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福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福王- 第1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存的祸害已经退出了朝堂,但他们依然拥有着庞大的实力,否则崇祯也不可能让他们活蹦乱跳地去筹办什么商学院。而随着这群新近jiān商的加入,形式立即发生了惊天逆转,腐儒们很快就只剩下苟延残喘的份。

幸亏崇祯那昏君最近很忙,没工夫来参合这些破事。否则他一旦出手相助或则背地里吹点黑哨,那就不仅仅是乔允升负责的刑部免费为对阵双方提供素材,正在组建教育部的孔衍植带人将战况整理成册并写成邸报这么简单,也不会只让净慈老尼姑带领手下那票白莲教神棍,收集情报并将邸报散发到各处。至少他可以派出抽调来的数万侦察兵打着缇骑的旗号,手持确凿证据大索天下。

“就这么点?孔爱卿,你不会是在戏弄朕吧?”为了让官学少受些流言蜚语的干扰,有足够的时间培养出一大批真正能够推动大明前进的有识之士,崇祯要同时给近三十万人赐下功名这事可以忍。在五年内每月花上数十万两银子去养活一群酒囊饭袋,也属于稳住天下士子的必要选择。

毕竟现在的大明可不是前些年岁入四百万两的穷朝廷,有了倭岛上的几座大银山支撑,现在朝廷重臣们最担心的就是一下拿出这么多银子。控制不好就会出现范贼遗书上所言的通货膨胀,从而导致物价飞涨。

让崇祯觉得摘胆剜心的是这次考试的最终结果,实数九十多万人的大考,通过最终审核能够直接进入帝国学院深造的有七千余人。但其中有能力立即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学子却不超过八百名,而有资格进入研究院的居然只有区区五十一名,远远低于此前的预期。

要知道现在的大明就是不算已经落到口袋里的棒子国跟被强租来的倭岛,也拥有超过九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即便是根据最不完善的统计,那帐本上也还有超过八千万人口的庞大帝国,居然就这么点人才?别说那研究院了,就算是帝国学院招收的学生那也是凤毛麟角。用九牛一毛来形容整个帝国的人才稀有程度都过于夸张。

“皇上,臣冤枉啊!”孔衍植的确够委屈的,如果是要他按照以往的标准去选择笔下生花的传统人才,那这次超大规模的科考他就是挑不出十万也能剩下八万来。但瞧瞧现在要的是什么?那可都是被儒家千年打压的对象,还能给他们留下这么些苗子已经可以酬神谢祖了。

“臣启皇上,这事还真就不能怪孔大人……”拥有多年执政经验的韩爌站出来说了句大实话,要说通过这次科考发现的问题是很多,但主要是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跟人文律法完全就占不上边。

在另一个时空说到华夏的律法往往喜欢污蔑成只有人治而没有法治。可要论公平有商鞅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要说保护私产?汉律里就有明确规定,官吏是不能够擅闯民居的,百姓为了保护私有财产不但可以杀人,就算是把官员给痛揍一顿也必须从轻处罚。跟华夏民族谈人权?刘秀诏书里的那句“天地之圣。人为贵,杀其奴裨,不得减罪。”,就说明无论是谁的生存权都应该要受到保护。所谓侠以武犯禁,这个禁指的就是法律。而儒家更屏弃“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的四恶政。

而同时期的西方在做什么呢?他们才是彻底执行着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那套。即便是在这个时代的两百年后,西方所保护的也是少数庄园主和贵族的利益,那些被他们给抓去的黑奴连最基本的生存权都没有,要杀根本不需要找理由。

要论完整xing?这个是有点麻烦,虽然有了儒道同源的宪政思想,《黄帝四经》也提出了:“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故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矣。”但毕竟没有形成一部完整的宪法。大明律的很多地方也还有漏洞,朝廷公布的行政命令也经常自相矛盾,判决案例也有点让人犯糊涂,可方向已经找对。所需要的也就是在这个框架内修修补补。

别看大明的士人们欺负起百姓来无法无天,但他们做事的时候也必须依照法律,给人想出个栽赃嫁祸的名头。在这方面大明缺少的不是规章制度,而是有胆子去认真贯彻执行这些法律条文并加以完善的人。所以崇祯才会在朱由骢的撺掇下定下了只诛心不杀人的基调,用尽一切手段为的就是要保留住士人们那股用错了地方的浩然正气,去掉他们身上的自私迂腐。

虽然这个过程也不那么容易,但这个时代不缺乏忧国忧民的正义之士,否则崇祯的身边就不会凝聚起这么多皇党jiān佞。而相比起遥遥领先的人文科学,一直为大明所骄傲的科学技术才真的出现了大麻烦。

一直以来,华夏民族的统治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推行儒家思想,让政治文化过于深入人心。即便是没有那些章句腐儒的出现,在科技研究上也是偏向于应用却忽视了基础的理滦究,所使用的方法更受到传统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的影响。这与西方更注重探索事物发展规律,从而得出一套相对完整的自然科学理论就存在很大的差别。

而这次科考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采取了西方模式,考的也是学子们进行理论总结的能力。所以才导致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看似找不出几个可用之才来。

但并不是就此可以推断大明的科技已经开始严重落后,比如这次研究院那边出的一个并不太刁钻的题目,用尽量少的力量提起尽可能多的物体。不少的学子都知道要使用杠杆,也有人制作出了滑轮组坐在板凳上就把上千斤重的大缸给挪动了位置,可偏偏却说不出其中的原理。

近些年朱由骢的做法也让崇祯和他身边的大臣们明白了发展科学的重要xing,如果没有那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即便是大明的军人训练有素勇气十足,也不可能在数月内就平定内乱收复辽东。那个死胖子更不会这么轻松地就做到以一敌百,然后继续在倭岛上横行霸道。西方的盟友也不会被揍得连话都不敢说,还得屁颠屁颠地主动把他们最优秀的人才给送到大明来。

虽然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是研究院负责。但崇祯却要引导民众的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转变。否则大明依然会面临人才短缺的窘境,难以摆脱随时被对手所超越的风险。

“皇兄,臣弟只是这个世界的搅局者,不是什么救星更不可能是神。俺所能做的也就是在少数人的帮助下保住我大明一时平安,却不可能让整个民族整个国家重新崛起。想要让我大明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还得要您和大哥带领着天下百姓转变观念,选拔并培养人才……”想到朱由骢在出征倭岛前说的那番话,崇祯不禁苦笑起来。如今那个搅局者跑到一边偷懒去了,却把最困难的工作留给了他和自己的哥哥。留给了满朝文武。

“诸位爱卿,都说说吧!要怎么利用这次机会来转变百姓的观点?”崇祯必须先把眼前的事给处理好,才能找到机会再狠狠折腾下那个小胖子。也幸亏这些年坑蒙拐骗地弄来了不少有识之士,否则他这个皇帝还真就得抓狂。

“臣启皇上。这观念的转变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如今那些腐儒是彻底没了生存的土壤,但我们依然不能cāo之过急。镇国将军收复故土整肃朝堂用掉整整十年的时间,我们想要让帝国重新崛起,所需要的会比这更漫长……”老成持重的韩爌依然是主张先打基础。然后在缓步推进。“故臣建议,以利诱之,先让百姓看到学那什么自然科学的好处!”

“以利诱之?怎么诱?”如果是撒银子就能解决问题。崇祯不会介意把国库给腾空了,但他也明白这不可能取得什么长期效果。

“当务之急,就抬高那些被视为异类的考生地位!”这个问题解决起来是很麻烦,但韩爌还是分得清轻重缓急的,就如同当年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样,他要做的是压制自己信奉了一辈子的儒家,抬高其他学派的地位。虽然这样做让他心如刀割,却也是他名留青史的最好办法。

朱之瑜站了出来,补充道:“韩大人之言有理,只有让百姓们明白学了好了那些所谓的奇巧yin技,即便是不能步入朝堂,也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这样他们才可能尽心尽力地去培养自己的后代。”

“臣建议此次科考,就干脆改变传统做法!”一向以超越南居益成为大明第三损人为目标的孙奇逢也站了出来。“在镇国将军和那些洋神棍的建议下,帝国学院不是已经划分了什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吗?我们就以此为例,拿即将公布的金榜做引子分类放榜。”

“依启泰之言,此科岂不是有数十位状元?”孔衍植听到这话头都大了,都说文人相轻这祸害居然要分科放榜。他也不怕那么多状元在游街的时候碰了面,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敌视?

“不!此科不但会有数十位状元,还要有上百的榜眼,那些只要是通过研究院审核的最少得给他们一个探花的名头!这样才能让天下人都知道朝廷要的是什么。”反正不是自己出钱出力,孙奇逢可没什么好顾忌的。

“拟诏!”受到了启发的崇祯也来了jing神,对着台下众臣道:“就按孙爱卿说的办,此科分类发榜。不但要让那些中了状元的学子们游街夸官,朕还会亲自在这奉天殿为他们举办宴席。另外……”指了指顾锡畴,崇祯又接着道:“吏部即刻起草一份奏折,此次科考上榜学子均赐从九品虚衔,享正四品月俸二十四石待遇!有志研究自然科学的考生,在此基础上再加一级!”

“吾皇英明!”在场的大臣们不得不承认崇祯的这个昏招的确可以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此令一出那些往常被人所轻视的离经叛道之徒还不得为天下人所羡慕?

别看那九品是个虚衔,但却享受着比孙奇逢这个国子监祭酒更高的待遇。这种要声望有声望,要俸禄有俸禄的好事哪个傻子才不愿意去做。

 第二百七十五章 帝国学院

要问崇祯到底有多昏庸,从大明王朝在癸酉的一系列举动中就可见一斑。忽悠近百万人在同一个地点参加智力测试的事,他做了;同时录取超过二十万的贡士,这要是放在以前任何一个朝代可是连想都不敢想象的事,他还是做了;一场科考涌现出十多位状元、两百多榜眼、七千余探花的荒唐事,他照样干得个不亦乐乎。至于紧接着的那背地里撺掇考生互骂,让衍圣公带着状元们夸官游街三ri,在举行朝会商议国是的奉天殿大摆筵席……等一系列破事好象就根本不值得一提。

做完了这一切,崇祯非但没消停下来,反而是越发jing神。四年了,从第一次把鞑子赶回辽东就在秘密筹建中的帝国学院终于可以揭开神秘面纱,敞开大门迎接来自各地的帝国jing英。从这一刻起,崇祯这个昏君又能给自己多捞顶官帽,继续折腾下去他说不定都可以无聊得自己篡自己的位来玩。

官谣有云前生不善,今生知县;前生作恶,今生附廓;恶贯满盈,附廓省城。由此推断,翁文举可以相信用十恶不赦来形容自己的前世都会显得太过谦虚,那什么庆父、赵高之流所做的恶事肯定都没他多,董卓、秦桧等所谓的jiān臣连给前世的他添脚趾头都不配。他翁大人至少也得跟现在的镇国将军一样杀人无数,祸害无边才行,否则怎么会在投靠皇帝后还得继续呆在凤阳知府这么个倒霉位置上呢?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翁大人没听过这曲花鼓戏,他也不知道另一个时空中鞑子入关后到底做了什么,才逼得凤阳百姓编出这么段唱词来。

翁大人所知道的仅仅是,庄子在这里呆了大半辈子,古钟离国建都于此。八仙中的蓝采和在这里得道升仙,还有庄周在这里梦蝶……那些奇闻异事情不算,这里最少也还是帝王之乡。就连士人们都知道升官发财后得回家去显摆显摆,他朱元璋就是再没读过书,也不会傻到当了皇di du不把自己老家给建设好吧?

而朱皇帝也的确没让家乡父老失望,他把大明的第一座都城建在了这里,也给留在这里的三亲六戚都挂了个名头,统称为皇族。可就是这群只吃饭不干事的家伙才让凤阳知府成了个苦差使,别看士人们前些年一直在不断地打压勋贵,但皇族可不象普通百姓那么好欺负。在别地可以大发横财的知府。到了这里顶多也就是个牢头而已,还是不敢得罪犯人的那种。

然而随着崇祯四年三月皇帝坐镇南京赖着不走,皇族们也开始不那么恭顺了,一向是足不出户的他们居然开始了大迁徙。一打听才知道,这居然又是那个死胖子埋下的伏笔,早在崇祯三年镇国将军奉旨回来勘察祖坟的时候就已经在私下里和皇族达成了协议,一旦收复辽东这些好吃懒做的家伙可以拿手上的田地置换十倍辽东良田。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皇族都愿意放弃现在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ri子,愿意跑到辽东去当土财主的。可镇国将军不但会利诱。他更擅长玩yin的。不答应拆迁是吧?就在皇帝皇帝南下前夜,凤阳府内发生盗案数千起,这些被盗的人家没有损失钱粮,他们但偏偏再也找不到能证明身份的玉谍祖谱了。

紧接着就是皇帝的圣旨也到了。为了避免有人打着皇族名义招摇撞骗,他要开始彻底清查自家亲戚。不能证明其身份的也给了两个选择,要么开始组建皇商队,要么就拖出去砍头!罪名?那还用说么。当然是冒充皇室宗亲了。

于是,自崇祯五年开始皇族陆续搬迁,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的。在卢象升部那两千兵痞面前没人敢说出个不字。欺负人都欺负到自家亲戚头上了,可见镇国将军那死胖子和崇祯这昏君有多歹毒,只要是这俩祸害认准了的事,就没他们不敢做的。

要说皇族走了,翁文举这个凤阳知府也可以松一口气,然后琢磨着怎么开始展示他的施政才华。可谁知道,这边的人还没搬完那边的施工队就已经开始进场。崇祯那昏君要在这里建帝国学院了,面积也不是很大,就是现在已经十室就空的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