限是18500米,如果以导弹仰攻,必须有很高的技巧,而且要在下方跟踪得很准。当歼-8到达距预警机60公里的位置,立即加速到2。6马赫的极速,甩开了下面追踪的苏-27,直奔A-50的顶上,即将到达时又急剧减速,然后以近乎90度向下俯冲,不过只需要下降1千米就瞄准了目标发射PL-15,然后再改平拉起,动作极为潇洒。庞大的预警机无能逃脱具有红外凝视追踪能力导弹的追杀。
    几乎与此同时还有灾难降临在纳亚尔中将的头上。当LCA接令大开加力向前方疾飞时,加大了与后下方攻击机群的距离。24架苏-30、24架超级美洲虎满载着反舰导弹,只是在翼尖处挂了2枚格斗导弹,在3千米高空不急不慢地前进,越过了距海岸300公里的一点,他们距舰队还有200多公里呢,当然离开敌舰队更是远达1000公里,那是他们的极限攻击距离了,所以他们不但注满了燃油,而且都在以最省油的方式在中速飞行。
    没有人会在夕阳西下时看到前方30公里处,有不少与海水同色的塑料包裹的导线飘浮在海面上。可是这些导线把接收到的电波传送到150米深海下的4艘“明级”改型潜艇,它们急速动作了,高压空气排出了水柜内的海水,潜艇加速上升。它们一升上海面,就见一些甲板上的导弹发射孔的盖板打开了,一枚枚导弹呼啸升空,直奔东方的印攻击机群。它们32×4共有128枚中程和近程防空导弹有巨大的杀伤力,它们的首批目标是由高空的歼侦-17A提供的。接着它们的指挥围壳内升起的相控阵雷达天线展开了,舰首的一个小舱盖打开后也升起了一个火控雷达天线,4艇展开了协同攻击。
    印军的苏-30在机群前方,机载雷达突然搜索到海面有忽隐忽现的目标,雷达兵一下子还不能明白这是些什么东西,怎么会在自己舰队的后方出现不明物体的呢,它们不像资料库内的任何一款舰艇。不过他们很快就没有时间考证了,雷达已经探测到迎面飞来的导弹已接近到18公里,都是采用夹击方式的。一时印军阵型大乱。突然袭击是最能打击敌军的手段,那些挂载的反舰导弹是要输入目标参数才能“发射后不管的”,可是现在能输入什么呢?如果依赖载机指示目标,那么他们马上就要逃命了,怎么照射目标呢?还算领军的印军指挥官一方面报告司令部遭海面舰艇的导弹袭击,一方面命令向敌舰艇发射反舰导弹,至少可以让敌军分散力量防空。这一耽误敌导弹又追近了4公里,那些菜鸟们慌了,已经展开了逃命行动。在混乱中,首批48枚导弹击落了18架苏-30取得了创纪录的成绩。潜艇以12节的最高速度机动的同时继续发射防空导弹攻击苏-30和超级美洲虎。
    印军通过卫星侦察终于确定这些是潜艇实施的对空攻击,纳亚尔中将对此感到难以置信,中国人居然展开了自杀性攻击。这些潜艇事后怎么能躲避大批反潜巡逻机和直升机的攻击呢?可惜事态的进程并不如中将想象的那样。
    那4架歼-8Z击落米格-31后,再显神威,高速赶赴潜艇这里。从预警机那里接到2架图-142巡逻机在低空试图从200公里外的警戒海区赶往出事海域攻击我军潜艇,这种低速巡逻机当然不能同高空截击机比速度。在图-142到达攻击距离前就被高空俯冲而下的歼-8Z以霹雳-15A击落击伤,歼-8Z又俯冲攻击了几架苏-30,粉碎了敌军企图围歼我潜艇的企图。只要争取到十几分钟,我军的突击机群就赶到战区了。
    纳亚尔中将的二道拦截线并没有能堵截多久,一开始双方还在旗鼓相当地搏杀,可是印军的预警机刚被击落,战场形势就骤变。失去统一指挥的48架苏-27,被我机群分隔围歼打得落花流水。我空中雄师充分发挥战机、火控雷达的优越性能,凶猛追杀,不放过一架。庞大的机群向印军压了过去。印军哪里还能集中力量反潜呢?
    印军旗舰“曼梭尔”号上的拉曼少将架不住劲了,马上命令舰队紧急防空,并向基地的纳亚尔中将呼救。不过空中杀手来得太快了,在夕阳西下之际,我攻击机群出击了,8架EQ-6发射出强大的干扰电波,36架“飞豹”马上前出,跃升到150米空中,在距目标120公里处首先发射特种C804M,它们的战斗部在距目标15公里处就会跃升到1500米俯冲时会释放出4个子弹头,子弹头的雷达反射器,令敌军会把它们看作“白蛉”导弹。一般的战机防空系统遭遇敌军导弹饱和攻击时,都采用自动方式控制拦截导弹的。这在南海海战时对付越军战舰已经用过,效果不错。现在又拿来对付印军了。接下来发射的36枚C804才是真家伙,西部舰队如何能应付如此密集的真假导弹的攻击呢?
    两栖舰、德里舰、卡辛级导驱,阿格拉级导弹护卫舰、2艘科拉级轻护卫舰和2艘供应舰,这些歼侦-17A锁定的目标都被导弹击中,科拉级当即被击沉,其他4舰也燃起了大火。“飞豹”还是非常小心,因为还有4艘塔图尔级导弹护卫艇。还是依靠歼侦-17A提供的信息,4架“飞豹”把高度压到了30米的高度逼近到35公里处,8枚C702B直奔4艘护卫艇,此类小艇是无能抵御反舰导弹精确攻击的。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西部舰队只剩下6艘水下的潜艇了,不过他们成为孤军后根本混不了多长时间了,在4架SH-6A和大批Z-1H的反复搜索、攻击下,不久也就沉入了印度洋。当然最惊心动魄的是对孟买基地的毁灭性打击。
    当纳亚尔中将和海军司令部为“兰鲸”行动准备的空中打击力量被我军第一波混合机群基本歼灭后,我军暂时夺取了战区的制空权。孟买基地拥有庞大的防空系统,既有安泰-2500、S-400、S-300等远程防空导弹,也有俄制“弹炮合一”系统,甚至还有数量甚多的高射炮。它们全都紧张地准备迎战来袭的中国攻击机,不过心痛不已的纳亚尔中将怀疑有这种必要。中国人用诡计和实力已经让他成了光干司令,难道还会赶尽杀绝。再说如果中国的战机越过1000的超远距离,前来一定会在他的防空壁垒前碰得头破血流。他太不理解中国“除恶务尽”这句成语了,也低估了我军远程打击的能力。
    不过有一点中将的猜测有点道理,我军的战机不会来碰这堵“防空墙”。18:40,在孟买以西250公里的海下50米处2艘094级导弹核潜艇开始了凌厉的导弹攻击,32枚“巨浪3B”导弹从海面腾空而起。高空的歼侦-17A为它们提供校正数据,如此近的距离印军的防空系统无法拦截这些8马赫高速的弹道导弹。它们惊人的战斗部重达3。5吨,对预警雷达、安泰2500、S-400、S-300、防空指挥中心、西部海军司令部等要害的打击是致命的。预警雷达的波束刚一消逝,24架狂猛的Q-6接踵而来,它们发射的反辐射导弹继续摧毁各处的防空导弹的搜索制导雷达,并按侦察系统提供的目标方位进行点名。
    孟买基地的防空系统立即陷入了混乱之中,呼救电文飞到了新德里。军方要组织战斗机群也非易事,整个印军的空军力量已经捉襟见肘,没有2个小时绝对不可能组成一支有威慑力的截击机群的。萨赖达斯和达维尔多甚至怀疑中国是否会出动突击机群来攻击新德里的海军司令部,这也是可以理解为“海上自卫反击战”的。所以首都防卫圈的战机是不能动的。不过当我军的64架H-8、H-6M的上千吨重磅炸弹和钻地弹摧毁了西部海军司令部、防空指挥中心等重要目标后,新德里已经无法与孟买基地协调指挥基地的防御了。
    贾乌尔海航培训基地10月3日18:50
    这是位于孟买基地东北面的一个不大的训练基地,本来是准备废弃的。萨赖达斯和纳亚尔为了扩大海军航空兵的力量把它保留下来了,开设了一个航校,由于经费不足,规模不大,学员并不多。原来只有一些老式的初级教练机,后来总算弄来了4架新式些的英制“鹰”式教练机。
    孟买基地遭受空袭后,这里也很紧张,学员和教员冲出餐厅来到了教学楼前议论纷纷。不少人认为敌机不会来袭击这个偏僻的小目标,一些年青学员甚至要求驾驶教练机去拦截敌机。不过出乎他们的预料,敌机来了。
    一架如同他们常见的安-12的电动运输机突然无声无息地从夜空中钻了出来,机侧的3门双联装30毫米机炮对准他们发射出狂暴的火力。这批人顿时中止了议论,向野外狂奔。连教学楼内的几个学生和所谓的警卫人员都跟着逃了出来,不过在红外夜视仪的跟踪下能逃命的也不多。紧跟着又2架外形相同的运输机在空旷的跑道上先后着陆,尾部的舱门一打开,立即有2辆轻型轮式战车和大批全副武装的战士快速在这个训练基地部署防卫。后1架则驶出了1辆外形较大的战车,很快停到一处空旷处,顶上展开了雷达天线和通讯天线。
    原来这是空军的1支特种部队,1个连的空降军部队利用基地的各种车辆和2辆TJ-1火力突击车组织基地的防御。另有1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