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震动- 第6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省委小会议室就在七星楼外边一点,也是离七星楼最近的一栋建筑,原本是保卫七星楼办公的省府高级官员卫兵的居住地,以前没有小门和绿植间隔,卫兵不但负责七星楼的守卫,还有着巡视的职责。后来改造,卫兵看护的职责取消了,都改为大门外的统一值守,这栋二层小楼也就变成了办公厅的办公地。大楼建成后,办公厅一分为二,这里只留有几个负责内务的文秘人员,一方面负责七星楼的后勤保障和文件传送,另一方面就是管理省委的小会议室。
    说是小会议室,只是指性质,而不是格局。占据了小楼整整二层面积的会议室并不小,甚至比一般的会议室都要大一些。所谓的小,也是针对省委大会议室而言的,指的是这里召开的会议都是小范围的,也是规格最高的。
    这里很长一段时间是省委常委会议,或者一些小范围高规格会议专用的会议室,装修和布置都达到了很高的标准,不仅设置了软座沙发,条形长桌,还有相对数量的绿植和鲜花布置,更重要的是这里设置了专有的主席台,而且悬挂了国徽国旗和党旗,显得肃穆,又神圣威严,与在这里召开的会议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成为了很有标杆意义的一个重要场所。
    也就是因为有了这种的气氛,林东生不是很喜欢在这里召开常委会,不仅是林东生,就是此前的赵浩南,也很少在这里组织常委会,只是在人数难以控制的时候,才不得已选择在这里开会,而一般意义上的常委会,就都转移到了书记们办公楼里的小会议召开。以前是赵浩南的绿楼,现在是林东生的黄楼,这不但是形式上的方便,也是书记权力的体现。尽管看似不合理,可形成了惯例也就显得正常和自然了。
    省委常委会虽然不在这里开了,可并不是这里遭遇了冷落,相反到更加的显得和神秘。一些扩大了的会议,比如省两会的预备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主席团会议,全省宣传工作和组织任命诫勉谈话会等等,只要是超出了常委会的人数规模,以及书记小会议室的容量,而又需要多位常委同时出席的会议,都会在这里举行,就像这次省委省政府的联席会议。
    简短而热烈的鼓掌欢迎之后,随着主席团依序坐满,联席会议也就正式开始了。都是相当级别的领导干部,繁文俗套不但做作,而且多余,最自然的方式就是直接进入正题,也就是进入会议状态。
    事实上就是如此,会议由省委秘书长秦亮主持,在看到林东生等人都安然入座后,秦亮环视了会场一周,并刻意与林东生交换了眼神后,宣布联席会议开始,并且上来就进入到了第一项,请林东生书记讲话。
    林东生似乎很满意秦亮的干脆利落,或者是满意这次会议的准时召开。在全场整齐的掌声中,林东生环视着参加会议的所有人员,特别是坐在主席团的各位,然后才是笑着说:全省党政军人大政协的高层领导集聚一室,可谓是空前的整齐,空前的规模啊
    召开这样一个高规格的联席会议,是我提议的,原因也很简单,一年的工作即将结束,是时间总结和回顾一下工作的得失了。好在中央已经有了明确的结论,我们自己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了。林东生虽然是笑着说着话,可所有的人都可以从这看似温和的笑容中,读出其他深刻的内容。这也是林东生刻意要达到的效果,看到会场安静异常,就接着说:下来天翔同志要向会议通报进京述职的具体情况,以及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这是会议的重要内容,但也不是唯一的内容,不然也不会需要一天的会期。
    林东生刻意停顿了一下,再次环视着会议室里的众人,然后继续说道:天翔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中央述职汇报,即代表了省委省政府的统一意志,也带回来中央领导对我省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示及要求。这是需要在全省干部群众中,特别是我们这些党政层面负总责的领导干部中,形成共识和合力,并贯彻到明年的整体工作之中,成为动力和鞭策。
    特别是在省委明年将要进行的作风建设工作中,省政府的机构改革和精简工作中,以及人大政协机关作风整顿和社团组织的职能转变中,要有所体现,更要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林东生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语调凝重地说:这些随后各部门领导干部和负责同志,要进行必要的说明。另外就是河州岛城和较大市的河中市的负责同志,对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所进行的配合工作。
    林东生似乎感觉到了自己神情的变化,就微微笑着说道:这些个事项,虽然都是简单的说明,可一件件说下来,一天的时间也并不是很宽裕。因此,咱们还是不要搞那些穿衣戴帽的俗套,直接进入主题,既节省时间,也节省精力。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下面就请天翔同志通报述职情况吧
    林东生结束了讲话,自然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并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仔细听来,掌声虽然热烈,可内容却是不同的。有向齐天翔杨群山等人发自内心由衷的掌声,也有侯哲海和唐建国敷衍无奈的回应,还有刘正国谢正飞讨好迎合的掌声,但更多的还是尊敬和礼貌的呼应。
    毕竟都是高级领导干部,而且位居河海省最高权力阶层,不论是政治智慧,还是个人能力,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即使对林东生的讲话有什么想法和不同意见,也是会依靠各自化解的方式解决,是绝对不会再这样的场合和会议上,有任何不适宜的表现的。
    这就是掌声热烈,可感觉各不相同的原因,掌声中能听的出来,鼓掌的姿势和手势,也能清晰地分辨出来,只是没有人计较并较真罢了。

第六百三十三章 联席会议(3)
    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齐天翔,尽管还要等待主持人的宣布,可都知道下来的时间段将是由齐天翔控制了。
    对于这样一个高规格的联席会议,所有参加会议的人都心知肚明,可却是有着不同的心思的。齐天翔代表省委,也就是省委书记的林东生进京述职,林东生提前安排通知,在齐天翔回到河海的第二天,就召集全省副省级以上干部的联席会议。这样的用意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根本用不着掩饰的,而且也是不准备掩饰的。
    省委书记因为身体原因难以进京述职,这本身就很反常。作为已经六十岁出头,属于超年龄就职的省委书记,能够继续坐在这个位置上,有中央的考虑,可能正常承担工作是基本的考量,也是必须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身体和健康程度就是敏感而关键的问题,有病还要竭力掩饰,即使住院也不敢对外告知,生怕因为健康问题引起高层的担忧,从而产生变数。可林东生却公然宣称自己的身体有疾,而且竟然以身体和健康原因请求改变述职人选,这不但反常,甚至有些匪夷所思了。
    林东生请求换人的理由很简单,而林东生所谓的身体原因,也只是腰椎引起的坐骨神经痛,进而影响到了他的活动范围,但也不至于没有了活动能力,连进京述职这样重要的事情都没办法坚持完成,甚至不顾及自己的政治生命,以及中央高层的看法。这不符合常理,也很容易产生倚老卖老的印象,无疑是非常冒险的一件事情。作为一个有着几十年官场经历,有着丰富政治智慧和从政经验的省委书记,这样的做法太低级,太有失水准。
    况且按照正常组织程序,省委书记没有能力正常履职,应该也是在省委组成人员范围内选择代理人选,而最佳人选应该是省委专职副书记的侯哲海,怎么也不应该是担任着省政府省长的齐天翔。这且不说齐天翔虽然也有着省委副书记的头衔,可这只是党对经济工作绝对领导的具体体现,并不代表齐天翔可以过多插手省委的具体事务。另外更重要的一点,还是齐天翔要代表省政府述职,这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负责省委省政府两个部门的述职工作,也不合乎常理。
    但不合乎常理的事情,却异乎寻常地顺利执行了,而且收到了出乎意外的效果。这表面上看是省委或林东生的请求打动了中央,可事实上却很可能是中央决策层对河海省的政治格局有了新的安排,这样想来很多不合情理的反常举动,就显得合乎常理,甚至是必要的程序组合了。
    省委选择了齐天翔,或者说是林东生选择了齐天翔,而这得到了中央高层的认可,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由此也可以看出侯哲海已经被摒弃在省委最高权力的角逐,这不仅是省委和林东生的选择,也是中央的倾向,形势已经明朗到任何人都能看清楚的时候,站队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林东生有意识培养齐天翔接班,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可培养意愿是一回事,是不是能够实现就应该是另一回事。毕竟中央考虑的问题会更加全面,既要考虑河海省委的意见,还要平衡各种政治势力的要求,更重要的还是要考虑到齐天翔的任职资格,以及资历经历经验能力等多种因素。这些很多在齐天翔来说都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可现在看来似乎已经不是问题,或者说不是很重要的问题了。
    齐天翔表现很精彩,从目前北京传递回来的信息来看,齐天翔代表省委省政府的述职,不仅没有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相反倒是因为述职汇报的到位,得到了中央高层的高度评价,这无疑是使形势逆转的有利因素。林东生借此时机,以联席会议予以高调的配合,也说明了他对这件事情的满意,以及将齐天翔推向前台的意图,这可能是林东生的意思,也可能还有着中央的授意。
    对于这种形势的出现,在座的许多人都面临着抉择。所谓天无二日,朝无二君,这是惯常的格局,也是大家都能适应的形态。以往省委有林东生,省政府有齐天翔,大家尽可能在以林东生为书记的领导下,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齐天翔为主的省政府的经济工作,大家已经习以为常并形成定式,如今瞬间的改变将会带来一场新的调整和组合,也并不是短期内就能够适应到位的。
    齐天翔将逐步取代林东生,成为河海省政治权力的中心,这是可以相见的事实。可这种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循序渐进的,这就为大家的适应带来了很多不可预见性。与林东生走的太近,恐怕会在齐天翔的未来政治格局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而过于亲近齐天翔,又担心引起林东生的不快。毕竟权力的失落是很难在短期内平复的,何况林东生经营河海多年,各种关系和网络盘根错节,即使是交出权力,余威和能量也是不可忽视的。
    这样的感觉瞬间充斥到了众人的脑际,而清醒的判断之后各人也有不同的倾向,这也来源于平时在省内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林东生和齐天翔的关系远近,各人也有着细微的不同。可现阶段大家的想法还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还需要观察,而当前最为迫切的还是听听齐天翔怎么说,这才是做出下一步判断的基础。
    不管众人是怎么样的感觉,齐天翔在林东生讲话结束之后,已经做好了准备,只等秦亮作为主持的宣布了。其实这样的准备,早在北京与林东生通气时,听到林东生的安排之后,齐天翔就已经在做着准备,而且也还非常重视这次联席会议的正式亮相。
    代表省委和林东生进京述职,尽管当时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议论,可也还是在很小的范围内,而且时间很短就成行了,没有过大范围的传播,再过不可思议,也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议论。可在京的这段时间,尤其是述职汇报获得的巨大成功的消息,迅速传递回河海,并与述职人选的的议论,形成了带有结论性质的结果,印证着,蔓延着。
    齐天翔的存在和变化,太过引人注目了,这也是难以消弭的现实。初期挂职河海省纪委,齐天翔的低调,以及作为并不是太让人关注,毕竟只是一个学者挂职,而且还是省纪委一个并不重要的部门,是很容易被忽视的。
    突然一日,不被人重视的齐天翔成为了省纪委书记,虽然因为资历和级别没有能进入省委常委,也就是副省级行列,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学者,猛然就成为省委重要部门的负责人,而且还有着前省长女婿的身份,引起的震动是显而易见的,也从此进入到了官场的视野。
    省纪委书记,省深改小组专职副组长,进而的省委常委,一切都没有出乎关注者的预料,也预判到一颗政治新星的出现和上升。随着齐天翔在省纪委岗位上所抓的大案要案,以及敢于碰硬的作为,猜测的目光和怀疑的目光,从来就没有远离齐天翔。
    等到齐天翔适应的省纪委的工作,低调务实的做派使好事者渐渐遗忘了他的时候,齐天翔再次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成为新一轮舆论的焦点。一个没有任何基层履职经历的省纪委书记,突然就成为了省会城市河州的市委书记,尽管是代理书记,可这样的职务变动还是与初任省纪委书记一样,太过匪夷所思,而议论和关注还没有平息,担任河州市委书记不到一年的齐天翔,又一个惊人的跨越成为了经济大省的省政府省长。这样的跨越太过轻松,也太过迅捷了,这对于苦撑苦熬几十年,尚且难以逾越省管到部管的许多干部来说,就不是羡慕嫉妒恨这么简单的问题了,已经是难以置信,或者说难以接受了。
    这些对于一般的干部,可能只是议论或非议,对于职级相仿的许多人来说,眼睛里看到的就不只是齐天翔的幸运和机遇了,还会刻意寻找齐天翔罩满光环的身上的瑕疵,找到令人心平气和的不足和缺陷,即使不能给齐天翔带来什么灾难,可也能给心理众人带来一丝平衡,哪怕只是暂时的一些慰藉也好。
    齐天翔很清楚自己面临的处境,自己的迅速蹿红有些出乎预料,而自己的仕途又太过顺利了,难免引起众人的妒忌,特别是与自己同处于部管干部的这些人,必须认真予以重视。尤其是回河海之后的联席会议,更是一种新形象的重新亮相,需要自己把握的不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