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_旧五代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_旧五代史-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拢辞胨裕胧枰宥灾ぃ媪钇淙找患淄残A浚舳牢怨伲治聪⒋世怼Y问鞘蹈阂智蛩竟棠彦障苷拢蝗缙渫谐侣郏蚓偃似蛲醇映投稀<酱思拭庑樵獍椋嘟纯删迷妒┬小Y蚊墒ピ煸视幔蚪惦反Ψ帧!勾又

  五年三月,诏:「及第举人与主司选胜筵宴,及中书舍人靸鞋接见举人,兼兵部、礼部引人过堂之日,幕次酒食会客,悉宜废之。」四月,礼部侍郎张允奏曰:「明君侧席,虽切旁求;贡士观光,岂宜滥进。窃窥前代,未设诸科,始以明经,俾升高第。自有《九经》、《五经》之后,及《三礼》、《三传》已来,孝廉之科,遂因循而不废,摚鹬浚嗉昴扪裕灾料喑校茨芨淖鳌C克昝骶豢疲僦廖灏僖陨希嗉耙磺в杏啵偃巳缡欠倍啵怨倨衲芫保靠龃说榷嗖痪恳澹┕ヌ椋睦砑炔簧跬ǎ谄窨赏耄∏页D甑强普卟簧伲啻胃把≌呱醵啵菹刂洌匚耷层冢敝拢胗谢簦灌底源硕耍樢蜃榷稹5窆愠〈笃簦羁撇⒋妫骶呦ぐ凇毒啪贰ⅰ段寰分校蕹鲇凇度瘛贰ⅰ度分冢舴蚶甯铮治幢阋耍涿骶豢疲胪7稀!褂肿啵骸腹倚拼浚笪袼蜒铮辉鹗登蟛牛氤锢摹M用康本褪裕乖谀钍椋尘蛩渌凭辏跃碓虿荒芏了小<懊晒辈浚矸倒氏纾巳找匀」伲扌亩耙担念冕嬉郏檎脊倜渫右豢疲嗲胪7稀!闺访骶⑼印⒑甏省屋汀⒚魉恪⒌谰佟倨瓤撇⑼!

  七年五月,敕:「应诸色进策人等,皆抱材能,方来投献,宜加明试,俾尽臧谋。起今后应进策条,中书奏覆,敕下,其进策人委门下省试策三道,仍定上、中、下三等。如是元进策内有施行者,其所试策或上或中者,委门下省给与减选,或出身优牒合格。参选日,其试策上者,委铨司超壹资注拟;其试策中者,委铨司依资注拟。如是所试策或上或中,元进策条并不施行;所试策下,元进策条内有施行者,其本官并仰量与恩赐发遣。若或所试策下,所进策条并不施行,便仰晓示发遣,不得再有投进。余并准前后敕文处分。」

  开运元年八月,诏曰:「明经、童子之科,前代所设,盖期取士,良谓通规。爰自近年,暂从停废,损益之机未见,牢笼之义全亏。将阐斯文,宜依旧贯,庶臻至理,用广旁求。其明经、童子二科,今后复置。」十一月,工部尚书、权知贡举窦贞固奏:「进士考试杂文及与诸科举人入策,历代已来,皆以三条烛尽为限,长兴二年,改令昼试。伏以悬科取士,有国常规,沿革之道虽殊,公共之情难失。若使就试两廊之下,挥亳短景之中,视晷刻而惟畏稽迟,演词藻而难求妍丽,未见观光之美,但同款答之由,既非师古之规,恐失取人之道。今欲考试之时,准旧例以三条烛为限。其进士并诸色举贡人等,有怀藏书册入院者,旧例扶出,不令就试,近年以来,虽见怀藏,多是容纵。今欲振举弛紊,明辨臧否,冀在必行,庶为定式。」

  汉乾祐二年,刑部侍郎边归谠上言:「臣窃见每年贡举人数甚众,动引五举、六举,多至二千、三千,既事业不精,即人文何取。请敕三京、鄴都、诸道州府长官,合发诸色贡举人文解者,并须精加考校,事业精研,即得解送,不得滥有举送,冀塞滥进之门,开兴能之路。」敕从之。其间条奏未尽处,下贡院录天福五年四月二十七日敕文,告谕天下,依元敕条件施行,如有固违,其随处考试官员,当准敕条处分。

  周广顺二年二月,礼部侍郎赵上交奏:「贡院诸科,今欲不试泛义,其口义五十道,改试墨义十道。」从之。三年正月,赵上交奏:「进士元试诗赋各一首,帖经二十帖、对义五通,今欲罢帖经、对义,别试杂文二首、试策一道。」从之。其年八月,刑部侍郎、权知贡举徐台符奏:「请别试杂文外,其帖经、墨义,仍依元格。」从之。

  显德二年三月,礼部侍郎窦仪奏:「请诸科举人,若合解不解、不合解而解者,监试官为首罪,勒停见任,举送长官,奏闻取裁。监试官如受赂,及今后进士,如有倩人述作文字应举者,许人言告,送本处色役,永不进仕。」

  唐同光四年三月,中书门下奏议:「左拾遗王松、吏部员外郎李慎仪上疏,以诸道州县,皆是摄官,诛剥生灵,渐不存济。比者郭崇韬在中书日,未详本朝故事,妄被闲人献疑,点检选曹,曲生异议,或告赤欠少,一事阙违,保内一人不来,五保即须并废,文书一纸有误,数任皆不勘详。其年选人及行事官一千二百五十余员,得官者才及数十,皆以渝滥为名,尽被焚毁弃逐,或毙踣于旅店,或号哭于道途。以至二年已来,选人不敢赴集,铨曹无人可注,中书无人可除,去年阙近二千,授官不及六十。伏请特降敕文,宣布遐迩,明往年制置,不自于宸衷,此日焦劳,特颁于睿泽。望以中书条件及王松等所论事节,委铨司点检,务在酌中,以为定制。」从之。时议者以铨注之弊,非止一朝,摚鹬遥晕拚绫穑蛴胁甯娉啵饔谕罩遥媛父母蚵艺涯拢劣屑靖覆朔窗葜渡摺9玷杭捕裉睿嗲肜甯铮孤铩⑽に祪o俛赞成。或有亲旧讯其事端者,韦说曰:「此郭汉子之意也。」及崇韬诛,韦说即教门人王松上疏奏论,故有此奏。识者非之。

  天成四年冬十月丙申,诏曰:「本朝一统之时,除岭南、黔中去京地远,三年一降选补使,号为南选外,其余诸道及京百司诸色选人,每年动及数千,分为三选,尚为繁重。近代选人,每年不过数百,何必以一司公事,作三处官方。况有格条,各依资考,兼又明行敕命,务绝阿私,宜新公共之规,俾慎官常之要。其诸道选人,宜令三铨官员,都在省署子细磨勘,无违碍后,即据格同商量注拟,连署申奏,仍不得踵前于私第注官,如此则人吏易可整齐,公事亦无迟滞。」

  长兴元年三月,敕:「凡是选人,皆有资考,每至赴调,必验文书,或不具全,多称失坠,将明本末,须示规程。其判成诸色选人,黄甲下后,将历任文书告赤连粘,宜令南曹逐缝使印,都于后面粘纸,其前后历任文书,都计多少纸数,仍具年月日,判成授某官。」盖惧其或分假于人故也。其年十月,中书奏:「吏部流内铨诸色选人,先条流试判两节,并委本官优劣等第申奏。文优者宜超一资注拟,其次者宜依资,更次者以同类官注拟,所以励援毫之作,亦不掩历任之劳。其或于理道全疏者,以人户少处州县同类官中比拟,仍准元敕,业文者任征引古今,不业文者但据公理判断可否。不当,罪在有司。兼诸色选人,或有元通家状,不实乡里名号,将来赴选者,并令改正,一一坚本贯属乡县,兼无出身,一奏一除官等,宜并不加选限。」从之。

  应顺元年闰正月丁卯,中书门下奏:「准天成二年十二月敕,长定格应经学出身人,一任三考,许入下县令、下州录事参军,亦入中下州录事参军;两任四考,许入中下县令、中州录事参军;两任六考,许入上县令及紧州录事参军。凡为进取,皆有因依,或少年便受好官,或暮齿不离卑任。况孤贫举士,或年四十,始得经学及第,八年合选,方受一官,在任多不成三考,第二选渐向蹉跎,有一生终不至令录者,若无改革,何以发扬?自此经学出身,请一任两考,许入中下县令、下州录事参军者。」诏曰:「参选之徒,艰辛不一,发身迟滞,到老卑低,宜优未达之人,显示惟新之泽。其经学出身,一任两考,元敕入下县令、下州录事参军,起今后更许入中下县令、下州录事参军;一任三考者,于人户多处州县注拟,如于近敕条内,资叙无相当者,即准格循资考入官;其两任四考者,准二任五考例入官,余准格条处分。」

  晋天福三年正月,诏曰:「举选之流,苦辛备历,或则耽书岁久,或则守事年深,少有违碍格条,例是不知式样。今则方求公器,宜被皇恩,所有选人等,宜令所司,除元驳放及落下事由外,如无违碍,并与施行。仍令所司遍下诸道,起今后文解差错,过在发解州府官吏。

  汉乾祐二年八月,右拾遗高守琼上言:「仕宦年未三十,请不除授县令。」因下诏曰:「起今后诸色选人,年七十者宜注优散官;年少未历资考者,不得注授令录。」其年十二月,中书门下奏:「应诸出选门官并历任内曾升朝及两使判官,今任却授令录者,并依见任官选数赴集。」从之。

  周广顺元年二月,诏曰:「自前朝廷除官,铨司选授,当其用阙,皆禀旧规。近闻所得官人,或他事阻留,或染疾淹驻,始赴任者既过月限,后之官者遂失期程,以至相沿,渐成非次。是致新官参谢欲上,旧官考秩未终,待满替移,动逾时月,凋残一处,新旧二官,在迎送以为劳,必公私之失绪。今后应诸道州府录事参军、判司、县令、主簿等,宜令本州府,以到任月日,旋具申奏及报吏部,此后中书及铨司,以到任月日用阙,永为定制。」其年十月,诏曰:「选部公事,比置三铨,所有员阙选人,分在三处,每至注拟之际,资叙难得相当。况今年选人不多,宜令三铨公事,并为一处,委本司长官通判,同商量可否施行。今当开泰之期,宜轸单平之众,自今后合格选人,历任无违碍者,并仰吏部南曹判成,如文解差错,不合式样,罪在发解官吏。」

 





旧五代史卷一百四十九

志十一  职官志

  夫官非位无以分贵贱,位非品无以定高卑,是以历代史官,咸有所纪,皆穷源而讨本,期与世以作程。迨乎唐祚方隆,明皇在宥,采累朝之故事,考众职之遐源,申命才臣,著成《六典》,其勋阶之等级,品秩之重轻,则已备载于其中矣。故今之所撰,不敢相沿,祖述五代之命官,以踵百王之垂范,或厘革升降,则谨而志之,俾后之为天官卿者,得以观焉。

  梁开平三年三月,诏升尚书令为正一品。按《唐六典》,尚书令正二品,是时以将授赵州王镕此官,故升之。

  后唐天成四年八月,诏曰:「朝廷每有将相恩命,准往例,诸道节度使带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并列衔于敕牒后,侧书'使'字。今两浙节度使钱是元帅、尚父,与使相名殊,承前列衔,久未改正。湖南节度使马殷,先兼中书令之时,理宜齿于相位,今守太师、尚书令,是南省官资,不合列署敕尾。今后每署将相敕牒,宜落下钱、马殷官位,仍永为常式。」

  梁开平二年四月,改左右丞为左右司侍郎,避庙讳也。至后唐同光元年十月,复旧为左右丞。

  后唐长兴元年九月,诏曰:「台辖之司,官资并设,左右貂素来相类,左右揆不至相悬,以此比方,岂宜分别。自此宜升尚书右丞官品,与左丞并为正四品。」

  右都省

  后唐长兴四年九月,敕:「冯赟有经邦之茂业,宜进位于公台,但缘平章事字犯其父名,不欲斥其家讳,可改同平章事为同中书门下二品。」后至周显德中,枢密使吴廷祚亦加同中书门下二品,避其讳也。

  晋天福五年二月,敕:「以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并为清望正三品。」九月,诏曰:「《六典》云:中书舍人掌侍奉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制敕、玺书策命,皆按故事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而行之。其禁有四:一曰漏泄,二曰稽缓,三曰违失,四曰忘误,所以重王命也。古昔已来,典实斯在,爰从近代,别创新名。今运属兴王,事从师古,俾仍旧贯,以耀前规。其翰林学士院公事,宜并归中书舍人。」

  七年五月,中书门下上言::有司检寻长兴四年八月二十一日敕:准《官品令》,侍中、中书令正三品,按《会要》,大历二年十一月升为正二品;左右常侍从三品,按《会要》,广德二年五月升为正三品;门下中书侍郎正四品,大历二年十一月升为正三品;谏议大夫正五品,按《续会要》,会昌二年十二月升为正四品,以备中书门下四品之阙;御史大夫从三品,会昌二年十二月升为正三品;御史中丞正五品,亦与大夫同时升为正四品。」敕:「宜各准元敕处分,仍添入令文,永为定制。」又诏:「门下侍郎,班在常侍之下,俸禄同常侍。」

  周显德五年六月,敕:「谏议大夫宜依旧正五品上,仍班位在给事中之下。」按《唐典》,谏议大夫四员,正五品上,皆隶门下省,班在给事中之下。至会昌二年十一月,中书门下奏,升为正四品下,仍分为左右,以备两省四品之阙,故其班亦升在给事中之上。近朝自谏议大夫拜给事中者,官虽序迁,位则降等,至是以其迁次不伦,故改正焉。

  ──右两省

  后唐清泰二年十一月,制:「以前同州节度使、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冯道为守同空。」时议者曰:「自隋、唐以来,三公无职事,自非亲王不恆置,于宰臣为加官,无单置者。」道在相位时带司空,及罢镇,未命官,议者不练故事,率意行之。及制出,言议纷然,或云便可综中书书下事或云须册拜开府。及就列,无故事,乃不就朝堂叙班,台官两省官入就列,方入,宰臣退,踵后先退。刘句又以罢相为仆射,出入就列,一与冯道同,议者非之。及晋天福中,以李纮为司徒,周广顺初,以窦贞固为司徒,苏禹珪为司空,遂以为例,议者不复有云。

  ──右三公

  后唐天成元年夏六月,以李琪为御史大夫,自后不复除。其年冬十一月丙子,诸道进奏官上言:「今月四日,中丞上事,臣等礼合至台,比期不越前规,依旧传语,忽蒙处分通出,寻则再取指挥,要明审的。又蒙问:大夫相公上事日如何?臣等诉云:大夫曾为宰相,进奏官伏事中书,事体之间,实为旧吏。若以别官除授,合云传语劳来,又坚令通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