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牧场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牧场主- 第6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韩宣双手环抱在胸前,倚靠在椅背上笑着说。

    胖丁正卷起尾巴蹲在圆桌上,玩桌子上可以转动的木盘,服务员目不转睛地盯着这只古怪的猫咪,目光当中满满都是喜爱,被它给萌到了。

    这番对话应该秘密进行,不过被在场其他人听到也没事,房地产项目是拥有足够资本和权力才能玩得起的富豪游戏,其他人听从韩宣意见,跟着小打小闹也不算什么,这个市场太大了,一个人赚不完所有的钱。

    况且韩宣不认为自己这个“外国人”,说的话其他人就会相信,华夏房地产行业在未来被称为“宇宙第一产业崛起之谜”是有道理的,如今这个年代,就算最高决策层也不能确定未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听见韩宣大胆的言论,特郎普皱了皱眉,因为他不了解这些,而做不了解的生意,很少会有好结果。

    出于对韩宣的信任,问他说:“为什么其他国家的经验在这里没用,那些专家都是白宫最顶级的智囊成员。

    还有,难道国家说不崩盘,市场就不会动乱吗?”

    “虽然很奇怪,但我认为确实是这样没错。

    华夏楼市背后代表着国家的意志,国家靠楼市刺激消费,赚取卖地和交易的税收,不是由市场直接决定的。

    不要拿日本、美国楼市崩盘案例,来对比华夏楼市,这样做没有任何的可比性与参考性,因为国情与市场及经济、政治体制都不同。

    也不要用房价收入比、租金收入比、空置率等等,去证明华夏房价的不合理性、泡沫性,这都是不客观的判断,因为数据存在瑕疵,无法完全正确反应。

    华人自古以来就喜欢房子,他们的思维观念中,把房子和黄金、存款挂钩,并且认为具有投资升值功能,一个人这样认为没事,但所有人都这样认为,那么就变成了真理,造成结果会很恐怖。

    依照我的判断,房地产在华夏特色政治经济体制之下,将来必然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型城镇化完成的关键因素、经济稳增长的决定因素、地方经济发展的驱动器、金融与债务系统安全的阀门、社会资金财富与家庭投资最好的产品。

    再加上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太低,这些综合因素共同组建成了一个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房地产发展环境,所以你不要有太多的顾虑。

    我预计会陆续拿出总数超过一百亿美元的资金,投放到这个市场里,如果想跟我合作的话,你最多成为小股东,就算亏损也是我亏得多,这样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不愿意我自己来也可以,最近我看中好几家房地产公司,准备投资它们。”

    华夏本地的年轻男翻译,听到这个数字时候,身体晃了晃差点跌倒。

    脑袋里冒出个“1”,后面跟着一长串的“0”,在心里大呼可算是见识到有钱人的生活了。

    内心中忽然惆怅,全世界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生下来就是大富大贵之人,然而命运照顾不到每一位,所以贫富差距和命运不同就十分明显地显现出来,想到自己这一生连韩宣财富的零头,可能都赚不到,这位翻译现在想喝酒静一静。

    韩宣家大业大,这么多钱即使打水漂了也不会伤筋动骨,何况房地产行业不同于金融市场,就算损失,也只会损失一部分,特郎普跟他的分歧,主要在于对未来形势的判断,而不是能不能在华夏挣到钱,这点不需要考虑,从目前情况来看操作得好绝对可以。

    “红腹锦鸡”除了知道不熟的生意不要做,同时也知道不懂的生意应该跟着懂的人做,明白自己对华夏政治经济形势的判断,没有韩宣理解得深刻,见他这么信心十足的样子,顿时也放下心。

    摇头晃脑说:“我不是不相信你,到时候看情况再说吧,现在我们应该合伙成立一家新公司。

    来之前计算过,掏出十四亿五千万美元是公司的极限了,连我的特郎普大厦股份都要拿去贷款,没钱时候你的华美银行,可不能再让我吃十美元一顿的午餐。”

    “放心,我也是公司股东,所有项目我会亲自负责过问,绝对不会害了你……”

    如同韩宣所说,他自己投资也可以,但需要有人帮忙管理企业,听见特郎普说愿意入股,嘴角不由上翘,一肚子坏水想着,苦力又有人帮忙做了。

    这家伙很精明,能在房地产行业混出名堂的没有蠢蛋,再加上监管缺失,以特郎普的能力和身份,应该能够取得一番作为,还需要再物色点美国和当地的优秀人才帮助他。。。。。。

    来到华夏后暂时停留,主要是为了两件事。

    一件是房地产,另一件是问问华为手机公司组建情况,偶尔会跟任正飞通电话,可大半年不过来亲眼看一看,未免太敷衍和不负责了点。

    大概的情况,格隆考斯基执行官在邮件里汇报过,这次韩宣当面询问任正飞说:“公司怎么样,有没有遇到难题?

    上次听说因为征地的问题跟当地居民发生冲突,现在解决了吧?”

    “嗯,鹏城市政府帮忙出面调解,早就解决了,我们在工厂的旁边建造一座物流仓库,前几天刚完成,都用夹层板搭,速度很快。

    公司情况还好,政府方面很照顾我们公司,张书记经常亲自过来探望,目前已经在培训员工,等到生产线设计好,大概在今年五月份就可以动工,配件订单开始生产了。

    各个地区的加盟商总代理也已经到位,在加盟活动中我们总共得到八亿多人民币的纯利润,这部分资金会用来对公司产品,进行全方位的推广。

    这是制作出来的样品手机,让公司员工帮忙评价,他们都说好用,而且价格还很低,预计市场价只要3799人民币,生产成本……你应该知道的。”

    任正飞从手提包里拿出个盒子,韩宣已经看过工程机,外观比较像前世的诺基亚7650,并不搭载智能系统。

    人多口杂不好明说,预估制造成本大约在两千三百块左右,加上物流以及经销商的层层盘剥,售价就变高了,利润相当高。

    用料不算高档,塑料外壳的滑盖手机,略微有点厚,跟摩托罗拉现款竞争,问题不大。

    两者相差大约八百块左右的价格优势,足以让华为获得一部分市场,这家公司独立于蓝莓集团,持有的股份算是韩宣个人私产。。。。。。


………………………………

第1411章 北王府

    “我给华为手机的定位是以款型丰富、价格优势冲击中低端市场,和蓝莓手机避开争端,同时抢占市场份额,做好了市场规模不会比蓝莓小,毕竟周边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居民收入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

    任老板,你跟伊莫金…爱德考克女士合作得怎么样,她第一次单独出任高管,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请多担待。

    相信应该没大问题,爱徳考克女士长着白人的外貌,但从小在洛杉矶唐人街长大,她父亲跟我爷爷是朋友,看过在SOS集团当CIO(首席信息官)时候的资料,工作能力挺不错。”

    韩宣站起身,把在桌子表面走来走去的胖丁,抱住放在腿上。

    怀疑这家伙可能得了多动症,一分钟都不肯休息,除非是吃撑了躺着,其他时候很少能够安安静静。

    伊莎贝莉回来了,低头拿着数码相机,查看刚刚拍摄的照片,服务员忙着上菜,全是跟鸭有关的菜肴,可能把准备送给别桌的菜先拿来了,不然不会这么快。

    任正飞笑着点头说:“她确实对华夏文化很了解,用中文沟通没问题。

    公司被她处理得紧紧有条,忙起来比我这个工作狂还玩命,这次她回美国跟配件供货商商量事情,不然一定也会过来。”

    “没事,给我打电话说起过。

    目前公司规模还小,等到扩大之后才能看出管理能力,我爷爷推荐给我的人应该没错,他看人眼光很准。”

    韩宣见到董掌柜换了身白色厨师服,亲自推着推车走来,继续说:“关于生意的事待会再聊,下午我们找个喝茶的地方慢慢谈,先吃东西。。。。。。”

    “对,先吃东西,刚出炉的烤鸭。”

    董掌柜掀开银色发亮的盖子,露出香喷喷的烤鸭,开口道:“燕京全聚德烤鸭,切一百零八刀剔骨削皮,好久没练习了,当年我做两年半学徒,差点成为厨子。

    各位贵客等着,我戴个手套,吃东西要干净不是么。”

    “那就麻烦你了,董先生。

    早就听说切烤鸭也是一门艺术,今天刚好见识见识。”

    王川福说完抬抬手,示意他可以开始。。。。。。

    一刀刀切开,从烤鸭的下腹部开始,带皮鸭肉和纯鸭皮分别放置。

    董掌柜很讲究地没有说话,怕唾沫星子飞出来,动作行云流水,一点点将这只被烤得金黄油亮的大鸭切开,在别的地方,厨师都咔咔咔直接剁,难怪说来全聚德吃烤鸭才享受。

    切好一盘肉后便放上桌,都是自己人,韩宣不喜欢客套,没什么可顾忌的,拿起一片薄饼,分别用英文和中文招呼他们也吃。

    见到特郎普用筷子时候,惊奇问他:“你怎么学会了?”

    “很多店里没有刀叉,比如吃拉面的餐厅,被逼出来的。”特郎普耸肩,也学韩宣拿一片薄饼,放几根蒜丝,夹起一片鸭皮蘸酱。

    包裹起来后正准备吃,发现胖丁萌萌地看着自己,还张大嘴巴表面自己想吃,很无语地先递给这只猫大爷享用。

    鸭皮油腻,用薄饼包裹起来才好吃,人们都以为烤鸭是全聚德的独家秘方,其实真正的秘方在酱料里,没有这么好吃的酱汁,鸭子烤得再漂亮也没用。

    绝大多数美国人和华人一样,也喜欢在饭桌旁聊天,双方语言不通,但是“赚钱”这个目标是相同的,所以交谈期间气氛挺融洽,话题渐渐从生意,转移到华夏的风土人情……

    **************************

    吃完找个地方聊天,快要傍晚时候,送走任正飞他们。

    韩宣带着伊莎贝莉匆匆游览燕京城,硕大的故宫已经关门,因为他再次打开,来了次类似包场的个人参观。

    藏品数量太多,在馆长带领下游览,许多好东西看得韩宣直流口水,这里是明、清两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也是二十四位皇帝聚集天下奇珍异宝的顶级皇家藏宝之地。

    收藏有华夏数千年文明史诞生出的精品,历朝历代的皇家遗传,也收纳于故宫当中,数量达一百多万件,被放出来供人展览的都属其中珍品,《清明上河图》、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乾隆款金瓯永固杯等等,从文物中可以看出华夏的文明变迁史。

    想要玩遍燕京城,即使大概游览,也得花两三天时间,看出伊莎贝莉对在这里旅游感兴趣,韩宣推迟了预定中去蒙古的日子,迟一两天没大碍,他自己也想玩。

    当晚住在韩宣“租”下的醇亲王北府,红漆大门上方廊檐的花纹,跟全聚德门口的比较像,比那里更加气派。

    清朝王爷的府邸,怎么可能小家子气,花重金重新装修之后,整座醇亲王府气势恢宏,应该说现在是韩宣的府邸,占地五万多平方米,总共八十亩,全部翻新花费不小。

    1994年时候,他在燕京投资不少房产,其中就包括这座当时是宗教局办事处的王府,用一百万人民币捐款和一栋十五层的楼,成功说服他们搬了出去。

    刚巧需要韩老爷子当说客,调解加入世贸组织产生的矛盾,这件略微荒唐的交易,竟然真的达成了。

    醇亲王北府属于受保护的古建筑文物,很难卖给韩宣,于是才诞生这种荒唐的租约,这要感谢当初还在世的邓老先生,有他拍板决定,轻松通过了租约协议。

    可以说这桩交易很成功,给韩宣一个在燕京的“家”,不怕他不多来走动走动,假如心情好顺便投资点什么,那就是华夏挣到了。

    先有什刹海,后有燕京城,这座古语由来已久。

    住在这座空荡荡的位于北海北边的王府里,韩宣总感觉慎得慌,当年数百人住着都不显得拥挤,现在只有管家和打扫卫生的人员,加上保镖助理等人,总数连五十都不到,房子太大了也没意思。

    几间主客房的家具,都是真正的老古董,古朴气息十足,韩宣躺上明代的乌木雕花大床不想再动弹,随后沉沉睡去,来到华夏的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

第1412章 燕京清晨

    外面有鸟叫声传来,参杂着人们的说话声。

    睁开眼睛时候,韩宣差点以为自己又穿越了,抱住枕头睡眼惺忪地坐在乌木大床上发懵。

    身上是明黄色如同古代皇室使用的蚕丝被,表面用红线绣出一头栩栩如生的大鹏鸟,以搏击状抓住条红色五爪龙。

    盯着它看了好一会儿,脑袋中想象完双方搏斗的场景,思绪才被同为乌木的桌子上的那盏铜质台灯给拉回现实,古代可没有发光的电灯。

    将来年轻人一味追求装饰的西方化,差点忘记传统装修风格有多美,无论是木质雕花的窗户,还是圆形低矮板凳,都在表露着华夏所独具的历史韵味,架子上那些古董摆件,增添不少典雅气氛。

    东方没经历过文艺复兴文化洗礼,在几百年前那次设计变革浪潮中,大量金属元素被用于西方的室内设计,导致家装设计理念走向不同,两者风格各有千秋。

    以前华夏所有桌椅床柜,都讲就原汁原味的实木,最多再刷上层天然油漆,手艺人不靠机器,一点一点利用各种珍贵木材将它们打造成型,有些需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

    比如韩宣屁股下面这张乌木床,看那布满表面的精美繁琐花纹,没两三年时间造不好,都说“家有黄金万两,不如乌木一方”,光是收集这么多材料就要花上不少精力,属于明代家具中的最精品。

    二十世纪末,随着华夏经济的不断复苏,在建筑界涌现出了各种设计理念,把欧美经历过的设计风潮,再次重演了一遍。

    之后国学慢慢兴起,也使得国人开始用传统文化角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