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阀190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军阀1909- 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快,相关的不确定情报随后传来,虽说那个理由有点荒诞,但是人们也只能用张学良年轻无知来解释了,但是,难道奉军的元老们,也无动于衷吗?还是个中别有内情。即使内情有多么的复杂,有二个事实人们已经不能怀疑,那就是张学良将率领一个军的奉军残余主力加入北洋军系,而北洋也一定会接受张学良。

    北京,段棋瑞,冯国樟,曹捏,张怀之,徐村锑等北洋军系一干大佳都聚集一堂,强烈的危机让直系和皖系的矛盾暂时桐置一边,如今他们面对的最大问题不是内部权力的纷争,而是连最后的权利也要被人夺去了,他们不是没有想过放弃抵抗,但对于站在如此位置的他们来说,向华飞屈服,还能换来什么呢?

    “段总理,我认为张少帅的要求有些奇怪,我们可令他们就地驻防山海关,可以抽调一个师去天津,或者去廊坊!”徐树锑的声音有些刺耳,不,因为他的意见,而是他的语气。在大佳云集的会议室内,徐树锑眼中似乎完全屏蔽其他人,只是看着段楼瑞一人高声地道,段棋瑞似乎也察觉到其他的不满,这个时候,还是需要内部的团结,段棋瑞当即挥挥手,让徐树锑坐下,叹了口气道,“如今叛军的二个军主力缓慢逼近天津,天津的第五军一天十几封电报,要求撤往廊坊和北京,放弃天津,而廊坊的第二军也是电报不断,要求撤往北京!

    你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奉军加入我们,我们还让他们去天津,去廊坊,不,直接让还未稳定的奉军,双手送给叛军嘛!”

    不一样的“并且令他们驻扎山海关也有不是,因为那样的话,他们将会面临日军的巨大压力,如果我们下令他们**守,恐怕将会激怒他们,让他们转投叛军的怀抱”

    段楼瑞的话,立即引起现场的北洋老将们的共鸣,如今的北洋军可谓穷途末路了,中央的号令几乎穿不出直隶,如果不是剩下的三个军全是嫡系,恐怕早就难以节制了,地方上的那些军阀们虽然与之暗通曲款,但提到实质问题,一个个顾左右而言他,摆明了一副隔岸规火的心态,“不如这样,可以让奉军带领一个,师来北京,一个师去廊坊,其余兵力驻扎山海关!同时与日本公使谈判,让他们短时间内不要进攻山海关,减轻我们的压力!”张怀之建言道,“我看如此可行,一个师的兵力进京,即让奉军安心,又不会掀起多大的风浪,就这样决定吧!”

    “好,投票!”

    特殊的环境下,北洋军在某些重大决策上,竟然率先开始了民主投票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在几乎全票通过下,北洋军派出徐树锑亲自去山海关,一方面是宣读北洋对张学良的最新任命,一方面接张学良南下,顺便暗中观察有无可疑之处。

    相反,这起事件在国防军内部造成的反应,却要远远小的多,大家唯一忧虑的,只是去山海关的几名代表。国防军司令部发布一封措辞严厉的通电,表示任何两方之间,皆需遵守基本的规则,不准伤害国防军的代表,尤其还是参加张作霜葬礼的代表,无论奉军与国防军有何恩怨,一切战场上见真章,如果奉军或者任何势力胆敢伤害国防军的代表,军事法庭一定严惩不贷,即使逃到天涯海角,毒人特战队军的加盟,只是会让统一的步伐加快,如果奉军投靠北洋,只是让战争因此而拖长罢了,在国防军发布这封措辞无比严厉的通电后,华飞又公开发表私人文章,关于东北事变,华飞深刻地分析了日本对于中国的野心和目的,占领东北只是时间间题,不会因为任何其他外界因素而来改变,身为一个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军人,需要做的就是驱逐外辱,报国仇家恨,华飞希望张学良擦亮眼睛,分清是非,不要作此既损国家利益,又伤个人利益的愚蠢的选择,一软一硬,国防军可以做的也仅是如此,如果对方换成阎锡山之类政治老道的军阀,恐怕他们早就该明白选择什么,但是令所有人失望的是,张学良依旧选择率军进京,并且随军扣押国防军的七名代表,其中一名国防军中尉,还在一次夜晚的突围中被击伤,生**不知。

    举国哗然,疏球海战后,国防军陆军再次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动”第一军和第四军不仅暂缓发动对天津的进攻,原自治区的地盘上,也在重新集结调整兵力,随时准备北上,国内各地报纸,包括原自治区的盘上的报纸,纷纷在次日利发头版耸论鼻英草每题就是羊后的国家冉战决贼,终难避免,国家内战,第二次大规模内战,损耗的可都是中国的民生国力啊,日本人也非常配合地安静下来。海军也安分了,陆军也不打枪了,各国活跃的外交公使们,也全都城默了,不管怎么说,看人家打仗打的你**我活,总是一件很热闹的事情不是?

    口。年的五月,在江淮等南方的区已经开始进入农忙的季节,而北方大地,天气才转暖不久,张学良率领奉军最精锐的二十七师,终于南下进京,此外,在香港治病的蔡锋终于转危为安,不过华飞派出的代表劝他暂时不要过问国内的事情,安心养病,但是蔡锋还是执意在病床上写了几封信,嘱咐亲信递交出去。

    就在所有人以为一场新的内战即将爆发时,明引日,从北京突然传出一封明码电报,张学良北京易帜,反对内战,宣布占领北京城,承认南京临时中央,就在电报发出的同时,北京城内迅速传出密密麻麻的枪声,*乱迅速就在北京炸窝,无数的民众沸腾了,自从八国联军入京后,不少年北京没有遭到兵灾了,突然的战争,吓的许多年轻人不知所措,可是所有的城门都被军人占领封锁,让人们无处可以离开,此外,身在天津外的第一军和第四军联军几乎在此封电报一个小时前就收到神秘人的信函,相约在北京发动突袭,请求他们支援,在张学良通电易帜的同时,第一军和第四军的联军司令部也收到张学良的亲笔电报,表示承认南京临时中央,已经控制北京部分地区,请求他们火速增援,不管这个是不是陷耕,第一军第四军早就才打算去北京城下转一困,在一边高速准备的同时,一边电报司令部请求命令。

    很快,山海关的奉军也发布一封通电,宣布山海关的奉军易帜,承认南京临时中央。并在留下一个多师的兵力后,第二十八师火速南下,增援北京的张学良,明引日,按照日程计算,这个时间顶多是奉军二十七师抵达北京的时间,也就是说奉军一抵达北京,就迅速发动行动,完全超出所有人的意料,而且张学良到来,段楼瑞,冯国樟等一干大佳不可能不出迎吧,或许此时的张学良手中还握有个把重量级的人物,历史上张作霜被日本人炸**,张学良东北易帜,没想到世事变迷,张学良的最终选择还是这个,虽然华飞心中明白不排除陷耕的可能,但是早就集结完毕的二个军兵力已经赶往直隶,相信那即使是陷耕,华飞也要把他们全部强行推掉,收到司令部华飞亲笔命令,第一军和第四军哪里还会犹豫,简直就是以极限的速度,直扑北京,等到他们赶到北京的时候,张学良仅凭一个师的兵力,已经基本上控制了北京城,第一军和第四军一到小张学良迅速把大半的防务交接给国防军,原来,虽然北京尚有北洋军第一军的王牌精锐和许多亲兵城防武装,但,这个第一军武器到是精良,但就跟是御林军一样,没有多少打仗的经验,完全就是银样蜡枪头,原本还在勉强支撑之下,但是被张学良这样一闹,许多人直接就认为这是国防军的计谋,那么国防军的主力,离北京还远吗?许多底层军官和士兵迅速就消失在混乱的人群中,令许多军官找不到兵,而不少士兵,也找不到他们的长官,干脆把枪一揣。跑路”

    

 261 新时代的开始

    奉军易帜,国防军进驻北京,北京完全收复,北洋第h厂八吓分官兵不见踪影,北洋中央一干高级官员或被抓或躲藏起来,北京全城封闭戒严,捏捕盘查,这一条条消息,每条都如巨雷般,不仅强烈地震动着大家的耳膜,也如同爆炸的冲击波把人们的心绪完全握毁,人们都在想,这怎么可能?奉军不是已经加入北洋军?为什么会突然易帜?这里面是有什么变故?还,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阴谋?

    并且,北京不仅驻扎有一个军的北洋军精锐,还有数万装备依然精良的城防警备军和武装警察部队,怎么就被仅仅一个师的奉军打败了?

    然而,无论人们是相信也好,怀疑也罢,当北京被国防军第一军和第四军二个军的核心主力进驻后,对北洋的战争几乎已经尘埃落定!整个北京减没有经历多少战火,和平收复,不仅是国家的幸运,也是民族文化的幸运,当华飞获悉这起事件后,激动地大喊,张学良,国家统一第一功臣,第一功臣!

    众所周知,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已经长达几百年,存才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迹,如果北洋坚守北京,拒不投降,最后华飞将不得不武力攻城,即使他不使用火炮,即使他不使用轰炸机,那样不仅会带来巨大的伤亡,也会对民族的历史遗迹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不一样的华飞随后又给北京发去电报,命令第一军和第四军的首要目标是保护城内的重点建筑和文物遗迹,另外封锁全城,肃清城内趁机作乱分子,并且加大宣传力度,让城内的北洋军全部自首头像,上缴武器,此外,还对城内的文物进行排查,对于遗失的文物进行大强度的调查,提供民众的举报通道。

    另外为了避免军队过分干预政务以及军官缺乏政务经验,造成扩大与地齐的矛盾,华飞命令李越带着变规办公室几乎一半的专业人才北上,迅速安定北京,北京的和平收复对于华飞来说,意义重大,对于整个中国来说,历史影响更是深远,北京收复,意味着北洋体系在中国历史上彻底瓦解。这个诞生自清末新军的中国近代最大军阀集团,将水远成为历史,天津的北洋第五军和廊坊的北洋军第二军也纷纷彻底绝望,军队的军事长官纷纷派出代表南下,商谈和解的条件和要求,原本还模梭两可,打定左右逢源的各地军阀派系,这次反应的速度可算,极快了,几乎是在奉军易帜,北京和平收复的消息一传到各地军阀的耳中,阎锡山,陈树藩,吴佩乎,冯玉祥以及四川等地的大小军阀纷纷通电,承认南京临时中央政府,号召临时中央尽快举行大选,组建新一届的中央政府,而南方原革命党人的地盘,如今却四分五裂了,无论是唐继羌还是陆荣廷,都不过是把革命党人当成一枚可以利用的棋子,革命党人在南方各省虽然发展出一定数量的军队,但是实力非常有限,而且自从蔡锋在香港被刺后,相关的调查就一直没有中断。越来越多的疑点都指向日本人,这样的结果,令许多蔡锋的嫡系心腹们大为不满,对于唐继羌和陆荣廷置日本进军东北于不顾,而执意要和国防军争地盘的决定,非常不满。

    唐继羌等人也冤枉啊,都说国防军是国家第一武装力量,但是日本人进入东北,也没见国防军出兵,为何要我们南方省份出兵?况且松坡先生遇刺,我们也很不爽,但不爽归不爽,即使是国防军,也不敢说就能瞬间把日本人打的灰飞烟灭吧,无论唐继羌和陆荣廷这些天如何扩大自己个人的影响和权力,但是蔡锋离开南方的时间并不久,影响力还是巨大的。尤其是蔡锋似乎传来了几封亲笔信,那是蔡松坡的追随者更是闹的更凶了,执意要率军北上,抵御外辱,坚决要把日本人驱逐出国尖,好吧,既然你们执意去送**,怎么说也不能拦住你们,于是南方的滇柱联军派出二个军的联军北上,打出北抗军的旗号,想要支援东北,驱逐日本侵略军,但是就在这支军队抵达湖北武汉后,正要上火车北上山海关时,收到奉军加入北洋军,张学良率领本部入京的消息,这可让北抗军进退维谷了,只能待在武汉商量下步事宜,不过还没等他们商量化七八八,奉军北京通电易帜,天下哗然,奉军易帜后,唐继羌立即电令北抗军返回本部,听候调遣,但是北抚军无动于衷,还没决定到底是返回本部,还是继续北上山海关,就在这个时候,唐继羌派出亲信赶到武汉,密谋武装夺取二支军队的指挥权,但是事不严密,发生交火,多名高级军官在冲突中被打**打伤,导致二个军的北抗军集体哗变,如果不是驻守武汉的国防军紧急出动,恐怕此*乱还将会进一步扩大,次日,北抗军直接分裂为两部,邦约一个军的兵力南下返回本部,另一部高级将领在聊气减杀害或者严重负伤的余部,则选择暂时留下来,国防军对于北抗军的去留皆未加干涉,国防军司令部以中央的名义,直接电告唐继羌和陆荣廷等人,责令他们严厉惩处肇事人,并报告中央事变的经过,处理此件事情,国防军罕见的温和老练,未作出任何过激的反应,以免**到各省神经非常**的军阀派系,收到留下的北抚军中下层军官的名录时,华飞眼并一亮,三个人的名字让华飞心血加速,暗叹南疆大局已定,这三个人是黄绍站,李宗仁,白崇禧,只要你对近代中国历史稍微有些熟悉,你都不能忽略上面三个名字,他们就是被后世称之为新柱系的三巨头,其中黄绍珐毕业于保定军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后回广西,官从排长升至北杭军第三师副师长,乃是历史上新柱系的创始人,李宗仁,毕业于广西陆军速成学堂,先年曾在滇系任滇军第四师第三十四团排长。后转入柱系陆荣廷部,任护国军第二军第五旅排、连、营长,在北抗军组建后,申请率领所部一个团,加入北抗军阵营北上。

    白崇禧,历史上在柱系的地个仅次于黄绍珐与李宗仁,两人合称‘李白”多年合作亲密无间,胆识超人,用兵机巧百变,谋略深长,记忆力惊人,善于捕捉战场信息,在历史上素有“小诸葛”“今诸葛”“白狐狸”“当代张良”“现代第一俊敏军人”等雅号,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当世名家看重,甚至日本人也称之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