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三炮击金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八·二三炮击金门-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战场上,对敌单兵采取毫不留情的追踪射,仍会在敌方群体心理中产生巨大的压抑和恐惧。在一场以封锁为目的的战役中,不断增添敌营的紧张与慌乱是重要的,其精神阴影的总和,最终会以运补不畅和行动迟滞的方式折射出来。
    ※      ※      ※      ※      ※
    打汽车
    敌汽车沿着公路向前行驶,不容易找到藏匿之所,使得在某一固定地点恭迎它到来成为可能。打汽车之法与一则古老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相类似,不同的是心中绝不可存有半点侥幸,付出一分辛劳才会得到一分收获。
    如果敌汽车是“兔”逮到它的关键是要选好待其到来的那棵“株”——狙击点,以便决定射击的提前量。
    某营在大金门东半岛交通要道上,选择砂美西南的公路桥梁作为第一个狙击点。
    此桥标志明显,其便于被测定坐标和作为试射点使用。另外,该桥为往来咽喉,其上出现的目标较多,且桥的两端均有60密位的能观察地段,对及早发现目标做好射击准备有利。
    为加大保险系数,该营又在第一狙击点向北依公路延伸的适当地点,选择了第二、第三狙击点。如“兔”从“首株”漏网。尚有“二株”、“三株”等着它。
    然后, 在气候良好时刻用精密法对狙击点进行试射,得出16100米距离炮弹飞行时间为57秒。再从观察镜中捕捉敌人各型汽车,看它们57秒会移动多少数据,结果平均为:载重大卡车运动0-40,小吉普车运动0-50。以上两个数据遂被确定为射击的提前量。
    对运行汽车射击的时间是以秒来计算的,当目标进到提前量位置时应立即命令火炮开火,因而还必须解决如何迅速传诵口令的问题。营指是这样解决的:营长在观察同时,也亲自掌握电话机;电话线原从观察所铺设到阵地发令所,现在则一直架通到炮班;炮班电话机由拉火手掌握。这时,射击指挥员营长与拉火手间沟通了直达线,避免了中间复诵口令延迟时间。在敌汽车接近提前量位置时,火炮已经装填瞄准完毕,拉火手只等营长一声“放”的口令炮弹即可立时发出。
    某日,该营专心致志守“株”待“兔”3次:
    头一次,可能因提前量取得过少,射弹落在汽车后面约50米。对目标虽未杀伤但给予了很大威胁。
    第二回,爆烟遮盖目标,消散后发现汽车被打翻,并且始终没有拖走,判断目
    标受到严重破坏。
    第三次,得靠近弹。车辆受到袭击后停止运行,但外观完整,司机跳车逃匿。
    估计车受轻伤或司机过度恐惧, 稍稍修正诸元又连打2发,车歪斜路旁,车身有数处可观察之弹洞。判断坏损报废。
    “兔”的适应性很强,遭打击,敌司机们马上学得乖巧,车一接近危险地段,会突然停车或急向后倒,待你的炮弹在前面炸过,他再一踩油门,夺路通行。
    对付办法,除多设狙击点使“兔”不知你到底守着哪一“株”外,再就是安排多门火炮都打一个狙击点,但发射时间需间隔数秒,第一响炸过,敌车以为平安无事了,赶紧通过,第二、第三炮刚好到达,仍旧炸它一个惊魂出窍。
    于是,大白天,该营所监控的这条原本车辆活动频繁的公路顿时变得萧条死寂。
    一个稚气尚存平素喜好招猫斗狗的新兵说:有种的来呀。嘿,打汽车真好玩!
    ※      ※      ※      ※      ※
    打飞机
    地面炮兵打停在飞机场的飞机,不算稀奇。地面炮兵打正在空中飞行的飞机那就是一桩新鲜事了。古今中外,大概只有1958年这一回。
    在大陆炮火严密的封锁控制之下,如果困难程度也可以用指数来表达的话,大金门为100,小金门便是200。以前,小金门的后勤补济完全仰仗大金门,大金门有干的吃,小金门便有稀的喝。现在,大金门自己喝稀的也是有了上顿愁下顿,小金门便只能勒紧裤带灌米汤了。
    9月,台湾对小金门实施直接的空投运补。
    连日观察表明,敌空投时间多为黄昏前(16-8时)或拂晓(6时左右)每次约来运输机2-3架, 高度300-500米,航速约100米/秒,空投间隙为3-5分钟。
    敌机一般从大金门新城方向飞来, 到达小金门后头以北500-800米地区, 航向由270度变为180度,至黄厝地区上空开始进行空投。空投时航速变慢,机身保持平衡。
    一个新奇大胆的构想不谋而合,同时从好几个阵地反映到厦门炮群指挥部:用地面火炮打击敌空投运输机。射击地区选择在其转弯减速的后头、黄厝之间上空,计算好了,获得战果的可能性是有的。
    群指指示:周密组织,可以一试。
    考题一出,侦察、雷达、通信、作战各部门的高参们联合解析了两天,拿出了一份自我感觉尚好的答案:
    敌机运动速度快,地面炮兵发射速度慢,必须一次集中较多兵力,在空投地区上空构成浓密的火网以求爆片击中目标。 考虑使用152榴弹炮两个营共24门火炮,根据敌空投高度300-500米, 装定感应引信,让一个营的炮弹在预设区400米高度爆炸, 另一个营的炮弹在预设区500米高度爆炸,形成长600米,高、宽各200米的两层火力网,以密集的空爆弹片杀伤“自投罗网”之敌机。
    大金门新城至小金门后头地区经变换航向后距离为6000米,  飞行速度按每秒100米计算,须时60秒。而我火炮距小金门后头地区距离为10000米,炮弹飞行时间34秒,加上下达口令后阵地操作时间15秒,合计49秒。这样,射击时机的计算公式为: 100米×(60-49)=1100米,即在敌机飞离大金门新城1100米处(选一标定点)瞬间击发。此时,敌机和炮弹从不同角度向着三维空间的同一交汇点疾奔。理论上,49秒之后,它们将在此预设区欣然握手同赴黄泉。
    打飞机与打汽车的思维逻辑基本一致,所不同者打汽车乃于地面守“株”(特征显著的地形地物)待“兔”打飞机乃于天空守“株”(敌机必经之某空域区)待“鸟”不言而喻,打“鸟”的难度肯定比打“兔”高。
    纸上的答案交上去了。其实,对地炮究竟能否把飞机打下来,从上到下谁也不敢吹牛谁也没有准谱。真实的答案只能让实战作出。
    连续作战两日, 击伤敌运输机2架。“老炮”们群情振奋,倍受鼓舞,准备再接再厉,扩大战果。谁想“鸟”们一点也不笨,再不肯硬撞火墙傻钻火网,一度明智地中断了到小金门上空“下蛋”的计划,
    遗憾,地面炮兵最终没有创下击落飞机的世界纪录。懊恼之余,令“老炮”们聊以自慰的是,小金门国民党军弟兄们还得束紧裤带继续灌米汤。
    ※      ※      ※      ※      ※
    打LVT
    LVT是一种美国造履带式水陆两用运输车英文名称的缩写, 每辆可载人员30名或物资2-3吨, 耐波性达3至4级风浪,航速5节左右。通常,它由大、中型登陆舰装载,航至靠近陆岸处,或荷军需,或负士兵,鱼贯下水,蹈海前行,波推浪阻,一步一摇,其状其景很像一群衔尾凫水的黑色水禽。于是,台湾阿兵哥们送它一个绰号“水鸭子”
    LVT自重十数吨, 装载亦有限,除在台湾登陆进攻战演习中使用过外,平素多在车库里“趴窝”并不太为军方重视。孰料,金厦炮战使得它像被揩去封尘重被发现的宝物,突然间身价百倍声名大噪。
    由于厦门方面炮火猛烈,台湾舰船在料罗湾抢滩卸载的危险性太大,于是,有人想起了已冷落了多日的LVT。9月14日,大型坦克登陆舰“中鼎”号驶进料罗湾,于大陆火炮最大射程外锚泊。 须臾,放下舰首大门,15辆LVT你拥我挤扑嗵下水,航至料罗湾后湖、昔里山、双打街、料罗村、沙头岸滩登陆卸载。
    大陆岸炮实施拦阻射。
    台湾“中央社”发回了当日报道:
    水陆战车在弹雨中穿梭往来运输,从岸上开至停泊在数海里外的补给船团旁边,满载补给品又开回岸上。在“水鸭子”往返中,围头共军射击的炮弹,像雨点一样落在它们的前后左右,“水鸭子”激起的浪花和炮弹的浓烟交织成一片……而我们这些水陆两用战车却仍勇往直前,一批一批地开出来,一辆也没有被打中,全部完成它的运输补给任务……可以这样说,由于“水鸭子”在对金门的海上补给行动中担任了重要角色,匪炮的封锁,已被完全打破。
    中央社的话说得稍早了点,因为大陆岸炮在付出857发炮弹无战果的学费之后,正彻夜总结经验教训, 研讨打LVT之法。从作战室到观察所、炮阵地都赌着一口气呢:不逮到“小乌龟”誓不罢休!
    在围头海岸炮观察所,习惯把敌中字号登陆舰称为“乌龟”那天,一侦察兵正把着炮队镜观察“中鼎”忽发现其侧翼海面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小黑点,在海面上漂游。当时不知究竟为何物,他说:唉,“老乌龟”昨还下“小乌龟”哩?一传十,十传百,“小乌龟”便成了LVT在大陆的绰号。
    在1。5万米至2万米的距离上,击中偌大一条“老乌龟”尚属不易,要想击中肉眼根本看不到的运动中的“小乌龟”其难度确实不亚于“高射炮打蚊子”
    基本的射击方法就两着: 一为跟着目标打。只要在我射程内,不论LVT登陆或返舰, 均应采取跟踪目标集中射击边打边修正的方法;二为等着目标打,在LVT的航道上预先准备火力,当其进入我弹着位置时开始猛烈射击。通过实战,普遍感到将现有火力分工,两种方式兼用最好。跟着打可以争取较长的射击时间,便于不断修正弹着,增加命中率;等着打可以多设几处等待区域,使落点地域的火力加强。
    在具体运用上应该是瞄点打面,从面中求点。如目标强行靠岸,则集中火力向目标停靠地点射击,此时若能观察到目标,可集中射击,若观察不到,则对停靠的有限地段实施线状拦阻射击。总之,不采取拉大网捉小鱼办法,而采取张口袋抓乌龟的办法。
    战术动作一经编排,射击便从盲目变得有序,火力也更加集中。9月17日9时35分, 海岸炮第149连率先击中LVT一辆。云顶岩观察所看到,一辆LVT中弹数秒后下沉,海面漂浮的极微小的黑点可判定为落水人员。
    首开纪录, 对海岸炮官兵振奋鼓舞很大,说明LVT并非绝对不能击中之目标,亦说明所拟战术生效。不再变更,就按照眼下的模式打,18日、19日两天,共打翻LVT8辆。
    最令人兴奋的是18日傍晚的战斗。 16时50分-20时52分,岸炮160连对出现于东碇岛右侧的LVT射击, 目标惊慌失措,人员弃车逃匿。下半夜,一辆无人操纵的LVT出现于东碇岛右侧,160连再次向东碇岛发射,掩护我高速炮艇去抢夺顺潮漂流之LVT。 此役,160连以超火炮最大发射频率连续打出炮弹319发,直打得一炮发火机、二炮装填盘、三炮44号仪器相继故障损坏方歇手停射,换取高速炮艇拖回了一辆完整的LVT。
    活逮到“小乌龟”啦!消息不服而走,阵地上欢乐如过除夕。160连郑重推举3名公认功劳最大的炮手,代表全连到高速炮艇锚泊地参观曾令他们头疼也令他们欣喜的“目标”究竟是个啥模样。3个炮手爬上LVT合影留念,脸上的微笑流淌出终将“小乌龟”踩在脚下的得意。
    7
    操作一门100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需编一个由8人组成的战炮班,他们的分工是:
    炮长(班长)全班指挥员,负责训练炮手和指挥全班的战斗行动;
    副炮长(副班长)担当瞄准手,负责瞄准装置和方向机操作;
    一炮手(开闭手)负责开闭炮闩,操作高低机和报告后座量;
    二炮手(发射手)协助装填手将弹丸送入炮膛内,并负责发射;
    三炮手(装填手)负责装填弹丸和药筒;
    四炮手(装药手)负责变换装药和传递药筒;
    五炮手(引信手)负责装定引信和传递弹九;
    六炮手(弹药手)负责准备、检查和擦拭弹丸、药筒。
    用现代术语比喻,火炮如算“硬件”战炮班便可算“软件”“软件”按照设定好的程序正常工作,“硬件”才能发挥作用产生效力。
    平常训练、 演习,8名炮手缺一不可各司其职,“软件”、“硬件”按部就班和谐运作,炮弹要不炸出个“良好”、“优秀”的成绩出来,该炮班的脸面就不知道该往哪搁,恨不能集体大头朝下拿大顶走路了。
    但真到了实战中,炮兵班有时若不能按要求操作或没打好也不可求全责备,因艰苦的环境和殊死的恶战使得减员难以避免。实际上,很少有炮班能够持久地保持按编满员的,这就向“老炮”们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一旦一名或几名战友伤亡了,咋办?
    ※      ※      ※      ※      ※
    9月11日下午,金厦对抗战继续。
    某部炮1连阵地周围,先后落弹100多发。看来,连日挨打的金门34号阵地这回准备充分,真的是咬牙发狠了。
    突然一发炮弹在3班炮床的上空爆炸, 副班长杨基春,三炮手裴寿文和五炮手曲永恒挂彩倒地。
    班长李友仁果断下令:六炮手仇照方和我抢救伤员!一炮手崔保海去找卫生员!
    二炮手李素琴、四炮手史善荣坚持战斗!
    李、 史二位在阵地上穿梭奔忙,一人瞄准、拉火绳,一人扛炮弹,装药筒。3炮减员6人但发射未停。
    三炮手裴寿文腹部中弹,紧密的炮声催促他摇摇晃晃站起来,说:他妈的,老子要干掉他一千个,忍住剧痛投入战斗。发射速度稍稍加快。
    又有两发敌弹在阵地近旁爆炸,正在抢救和继续战斗的四人三伤一亡齐刷刷倒下。二度遭劫,火炮昂着它不屈的头却再发不出声音来。
    一炮手崔保海带着卫生员赶来了,看到七位战友在阵地上横陈枕藉,他欲哭无泪,对卫生员说:你包扎,我开炮。炮不能停!
    3炮奇迹般又开始吼叫, 但间隔明显拉长。崔保海一个人干了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