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枭风-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陛下,常州那里不稳,不如多使些人为妥。”夏大人建议道。

“不用,若是会出事,二百千牛去了也是难归,朕不想过多折损。”唐皇淡然回应。

“奴婢遵谕。”夏大人恭应。

事实上他和皇帝,都意识了常州那里的异常,常州那里的通信,以前也算畅通的,就是常州之战后,难得了会有回信,常州刺史的上书只来到京城一次,那还是信使绕道送达的,但事实上,常州刺史已然上书了五次,不过夏大人和皇帝,只是怀疑是张氏所为,没有怀疑别的势力。

事实上的断信,却是辛琴儿急令了灰鹰的百余匪众,伏兵阻杀出了常州的信使和人员,使得常州成了易入难出之地,辛琴儿的做法,自然是在争取更多的立足时间,为苏常二州的牢控夺取机会。

如今的苏州,已然很少有人提起了奇袭之实,江yin军策反中吴军的说法,反而成了可以谈说的主流,而佐证就是江yin侯嫡子对张洪波的道贺,以及张氏开始进入了苏州通商。

陆七率军奇袭的说法,渐渐成了不可信的笑谈,一切的真假,都可以用权威予以改变,假的若是说服的证据充足,就能够压倒了真相的传言,最主要的是,能够有资格指证真相的顾将军,程焱,以及万斌,都选择了沉默。

其中程焱属于半无奈和半被迫,他对陆七颇有好感,但对唐皇则是忠于的,可是他身在了顾将军为首的军中,行军司马一找他告知了陆七奇袭的真相,让他与顾将军一起上书了朝廷。

程焱震惊之下,却是敏感了危机,不得不果断的去与顾将军合流了,那个行军司马愚蠢透顶,他却是能够理解了顾将军的心理,那是绝不愿了常州的辉煌有失,还一起合言上书,分明是与虎谋皮。

至于万斌,因为一直在常州武进县的军中驻留,对于苏州之事的真相,还没有听说过,只知道是江yin军策反中吴军,据有了苏州,他也相信那个说法,而且苏州之事与他无关,根本就不会去主动理会。

第108章 承诺

一队五十二人的千牛卫,顺利的抵达了吴城军,送达了朝廷对吴城军将官的勋封,所谓勋封,其实没有多大的实际好处,就是封侯和封国公才有重大意义,朝廷早就没有了勋俸之实。

万斌接了封侯的公文和虎丘侯印,心里即欣慰也憋屈,欣慰的是能够有了封侯之名,就可以获得了常州大战的辉煌认可,可以在军史上留下了名将的事迹。

憋屈的是封侯竟然是政事堂认可的,而不是皇帝的圣旨,那差别的意义可就大了,政事堂认可的是一种官封,皇帝的圣旨是一种赐封,一个平常,一个尊贵,拥有圣旨的封侯,那圣旨是可以供起来让后人尊崇为荣的,这政事堂的公文,就是如同了任官的公文,不能也不敢让后人供奉显尊。

万斌看着封侯公文伫立好一会儿,才压抑了憋屈的应付千牛卫使,问一句答一句,他也只知道常州的近事,最后千牛卫使无奈,请万斌能够派五百军,随千牛卫去无锡县与常熟县相邻之地,去访问一下。

万斌立刻就拒绝了,言他不敢私自出军去常熟县一带,言常熟县与无锡县的边界,如今还驻扎着江yin左军一万兵力,一旦去了很容易引起江yin军的误会,而且他如今的吴城军力,事实上就是在震慑着吴城中府勇的异动。

万斌不肯出军相护,千牛卫军也不敢了独人去探查,他们可是知道常州事实上是战俘聚集地,更是江yin军势力最盛之地,一旦被杀,根本是白死,但他们受命而来,私下一商量,只好一起去了无锡县访问,在边界看见一处处堡垒似的军营后,根本不敢过去,匆匆远离回了晋陵县,在晋陵县逗留了半月,就回京了,回报说,苏州确实是被张氏占据了。

千牛卫离开不久,公主府的使者小云也到了,交给了万斌两份公文就离开了。

万斌回到帐中,打开公文看后皱了眉,一份是政事堂的批准公文复本,准吴城公主府所请,将三千羽林卫更名为虎丘卫,狼风卫,南鹰卫,苏州吴城封地内的东海侯勋卫和昆山侯勋卫,正名为吴城公主府所属,归于卫尉寺节制,名吴城东海卫和吴城昆山卫。

另一份是公主府任职公文,知令万斌的千名封侯勋卫,属吴城公主府护卫军之一,赐军号吴城虎丘卫。

但在娟秀的字体下面,却是写着:‘虎丘含剑,意为帅’。

那字体明显大了娟秀字体一倍,而且刚劲厚重,隐现锋意,与上面的娟秀一比,显的极为突兀,锋字之下才是公主的大印。

“这字是谁写的?应该是个男人,难道是陆天风?他在公主府的公文上加一笔,是什么用意?”

万斌皱眉暗思,公主府的羽林卫改名和归属之请,能够让政事堂通过,那不让他奇怪,那只是名义上的一种变化,属于对苏州归唐的怀柔手段,他奇怪是公文的字义,此时在他的心里,陆天风就算是吴城驸马,也没有凌驾于他之上的道理。

*

“爹,这公文上怎么写了这么一句,‘昆山巍巍,不笑老’,什么意思?应该不是吴城公主书的。”一个中年将官,拿着一份公文说道。

顾将军沉默不语,片刻后才道:“那是一个人的承诺,ri后也许有大用,也许无用,你仔细收好,若是遗失了,或许会有灭门之祸。”

“灭门之祸,那不如毁了。”中年将官吃惊道。

“毁了才会是灭门之祸,如今让外人见了,也会惹了祸事,秘藏吧。”顾将军无奈的说道。

“爹,这是陆天风的承诺吧?”中年将官轻声问道。

顾将军未应,过了一会儿才道:“传令下去,让每一营的三成将士,轮番去东海县参与做工。”

“爹,那么做不好吧,军心很容易被夺的。”中年将官阻说道。

“那你说,苏州的九万大军,加上两万江yin本军,两万吴城军,一共十三万大军,我的两万军可能抗衡吗?”顾将军自嘲说问。

中年将官默然,顾将军摇头,道:“这份公文,是一个人的承诺,也是一种暗示的询问,如果当初能够退去晋陵县,我们还有的抉择,如今没有了退路,就算那个中府使不袭灭我们,我们的军心,也会一riri的倾向了苏州之军,若是不早些知势顺之,只怕两万军一步步的都会叛离了。”

“那个中府使也真是厉害,一个女人,竟然能够实握了苏州的军政,那个张洪波,根本是真正的属下,孩儿就不明白了,张洪波明显是位治军雄才,他为什么不乘机夺占了苏州之势呢?他已然是直接统帅了两万军,又有江yin本军为后盾。”中年将官不解道。

“只有两个可能,要么他没有把握夺势,所以不想内讧的自毁。要么他是真心的敬服了陆天风,甘愿屈居为臣。或许,两者都有之。”顾将军轻声回答。

“敬服陆天风?”中年将官不解的置疑。

“陆天风胆略过人,那是一定的了,或许他真的是有天命,竟然能够完好的夺得了苏州,甚至是常州。”顾将军轻声说道。

“嗯,陆天风的运道确实是极好,江yin军毗邻在侧,应该更有优势奇袭得到苏州,可惜却是将机会给了别人。”中年将官回应道。

“你错了,奇袭之事,江yin军去做,成功的机会是很小的,因为江yin军的内部,肯定有越国的眼睛,陆天风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蒙蔽了越国的耳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陆天风用的是降卒奇袭,降卒的巨大作用一是攻其不备,二是能够轻易的夺得了中吴军为已用,若是江yin军的五千将士去接管了中吴军,中吴军就算将官全换了,一旦发现新将官是唐军,那很容易引发了反抗,而降卒不同,他们原本就是越国中吴军,甚至很多都是将官,他们的入主,会使得越军士兵的抵触很小,尤其狼风军,那是中吴军里的最强,更容易压制了军心。”顾将军驳释道。

中年将官受教点头,又道:“陆天风能够让降卒拥护不反,官押银契的作用应该是巨大的。”

“云涛,你又错了,官押银契作用,那要看是什么人给予的,陆天风给予的官押银契,能够在常州和苏州发挥了巨大的拢心作用,若是朝廷给予的官押银契,起的作用会很小,原因你想一想,为父为什么让你秘藏了公文,就是那个道理。”顾将军轻声教诲。

“爹,是因为陆天风的守信?”中年将官很快回问道。

顾将军点头,道:“陆天风的名声是极为守信的,也敢作敢当,他在晋陵县的作为,以及他在京城和句容县的所为,在常州已然是广为人知,尤其他受托于人,拿了娼女几万银子而不贪的故事,以及在晋陵县霸道行事之后,真的是借米而倍还,其信誉已然是深入人心,那才是公主府官押银契的价值所在,因为人人相信陆天风不会反悔了契约。”

“再看看朝廷,做事情朝令夕改,变换无常,军中的赏功总是说有,可是将士什么也没有得到,你看着吧,不出一年,朝廷必然会收管常州官押银契下的军户,那时候,就会尝到搬石头砸自己脚的失信苦果。”顾将军一顿后冷声说道。

“那时候,陆天风会造反?”中年将官惊说。

第109章 承诺(二)

“不会造反的,但也会形同了造反,朝廷的失信收田,会让常州彻底的被了陆天风的势力占有,那时候,十万大军驻扎晋陵县,保证吓的皇帝服软,当今的皇帝,就是个欺软惧凶的昏君。”顾将军冷笑说道。

中年将官愕然看了父亲一眼,他是头一次听父亲说出大逆之言,也就是说,父亲的心,真的完全倾向了陆天风。

“云涛,如果陆天风让你做昆山侯,而唐皇说会封你为郡王,你会接受那一个。”顾将军淡然问道。

中年将官一怔,点头道:“孩儿明白了,郡王,得有命去做才成。”

顾将军点头,道:“当今皇帝,失信之事太多,他防备武将,就像是防贼一般,还一心的苟安,不思进取,唐国难久矣。”

中年将官点头,道:“不过陆天风,却是不该离开了苏州,很容易丢命的。”

“什么事情都是有得就会有失,陆天风若是留在了苏州,那他的名声就会变成了刘邦,离开了就能够保全了守信重亲的名声,其实他离开根势是正确的,ri后有十多万大军的威慑,以当今皇帝的苟安xing情,根本不敢杀他,要知道统军的不是陆天风,陆天风若死,那个中府使立刻就会扶立陆天风的后人,继而正大的杀奔江宁。”顾将军轻声说道。

中年将官点头,顾将军又道:“就算陆天风想造反夺天,他也不能主动的兵出常州,主动的去杀皇,反而会陷入了被动,最好就是厚积根势而薄发,等待能够获得大义的时机,也就是不要第一个出头造反,史记,第一个出头造反的,最后都成了踏足石。”

中年将官点头,忽笑道:“可惜,爹爹不能去教导了陆天风。”

“我老了,只希望能够自身无垢,子孙有福,我们可以不主动的得罪陆天风,但也不会明显的归属,就是观望,随变数而变。”顾将军淡然道,中年将官点头。

*

与昆山侯父子差不许多的时刻,张洪波也在看公主府送来的公文,公文中也有陆天风的刚劲字书:‘海东洪波,永兄弟。’

张洪波神情淡淡笑了,之后谨慎的收藏好了公文,然后走出了帅帐,眼睛伫望了大海,继而又看向了海岸,那里人cháo涌动,几万人分布的很广,号子声此起彼伏,赶工的场面非常壮观。

在东海县建造船坞,没有拿着皮鞭到处打人的监工,只有主动卖力的将士和船坞建造的工官,船坞的建造进度很快,在中府使的财力支持下,苏州各地的石料源源不断的被人贩运来,一步步的向海里堆石推进。

张洪波明白陆七的字书含义,ri后他会是海东郡王,而这里,ri后可能会出现了一个海东府,海东府也许就是如今的东海县这么大,虽然地域会不大,但张洪波却是深知海商之利,ri后这里,会是人口众多,繁华似锦的富贵之地。

*

此时的陆七,已然真的是悠哉了,苏州的军政稳定,昆山战事的未起,常州收粮的成功,唐朝廷的反应迟钝,让担忧了两月的他,终于能够松了口气。

距唐皇的传谕让他回京城公主府,已然有些ri子了,他因为担忧苏州生变,而不得不继续的停留等待,一旦听到了不好的信息,他必须赶去苏州应对了变数。

“陆真人来了。”陆七才步入乾元观,观中的弘云道人就愉悦的迎来招呼。

“我是来向师兄辞行的。”陆七微笑回应。

“师弟的尘缘未尽,是该离去了。”弘云微笑回应,却是语含玄机,陆七只能笑而不语,他对这位大仙,实是头疼的。

弘云是茅山上清派的正宗传人,年龄四十五,自从唐国出现了崇佛抑道的主流,加上茅山匪的存在,使得原本鼎盛的茅山道教随之凋零,虽然茅山匪不毁道基,但信徒才是道教能够鼎盛的根本。

自从陆七成了茅山真人,茅山道观的香火突然的鼎盛起来,句容县和金坛县的民众,纷纷入茅山拜道祖,使得茅山道教出现了勃勃生机的迹象,而陆七也主动的入了乾元观,成为了在籍的陆真人。

但事实上,陆七肯入茅山道教,全是为了李雪心,李雪心一月前来到茅山伴他,却是要上山拜道,陆七当然不能让美人独去,就与小青和鱼秀华,伴了李雪心入山拜道祖老子,神称太上老君。

鱼秀华就是鱼将军的女儿,芳龄十七,是位xing情温婉的美人,初至茅山时,鱼秀华郁郁沉默,见了陆七有如婢女似的低头谨立,陆七因为忧虑苏州的原因,没有心情开解鱼秀华,就让小青多与鱼秀华亲近,渐渐的,鱼秀华的举止趋于了正常,与小青相处甚密,也能够自然的面对了陆七。

事实上,鱼秀华是鱼华轩的妾生女儿,若是论起出身地位,是不能许配给陆七做为联姻的,但鱼秀华确实是鱼华轩最美丽的女儿,鱼华轩也是喜欢的视若掌上明珠,要不然也不会被信王三子盯上的带出了关押地。

陆七第一次到乾元观,就被弘云道人给教化了,为了耳朵清静,他入了乾元观籍,但他却是没有想到,今时的被迫入道,竟然会大利了他ri后的皇帝之途,他被赋予了是陆压大神的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