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枭风- 第3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铉微怔,道:“能够为殿下尽微薄之力,徐铉幸甚。”

陆七微笑点头,道:“徐大人来见,可有什么事情?”

徐铉点头,道:“徐铉来见殿下,是想请求殿下进取了青州,如今青州农事欠收,而张永德却又兵威盘剥青州,青州万民实是苦不堪言。”

陆七点头,道:“不瞒徐大人,我如今还不能与张永德起战,因为没有准备好。”

“殿下没有准备好,莫非是在燕地的军力被牵制了?”徐铉说道。

陆七点头,道:“燕地基本平定了,如今主要是在与辽军征战,虽然定国公在雁门关外战败了辽军十数次,但与辽军依旧是胶着不休,而营州那里也是与辽军征战,但只能防御不败。”

“营州?殿下的大军竟然伸展到了营州,据吾所知,营州那里在唐朝时期是安东都护府,而营州之北的广大疆域,就是渤海都督府(吉林,黑龙江)。”徐铉讶道。

“徐大人却是见识广博,我如今在营州置立渤海大都督府,让杨延昭任职了大都督,统帅三十万军力与辽军作战。”陆七说道。

徐铉一怔,道:“殿下置立渤海都督府,让杨延昭统帅了三十万军力,杨延昭的父亲定国公,不是在雁门关外与辽军作战吗?”

陆七点头,道:“定国公父子都是善战名将,熟悉北方作战。”

徐铉听了欲言又止,陆七看了一笑,道:“若是不用定国公父子,我未必能够抵御了辽军进夺燕地,所以我愿意用人不疑。”

徐铉明白点头,陆七的意思,就是说值得冒危重用定国公父子,虽然重用定国公父子会有反叛隐患,但相比了辽军进夺的外患,内患为轻,这却是与李国主完全相反的做法。

顿了一下,徐铉又道:“殿下如今据有了关陇,河东河北和燕地,应该只差了逐鹿中原,殿下是要取代了周国吗?”

陆七微摇头,道:“日后不会是我亡周,因为大周皇帝陛下封我为了虞王。”

“殿下的意思是,大周皇帝陛下真的会禅让于殿下?”徐铉说道。

“应该是的,所以皇帝陛下在,我不会取代。”陆七回答。

徐铉点头,道:“如今殿下已然是占据了大势,若是能够获得了大周皇帝的禅让,那是值得去等的,毕竟弑君会有很多不良后果,自古以来,权臣登位都会求得禅让的仪式,那能够使得新旧势力达成了融合。”

陆七微笑点头,道:“赵匡胤已然整军百万,快要与我起战了,徐大人若是还想回了青州,我希望徐大人能够随波逐流。”

徐铉苦笑点头,道:“吾是一介文人,乱世只能是随波求生。”

陆七点头,想了一下,道:“徐大人,我有件事想请你帮助,只是有些不好开口。”

徐铉一怔,道:“殿下请说,吾能够做的,不会推辞。”

陆七点头,道:“徐大人知道我的正妻是吴城公主,我想请徐大人承认我的正妻,是徐大人的亲生女儿。”

徐铉神情现了诧异的看着陆七,道:“殿下怎么会有这种请求?”

“因为我不想以前的雍王,成为皇后的父亲,我需要皇后的父亲,是一位有德行,有才华的高雅之人。”陆七直白说道。

徐铉听了摇头,道:“这事不成的,雍王出身尊贵,远非吾可比。”

“我对雍王的印象很恶劣,我在江宁时,雍王从未见过我,后来雍王被困开封府,我到开封府去拜望,结果雍王竟然在书房里故意写字,让我立候了良久,之后又自傲尊贵的,对我居高临下的说话。”陆七说道。

徐铉轻哦,陆七又道:“后来我自河西回到开封府,带了夜光杯和葡萄酒又去拜望,结果他竟然自以为是皇帝的让我辅佐他,我当时真是哭笑不得,都身陷了囹圄,还想着做皇帝。”

徐铉皱了眉头,陆七又道:“我能够有今日,是借了小馥的福气,我与小馥也是真心情深,所以,小馥永远都是我的正妻。”

徐铉迟疑一下,道:“殿下,吾与雍王争女儿,未免荒唐,会让人非议质疑的。”

“徐大人,小馥不是雍王的亲生女儿,是雍王想利用小馥获得势力,所以才认了小馥为女儿,小馥的生母是一名舞姬,生父已亡,我可以让小馥的生母说当年是陪侍了徐大人,才怀孕生下了小馥,徐大人只要不否认就可以。”陆七说道。

“殿下的正妻,不是雍王的亲生。”徐铉讶道。

陆七点头,道:“这事情是千真万确的,小馥的生母如今在常州萧氏,是当年雍王妃送去的常州,雍王妃当年谎称小馥生母已死,但我在开封府拜望时,雍王妃说了实话,因为她怕小馥为报母仇的杀她。”

徐铉明白点头,雍王府的事情他是听说过很多,听说过吴城公主与雍王妃有杀母之仇,但不是雍王的亲生女儿,却是头一次听说,他沉吟不语。

陆七也不再多说,他是需要给小馥换个出身,若是让雍王成为了国丈,一是他不喜,二是会形成外戚坐大的隐患,他不可能让李国主的皇族有机会崛起,就是善待,也会限制权势。

而择了徐铉为小馥的父系出身,一是徐铉在江南很有名望,二是徐铉为陆七做了事情,陆七想回报,三是最重要,陆七需要快速建立起新的文官势力,徐铉若是成了皇后的父亲,就能够很快获得一批文官的支持,文治武功,需要尽早的有了平衡。

良久,徐铉点头道:“吾愿意为殿下分忧,能够成为殿下正妻的父亲,是吾的荣幸。”

陆七微笑点头,徐铉想了一下,道:“殿下说赵匡胤整军了百万,殿下可有信心应对。”

陆七一笑,道:“我的军力比赵匡胤只多不少。”

“可是殿下的军力被牵制在了燕地,太原,关内和这里的军力能够及时互援吗?”徐铉担忧道。

“不怕,我有晋国。”陆七随意说道。



第206章 发动

宋州商丘县城,如今的大宋京城应天府,将士林立,商铺皆开,进进出出的车辆川流不息,一派京都气象。

城中最大的一座府宅,如今的大宋皇宫里,几十大宋臣属与皇帝在议事,商议军事主攻的方向,而且分歧很大。

赵匡义主张先进取襄州一带和洛阳,再进取关内道,但兵部尚书李晔却是反对,认为进军西部起战,很容易被了晋国渔利,应该主攻北方德州,他认为陆天风对燕地的归治不可能很快达成,应该趁燕地不稳兵进北方,让陆天风陷入顾此失彼的境地,而且大军北去,可以与齐王张永德合兵。

赵匡义还是坚持大军西进,认为进取关内之后,能够迅速接管了西部,不但摧毁了陆天风的根基,也能够吞并更多的军力,而进军北方,固然能够让陆天风顾此失彼,但北方的燕地一旦再次复国,那就会牵制了大宋军力防御北方,而且北方灾荒欠收,很难获得了战略补给,另外大军北去,大宋疆域就会面临来自西部的威胁,而北方毕竟有张永德在阻挡。

当然也有提议分军进取的,却是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驳,大宋是有百万军力,但出征不可能会是百万,最少得留四十万军力镇守应天府和江淮,事实上留四十万军力守土也是很吃紧的,晋国有大量的战船,随时都能够载了重兵渡江,大宋已然使人去与晋国谈判,只是一直没有回音,而如今入秋,听说太原和关陇都获得了粮食丰收,若是任由陆天风持续加深了占据地的统治,那对大宋会越来越不利。

而对于开封府的进攻,大宋内部已然达成共识,就是不进攻开封府,一是开封府有二十多万军力镇守,二是开封府里的诸多勋贵影响力很大,赵匡胤军中有很多与开封府勋贵亲近的将官,三是一旦占据了开封府,那就帮助陆天风有了名正言顺的独立正统,所以只能先战败了陆天风,才是获得一切的关键,但是应该向那里进军,分歧太大。

最后,所有大宋臣属都看了皇帝赵匡胤,赵匡胤微挑下眉,道:“齐王张永德愿意向朕称臣,其心是迫不得已,若是大军北去,必然会让张永德有所误会,反而会与朕形成互相顾忌的牵制,所以只能向西,那样才能让张永德放心的抵挡来自北方的进攻。”

众臣点头,赵匡胤又道:“朕谕令,赵匡美为应天府留守,赵匡义为江淮防御使镇守大江,三日后拔军六十万,朕亲自西征。”

大宋群臣起身拜礼回应,各自散去备战,赵匡胤留了两位赵氏兄弟,说了很久的话。

*

陆七送走了震惊难平的徐铉,回到帅帐思索了片刻,他书了两封信,让人送去了开封府交给卫国公石守信,北方捷报抵达开封府后的反应,陆七已然得到了详细回报,知道一直不出府的石守信,为北方大捷出了府。

信使抵达了开封卫国公府,将信交给了石守信,石守信打开一看:“请卫国公大人帮我,用入室抢劫的手段造成陇西郡公一人亡,天风。”

石守信看了信发怔,好一会儿才将信还给了信使,说句知道了,信使带着陆七的书信离开了卫国公府,次日,陇西郡公府遭了贼匪,陇西郡公被贼人一刀刺中咽喉毙命,府中贵重财物被贼人劫走。

事后,开封府衙接手案件,一番调查后,定性为普通劫杀案,根本没有引起刑部和大理寺的重视,因为陇西郡公就是一个无用的囚徒,开封府城发生的偷劫案子很多,那会为陇西郡公大张旗鼓的寻凶,陇西郡公一死,门外值守的八个将士也撤了,值此非常时期,也没有上官究罪值守的将士,调走了事。

陇西郡公死后次日,那个信使又来了,交给了石守信第二封信,内容是解释为什么杀陇西郡公,陆七言明了正妻的出身秘密和陇西郡公的德行,直白告诉石守信,他不能让陇西郡公成为日后的国丈。

石守信看了第二封信,什么也没有说,将信让信使带回去,而此事他却是烂在了肚子里,夫人也没有告诉,他明白陆天风没有使人刺杀,而是让他代诛,事实上就是一种亲近的倚重问询,他做了,就等于明确回应了亲近,说白了,有些投名状的意义。

*

陆七在为日后统治策划的时候,也得到了赵匡胤起兵向西的军情,他看了军情有些遗憾的摇头,事实上他是希望赵匡胤大军北上,或者进攻开封府。

不过只要赵匡胤大军离开了根本疆域,就注定了走向加速灭亡,陆七一直没有急于让晋力渡江,就是在等赵匡胤的军力分离两半。

陆七给大名府的张永德去了一封信,劝张永德交出军权,他承诺会保住张永德的郡王地位,但张永德拒绝了他的劝降,直言告诉陆七,陆七没有资格让他投降。

陆七明白,张永德这是不服气,既然不服气那就只能付诸武力,他传军令去了海上,命令在海中待命的二十万大军在青州海岸登陆,之后战船长途绕回江阴,若是能够赶上渡江进攻淮南,那就参与运兵。

二十万军力应令在环渤海南岸的青州(山东)登陆,而陆七事先已然发兵去夺取了齐州,青州,济州,莱州,登州,驱逐或覆灭了张永德的驻军,所有州县的官员对陆天风军力的到来,都是欢迎的态度,表态尊崇朝廷。

二十万海路援军与陆七军力在齐州会师,而来自太原府的十万关内军力也抵达了齐州会师,近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奔了大名府。

张永德接到军情回报大吃一惊,他根据军报,一直估计陆天风最多集结三十万军力,如今竟然多出二十万,难道是自燕地调来的?但据探报,燕地那里正与辽国大军激战。

由于军情严重的出乎意料,张永德不得不放弃与陆天风直接争锋的战略,他的三十万军力,马军只有一万,步军有很大一部分是征发的乡兵,战斗能力不如正规禁军很多,主要是军备简陋和缺少,没有披甲的军力,在战力和斗志上都会弱势。

张永德被迫分军守城,大名府留军十万镇守,其他州域分军占据主要城池据守,有属下劝他分军不如退去江淮与大宋朝廷合力,张永德没有采纳,也没有向大宋朝廷告急请援。

陆七大军一到大名府,用二十万军力围困了大名府,三十万军力开始攻克其他州域,基本上大军一围城,射入朝廷不究罪名的劝降书,据守的张永德军力就开城投降。

而大名府这里,陆七围城了三日不攻,三日后才射入了一封信,守城将官忙飞奔送去了总管府,交给了张永德,张永德一身金甲,神情冷漠的打开了来信。

“我与郡王在暖亭茶话,曾经是相敬和睦,我知道郡王是怨恨我在德州的嚣张行径,故愿向郡王道歉,郡王戎马一生,为大周镇护北方多年,我想郡王有生之年应该去幽州看一看,虞王陆天风。”

张永德怔视着手中信,两旁的将帅神情有了愕然,忽张永德抬手给信,将帅们接信传看了一下,神情都有了意外。

“开城。”张永德起身吩咐。

大名府南城门打开,张永德率领将帅出城归降,陆七得报后亲自出迎,在接受了张永德与将帅的跪拜后,迎入军营与张永德喝酒说话。

三日后,张永德率领十万步军,一万马军的本部军力去了北方,陆七任命张永德为幽州副留守,接替杨延昭原本在幽州的职责。



第207章 大奸

张永德走后,陆七整编了一下张永德留下的军力,淘汰了弱兵归乡,多余的将官归并其他军中为副将,得军十万,被淘汰的弱兵发给免税文书,回乡后可以抵消官府的部分税赋。

陆七整军中,向开封府上报了军情,说永德郡王本心没有背叛朝廷,只是因为与他怄气才走了歧途,如今已然归回朝廷,去了幽州抵御辽国。

等陆七的上书抵达开封府时,开封府已然事先知道了大名府发生的事情,陆七书给张永德的信文,也几乎是尽人皆知,张永德这一向陆天风低头,开封府上下多数人觉得,赵氏的宋国难以长久了。

在陆七上书抵达的次日,开封府发生一个让人意外,但又心知肚明的事情,大周太子向皇帝请求辞位,自言能力不足以担起大周江山,请皇帝另立贤能,大周皇帝准太子辞位,封郑王。

太子的辞位,等于宣告了大周皇帝禅让虞王之意,因为曹王成了济水伯,纪王不是了关陇大都督,皇帝其他的儿子更不可能做继承人,大臣们进宫劝皇帝不要让太子辞位,却是被王继恩挡驾,说皇帝陛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