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用书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用书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快-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才至(1)。    
    例4:(1)面试(2)岗前培训    
    (3)上岗工作(4)通知录取    
    (5)申请工作    
    A5…1…4…2…3B5…1…4…3…2    
    C1…2…3…5…4D1…3…2…4…5    
    解析:答案为A。综观题目中给出的五个事件,都是与求职有关的事情。依据常识与逻辑,求职者一般先是申请工作,获得了面试的机会,面试如果合格,所申请的单位来通知录取,求职者获得了工作机会,经岗前培训后,才上岗工作。因此,正确的顺序应是:申请工作(5)——面试(1)——通知录取(4)——岗前培训(2)——上岗工作(3)。    
    例5:(1)效益提高(2)政企分开    
    (3)国力增强(4)上缴利税增多    
    (5)企业活力增强    
    A1…5…3…4…2B3…4…1…5…2    
    C4…3…5…2…1D2…5…1…4…3    
    解析:答案为D。综观题中给出的五个事件,可以看出企业活力增强是中心事件。企业活力增强的原因题中给出了“政企分开”。我们知道,政企分开解除了某些对企业的束缚,所以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其余的事件都是企业活力增强的效果,诸如企业效益会提高,因而上缴利税也会增加,国家得到更多的收入,国力随之增强。因此,本题最为合理的排序应是:政企分开(2)——企业活力增强(5)——效益提高(1)——上缴利税增多(4)——国力增强(3)。    
    例6:(1)打碎花瓶(2)父母回家    
    (3)清理卫生(4)受到表扬    
    (5)主动承认错误    
    A3…2…5…1…4B1…5…2…3…4    
    C1…2…3…5…4D3…1…2…5…4    
    解析:答案为D。从题中给出的五个事件来看,要说明的是打碎花瓶的前因后果。花瓶缘何而碎?显然是在清理卫生中不小心被打碎的。打碎花瓶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打碎者主动承认了错误,受到表扬。那么打碎者是谁?不可能是题中出现的父母,父母在题中的角色只可能是表扬者,答案只能是孩子,这在题中是省略了的。正确的顺序是:清理卫生(3)——打碎花瓶(1)——父母回家(2)——主动承认错误(5)——受到表扬(4)。    
    例7:(1)依法查处(2牟取暴利    
    (3)建筑物倒塌(4)判刑入狱    
    (5)偷工减料    
    A5…2…3…1…4B2…3…1…4…5    
    C2…4…5…3…1D1…4…3…2…5    
    解析:答案为A。从题中给出的五个事件,可看出能分成两组:一组是偷工减料,以牟取暴利,造成建筑物倒塌;另一组是依法查处,判刑入狱。这两组事件又是相关联的,因为建筑物的倒塌才导致了依法查处的发生。所以本题最合理的排序应是:偷工减料(5)——牟取暴利(2)——建筑物倒塌(3)——依法查处(1)——判刑入狱(4)。    
    例8:(1)小孩得救(2)追认烈士    
    (3)楼房失火(4)冲入火海    
    (5)伤重去世    
    A4…3…1…5…2B3…4…1…5…2    
    C2…3…1…5…4D1…3…5…4…2    
    解析:答案为B。从题中给出的五个事件来看,主要说明的是小孩获救的事件。按照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应先交待楼房失火这一背景,才有见义勇为者冲入火海,救出被困在里面的小孩,而自己却不幸伤重去世。政府追认为烈士是事后为表彰其英勇而给的褒扬。因此,本题最为合理的顺序应是:楼房失火(3)——冲入火海(4)——小孩得救(1)——伤重去世(5)——追认烈士(2)。    
    例9:(1)点火(2)倒计时    
    (3)腾空而起(4)准备就绪    
    (5)进入预定轨道    
    A2…1…5…4…3B5…4…3…2…1    
    C4…2…1…3…5D1…2…4…3…5    
    解析:答案为C。题目中提供的五个事件都是有关火箭发射前后的经过。火箭在点火之后,燃料燃烧推出自身腾空而起,按照预定程序升入到一定高度后进入预定轨道。而在火箭点火前一刻,我们知道有一个倒计时的程序:10,9,8,7……0,数到0时方能按下发射钮。而倒计时的口令只有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才能发出,否则极易因准备不够而出事故。所以正确的排序是:准备就绪(4)——倒计时(2)——点火(1)——腾空而起(3)——进入预定轨道(5)。    
    例10:(1)造福后代(2)乱砍滥伐    
    (3)农作物减产(4)植树造林    
    (5)土壤沙化    
    A2…3…5…4…1B2…5…3…4…1    
    C1…4…2…5…3D4…3…2…5…1    
    解析:答案为B。这道题提到了乱砍滥伐和植树造林两个相矛盾的事件。乱砍滥伐的后果,先是土壤沙化,然后农作物减产;而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是造福后代的事业。所以事件的正确排序应是:乱砍滥伐(2)——土壤沙化(5)——农作物减产(3)——植树造林(4)——造福后代(1)。即正确答案是B。    
    


第一部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复习指南第五章常识

    一、常识题的题型与内容    
    常识题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行政管理、科技、历史及综合常识等,主要考察应试者对一些应知应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常见现象或事物产生的原因及结果等进行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相对来说,政治、经济、法律、行政管理、科技、历史等方面的常识题都不是太难,而综合常识题则有一定难度。这类题即常识判断题,原作为判断推理的一部分,其不仅要求考生对相关事物或现象有一定了解,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种题型中,每道题呈现一个常识性的现象,题后的备选项是对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四种可能的解释,要求应试者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适、合理的一个。题中所涉及的现象都是大家所熟悉的,至少是有所耳闻的一些现象。但是对这些现象你可能很少做过系统的研究,也不一定具有这方面的系统知识。即使偶尔遇上一两道题是与你的专业或你平时十分感兴趣的领域而积累了的丰富知识有关,但这种情况不会很多,除非你的知识涉猎面相当广泛,所以说这类试题虽然与专业有关,但对应试者来说,都是公平的,因为这种试题取材范围十分广泛,从宇宙到地球,从无生命物质到高级动物的人类,从远古历史到未来世界,从自然到社会等都有可能涉及,尤其是与人们现代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领域和现象,经常是这类试题考查的内容。解答这类试题虽然与个人的知识的广度、深度有一定的联系,但它不是简单的复述常识性知识,而需要对常见现象原因的分析。因此,要在短时期内显著提高本人的常识水平是不现实的,重要的在于平时的观察、思考和积累。    
    二、常识题解题技巧    
    常识题涉及面广,没有太多的解题技巧,主要应抓住两点:第一是平时注意对知识的积累,考前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强化训练;第二是作答时要认真细致地阅读题干和备选项,防止选错。    
    下面介绍一些解答常识题的有效方法:    
    1。淘汰法    
    当确定一个选择项不符合题意时,便将自己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下一个选择项,依次加以否定。假如第一个选择项就是正确答案,那么后面的几个选项就可以忽略不看,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当然,在这个判别过程中,具体操作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    
    2。去同存异法    
    应试者在阅读完试题内容和所有选择项后,根据题意确定一个选择项为参照项,该选择项同其他选择项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特征差异。然后将其他选择项与之进行对比,把内容或特征大致相同的项目去掉,而保留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最后确定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3。印象认定法    
    印象认定法是指根据印象的深刻来选择答案。应试者在读完一道试题的题干和各选择项后,各选择项对于考生大脑的刺激强度是不同的。有的较强,有的较弱,那些似曾熟悉的内容必然会在头脑中最先形成正确选项的印象,因此,据此作出的判断的命中率还是比较高的。    
    4。比较法    
    此方法应用范围较广。在解答单项选择题时,应试者可以将各选择项同题意要求进行纵向比较,根据各自同题意要求差异的大小来确定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在答题时,要求考生将选项同题意要求作纵向比较,再将前一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选项进行横向对比,最后确定符合要求的正确答案。一般经过这两次的对比之后,误选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5。大胆猜测    
    如果运用其他方法都无法确定正确答案,可以通过猜测来选择答案,这可以避免考生在这种试题上过分深究,影响自己的注意力和情绪,同时也有一定的命中率。    
    三、典型例题    
    例1:对科学技术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社会制度B社会生产方式    
    C生产关系D生产力    
    解析:答案为D。社会制度的先进与落后,生产方式的优劣,生产关系的好坏,都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作用,但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    
    例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到1995年底,我国仍有6500万人没有脱贫。其主要原因是()。    
    A国家没有采取有效的扶贫措施    
    B这些没脱贫的人大都比较懒,不爱干活,只吃国家救济    
    C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政府官员素质比较低,不知道怎样发展经济    
    D我国原有的贫困人口基数十分庞大,难以在短期内解决所有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解析:答案为D。这道试题涉及的是对一种社会政治现状的原因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题目要求我们从中选出最主要的原因。选项A说国家没有采取有效的扶贫措施,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要不然贫困人口也不止6500万了;选项B把原因归结于没脱贫的人懒惰,其实处于贫困状态的大多是些勤劳的农民;选项C认为贫困地区领导素质低下,不知道如何发展经济,问题显然远没有这么简单,否则我们只需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干部就可以国富民安了;选项D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揭示贫困存在的原因,但却可以解释当前存在大量贫困人口的历史原因,所以是正确答案。    
    例3:1996年,某理工院校对学生进行一篇1500字的文章测验,44%的学生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另57%的学生没看过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理工院校学生素质差    
    B理工院校长期忽视人文素质教育    
    C文学作品看多了会影响学习    
    D国家教育部门不鼓励理工科院校加强文科方面的教育    
    解析:答案为B。这道试题中所谈到的现象是我们平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但很少有人去追究其原因。这种关于社会现象分析原因的题目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但这种题比较灵活,具有一定的可推理性,因而也不是很难。以此题为例,题中现象表明理工科院校学生文学素养较低。选项A说理工科学生素质差,显然是不正确的;选项C说文学作品看多了会影响学习,先不说会不会影响学习,这里谈的是看与不看的问题,而不是看多看少的问题,因此C也是不恰当的。再看D,国家教育部门不鼓励理工科院校加强文科方面的教育,国家教育部门怎么会反对全面教育呢?只有B项是正确的,正是理工院校长期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导致了理工学生文学素养的贫乏。    
    例4:在西方发达国家建筑业中,普遍用塑料门窗代替木制门窗和金属门窗,政府也对此大力提倡,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    
    A金属门窗价格昂贵    
    B塑料门窗成本最低    
    C使用塑料门窗的建设商可以享受减免税    
    D使用塑料门窗有利于保护非再生性资源    
    解析:答案为D。关于塑料门窗的使用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很系统的了解,但是仔细分析以上四个选项,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看出A、B、C三个理由只是陈述了塑料门窗的一些优点,当然就谈不上所谓的根本原因了,只有D选项使用塑料门窗可以有利于保护非再生性资源具有根本的意义,符合常识,故正确答案为D。    
    例5:我们常听到386、486、586的说法,这是人们对计算机型号的称呼,你能说出X86具体指的是什么吗?()    
    A硬盘容量B显示器类别    
    C软件运行速度D  CPU的型号    
    解析:答案为D。这道题出得弹性极小,如果你根本没有接触过电脑,那么这道题是很难做出来的;如果你对计算机的常识非常熟悉,那么根本不用看其他的选项就可以确定正确答案。对计算机有一定接触但对其一些专业用语了解很少的考生,特别是近一两年才接触电脑,根本没有见过早期X86电脑的考生,也许就有了一些难度。其实我们可以排除,选项A是硬盘容量,选项B是显示器类型,显然这两个与电脑的主要性能并无多少关系。选项C是软件运行速度,软件是一个较广泛的概念,任何程序都可以看作是软件,以哪一个为准呢?看来答案应该是DCPU的型号了。    
    例6:课堂上正在上课,却有一个人在不停地大声说话,这时校长走过来了,他在门边听了一会儿,又走开了。那么这个说话的人最可能是()。    
    A老师B正在发言的学生    
    C课堂的捣乱者D不清楚    
    解析:答案为A。这道题并不难,在课堂上大声说话的,前三种人都有可能,但校长听了一会没说话走了,显然不可能是课堂的捣乱者。再分析前两种人,当时在上课,又是不停地大声说话,那么最可能的应该是老师,而不是课堂发言者,答案应该是A。这种题代表了类似于脑筋急转弯的一种题型,值得引起重视。    
    例7:尽管我们关于太阳能的研究和议论已经相当多,但今天对太阳能的利用还是非常有限的。其主要原因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