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情黛韵补红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溶情黛韵补红楼-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黛玉待要发话,平儿忙摆手笑道:“紫鹃妹妹说的是呢!奴婢只是来传句话儿,你那姨娘的侄儿前来告别,说是不日便要回苏州去,因着老太太、两位太太都进宫去了,家里只我们奶奶和二爷主事,那位肖公子在前面由二爷陪着呢!请姑娘这就过前头去吧。”
黛玉闻听肖公子前来辞行,想着并不是自己至亲,虽说因着肖姨娘之故倒也觉亲近,然终不是林家人,便不想再抛头露面上前面去,口中遂道:“还烦平儿姐姐去回了,我还是不过去了。”
平儿笑道:“肖公子回了苏州还不定什么时候来京城,再说了还有姑娘的那位姨娘,姑娘可有话跟她说?不妨捎了书信去也让肖姨娘放心不是?”
黛玉展颜一笑:“姐姐说的是,还请稍等一下。”说着,命紫鹃取了笔墨来,一挥而就,又装了信封递与平儿。平儿笑着接了自去前面回话。
这里紫鹃试探问道:“姑娘,听说那肖公子已考中了,怎么还要回去?”黛玉笑道:“难道考中了的都要留在京城做官吗?”
紫鹃也笑道:“奴婢不懂这些才问的姑娘。”黛玉并未答话,只是莞尔一笑。紫鹃不知她姑娘脑子里又在琢磨什么,便也不再言语,出去外头端了热茶来与黛玉。
不过盏茶的功夫,平儿又回来黛玉这里,手上多了一个包袱。
一进门便笑道:“紫鹃快接着。”
紫鹃忙笑着接过来,道:“劳烦姐姐又跑了一趟。”黛玉向紫鹃道:“去给平儿姐姐倒杯茶来。”紫鹃忙将东西放下,去另倒了茶过来递与平儿。
平儿忙谢了接过来笑道:“奴婢只说姑娘近来身子乏些,不便出来见客,将那书信与了肖公子。肖公子直说会好生将信交给他姑妈。又让姑娘好生歇息,他明日一早便离开京城,又拿了这包袱让交给姑娘,说是在琉璃厂淘换的几方好墨。好了!奴婢还有事要去回二奶奶,便先回去了。”
黛玉道:“如此便多谢姐姐了。”一时,平儿自回去复命不提。
等平儿走后,黛玉吩咐紫鹃将包袱打开,看了都是些精致饰品、并几方上好的墨,紫鹃看了笑道:“这位公子倒是心细,知姑娘是个爱读诗书的,便送了这几方墨来与姑娘,只不知姑娘并不爱这些俗物饰品呢!”
黛玉道:“不拘什么,总是人家的好意,你便收起来吧。只是我才应该也拿些东西给他,送给肖姨娘的,倒是忘记了。”
紫鹃笑道:“姑娘也太心细了,肖公子又不是不来了,说不准什么时候又来京城了,姑娘再给他也不迟。”说着,又拿了一封信笑道:“姑娘瞧瞧,这里还有一封信呢!”
黛玉接过来,打开看了,又合上道:“也一并放在里面吧。”便不言语了。
紫鹃问道:“可又是让姑娘回苏州的话儿?”
黛玉淡淡道:“不过是说若今后我有什么事情要他帮忙的,可去他在京里的住处,宅子里会有他家下人常在京城,可随时传信儿于他。”
紫鹃听了嘴一撇道:“这位肖公子倒是想得周全,只是姑娘能有什么事儿能求得上他的?”
黛玉抬眼瞅了她一下道:“事事难料!罢了,你赶紧收起来吧,我也乏了。”说着便向床上躺下。
本书由本站首发,请勿转载!




☆、第五十三章 香消玉殒

却说宫里太后的病已大好了,皇上才说心情好些,却又传来元妃病重的消息。一边是景妃有孕,一边却是元妃命悬一线,把个皇上弄得是喜也不是,悲也不是。
想那元妃在宫中十几年,虽说算不上皇上至爱,却也是知书达理、贤德宽厚之人,所以听说元妃病重皇上心中也难免有些心疼。
这一日午膳后,皇上便驾临凤藻宫看望元妃。
进了宫门,小太监早得了信儿前去禀报,元妃静静地睡在榻上,面色苍白,眉头紧蹙,闭着的双眸不停地抖动,似是睡得不大稳。
抱琴瞅见皇上进来,忙带了两个小宫女跪下迎接。皇上挥了挥手命屋内几个宫女出去,屋内只留下自己的贴身太监小德子与抱琴伺候在一旁。
皇上悄声问抱琴道:“你家娘娘今日可进食了?”
抱琴低下头,面现愁容答道:“娘娘已两天水米未进了,一直便这样睡着。”
皇上道:“太医怎么说?”
抱琴带了哭音儿回道:“太医说不大好,让准备着。”
“哦?病得这么重吗?”皇上心里一惊!抱琴使劲点了点头,哽咽着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皇上转向小德子道:“再去请太医院里的马太医与李太医来,就说是朕的旨意,务必将娘娘的病医好。”“是皇上,奴才这就去办。”言罢,小德子出去唤了另一个近侍进来服侍,自己匆忙去了。
便听‘嘤咛’一声,元妃慢慢睁开了双眼,朦胧中似是瞧见皇上立在榻前,元妃下意识地挣扎着要与皇上见礼,抱琴见状忙上前扶了半坐在自己怀里。
皇上不禁大痛,也过来握了元妃的手道:“爱妃,快快躺下,可是想要喝些水来?”说着,命抱琴去倒水,又转过身去上前接了抱琴搂住元妃。
元妃闭上眼睛喘息了一会儿,喃喃道:“皇上,臣妾的身子是不行了,今后再无法侍奉您了。”紧跟着眼角的泪水便汩汩流下来。
皇上将元妃搂紧了些,口中安慰道:“爱妃切莫忧心,朕已命太医院里最好的太医过来看诊,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爱妃的病医好。”
元妃听了皇上如此说来,面上不由泛起些红光,身上也似觉有了些力气,心里想道:看来皇上还是在意自己的。自己这病由来已久,如今怕是好不了了,不如趁着皇上对自己还有一丝怜爱之心,求了皇上在自己死后能继续善待贾府,也了了自己心事。想到这里,元妃面上便又露出了往日那淡定的神态。
皇上接过抱琴端来的水,向元妃口中喂了些,瞧元妃似是有了些精神,心中也是欢喜,又向抱琴道:“你再去拿些米汤来。”
抱琴瞧元妃已睁开双眼,面上也有了些红晕,便高兴道:“米汤就在厨下温着,奴婢这就去拿来。”便跑了出去。
元妃轻轻唤道:“皇上!”
“朕在这里,爱妃有什么话尽管说吧。”皇上将脸轻贴向元妃的面上。
“皇上,臣妾先给您叩头了!”元妃使劲了全身力气轻晃了下头,几丝秀发触过来,皇上的脸上稍有些痒。
皇上忙道:“爱妃但说无妨。”
“皇上,臣妾承蒙圣恩得已侍奉皇上左右,实乃臣妾一族荣耀。只是臣妾身子不争气,这十几年来,没有给皇家诞下血脉,空辜负了皇上这十几年对臣妾的恩宠。臣妾如今将离世而去,还要请皇上念及臣妾一心服侍皇上,今后能顾全贾家,臣妾便可以安心去了。”话未说完,便喘息不止,香汗淋漓。
皇上听了元妃如此话来,也是悲伤不已,忙口中连连应允。正在此时,便听门外小德子回道:“皇上,马太医、李太医俱在外候旨。”
“快命进来,速速给元妃医治。”皇上急命道。
马太医、李太医手中俱提了医箱进来,也顾不得向皇上见礼,便来到元妃榻前。
才进来的抱琴忙放下手中的汤碗,抢上前在元妃腕上搭了方罗帕,马太医先搭脉诊来,才一搭上,便觉脉象渐弱,又见元妃面上红晕褪去,体内一缕游魂也渐渐远去。
马太医大惊道:“皇上,娘娘不好了!”
皇上与李太医忙上前看视,皇上抱了元妃肩头大声唤道:“爱妃!爱妃!”只见元妃头向旁一歪,竟是去了。
秋去冬来,元妃下世,时年三十四岁。
一时,恶讯传来,整个荣宁两府俱是悲痛欲绝。更甚那贾母白发人送黑发人,又是自己嫡亲的、最最疼爱的长孙女,一下子便病倒了。
王夫人也是日日哀哭,渐渐便也卧床不起。
元妃的离去,让贾府内的两个真正管事的女人竟一下子全倒下了。
闹得贾家两府悲声一片,宫中却又传来消息:当今圣上体恤元妃宫中多年侍奉,又念其父忠心,下旨升贾政为保定府同知,官拜正五品,特命待元妃丧事之后便到保定府上任。
听闻此讯,贾母、王夫人等便都如久旱逢甘霖般振作了起来!
要知道,元妃去世,那便等同于贾府最大的靠山倒下了,现如今贾府中无有一个从科举进官之人,贾珍、琏、蓉一干人只知吃喝玩赌,走鸡斗狗,于仕途上除了吃祖上那一点子阴德庇佑,并无所能。
那贾宝玉虽是在诗书上颇为进谥,却是无意于官场,而贾环也是随了琏、蓉之辈,下剩贾兰年纪还小,不被提及的。
此时皇上对贾政的升迁便是对贾府今后的信任,也是皇上总算是念及元妃,顾全了贾府。
王夫人听得此信儿,先强忍了爬了起来,想这贾政升了官,自己心里也稍显得意,总要请亲摆酒庆祝一番。
立时便有听说贾政升职前来送礼的,又有几个平日相过往的府里太太、夫人们前来道喜的,那王夫人便暂时放下了元妃之死给她带来的痛楚,携了凤姐一一打理、应付。
只是那贾母,因着年事已高,况孙女早逝确是给她打击太大,这一病便是数月,整日里药不离口,闹得府里连日里请医问药,忙个不停。
本书由本站首发,请勿转载!




☆、第五十四章 雪花红梅

这一日清晨,外面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花,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雪似有越下越大的势头。
潇湘馆里,黛玉正收拾了要去上房给贾母请安去,外面雪雁进来搓着双手道:“姑娘,雪下得大了,还是等等再去吧。”
黛玉问道:“才不过飘了点雪花儿,怎么又下得大了?”一旁的紫鹃忙道:“奴婢出去看看。”说罢,便放下手中的暖炉跑了出去。
一时回来笑道:“姑娘,可不是下得大了,这么一会子倒有一寸厚了。”
黛玉听说便也要去观看,紫鹃忙拿了暖炉放在黛玉手中笑道:“姑娘仔细冷了手。”又扶了黛玉来到屋前。
柳絮般的雪花漫天飞舞,院子已若披了绫纱,到处是纤尘不染的雪花在相互追逐、流转。
一片云蝶般的雪花向黛玉飘过来,黛玉正扶了紫鹃的肩立在廊下,瞧见了不由伸了手接去,凉凉地落在手心儿,瞬间化了,似还留下了淡淡的香气。
紫鹃与雪雁也跟着伸手去接空中飘落下的雪花,雪雁笑道:“姑娘,奴婢想起前年下大雪时,多热闹!对了,宝二爷还去了妙玉师傅那里折了红梅来,不如咱们也去折一枝来?”
紫鹃忙道:“你作死吗?姑娘的病才好些,哪里经得那么远的路?要去你便去折来,是你的本事。”
雪雁伸了伸舌头,调皮道:“我哪里有那般本事,想来除了二爷再没人能折来的。”
紫鹃向黛玉笑道:“不如奴婢去怡红院请了二爷去折上枝梅花给姑娘赏玩?”
黛玉忙摇头道:“罢了,今年不比往日,正经的还是去老太太那里一趟,不知她老人家今儿个可好些了。”
紫鹃一心想她家姑娘高兴,便向黛玉道:“奴婢去拿了姑娘给老太太抄录的经文一起带上。”说完转身回屋,又向雪雁使个了眼色,雪雁也跟着来到屋里。
紫鹃道:“待会儿我陪了姑娘去老太太那里,你便去怡红院找了二爷去折上枝红梅来放在屋里等我们回来。还有一样,可别当了袭人说这话儿,咱们是为了让姑娘高兴,倒别再给姑娘找了口舌来。”
雪雁笑着点了点头。紫鹃忙取了黛玉抄录的经卷,用几层油布包了,又唤了春纤过来撑了伞,两个人拥了黛玉向贾母上房行去。
雪雁待她们出了院门走远了,才扭身来到怡红院。
只见院门关着,雪雁遂上前叫门。不一会儿,院里的小丫头子前来开门,一见雪雁便笑道:“一大早的,雪雁姐姐可是有事?”
雪雁笑问道:“二爷可是起来了?”小丫头道:“想是起了,才见碧痕姐姐出来倒残水来着。”
雪雁小心走了过去,来至台阶前,唤道:“宝二爷在家吗?”棉帘打起,袭人走了出来,见雪雁笑道:“妹妹怎么来了?”又向雪雁后面瞧去,“林姑娘呢?”
雪雁笑道:“我们姑娘有句话儿让雪雁说给二爷听。”袭人忙笑道:“哟!是来传姑娘话儿的,快进来吧,看冷着。”
雪雁便跟了袭人进屋,见宝玉正围坐在熏笼上取暖,瞧见雪雁倒是高兴,便问道:“林妹妹可好?我正说一会儿找了妹妹一块去给老太太请安呢!”
雪雁拍手笑道:“那么二爷可是迟了,我们姑娘已带了紫鹃姐姐去了。”宝玉一听,忙跳下了熏笼道:“袭人姐姐我说什么来着,现林妹妹病好些了,不会起那么迟的,快快拿避雪的大衣儿来。”
袭人笑道:“二爷也忒性急了些,不过是没有一起去罢了,到了老太太那里还不是一样见着。”又向雪雁道:“妹妹有什么话倒是讲给二爷啊!别只傻楞着。”
雪雁才俏脸一展笑道:“是啦!我们姑娘想问问宝二爷这里可还有没有佛经圣卷?姑娘要给老太太抄录呢!”
宝玉听了忙道:“袭人姐姐,你去把那个放经卷的箱子拿过来,让雪雁挑些就是。”
袭人笑道:“我的娘哎!不过随便拿了本来便罢了,哪用再搬了箱子来。”雪雁忙接道:“可是呢,姐姐便拿两本过来给我,等赶明我们姑娘抄完再来找也行,劳烦姐姐了。”
袭人只得扭身出去外间去找,可巧此时屋内并无旁人,雪雁忙上前向宝玉耳边嘀咕了几句,宝玉笑道:“这有何难,我去去便来。”
雪雁笑道:“二爷只悄悄的吧!没的再给我们姑娘找麻烦。”宝玉点头应了。便见袭人拿了两本经书过来与了雪雁,又去寻了麝月来去跟了宝玉去上房给贾母请安。
那雪雁拿了经书便告辞出来回了潇湘馆自去等着。
宝玉、麝月并两个小丫头子出了怡红院门,袭人看着几人走远了才回身将大门关上,又吩咐小丫头子拿了扫帚扫院子里的积雪,自己回去拿了活计去做不提。
却说宝玉先向大观园外行了几步,又想起什么似的对麝月道:“罢了,想起一事,先去趟栊翠庵吧。”说完便转身向妙玉处走去。
麝月忙拦道:“有什么事先去给老太太请了安再说吧。”
宝玉笑道:“我去去就来,你先去老太太那里等我。”
麝月道:“二爷不去,奴婢先到了,可不是要让麝月讨罚呢!”她知道宝玉的脾气,只好带了小丫头子又随了宝玉往栊翠庵走去。
到了栊翠庵,宝玉上前拍了山门,一时有小尼姑过来开了门,问宝玉有何事?宝玉笑嘻嘻地说了,那个小尼姑遂去回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