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震动- 第3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都明白齐天翔对于曙光厂是倾注了心血的,不管是刚刚上任省纪委书记的平原调查,还是作为省深改领导小组的专职副组长,齐天翔对于这个厂都是费尽了不少心机。从企业脱困,到管委会成立,以至于李正能够以平原县委副书记的资历,走上这个当初为市管开发区正职主任的岗位,齐天翔不可能没有做工作,而现在随着园区从市级升格为省级,李正不动地方就成功升级为省厅级主任,从市管变为省管干部,以李正的资历和任职经历,这样的跨越不仅仅是幸运,而是太幸运了。
    如今齐天翔调研省管国企的经济运行和发展情况,偏偏绕开全省国企的航空母舰河州重机集团,第一站选择的却是业绩和成就并不是很突出的曙光厂和科技园区,用意不言自明,倾向性也是难以掩饰的。
    没有任何的迟疑,李正就走到一边安排了一下,很快停放在附近的一辆加长电动游览车就停在了齐天翔等人的面前,齐天翔没有等李正出言相请,就率先走到了游览车前边的位子,迈腿登了上去,然后平静地等待着其他人上车。
    由于是参观企业,路金山坐到了齐天翔旁边的座位上,等所有人都上了车,并缓缓开动起来之后才慢慢地对齐天翔,也是对所有车上的省市领导介绍道:“我们现在是从二号门进入厂区,以前我们曙光厂有五个车间,涵盖模具铸造、零件加工、板件组装、发动机生产,以及总装合成等工序流程,基本上是一字排开的几个车间,引进外资将五车间整体划给了合资公司,建立的合资公司,后来经过几番折腾变成了独资外企公司,现在以及从总厂分离了出去,单独有道路和和围栏。”
    “路总话里似乎有气啊!咱们这还没有进入厂区,而且是从东二门进入,却没有先期介绍其他的车间,单单挑出合资厂说事,看来还是心有芥蒂吧!”马万里不无用意地打断了路金山的话头,看来这里他来过,对厂区的情况比较了解,看到路金山回过头来看着他,就缓缓地说着:“不翻老账,不纠结于过去,这是我们对待企业发展必须要有的态度,也是对待曾经的过去必然性的认可,没有什么是可以从头再来的。”
    “对待曾经有的失误和过失,可以不计较,那是一种宽容的态度,却并不是说明我们不知道,或者不认可,这也不是科学对待历史和过去的心态。”王俊明今天似乎是有意与马万里过不去,正好他们两人又坐在一起,就不客气地接过话说:“曙光厂的过去,是走了很多弯路的,不计较并不是问题不存在,现在不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不是问题不存在,更不是可以轻描淡写以什么情绪概况。”
    齐天翔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望了一眼有些发涩的路金山,提高了嗓音不满地说着:“是听你们二位争论,还是听老路介绍情况,我想不用说就都清楚吧!”
    齐天翔说着话,温和地对路金山吩咐道:“你还是接着说吧!根据你自己的思路和顺序,只要把情况说清楚就可以了。”
    路金山感激地望着齐天翔,想说什么却张了张嘴没有说出任何话来,心里却是有些憋屈和恼火,从上午到现在,马万里已经两次打断他的汇报了,这让他心中十分的不快,可作为木讷厚道的路金山来说,却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反驳,只有将火气压制在肚子里,现在也是这样。
    “我虚心接受马主任的批评,咱们还是按照顺序来说。”路金山停顿了一下,才接着对齐天翔说:“咱们至所以从东二门进来,是因为东一门对应的一车间,作为棚户区老旧房屋改造的安置房,以及建起了几栋职工转换楼,可以说一车间已经不存在了。”
    看到齐天翔鼓励的眼神,路金山调整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二车间是以前的精加工车间,二车间过去是我们刚才去过的办公楼,下来是三车间和四车间,以及我们新盖的研发中心和试验机厂。基本上目前曙光厂的布局就是这样。”
    游览车减慢了速度,也就打断了路金山的介绍,看到渐渐靠近的二车间高大的厂房,路金山急忙补充介绍道:“二车间现在以及成为我们电动车零部件加工和初级集散区,咱们可以先到里面看一下。”
    路金山说完这些,等到车辆停稳,就赶紧下了车,随即转身想要搀扶齐天翔,可伸出的手被齐天翔轻轻挡了一下,立即意识到这个时候,对于齐天翔的形象来说,这样的献殷勤并不合适,就笑着闪身在一旁,等待着齐天翔下车。
    齐天翔缓慢地下了车,面对着已经提前到达的记者们的摄像机和照相机的镜头,自然地微笑着,显得温和而又安详,与站在车间门口的干部职工亲切地握手交谈,尽力迎合着记者们新闻报道的需要。
    作为阶段性视察工作的重点,上午的办公楼座谈,观看样车演示,以及现在的车间门口,这几个重要的节点,都是需要大量的镜头和画面的,这不但能够对新闻报道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而且也能使整个新闻显得饱满和内容丰富。
    齐天翔很注意这些细节,也懂得适时配合记者们的新闻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方便,其实也是对自己作为新闻主角形象的维护。

第一百九十五章 工业为重(12)
    一阵短暂的忙碌,其实也就是等待随行人员到位之后,齐天翔才在路金山的陪同,以及众人的簇拥下缓步走进车间。
    说是一个车间,可看上去就像一个工厂似的,巨大的车间无论是宽展度,还是高度,都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由于当时的建造设计是围绕着重型制造展开的,充分考虑到了大尺寸零部件的进出和吊装,以及天车等吊装设备的使用,使得整个车间看上去宽度和高度,都超出人们的想象。
    车间里一片忙碌的生产景象,排列有序的机床,显得整齐规整,机床转动的声音,还有远处切割和打磨的尖利的声响,在车间里回荡,可却并不觉得过分的嘈杂。
    “二车间主要负责后面几个车间的零部件供应和预装要求,很多外面无法加工制造的零部件,都是在这里加工。”路金山附在齐天翔耳边,认真地介绍说:“这里也分成了几个部分,零件加工,组装件的切割整形,都集中在了这里。”
    齐天翔认真地听着,慢慢地走到一台机床前,耐心地看着车床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退刀,装件,进刀,启动,动作娴熟,一丝不苟地工作着,很快一个不大的铜件,就在车床上的台灯的照射下,闪着金黄诱人的光亮。
    看到齐天翔站在身后兴趣高昂的观看着,车床工停下了机床,有些紧张局促地望着齐天翔,似乎有些不知所措的意思。
    齐天翔知道自己影响到了车床工的操作了,就温和地笑着与这位工人攀谈了起来,当然还是齐天翔问,车床工回答的模式。几句简单的交流之后,齐天翔微笑着伸手示意车床工继续工作,然后顺着走道慢慢地穿过机床林立的区域,走到抛光和切磨机器旁边,依然是耐心地看,认真地询问。这样走走停停,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才从前门走到了后门。
    游览车早就等待在了后门,齐天翔等人上了车,几辆游览车形成的车队又继续向着三车间驶去。
    三车间是预装车间,同样是阔大的厂房,同样是紧张忙碌的工作场面,相对于二车间的机器轰鸣,这里显得安静许多,也洁净许多,所有的门窗都进行了封闭。几条生产线顺着车间排开,穿着白色工装的工人像服装厂的生产线员工一样,坐在生产线边,紧张地进行着装配工作。
    齐天翔等领导在门口就又工作人员每人给穿上了工作服,戴上了帽子,顺着消毒走廊走过了几道门,才走进了车间。看到安静紧张的组装场面,齐天翔饶有兴趣地顺着生产线走着,但却没有靠近生产线,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发动机组装是要绝对的洁净和无尘的,原则上是不允许外人进入的,他们算是破例的。
    简单地看了一圈,齐天翔等人没有过多的停留,仍然是前门进后门出,走出了三车间,乘上游览车,径直向四车间走去。
    与三车间的安静不同,四车间显得忙碌和有成就许多,从协作厂和前面几个车间的所有部件,在这里进行总装。无数个独立的组装车位旁,都有着一到二个工人在紧张的组装操作,各种色彩和声响交织在一起,合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交响。
    看到这样的场景,齐天翔的情绪顿时高涨了起来,兴奋地走到一个工位前,看着一辆电动车从一堆组件,变成半成品,又变成一辆崭新的电动自行车,仅仅只是几个工位的变换,就完成了组装工作。
    “这里完成组装工作后,经过检验就可以进入市场了。”看到齐天翔兴奋的神情,路金山不失时机地在齐天翔身边说:“整个过程仅仅需要十几分钟,就能成为有价值有用的产品,每一个产品都是经过定向设计和涂装,以保证个性化和完整性的统一。”
    “好啊!从零件变为商品,看似简单的组装,蕴含的却是上游研发、加工和机械制造的全过程,体现的是一个企业对社会的贡献。”齐天翔严肃地对路金山说:“企业应该做什么,似乎不是政府所能决定的,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也决定着企业员工的命运,这看似明了的道理,却有着深刻的哲理,那就是用心成就的事业,一定会得到社会和市场的认可。”
    齐天翔的语言充满了感触,以至于谁也不好冒然接话,齐天翔似乎也不准备在现场与任何人讨论什么,就缓缓地走近工位,与装配工人热情地聊了起来,直到兴尽意阑才缓缓地转身与大家一起,慢慢地走出总装车间,继续乘游览车到研发中心参观。
    绿色包裹着的研发中心四层小楼,不仔细看还真是难以分辨出来,红砖小楼完全被藤蔓覆盖,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绿色方块,只有楼前站立的人群,清楚地表明这里还是人类主宰的地方。
    车辆停靠在研发中心楼前的林荫小道上,齐天翔乘坐的游览车,立刻被众多年轻人包围了起来,看来是文涛事先作了安排,这里的年轻科研人员出门来迎接齐天翔一行。
    齐天翔下了车,与围拢过来的年轻人握着手,面对着各种手机的拍照,始终微笑地与大家攀谈着,当做完了这一切,齐天翔觉得有些燥热起来,似乎是大家的热情,以及午后的阳光,都给了齐天翔一种过分的热情,使得齐天翔打破了自己定下的不当众讲话的视察规矩,温和地笑着对大家说:“看到大家高涨的情绪,以及旺盛的热情,似乎不说点什么也是不行的,我们这些人也是从年轻时过来的,那么我们就来谈谈青春吧!也许这样的场合,这样的时候,我们也只能谈论这些问题了。”
    “十年寒窗苦,一朝扬名时,这是过去读书人所信奉的真理。另外还有更更功利的说法,那就是大家现在都熟知的一句话:学好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其实都说明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读书为了什么问题。”齐天翔神情变得凝重,缓缓地说:“科举也好,策论也罢,目的都是使所学有实践的机会,这是学习的目的,当然也是实现价值的途径,无可非议。”

第一百九十六章 工业为重(13)
    齐天翔入情入理的话语,得到了围拢着的年轻人的极大兴趣,没有想到传说中的铁面纪委书记,会说出这样平易近人的话语来,因此表现出了巨大的热情和相应。
    面对如潮的掌声,齐天翔微微笑着,等待掌声略微平静一些才继续说道:“年轻人建功立业的舞台在哪里?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标杆,也有着自己个人的标准。保尔的那段经典的话语,雷锋朴实的日记,以及王进喜、欧阳海、李素丽,这些普通的人作出的不平凡的业绩,曾经深深地激励着我们,也成为我们学习和效仿的榜样。立足岗位做贡献,是我们那个时代对青年人的要求,现在看来却似乎不那么现实,因为你们没有岗位,当然也没有适当的定位,在一个充满竞争和功利的时代,还应该有更高更多的要求。”
    “当然这种要求应该是正能量的,是积极向上的,尽管我们不完全赞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空洞说教,但也绝对不同意大学生卖猪肉、卖煎饼这样的现实,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是创造者,是适应时代需要的劳动者,而不是为生存奔波挣扎的一代人,我们不希望你们被生活的重压磨灭了意志和激情,更不希望你们现实到为生存打拼,因为这不是我们需要传承给你们的东西。”齐天翔的讲话再次引发了现场年轻人的叫好和掌声,齐天翔的话无奈地被迫打断,笑着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转换了话题说:“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但仍然不排除岗位奉献和创造,还是需要有人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从基础做起,从平凡起步,刚才看到了你们研发组装的汽车,我很高兴,也感到欣慰,这些集体智慧的结晶,就是需要有一种牺牲精神在里面,这样才能集中力量创造出完美的作品出来,这才是真正的成就。”
    齐天翔富有感染力的讲话平和而平等,获得了众人极大的响应,在大家的掌声和欢呼声中,齐天翔在文涛的带领下,被大家簇拥着走进研发中心大厅,很快就被墙上悬挂着的照片,以及临墙摆放着的玻璃展示柜吸引住了,慢慢地走了过去,认真地看着一个个照片和展示柜,兴趣又给激发了起来。
    “这是我们研发中心从建立到现在,所有研制的产品的照片和实物,由于时间太过漫长的关系,以前研发的大型发动机实物,现在已经很难找到,只有在资料室找到一些照片来展示了。”文涛看着齐天翔专注在照片和展示柜上,就慢慢地对他讲解着:“这些是我们企业的历史,不但是让来此洽谈合作的人,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也是我们这些年轻研发人员激励自己的动力。在我们之前无数的前辈,为了曙光厂的发展,默默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懈怠,更没有骄傲的资本,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