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秒绝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零秒绝杀- 第1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还是少了核心球员的华清附中,南体大附属就感觉无招架之力,不在于技术,不在战术,而是单纯感觉跟不上,跟不上对手的步伐,跟不上他们的速度。
这种跟不上,或许比技战术上的差距更让人沮丧,因为好像他们是小孩子,而对手都是大人了,迈开步子跑跑就把他们跑死了。
而中场休息时,林鑫看都,那个陆渐竟然换上自己的衣服,离开了体育馆,就这么走了?!
是觉得对手太弱了,打半场就够了吗?林鑫不禁握紧了拳头,却又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第二百二十章 铁索横江

许倩每年都会在过年前回一趟北京,为的就是见见自己的大儿子陆渐。十年了,她对另一个儿子的爱从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少。
她曾经想过带陆源回去,陆子豪也说想见见小儿子,可是有一年她带着陆源去了北京,陆源知道要见爸爸,却死都不愿意出旅店的门。
许倩只好一个人去见了陆渐,回到旅店后就发现陆源躺在床上发起了高烧,许倩赶忙把孩子送进了医院,在北京耽搁了一个星期,陆源的烧才退。
退烧后,许倩带着陆源回了溧城,发现陆源的记忆好像出现了问题,他对自己有爸爸和哥哥的事忘得一干二净,有一次拿着一家人的合照发呆,问许倩另外两个人是谁。
那时候许倩生活很苦,一个人带孩子,事业要自己打拼,没办法带着陆源看名医,只是听当地一个医院的神经科医生说,陆源这样的情况很复杂,最好不要给他什么刺激,以防有什么意外发生。
所以,从此以后,许倩就再也不带陆源回北京了,每年快要过年的时候,就把他送去外婆家。
而且家里面所有关于过去的照片、物品,统统收了起来,帮着陆源把过去的记忆尘封。
陆子豪想过要见陆源,一个人到溧城来找许倩,但是许倩根本就不想见他,别说给他看儿子。
再后来陆子豪忙于篮球队事务,更没时间找陆源了。
这次回北京,许倩是直接和陆渐联系,她不想再见到陆子豪。
上午她就抵达了北京,中午找地方随便吃了顿午饭,下午约好了两点钟在天坛公园见面,过去许倩总是在这里看一看儿子。
陆渐小的时候,陆子豪会带着陆渐一起,许倩见到儿子,就会抱着陆渐去逛逛公园,到处玩一玩。
等陆渐慢慢长大了,两人就会找个地方聊一聊,许倩就问问儿子学习怎么样,身体还好不好。
每次来许倩还会给儿子带一些衣服,是她亲手给陆渐挑的,或者带一些自己做的毛鼻子团子。
很小的时候,陆渐个性活泼,顽皮好动,而陆源则个性怯懦,安静沉默;离婚以后,许倩发现两兄弟的性格有了不少的变化。
陆渐变得越来越成熟稳重,听话懂事,每年见妈妈,他都会穿许倩给自己买的衣服,总是准点准时。稍微长大一些,还会给妈妈带一些小玩意儿,一些好吃的。
陆源则是越来越活泼,尤其是那次发高烧以后,整个人都欢实了许多,这让许倩越发不敢带他到北京,不敢提及他哥哥和爸爸的事。许倩不愿意让陆源打篮球,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
不过这次,许倩没有给陆渐带衣服,因为在溧城她已经买不到陆渐能穿的好看的冬装了,必须要去订做。
过去带给他的衣服,陆渐一件都穿不上了,初二升初三这年,他窜得太快,一下从1米8长到了1米9,现在估计又长高了。
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许倩的心中喜忧参半,喜的是陆渐听话懂事,健康成长,忧的是自己没办法时刻陪伴在大儿子的身旁,而且兄弟两人已经十年没见。
陆渐曾经问过弟弟的情况,许倩总是含糊其词,说弟弟暂时不想见爸爸和哥哥,而且他的记忆出了问题,很多事情记不得了。
现在,更大的麻烦来了,许倩知道大儿子跟着陆子豪从小就打篮球,现在小儿子也开始打球,而且还打得很好,进入冬季选拔赛了。
虽然许倩不了解全国高中篮球比赛的规则,可是作为妈妈,她还是不想见到两兄弟十年后见面的方式是在球场上。
她尤其担心,如果陆源知道自己的哥哥一直在打球,心里会怎么想,会不会责怪自己,会不会痛恨自己,会不会觉得明明是亲兄弟,却这么的不公平。
带着这种复杂和沉重的心情,吃过午饭后,许倩坐车到达了天坛公园,今天的天气很好,想到又能见到陆渐,许倩的心情慢慢好了起来。
两点钟,陆渐准时出现在了天坛公园的门口,他穿着黑色的羽绒服,围着米黄色的围巾,戴着一顶针织帽,这是许倩去年给他买的。他个子长高了,头倒是没大。
见到陆渐,许倩一直紧锁的眉头一下舒展了开来,迎上前牵住了儿子的手,盯着陆渐看了好一会儿。
一年一次的相会,虽然平日里许倩也会看看陆渐在网上发的照片,或者找机会和儿子视频,但终究不如面对面来得真切。
“又长高了,怎么长的这么快,衣服又要换了吧。”
许倩摸了摸陆渐的脑袋,陆渐个子太高,她要踮起脚来才行。
“反正都穿运动服,学校发的,无所谓的。”陆渐笑了笑说道。
在外貌上,他长得更像陆子豪,面目坚毅冷峻,只有眼睛和陆源一样,像许倩,漆黑深邃。
许倩拉着儿子边走边聊,妈妈的话说来说去总是那几句,身体好不好,学习辛不辛苦,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在北京过的好不好。
陆渐的回答总是大同小异,在北京很好,身体健康,学习用功,没有遇到过什么大问题。
母子两人都是说着一些不咸不淡,不痛不痒的话,可就是这些话,许倩觉得已经足够,已经心安。
许倩买了两张进天坛公园的门票,和陆渐一起到里面走走。过去每次到北京来,母子两人见面的地点都是天坛公园,因为小时候,许倩就常带着兄弟两人到天坛公园来玩。
他们最常去的地方是天坛的回音壁,兄弟两个会站在回音壁的东西两端,互相和对方说悄悄话,有时他们一说能说上一个小时。
现在,因为有太多游客在回音壁上刻字,管理方不得不在壁前设置铁栏杆,防止那些刻字的游客靠近,所以人们再也无法近距离接触这回音壁的神奇。
陆渐跟着妈妈走到回音壁这里,看着已经被隔离开来的墙壁,又想起了弟弟。
小时候他常常想起弟弟,就总是问妈妈弟弟怎么没有来,长大后他似乎懂了妈妈的心思,就不怎么问了。
这一次他又想了起来,还是忍不住问道:“妈,小源…好些了没有?”
许倩犹豫了一会儿,说道:“小源挺好的,而且,他现在也开始打篮球了。”
陆渐听了一惊,怎么弟弟也开始打篮球了?他知道,妈妈最讨厌的就是篮球,所以每次见面,陆渐从来都不提自己在篮球队的事情,生怕妈妈生气。
现在,却从妈妈的口中得知,弟弟竟然开始打篮球了?陆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没有看到网上和你弟弟有关的消息吗?”许倩见陆渐的表情,似乎不知道自己的弟弟在打球,他们学校好歹拿了市级赛冠军了。
陆渐摇了摇头,说道:“爸…教练平时不准我上网看其他球队、球员的消息,他说那样会让我分心。妈,你怎么……”
许倩知道陆渐的意思,说道:“毕竟不是篮球的错,以前是我太自私了。而且,你弟弟很有天赋。他们学校今年拿了什么市级赛的冠军吧。”
陆渐听了眼前一亮,市级赛冠军,也就是说打进华东区大赛了,算得上一只强队了,不知道弟弟的表现怎么样。他是打什么位置的呢?高中才开始打球,基本功怎么样?队友是谁?
想到这些,陆渐心里是又兴奋又好奇,而许倩看到陆渐眼里放出了光芒,心中直叹气,果然是亲兄弟,爱好都是一样的。
“其实,让他打篮球也挺好的,不管成绩怎么样,起码他交到了几个好朋友。哦,他有一个队友是北京来的,是陆源的好朋友,个子和你差不多,高高瘦瘦的,好像叫白叶。”
许倩提到了白叶,而陆渐听到这个名字心中一惊,白叶?难道是人大附中初中部的那个,女篮传奇白朵的弟弟,人称“铁索横江”的白叶白公子?
“妈,那个白叶,长什么样啊?说不定我认识。”陆渐问道。
于是,许倩把白叶的相貌和陆渐描述了一下,陆渐知道,就是他。
自从去年北京市初中篮球赛决赛,人大附中输给陆渐所在的四中后,这个家伙就销声匿迹了,在北京找不到他的身影。
陆渐以为他去了美国,没想到他竟然跑到了溧城这个小地方,而且还和自己的弟弟成了队友和朋友!
“怎么了,陆渐,你认识他么?”许倩见儿子的脸色有些古怪,便问道。
“哦,以前在北京打球遇见过,不过和他不熟。我回去看看弟弟比赛的录像吧,到时候也给…”陆渐想说给爸爸看看,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许倩却知道陆渐想说什么,说道:“给你爸看吧,如果,如果你爸能让你弟弟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我愿意让他到北京来。”
陆渐一听,喜道:“那妈妈你也能到北京来了!”
许倩却摇了摇头说道:“我会常来看你们,但我永远不会回北京生活。”


第二百二十一章 电影明星

晚上,北京音乐厅,马友友大提琴演奏会,座无虚席,音乐厅少见地加座卖票,过道,舞台前排都坐得满满堂堂。
这倒不像一个高雅的大提琴演奏会,而成了卖挂票的戏曲堂会。
但不论戏曲堂会还是大提琴演奏会,人满为患的原因只会有一个,就是表演的好,观众爱听爱看。
马友友的演奏会绝对是宇宙级的,今年他已经六十多岁,但依然很好的艺术状态,对于任何一个古典音乐爱好者来说,到现场听一次马友友,都是乐迷生涯必备的经历。
不过白叶却对听这场音乐会有些兴致寥寥,倒不是马友友水平不高,或者他不喜欢古典音乐,而是回到北京后他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在这里生长了十几年,出去了半年,到头来却觉得这里不像自己的家,回家的温暖转瞬即逝,空空荡荡的大房子没能激起他心中的温情,反倒让他觉得愈发的空虚。
他心里想,不知道陆源和王友荣在乡下开不开心,有没有钓鱼,有没有去打球,陆源这货有没有遇到狗,这两个笨蛋在一起不知道又能撞出怎样耀眼的火花,把人闪瞎。
白叶怀念的不是溧城,而是和朋友在一起时的感觉,当然他还想念篮球。
下午碰到安易和林思凡之后,他的心情好了很多,没想到在北京能碰到熟人。
正好他手上有两张票,给林思凡一张,三个人就都有票了。
不过在音乐会开始进场前,林思凡要和安易换票,安易还有些不好意思,林思凡却说:“不换你会后悔的。”
听林思凡这么说,安易便把自己的票给了林思凡,这样安易拿的就是和白叶靠着一起的座位,林思凡独自一个人就坐。
天色渐晚,音乐厅开始检票,参加这种音乐会,必须准时抵达,晚点的话工作人员是不会放你进去的,只能等中场休息再进去。
安易和白叶的位置,与林思凡的不在一个区,三人在大厅告别,林思凡只能一个从另一侧进场了。
进场的话,不能带背包,雨伞,相机,手提袋,林思凡只好把她的双肩包寄存。她看着周围的人,男性大多穿着正式的西服,女性多穿着长裙,总之都是正装出席。
再看看自己,牛仔裤,雪地靴,粉色的针织外套,一看就是个学生。不过音乐厅对未成年人没有服装上的限制要求,所以她也顺利进入了会场。
北京音乐厅内部构造呈方形,是比较老式的设计结构,因为这座音乐厅最早在1927年就建好了,当时是中央电影院。后几经改造,如今依旧是中国收听效果最好的音乐厅之一。
林思凡的位置在比较靠中段的地方,坐下以后,抬头能看见聚光灯下的舞台,以及舞台上巨大的管风琴。林思凡不禁想,如果自己站在舞台上演奏,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自己肯定会紧张死的吧。
入场的人越来越多,不仅座位坐满了,就连过道上都站了人,这是站票。
当演出时间到时,今晚的主角马友友准时出现在舞台上,一同出场的还有中国爱乐乐团,现场掌声雷动。
林思凡想看看马友友长什么样,结果发现坐在自己前面的是个个子很高的人,他挺直腰板一坐,自己就看不清舞台了。
虽然是音乐会用耳朵听,可林思凡还是想见见马友友的真容,犹豫了一下,她见坐在前面的这个人好像也很年轻,不是上了年纪的,便用手轻轻点了点他的后背。
前面的人回过头来,便看到林思凡咧着嘴,露出小小的梨涡,轻声说道:“对不起,你个子太高了,能不能低下头一点点,我想看看马友友。”
这人点点头,便把身子往下滑了滑,林思凡站起来朝前探了探头,终于看到坐在舞台正中央的马友友,今年他快要七十岁了,却依旧精神矍铄,面带笑容,看来身体保养的很好。
亲眼见到这位音乐大师,林思凡心里也感到满足了,可惜演出时不能拍照,不然她肯定要拍一张发给陆源看看。
坐回位置后,林思凡又点了点前面的人,说道:“你坐正了吧,我看好了。”
这人点点头,重新挺直腰板坐正在位置上,他不仅个子高,而且肩膀宽阔,像一座屏风般挡在林思凡的面前。
刚刚回头看他的脸,很年轻的样子,个子就这么高了。
很快,音乐会在马友友悠扬的大提琴声中开始了,没有人再说话,没有人再窃窃私语,没有人东张西望。
今天这场演奏会的主题是“丝路”,用音乐描绘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壮阔和美丽,将东方文化和西方乐器完美的结合,是一场真正的音乐盛宴。
两个多小时的演奏,除了中间的小憩,没有人离开过自己的座位,既怕丢掉了欣赏的连贯性,也怕影响到别人——因为音乐厅里的人实在太多了。
当演奏会结束的时候,全场响起了无比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全场听众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为马友友和乐队鼓掌,掌声一再得响起。
林思凡从座位上跳起来,她恨不得蹦到舞台上给马友友一个拥抱,他的演奏实在太精彩,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音乐的全新境界。
而前面这个家伙也站起来了,他一站起来就更高了,彻底把林思凡给挡住了,林思凡急地用手直戳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