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明贤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明贤王-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牛三放下朱祁铭,悄然隐去。

瞬间的惊疑之后,心跳陡然加速,血液开始沸腾,来不及呼唤一声,朱祁铭便呜咽着飞奔过去,成串的泪珠肆意挥洒下来。


第七十三章 风云诡谲


“祁铭的父王、母妃还好吗?”

“好,这话都问九遍了。”

“十婶妃还好吗?”

“好。总算想起你十婶了。”

“皇祖母还好吗?”

“好,你认得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不一定认得你,老人家春秋已高,神智有些不清,不过坊间传言不实,太医说,再静养数月便可大好。你这孩子,翻来覆去总问这几人,总该有个完吧!”

卫王费尽口舌,遍告平安,总算安抚住了朱祁铭的情绪。

仰头看看卫王,见到那张俊美如常的脸,还有脸上和煦可亲的笑容,朱祁铭终于离开了卫王的怀抱,破涕为笑。

“十叔王是如何找到这里的?”

卫王徐徐扫视四周,良久后低声到:“十叔为了你的事,在这边布有耳目,你父王是万万不可离京的,得知你的下落后,只能由十叔暗中跑一趟。”

接下来,卫王主动提到了方正,不齿之余,又有些惋惜。卫王还知道方正的幼子遭挟持一事,表示回京后自会全力追查,不会放过顺藤摸瓜的大好良机。

见十叔王对这边的情形了如指掌,还准确找到了自己的隐身之地,朱祁铭立马想到了牛三。当初从十里坡开往正南三十余里外的此处,只有自己一行五人知道,卫王能在匆忙之中找到这里,必有人暗中向卫王的耳目提供大致的方位,而传递信息的人想必就是牛三了,具体时间或许就是牛三回十里坡探查贼情的时候。

“牛三果真奉了您的密令?”朱祁铭的好奇心可以理解,但如此直言发问显得过于轻率。

卫王缓缓摇头,“不必多问,亲卫军百户,身份特殊,任何的不经意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于人于己都是如此。”

“祁铭明白,那蒋乙与牛三是一路的么?”

“蒋乙?这名字好耳熟!哦,想起来了,照你话里的意思来分类,他们不是一路人,但据说二人私交甚好,亲如兄弟。”

亲如兄弟?这倒也是,兄弟嘛,就是关键时候拿来替自己背黑锅的!朱祁铭不禁暗中吐槽。

卫王脸色微沉,“徐恭沉稳正派,可为倚仗,只是,你身边人手太少,就怕危急时刻捉襟见肘。你父王与十叔都是守正之人,守正?哼,正得了自己,正不了别人!早知如此,唉,当年像别人那样,暗中蓄养死士便好喽,也不至于让你过得如此艰难。十叔身边随行的人都是京中的熟面孔,不便留在这里,你只能靠你自己了。”

留在这里?朱祁铭的心咯噔一沉。原以为摆在自己眼前的一幕意味着永久的团聚,不料它竟是一次短逢,欢愉似焰火一般,瞬间的绚烂之后,归于虚无。“十叔王不带祁铭回京?”

卫王沉吟良久,徐徐摇头,“十叔正是为此事而来,祁铭,千万别回京,你曾于京中两番遇刺,一度被掳,京师的危险恐怕远甚于北境。”

“祁铭从此将流落于江湖,是么?”

“相忘于江湖甚好,等别人忘得差不多了,太皇太后或许就会记起你来,到了那时,你想回京,情势自会有所不同!”

幸亏霓娘提前打过预防针,朱祁铭方不至于失望透顶,只是心中还有一份牵挂,但愿霓娘口中的“大事”与父王、十叔王无关。“京中果真会有大事发生么?”此言一出口,一颗心便砰砰直跳。

“京中是不太安宁,不过,你父王与十叔自有分寸,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只需操心自己就行。”卫王微微一愣,“谁说京中将有大事发生?”

卫王的话不啻一副镇定剂,对越府、卫府的担忧暂可淡去,此刻,是该揭开锦云阁的神秘面纱了,不便深问旁人,问十叔王又有何妨!

“此言出自锦云阁两名女子之口······”

朱祁铭从逃难途中偶遇云娘说起,到昨日霓娘前来传递信息为止,将自己与二女的一路奇遇尽数托出。

不料卫王听罢,对锦云阁也是讳莫如深,“锦云阁水极深,有关锦云阁的背景与财路,坊间传言甚广,朝堂上却无人提及。你还小,不必深问,成年后也不可轻易触碰它。”

卫王双手环胸,凝目似有所思。“从你讲的情行来看,那两名女子并非凡品,若是攀附之人,绝不会这般舍命待你,以二人的才智,接近亲王府应该不难,何必如此冒险?她们不计一切救你,恐怕是在奉命行事!”

奉命行事?朱祁铭茫然,他实在想不出何人会下令以这种方式暗中施救。

“你可大胆想象。你的事九卿、勋贵知之不详,即便知道了,权衡利弊之后,他们必定是作壁上观,他们精于此道。锦衣卫是皇上、太皇太后派出的,徐恭可算是皇太后派出的,可是,紫禁城里还有人,他们会袖手旁观吗?”

朱祁铭惊道:“十叔王是说福······”

“嘘!心中有数便行,不可声张。”卫王再次凝目而思,“奉命行事自然要不惜豁出性命,但她们分明还搭上了自己的诚意,奇怪!哦,明白了,她们舍命救你是遵令,而向你输诚则是为己。”

朱祁铭淡淡道:“已栖高枝,何必还要结交越府、卫府?多此一举!”

“结交越府、卫府?不,她们看好你!”

看好我?

不等朱祁铭提出疑问,卫王突然双目一亮,频频点头,“如今十叔连银子都不必给你了,那边肯定是财大气粗,不在乎十叔这点小钱。唇亡齿寒啊!嘿嘿,祁铭,十叔本来苦无良策,这下好了,那边的人定会像救自己一样救你,万不得已,你跟那两个女子走,这恐怕就是你最安全的一条生路!”随即低眉喃喃道:“只是这份恩情太重,你一生该如何去偿还?祁铭,记住,此事心中有数便行,面上不可说破,让彼此都留有余地。”

朱祁铭只能糊里糊涂地点头,他不明白,算计自己的幕后主使何以有如此大的能耐,竟让紫禁城里的另一人也感到唇亡齿寒,还令九卿勋贵作壁上观。

“十叔王,能告诉我,幕后主使是谁吗?”朱祁铭再次抛出了这个沉重的话题。

卫王的脸色突然间变得异常严峻,扭动身子,竟像是萌生了去意,而语气也不再温润,“如今大家都是猜,你若抛开一切顾虑,也能猜出两三分。既然不想猜,也猜不透,就放一放吧,等回到京城,长成了大人,你一定有办法解开一切谜团!可惜,大明危机四伏,再也经不住内耗了。”咬咬牙,狠下心来道:“十叔该走了,你一定要保住自己的小命!”

或许是真不知,或许是装作不知,一谈到幕后主使,所有的人都在避而不答,连卫王也不例外,朱祁铭不甘心,他不想放过这个难得的求证机会。

可是,卫王去意甚决,甚至不想再给朱祁铭一个拥抱,毅然转过身,朝数十丈外有人影晃动的林边走去,数匹骏马正在那里悠然吃草。

“十叔王!”朱祁铭控得住自己的好奇心,但控不住回京的渴望,“祁铭离京城近在咫尺,就不能有大军来回走一趟吗?”

卫王驻足,微微侧过头来,“大军?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京中三大营悉数闭营禁出,京外卫所军一概不得入京,连方正所部锦衣卫也只能在镇边城驻扎待命,亡者就地安葬。整个京城,一兵一卒都不可擅动!”

这么大阵仗的戒备必有所指,一个小王子显然不够分量,那么,被卫王否认的京中“大事”一定是真有其事了,而小王子在“大事”面前,只是空气一般的存在,他的所有遭遇,包括数日之前的那场血战,与京中酝酿中的“大事”一比,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是很容易被庙堂上忽略不计的!

朱祁铭没有理由悲伤,相反,他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他可以做空气,虽然一路上刀光剑影、杀机四伏,但天高地阔,回旋空间极大,尚存一线生机。而父王、十叔王却是京中耀眼的人物,一举一动都不自由,不知他们能否安然度过此番“大事”?

“十叔王!”朱祁铭紧追几步,又无奈停下身来,被暂时压制住的担忧又倏然浮上心头,“京中果真无‘大事’么?”

卫王再次驻足,头却直直望向前方,“再大的事,你父王、十叔自会承担,不用你操心!你能保住自己,就是天大的事!若有闪失,你便愧对你父王,愧对十叔!”

京城气氛紧张,想十叔王出京肯定费尽了周折,此番回京又将是十分的不易,想到这里,朱祁铭再也找不到替自己难过的理由。

迷茫中,朱祁铭隐隐觉得眼前这片杀机四伏的土地俨然就是人间乐土,至少,与风云诡谲的京城相比是如此。

“十叔王,保重!”

卫王跨上马背,奋鞭策马,把挺直的脊背留在了朱祁铭眼中,而那张俊美的脸上,早已泪眼模糊。


第七十四章 一场闹剧


卫王悄然而来,匆匆而去,此事只有朱祁铭与牛三知情,而卫王为何而来,说了些什么,则唯有朱祁铭知道。

徐恭、梁岗本想追到朱祁铭身边近身相护,并乘机看个究竟,却被牛三死死挡在了弯道上,为避免内讧,二人只好作罢,杵在那里连来人的毛发都没见到一根。

卫王来而复去,此事在朱祁铭心中掀起的波澜仅荡漾了一日,次日用过早膳后,坐在草坡上,望着迷蒙的山色,他的思绪又回归到了自己置身处地的世界里,对京中至亲的牵挂渐渐隐去,不再时时浮于脑海中,令他寝食不安。

“殿下,玉佩。”梁岗不知何时来到朱祁铭身边,手上握着一枚翠绿的玉佩,正是朱祁铭当初在松树堡扔出去的“骨头”。

朱祁铭盯视玉佩许久,目光渐趋黯淡,却迟迟未伸出手来。“王魁呢?”

这声询问搁在肚中多日,一朝吐出,就像吐出了一口郁积之气,心中竟无对答案的半分期待,

“殿下是说那个在松树堡他倒地不起的人吧?死了,最后一刻扑向了鞑贼,像是故意寻死。”

朱祁铭的双眉轻轻跳动了一下,目光随即扫向云雾缭绕的远山。“人死如灯灭,但他的故事仍会流传下去。”

梁岗张大了嘴,似在惊诧于这番略显沧桑的话怎么会出自小王子之口。

“梁师傅,今日还是劳烦你去附近巡查。”徐恭快步朝这边走来。

梁岗应了一声,将玉佩放在朱祁铭手上,转身辞去。

“殿下,此地看似人迹罕至,实则极不安全。距此最近的村庄在十余里之外,而集镇远在官道那边,这里的用度须外出采办,云娘、霓娘她们也会不时前来,人员来来往往,时间一久,容易被人察觉。”

朱祁铭心中一动,立马意识到数日过后,安全与危险的地方正在易位,须对原先的盘算作出调整。

“徐大人言之有理。贼人再嚣张,也不敢在官道那边盘桓太久,更不敢在城镇中逗留,他们的大部肯定会赶往京郊截击,留在这边的人手恐怕盯住了涿鹿山这边的野道,镇边城与官道那边反而成了最安全的地方。”

“殿下的意思是,要去镇边城?”徐恭显得有些紧张,“此举是否过于冒险?一旦被人盯上,恐怕就难以脱身了。”

“此事尚需仔细筹划。”朱祁铭起身望向木棚。

应该说,徐恭、梁岗当年搭建木棚时,选址十分的讲究。木棚掩映于数株古槐之间,上有藤蔓植物覆盖,四周灌木丛生,即便走到近处,不加细察,也难以发觉它的存在,不失为极佳的隐身去处。可惜,自己这一行人并非神仙,终须食人间烟火,隐于此地,不稼不穑,不狩不猎,何以为生?

既然饮食起居的一切用度都得仰赖城镇的供给,何不大隐隐于市?

“方正所部锦衣卫若还在镇边城,倒是一支不容小视的力量,虽然在下不便调度,但他们的使命是保护殿下,所以,只要殿下发话,他们就不敢不听。”徐恭似乎窥出了朱祁铭的心思,一语说在朱祁铭心坎上。

朱祁铭想那日护着空车的锦衣卫势必也到了镇边城,故而奉命驻扎在镇边城的锦衣卫兵员合计达九百余人之多,其中不乏神机手、弓弩手等精锐,撇下这么一支亲卫军不用殊为可惜。只是不知京中是否派来了新的主官,此事有待查证。

“徐大人,你是奉命孤身出京施救的,长久陪在本座身边倒也无妨,但牛三、蒋乙是带队的百户,脱队过久易引发诸多麻烦。”

“殿下说得是。”徐恭扭头看见牛三、蒋乙结伴而来,当即叱道:“你二人穿飞鱼服也得看场合,这里鬼影都没一个,威风耍给谁看?还不回去把这身惹眼的皮给扒了!”

牛三、蒋乙悻悻地回了木棚,徐恭抱怨道:“散漫无状,迟早会惹来祸端!”

朱祁铭淡然一笑,“积习难改!徐大人,许多事须潜移默化,强压难有成效,蒋乙还是有变化的,他如今罢了早酒,且每次饮酒从不过量,不错!”

听见这番大人般的言辞,徐恭有些诧异,愣了许久方想起正事,“殿下打算如何去镇边城?”

“再等等,云娘她们必定还会前来,到时候问问镇边城那边贼人的动向再作定夺。从今日起,须派人南行至数十里开外的地方查探贼情,若贼人已移至涿鹿山一带,我等就能转赴镇边城了。当然,走之前须在这边大闹一场,把贼人的注意力牢牢栓在这边。”

这是一个小孩子的心机吗?徐恭怔怔地望着朱祁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徐恭哪里知道,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小王子历经磨难,一旦得知自己不能回京,只能漂泊于江湖,从而不得不抛弃幻想面对现实时,他的智识就会异于常人。

“殿下真是奇人啊!在下今日便去查探,明日由梁师傅接替在下,三五日后,必能将这边的贼情查探清楚。”

徐恭方走,霓娘就来了,是梁岗带来的。

一见霓娘,牛三就屁颠屁颠迎上前去,“霓娘,我那五千两银子在何人手里,何时交给牛某?”

“五千两?”霓娘故作诧异道:“我说过五千两吗?是我口误,还是你耳误?”

“那日你红口白牙说的就是五千两呀!”

牛三预感到情形不妙,连忙拿眼扫附近的三人,盼着有人出来替他作证,但朱祁铭根本就不想理这破事,而梁岗、蒋乙都抱着落井下石的心态,于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