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震动- 第5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完了齐天翔的讲述,林东生目光如矩地看着齐天翔,直视了片刻之后,才缓慢地问道:“农业和农村出现这么多的问题,我不否认有政策和操作方法上的问题,也不否认很多主客观因素制约了农村的发展,这些我不作评论,你的文章中有详细的论述,还有事例,也都站得住脚。可问题是,这些问题的今天,或昨天才发生的吗?是今天或明天不解决,就会农村大乱,房倒屋塌吗?”
    林东生似乎觉察出了语气中强硬的质疑成分,就缓和了一下口吻说:“今年夏粮经历了冬寒和春旱之后,由于省政府和各地高度重视,措施得力,还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收成。秋收已经结束,虽然准确的数据还没有完全汇总,可从各地的情况看,主粮丰收已成定局,这样的大好形势,是你作为省长,带领全省各地各部门,通过辛勤努力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样的成就面前,你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村耕地集约化水平,走高效农业之路,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粮大户,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是中央精神明确要求和政策主导的方向,按照这样的道路走下去,就是坚持和贯彻,就是大局意识和政治坚定的体现。”林东生变换了话题,看着齐天翔义正辞严地说着:“按照这样的路线走下去,就应该是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方向,也应该是坚定不移的路线方针。何况中央精神都是大政方针,结合着总体要求来下达的,什么时候也没有要求地方政府原封不动地贯彻执行,都是要求依据当地实际贯彻落实,咱们就按照指示精神认真部署就是了,写什么文章阐述意图?怕别人不知道咱们再做什么,倡导什么吗?”
    林东生绕了一大圈,还是回到了文章这个问题上,一点不出乎齐天翔的预料,就坐直了身体,看着林东生认真地说:“您分析的很对,也很有针对性,昨天中午与您通话后,我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明白了自己还是有些操之过急了,可做不可说的事情,还是没有把握好分寸,看来还得向您虚心请教才行。”
    “言不由衷,过来填乎我几句就行了?我需要这样的解释吗?”林东生面部神经松懈了下来,可还是严肃地看着齐天翔说:“怎么说和怎么做,从来就不是一个性质的问题,这你比我清楚。有时候我很羡慕你们这些知识分子,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素养,可以边干边总结,既提升了实践高度,又丰富了理论基础,两个领域都没有耽误。”
    “可是,您下来一定要说到可是了。”齐天翔微微笑着接过了林东生的话头,略带严肃地附和着:“由于过于强调个人的感受和理论的提升,难免在工作实践中追求效果和佐证,甚至有刻意粉饰实践的故意,为了理论可以不惜冒进,结果会因为这样和哪样的原因,给正常的实践活动带来偏差,也带来一些不应有的损失,最终受害的还是经济建设和百姓利益。”
    林东生对齐天翔接他的话,感到有些意外,可却也暗暗佩服齐天翔的反应能力和敏锐,他说的正是自己下来想说的话,就压抑住心中的不快,不满地瞪了齐天翔一眼,严肃地说:“你这不算全明白吗?过去说知识分子是可以教育好的一分子,或者说知识越多越反动,这样的定语未免以偏概全,很多都是站在一个卫道士的角度看问题的偏颇,但也不能否认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定位,所谓实践出真知总归是有可取的地方的。”
    林东生感到自己的话有些游弋,就直截了当地说:“昨天去看老领导,我们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对你的能力和信念的忠诚,我们没有任何的怀疑,而且也自信不会看错人,但我们唯一担心的就是想要做事的心情太迫切,以至于不管不顾,还有就是你正直善良的本性,可能会做出超越实际能力和控制范围的事情,这是我们最为担心和忧虑的。”
    林东生说着,凝视着齐天翔,认真地说:“有时候操之过急,损失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利益,还可能是团队,或者群体的利益,不可不慎,不可不防啊!”

第五百二十六章 面见书记(2)
    听到林东生语重心长的话语,齐天翔坐不住了,赶忙站起身来,面色凝重地说道:“您的提醒和批评我记住了,我身上肩负着很多关心我,帮助我的长辈和领导的希望,我不能因为个人的率性和功利而不负责任,我会时刻注意的。”
    “坐下,坐下,这是干什么?表决心吗?”齐天翔的动作和表态,使林东生感到意外,赶忙摆摆手示意齐天翔坐下,然后才是缓和了语气,温和地笑着说:“不是批评,更不是指责,只能算是忠告,但你说的没错,你身上的确背负着很多人的希望,不仅仅只是老领导和我,还有你的团队,以及全省七千万民众,这担子可是不轻啊!”
    看到齐天翔重新缓缓坐下,林东生依旧温和地笑着看着他,随即欠起身来拿过了齐天翔面前茶几上的烟盒,掏出一支烟来递给他,然后自己也掏出一支,摆摆手拒绝了齐天翔给他点烟的动作,而是将烟卷放到鼻子下面嗅着,过了片刻才悠悠地说:“是不是在下面听到了什么风声,过来听听我的看法呢?”
    齐天翔对林东生的动作和话语都觉得意外,尽管知道林东生会有这么一问,可还是感觉有些突兀。说心里话,对于眼前这位不苛言笑的省委书记,齐天翔不但有发自内心的尊敬,而且还有着很深的敬畏,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清晰地感知到他的存在和威势,也能想到他要说的问题,但从他严肃的有些刻板的脸上,很难看出任何的征兆。长期的官场生涯,已经将他的内心深深地包裹了起来,包括表情,也都是经过了磨砺的,喜怒不形于色还只是简单的表示,表情和心迹的不一致,才是最确切的表述。
    从基层一步步走到今天这样的高位,没有一定的内在修为是根本不行的,这既是仕途的需要,也是纵横官场必不可少的基础。时间在这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随之职务的升迁,环境和对手变得越来越复杂,就更需要智慧的判断和掩饰了,这不但需要绞尽脑汁,更需要机智和机缘。
    齐天翔自认为在这方面自愧不如,从最初自己在省纪委书记时结识林东生起,就对他的严肃和肃穆印象深刻,一直到现在,坐到他的面前,齐天翔也难以从他的脸上,看到下一步林东生会说些什么,更不知道他内心的想法,这种炉火纯青的境界,不但在岳父闫博年哪里可以看到,在赵浩南身上也能感觉到,可都不如林东生给他带来的震慑明显,而面对他凝视的目光,齐天翔唯一能做的就是点头称是了。
    看到齐天翔默默地点头,林东生微微地叹了一口气,缓慢地说:“这不奇怪,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总是要允许人家做些什么的吧!不然怎么能知道下一步人家落子何处呢?”
    “在人家的分管范围内,做什么工作或有什么动作,我这个班长也是无权干涉的,我不能不让人家做事,这不但办不到,而且组织原则也不允许。”林东生从沙发里站起身来,慢慢地在办公室里踱着步,意味深长地说着:“你齐省长回老单位看望同事,就属于再正常不过的人之常情了,不应该关注为什么回去的问题,至于需要注意的,还是回去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才是关键的着力点。”
    林东生踱到了齐天翔面前,站住了脚步,看着齐天翔说:“你走了,调查组进驻文化集团了,这就是变化,也就是人家要展开行动的原因。现在最让某些人紧张的,不是可以查出什么问题,而是隐忍不发产生的威慑。刀架在脖子上不可怕,大不了就是一死,可怕的是刀悬在头顶,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下来,这才是最可怕的。不知道你掌握了什么证据,查出了什么问题,牵扯到什么人,这是人家关心的问题,越是没有答案,才越发关注和紧张。毕竟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集团的利益。”
    “应该说你这招很有效果,首先在心理战上就掌握了先机,贱卖国企谁能从中获益,这是不用想就明白的事情,可获益的人要想顺利获益,没有利益输送或分割,哪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是辩证法看问题的角度,大家都是明白人,这点不会想不到。”林东生似乎转累了,走回来坐到自己的沙发里,看着齐天翔说:“没有更好的办法阻止调查,能做的就是转移视线,把水搅浑的最大好处,就是谁也看不清真相,目的就在于此。”
    “我还真没有想那么多,更不存在什么‘放长线钓大鱼’,或者欲擒故纵的问题,而是近来事情比较多,还真顾不上文艺院团转制的事情。”齐天翔望着林东生,有意轻描淡写地说:“这不,上午还要开财税工作会议,快到年底了一大堆会议都在等着我呢?”
    林东生微微瞪了齐天翔一眼,虎着脸严肃地说:“滑头,还不知道你那点心思,说得再多也不如做的看的清楚。工作是你在做吗?调查也是你在一线运作吗?没有你的指示或授意,现在会是这个状态吗?”
    “事多也是你自找的,工业振兴,农业集体化,商业和市场秩序规范化,再加上一个机构改革和依法行政,哪一件事情不是要耗时几年才能见效果的事情,做好一件事情都不容易。你倒好,开局之年就同时布局几件大事,能不周张和劳累吗?”林东生望着齐天翔,眼睛里射出怜惜的神色,可随即攸然即逝,转而奚落地说道:“不过我倒是听到议论,说咱们河海的年轻省长,不知是受到了何方高人点拨,开局之年既不折腾房地产,也不搞政绩工程,而是自甘寂寞,立足工业振兴,以及改变行政沉珂入手,描绘河海省的未来。看似耗时费力不讨好,实则是是反其道而行之,而且深谙慢就是快的道理,真是大智慧、大手笔,不但给自己争取了时间和政绩,也使得第一年不很好看的经济数据,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和托词。现在再加上农业现场会这么一笔,佐证着今年的农业丰收,实在是高明之极,若非高人指点,想必难有这奇局妙招啊!”
    林东生盯着齐天翔,亦庄亦谐地接着说:“初听我也不信,认为是奇谈怪论,再听就有些疑惑了,听得多了我也开始审视,越看越觉得所言不虚,这一个个看似孤立的行动,一旦串起来,是很有谋略和考量啊!尤其是时间节点的拿捏,恰到好处又相得益彰,的确是不同凡响啊!我也好奇,是哪位高人指点的妙招呢?”
    “所谓街市之上,三人成虎,看来传言成谶不是謬夸啊!”齐天翔在林东生的目光注视下,有些不自然地笑了,随即反唇相讥道:“如果说有高人指点,那高人也就坐在我对面,给我指路,为我遮风避雨,不但高大,而且是高风亮节,甘为人梯,德能俱佳之人啊!”
    林东生被齐天翔的神情和语言逗得哈哈大笑起来,指着齐天翔不住地说:“你真不愧是教师出身,语言表达能力一流,而且反应机敏,运用自如,真是不可限量啊!”
    林东生笑着,慢慢地收住了笑意,认真地对齐天翔说:“纵观省内外,能够全盘点拨你齐天翔的高人不多,老领导虽然睿智超群,可能够为你谋这样一场奇局,不夸张地说视野也是不足,我就更是看不到这么深远了。”
    林东生挥手制止了齐天翔的插话,自顾自地说:“这不是谦虚,也不是妄自菲薄,而是老领导和我,能力不可谓不足,可知识限制了视野,跳不出自身的局限。相对于你的知识和眼光,我们的确落伍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从你离开机构工作,开始负责全局工作之后,我们也是担心你的阅历会限制你的能力,可事实证明这些不但没有成为障碍,反而给了你更加谨慎和务实的理由,河州市委书记短短的时间就证明了这点,你的勤政务实,以及德能清廉的本性,征服了很多人,也获得了很好的口碑。”林东生关爱地看着齐天翔,慢条斯理地由衷说道:“走进省政府大院之后,若论年龄和资历,那么一群官场老手,哪一个是省油的灯,可这大半年来却是服服帖帖、风平浪静。这让很多人棘手的班子团结问题,在你这里不但没有发生矛盾,而且还产生了合力,这里面的原因,除了你没有官威的姿态,另外就是个人魅力起着主要作用了。”
    在林东生的目光注视下,以及好不吝惜的赞许之中,齐天翔简直如坐针毡,赶忙站起身来,急切地说:“您可不敢再夸我了,不然我可真要告辞了,您是班长,又是我的领路人,这样夸奖我,让我怎么承受得起。”

第五百二十七章 面见书记(3)
    齐天翔的反应让林东生很受用,也在他的意料之中,再次摆手让齐天翔坐下,然后才是严肃地说道:“夸奖的话你难以承受,那我说点你不一定爱听的话,不知道你是不是可以接受的了呢?”
    看到齐天翔神情庄重地望着自己,林东生略显严肃地问道:“李向东和林燕是怎么回事?你不要告诉我不知道就好!”
    “李向东和林燕怎么了?惹您生气了?都是年轻人脾气不稳定,您大人有大量,不用与他们一般见识。”齐天翔满脸关切地劝解着,可看着林东生不苟言笑的神情,以及严肃的眼神,也就不敢故作迷糊了,索性大咧咧地说:“李向东和林燕都是团省委的青年干部,是省委组织部作为第三梯队后备干部下派基层锻炼的,为的是更好的培养选拔到年轻干部,这是我们干部管理制度的一贯方式。现在已经将近十年的时间了,归队予以安排,有什么不妥吗?”
    林东生的表情始终严肃,脸上如同铁板一块,没有任何的松弛,依旧严厉地问:“这就是说你清楚这件事情了?干部选拔培养制度具体的运作程序,以及规程还用的着你告诉我?林燕是省管干部这点不假,可我记得李向东几年前就已经划归海东市委组织部管理了吧!不然这县委书记的实职是怎么来的?你在机关工作多年,又是行政法学专家,不会连这些基本组织程序也不清楚吧?”
    齐天翔望着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