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三炮击金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八·二三炮击金门-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 如果敌人以炮艇(或小炮舰)掩护其运输舰强行进港,我则以高速炮艇先打掉或驱逐其炮艇,然后以鱼雷快艇攻击大型运输舰。
    4、如果敌以大型军舰护航(如永字号以上或太、阳字号)则集中主力攻歼之。
    以上只限在领海线内作战,不去公海,以免误击美舰。
    二、炮战的手段是:不规律地进行打击。
    1、发现较集中的活动目标及时给以打击,杀伤其有生力量。
    2、对敌指挥机关和一些显著目标,则进行冷炮射击,有时冷他几天,突然打他一阵。
    3、对敌通信枢纽及雷达阵地等则坚决摧毁,迫使其不能工作。
    4、敌人打炮,我们主要是做好防炮工作,同时看准目标,做好准备,实行重点压制,对我危害最大者,有计划地予以摧毁。
    5、 准备以炮兵在探照灯的照射下把大小金门和大小二担之间的航道控制起来,截断其与外岛的联系。
    三、对敌机场则继续进行封锁,迫使其不敢降落。
    四、空军主要是进行空战,争取在大空战中更多地击落敌机。敌人来轰炸前,我暂不轰炸金门。
    五、目前部队情绪很高,斗志昂扬,现在是一面打仗,一面进行战场练兵,求得打一仗进一步。同时继续加修和加固工事,使每一门炮有一个顶盖(包括海岸边)以利长期斗争和减少伤亡。
    北戴河,彭德怀给前线的电报则再次强调了作战的重点:
    要严密封锁大、小金门岛、大、小二担岛,以火力割裂诸岛之间的联系,使其不能互相支援;以炮兵打击金门机场起飞或降落的运输机;海军要加强对国民党中、小型舰艇的打击;空军航空兵则应坚决打击进入大陆上空的敌机,但不要越出公海线上空作战。如果敌人飞机在金门上空空投时,我空军能起飞时,可到金门上空作战。地面炮兵和高射炮兵应注意观察情况,敌机空投时如能射击,要坚决地给予打击!
    为有效贯彻上述作战方案,前线炮兵调整了部署,主力前移并得到加强。莲河炮群新调来的152毫米加农炮7个连和海军130毫米加农地3个连,部署于围头、石胃头。 炮兵第6师第7团152毫米加农炮营进驻大嶝岛,以加强对料罗湾的火力密度和缩短射击距离。2个100毫米加农炮营调至围头,担当封锁金门飞机场、料罗湾码头及压制金门岛东半部敌炮阵地任务。厦门炮兵群亦以炮兵第2师28团2个营,加强对金门旧城及古宁头地区敌炮阵地的压制。
    乘着暗夜,新增76门火炮各就各位。前线大炮总数由490上升至560,使笼罩在金门头顶的火网更趋严密强韧。
    炮战已不再具有第一次打击突然性的神妙,而逐渐形成一种神经质的套数和无规则可循的规则,反目成仇的两个兄弟岛百倍警觉地怒目对峙着,上了膛的炮弹焦躁地期待让它冲出炮口的指令。好像决斗场上剑尖相抵的角斗士,谁都不肯轻意出剑,腾挪虚晃着测试对手的虚实,在揣摩破译对手阴谋的同时,挖空心思创造着自家的诡计,一旦感觉捕捉到对方的弱点和破绽,便重重出手,期冀打他个人仰马翻。
    金厦海域成了古今中外最不可捉摸的战场,飞机马达的嗡鸣,舰船隐约的身影,随风摇曳的炊烟。恐惶疾奔的汽车,甚至一个狂跑的人,一只惊飞的鸟,一堆怪异的土石,一片可疑的丛林,都可能成为一方突然开炮的诱因,继而引发对方的报复和己方的反报复。有时,双方各拿出几门炮像打羽毛球似地你来我往紧缓相宜地对打;有时,双方又都拉开了架式倾巢出动决堤放水般狂轰。海峡两岸终日硝烟弥漫炮声不绝,谁先开打已很难说清,但金门先一步鸣金收兵哑然无声厦门才善罢甘休见好就收已成定律。倒不一定回回都是金门吃亏,但他补运艰难弹储有限,打起炮来难免捉襟见肘不得不节俭度日。相比之下,厦门备弹多多补济便利,自然可以随时奉陪、奉陪到底。金门一发打过来会得到三、四发的回敬。胜负且不论,优劣已分明。
    案头厚厚一摞《战况通报》如流水账似的抄录下来显无必要,随手选了较为典型的一天,炮战冗长重复之概况,可见一斑。
    8月29日4时31分至5时20分, 敌舰“美字号”1艘位于料罗湾以南7海里处停泊,使用了7艘小艇驳运物资,同时,有“阳字号”、“永字号”、“江字号”各1艘担任巡逻警戒,于7时被我海岸炮驱逐。
    5时30分, C-46型运输机1架在金门机场降落,遭我炮击未中;16时46分又飞来一架,被我击伤。
    16时16分,大金门岛26个炮阵地,向我莲河、鞠江、大嶝岛、小嶝岛炮击2290余发。我莲河炮群于16时26分反击敌炮阵地,一个多小时发射了1万多发炮弹, 击中金龟山、狮山两处炮阵地,冒烟起火。我伤亡28名,损坏120毫米迫击炮1门。
    金龟山508号、509号155毫米榴炮2个连,位于金龟山东南反斜面山脚下, 距离小嶝岛6公里,距莲河11公里,它利用隐蔽地形构筑了永久性坚固阵地,是大金门东半岛的前沿火力点之一。我莲河炮群集中了三个营零一个连兵力,计152毫米加农榴炮24门、122毫米榴炮12门、155毫米榴炮4门,进行火力急袭两次共25分钟,发射1978发,毙敌84人,伤敌68人,是一次比较成功的炮兵歼灭战。
    1958年8月, 金厦海域有两股力,一股全力以赴欲将金门的大门关紧,一股苦苦支持要把金门的大门撑开,两股力纠缠抗衡,战事愈演愈烈。
    库图佐夫说:大炮,在懦夫手上它们仅是一堆无生命的铁,而在忠贞威勇的将士那里,它们方有了魂灵,与勇士同一质的魂灵。
    我以为,五百余大炮的魂灵汇聚在一起,呼啸呐喊,那排山倒海的震撼力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
    2
    你那张头戴水兵帽身穿海魂衫,曾在全国各大报刊广为刊登的遗照,我一直夹在小学生时代的日记本里。珍藏着。
    你的模样应了一句老话:辽河的水养人。我必须承认,从小就崇拜你同你的英俊有关。20岁的你不光勇敢,还名副其实是一位美少年。
    你永远都是像片上的俊小伙,而我在变,变大、变老、皱纹已经爬上了脸。
    小学生的我看你是“叔叔”
    刚刚穿上军装的我看你是“哥哥”
    40岁的我看你是“小弟弟”
    但在我心目中,永远都叫你“安业民叔叔”
    ※      ※      ※      ※      ※
    那天,你作为方向瞄准手,坐在海岸炮半圆形防护板后面,遵照口令,灵活准确地操纵着方向盘,一下又一下,踩着发火板,把一发发炮弹送给敌舰。
    炮身急剧地伸缩,大地猛烈地颤动,敌舰像被雷电击中,爆出一道道耀目的弧光,冒起冲天的烟柱。你和你周围的兄弟炮姊妹炮,在金门大门外筑起一道由弹片组成的铁篱笆,成为料罗湾最致命的威胁。
    敌人还炮,困兽往往有十倍的凶悍。
    你的炮右后方,是药包贮放处,恰巧被一块弹片打着,阵地上顿时燃烧起熊熊的火焰。
    炮长发出了疏散令。但炮身还暴露在阵地外面,如不及时转回隐蔽位置,很可能会遭受敌弹损伤。
    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很难理解,为什么你能于十分之一秒甚至百分之一秒,便在保护大炮和保护自己之间做出了抉择。你把大炮看得比生命和青春更为重要,我猜想,是因为你把破碎的河山重归于一看得至高无尚。至于你自己将如何,你肯定顾不上思索。
    你是那个时代的战士,那个时代战士的思维定式像弹道一样笔直,奉献的热情如冲击波般强烈。
    你没有离开炮位,双手飞速地转动着方向盘。大火,像狂怒的江浪卷上了护板,扑上了炮身,将你包围,将你吞没。不用形容,我想象得出,那种放在火上煎烤的剧痛,我惊讶你竟岿然不动,忍受着,坚持着……只有炮身在徐徐旋转,向着安全隐蔽的位置旋转。
    你冲出炮位,已是火人。就地翻滚、扑打,火虽熄灭,周身已大部烧成重伤。
    眉毛、头发被烧焦,几乎化为灰烬的海魂衫同发黑流血的皮肉粘在一起。你标准男子汉的容貌肯定已被彻底毁坏,你好像并不在意,但你真的连自己年轻美好的生命也不在意么?
    那时候,你在意的只是战斗!敌人仍在发炮,烟尘蔽空弹片呼啸,你吼叫着跳起来,与战友一起将大火扑灭,抢先坐在了自己的炮位上。
    副炮长跑过来替换你,你不允,大声回答:我能行!伴着火炮发射的火光,可以看到你红肿的双眼闪闪发亮,一眨不眨紧盯住瞄准器指针。腰杆笔直地挺着,两只烧黑了的胳膊紧粘在方向盘上。双脚坚定地踩着发火板,血水顺着大腿往下流,将发火板染成红色。你的战友说:那时,你就橡一尊经烈火再造的金刚,显现出超凡脱俗的虎虎生气,即使海天倾覆地陷山崩,你也不会挪动半分。
    10分钟,20分钟,30分钟过去了,你整整坚持了40分钟。当敌炮彻底哑巴时,战友们才发现,你一头栽倒在自己的炮位上。战友们已经认不出你的面容,但认得出你的微笑,你笑得依然是那样的英俊、洒脱。
    你大概还不知道,三度烧伤面积高达60%而能坚持战斗40分钟,你创造了战争史上一项新的吉尼斯。
    医护人员为你超乎寻常的忍受力意志力而惊叹,想尽一切办法挽救你的生命。
    志愿输血者的队伍排了几里长,许多异型献血者不肯离去仍希望为你做点什么尽点力。一位老大爷等在医院门口无论如何要认你做他的第四个儿子,因为他的三个孪生儿子没有一个够得上标准的男子汉。一位姑娘来信说只要你乐意她愿意终生与你厮守相伴,未来的丈夫只要是好人被烧成啥模样都没关系。
    你的伤牵动了四面八方成千上万人的心,因为你的生命于最后时刻所迸发出的光焰,映照出平凡普通而至伟大崇高的轨迹。
    ※      ※      ※      ※      ※
    你平静安详地去了。但你响亮的名字伴随南来的季风,传遍了全中国。
    北京,一所叫做史家胡同小学的学校里,几个六年级学生以你的名字成立了一个小组。开始,他们学着地下工作者的样子,不声不响地擦教室玻璃,修课桌板凳,照顾孤寡老人,维护交通秩序。后来,“秘密”公开了,孩子们给你的战友寄去了饼干、糖果和慰问信,你的连队给“安业民小组”寄来了一块落在你生前炮位旁边的炮弹皮,它能使人浮想联翩想象出你英勇作战时的情景。孩子们视其为最珍贵的礼物,用玻璃框框着,挂在少先队大队部的墙壁上。一茬又一茬九岁的孩子就是对着这块炮弹皮举起小手宣誓,他们沉浸在面对你的幸福荣光中戴上了红领巾。
    第一批大哥哥大姐姐毕业了,“安业民小组”像接力棒一个毕业班又一个毕业班往下传,终于传到了我所在的班。我们以你的名义跑到大华电影院义务扫影厅,到青海餐厅抢着洗碗碟。拉了钩发了誓的,做好事一定不让老师、家长和其他同学知道,却又故意露出破绽,希望老师、家长和其他同学知道,获得一半句赞扬的话,因此,干得虽累却很有干劲很开心。说也奇怪,你的名义竟有那样大的魅力,老师只要说一句:安业民叔叔希望我们怎样做?噪杂的课堂立刻就会变得鸦雀无声,连最调皮的孩子也会露出专心听讲的神色来。
    你升华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化身。
    一个时代的幼小心灵被你熏陶和净化。
    好难忘,那充满纯真和圣洁的时代。
    ※      ※      ※      ※      ※
    报纸上登载的,你的葬礼很隆重。
    大首长在你墓地四周种松树。战士们列队持枪向你行军礼。几千人向你鞠躬默哀。
    我一直认为这样的规格,你很够很够。
    初次到厦门,我的第一愿望不是去逛鼓浪屿、登云顶岩,而是去瞻仰你的长眠之所,静静地和你——我心目中永远的英雄——待上一小会儿。
    你的墓地在哪?
    我向一个干部模样的中年男子打听。他的年纪与我相仿,应该是知道的。他却露出诧异之色:安业民?不认识!我正待解释,他已转身而去。
    问一队红领巾。 电视里, 老师不是常领着他们到烈士墓地举行队会嘛?一位“二道杠”颇有礼貌地回答:对不起,叔叔,我们不晓得。
    问一个穿军装的小伙。他总不至于忘记自己的前辈和战友吧!年轻的上等兵向我敬礼:俺连长、指导员没跟俺说起过呀。
    我真有点忿忿不平了。其他地方可以忘记你的名字,但福建不能够,厦门不能够。
    后来,终于从警备区一位离休老首长那里打听到了,你的墓就在市中心的烈士陵园内。
    地处闹市而鲜为人知,是何道理?我颇纳闷。
    你的归宿地好气派!
    踏着长长的台阶拾级而上,来到一个宽阔的平台。正中,是用花岗岩垒砌的你的墓冢。冢后石影壁上,朱老总手题“人民战士安业民永垂不朽”十一个金色大字熠熠闪光。正中央,镶嵌你的烧瓷像。你身着戎装,永恒地微笑,头枕青山,脚踏大海,向着金门、向着台湾的方向。我猜想那两座岛屿一天不与祖国的土地联在一起,冥冥之中的你是不会合眼的。
    你的长眠地被清理得很干净。宝塔状的松柏刚刚修剪过,杂草被剔除,来回跟步,未见任何纸屑脏物。有一个精心编织的花环摆放在你的遗像前,绿叶红花虽早已凋谢,却使我的心终获平衡,稍稍释然。
    你说过:战士所以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对人民有用。
    你绝对应该相信:对人民有用的人,人民是一定不会忘记的。
    你的墓验证了这一点。
    我将一枝松枝摆放在你的墓前:“安息吧,安业民叔叔!”
    3
    在一般厦门地图上,你很难找到长300米、宽200米、面积0。06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54。6米、远远望去呈馒头状的小岛——青屿。
    从厦门乘警备区的登陆艇驶往青屿,十几分钟后,海平线上便显现出位于金门西端那个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