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震动- 第6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范本,自己单独享受专车待遇,让同级别的齐天翔乘坐中型客车,这样的作法就是一种自尊自大的表现,是很容易产生副作用的作法,而拉着齐天翔同乘一车,虽然会有些不方便,可却能产生很好的效果,也表明了自己的大度和修养,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非常感谢王主任的育成之举,如果没有您积极的斡旋,也不会促成领导河海之行了。”等待车辆运行平稳之后,齐天翔率先打破了车内沉闷的气氛,笑着对王海说道:“年底之前,领导能亲自过来看看,这对我们河海的扶贫攻坚工作,将会是巨大的促进,也会带来实际的效果啊!”
    “您可千万别这么说,什么育成之举,什么积极斡旋,好听话可以在大会上说,这样的场合还是不说为好。”由于升起了前后座之间的隔音玻璃,不担心前排的司机和秘书听到他们的谈话,王海的话语显得坦率了许多,微微地笑着说:“所谓无利不起早,与其说为人不如说是为己,我这也算是拉大旗作虎皮了,值不当您的非常感谢。”
    王海自我调侃地说着,尽力调和着与齐天翔谈话的气氛,淡淡地望着齐天翔说:“说是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可自己有几斤几两我很清楚,也就是到了年底才有了我们存在的价值,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
    “一个关系到民生改善和百姓生活提高的领域,却只是一个内设部门,虽然说起来是国务院领导直管,可这样的直管有什么样的作用,不用说也是众所周知的。”王海有些自怨自艾地说:“比着民政、农业、水利这些权重部委,扶贫办的作用和价值,以及运筹能力都乏善可陈,我作扶贫工作将近半辈子了,这里面的轻重缓急和着力点我能不清楚吗?”
    王海侧过脸来望着齐天翔,由衷地说:“这次随同副总理下来看扶贫开发工作,就是想利用副总理的身份和权力,促进一下各地党委、政府的积极性,改变一下扶贫工作临时抱佛脚的状态,可按照预定计划看了几个省,不说副总理,连我都不满意。不是指导思想不清晰,就是方式方法有偏差,还是过去的那种济困的扶贫方式,或者是大包大揽的养懒汉的方法,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成功经验不多。不仅方法上的问题,领导重视也是重要的方面,都是领导小组一把手挂帅,可真正发挥作用的也还是扶贫办的那几个人。也是东生同志分别疏通着关系,尤其是您还专门给我打了电话相邀,说难听话,即使没有你们的邀请,我也是准备建议副总理过来走一走,看一看的。”
    “只是没有你们的相邀,我们也师出无名,副总理出门总不至于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副总理的借口是想看看老区,而我的理由却是看中了您齐天翔这个省长了。”王海目不转睛地望着齐天翔,眼神中饱含着真诚,微微笑着说:“您代表省委、省政府述职,之后在北京活动期间,那么多的权力部门和单位您不去,却专程到我们那个清水衙门去看望,仅此一点也就让我看到,您天翔省长不简单,志向和眼光也是足够的高远。”
    看到齐天翔有想要分辨和解释的意思,王海伸出手来制止了他,急忙说道:“您让我把话说完,我这不是刻意地恭维您,也不是捡好听的说,我年长您几岁,还真没有必要自降身段来讨好您。您上次从扶贫办走了之后,我让秘书把您近几年发表的章,凡是能找到的都找了出来,发现您这个人不仅仅是一个学者,一个善于学习和表达自己思想的人干部,更是一个有着朴素感情和悲悯情怀的高级干部,您不但亲民,而且还能利用自己的影响和能力助民。这些从您不同时期的章中就能看的出来,确实让我感触良多,又受益匪浅啊!”
    “刚才您还说过要说实话,不说官话套话的,可就这一会儿的功夫,您就把我夸得像朵花一样,这就不算是口是心非了?就不怕我脸红了?”齐天翔好容易等到了王海话语的间歇,赶忙插话进来说道:“说到人,或者学而优则仕,我与您相比又算得了什么,我充其量只能算是误打误撞走上了仕途,可您却是正宗的农业专家,而且利用所学做了几十年扶贫工作,这才真正是毕生精力从事一件事,并且作出了成就。人如此,可算是实至名归了。”
    看到王海会心地笑着,齐天翔接着认真地说:“我还年轻,无论是从政经验,还是综合能力,都存在着许多学习和提高的地方。工作上也只是凭着一股热情和信念,却尝试着,亲民爱民都谈不上,只是一种朴素的感觉在起作用。”
    “我生活在城市,生长在温饱有基本保障的工人家庭,对农村的贫困了解的不多,也难以适应时至今日还有家庭温饱都解决不了,因此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关注的也就多一些,章中涉及的自然也就不少。”齐天翔在王海微笑目光的注视下,认真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由衷地说:“现在走上了这个岗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生活改善,就成为了我应该关心的现实问题,河海省是一个丘陵山地面积占比较大的省份,农业和农民始终是省长绕不开的问题,可这一年来各自事情缠身,我居然就没有过多的时间关注扶贫开发这件大事,只能放到明年的计划里进行部署,想想也真是有些惭愧。”
    齐天翔微笑地望着王海,真挚地说道:“上次在北京,尽管只是简短地交谈,可我却从您的谈吐中学到了很多,也很有启发。这次请副总理和您到河海来,就是想更多地得到指导,即使这次难以如愿,我也会想方设法请您过来的。毕竟我们只是摸索,太需要指导和启发了。”

第六百五十六章 扶贫攻坚(5)
    “您知道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吗?”王海耐心地等齐天翔慢慢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之后,才认真地望着齐天翔,慢慢地说:“那就是真诚,坦荡无私不虚伪,这就是您最让人满意和欣赏的地方。”
    王海没有等齐天翔回答,就自顾自的说:“您自从进入官场,十几年来一路高歌猛进,进步之神速让人目不暇接,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一颗政治新星。能以一个学者身份,取得这样的骄人业绩,引人关注是肯定的,可您的行事和做人,却极为谦虚和低调。除了一些章中可以看到您的存在,很少能在公开场合见到您的身影。可不管是发改委、交通部、住建部这些权力部门,还是环保部、信访办这些冷门单位,只要是与您有过接触和交往的部门头头,对您的印象都非常好。不仅仅如此,就连安监总局的老童,这位冷面煞神都对您赞赏有加,就更不用说国务委员和更高级别的领导了。”
    “您年轻却并不骄狂,执着却不任性,人气度和修养表现的淋漓尽致,为人谦虚待人真诚,特别是行事风格上更是磊落平和,始终以一颗平常心对人对事,甚至有的时候还显得单纯和稚嫩。”王海看向齐天翔的目光,充满了欣赏和温情,缓慢地说:“在现今官场,勾心斗角,明争暗斗,派系林立的情形下,您应该算是另类。可正因为这种超凡脱俗,甚至是不成熟,却获得了巨大的实际效果,不能不说是个特例,或许这就是更高层次的政治智慧,也还真是很难说啊!”
    “经您这一夸,我可真是居心叵测精于算计了,可能够在你们这些富有政治经验和生活阅历,洞若观火的高手面前,能瞒得了一时,瞒得了一世吗?”齐天翔呵呵笑着望着王海,认真地说道:“以前作纪检工作,工作性质所限,来不得过多的虚假,后来到河州任职,乃至随后担任河海省长,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状态,哪敢稍事懈怠,更别说工于心计为自己谋划了,这也算是本色出演了吧!”
    王海深为欣赏地看着齐天翔,思谋地慢慢说道:“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也许这就是您得以自如应对的原因之一吧!您的心思不在仕途,因此也就不过多地投注精力,而是把有限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工作之中,反而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王海说着话,似乎触动了心中的柔软,感慨地继续说道:“您有年龄优势,又有深厚的学者背景,能干的事情很多,时间也有很多啊!不像我已经到了日暮西山的境地,能做事的时间不多了,真是羡慕您啊!”
    “您可别这么说,您作了几十年扶贫工作,不但有能力,而且有经验和心得,还是能有所建树的。”齐天翔从王海的眼睛中,看到了一份真诚,还有一些淡淡的伤感,不由深有感触地说:“河海省扶贫开发工作,需要您的支持和关注,也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对河海省的扶贫攻坚倾注心血,以使河海省的脱贫攻坚关注,能够走的更稳妥,也更顺利一些。”
    齐天翔说着话,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手表,微微笑着关切地对王海说道:“还有一些时间,您也休息一会吧!下了车还有不少事情,等着您呢!”
    看到王海会意微笑着点点头,齐天翔欠身按下了隔音玻璃的按钮,等玻璃缓缓落下之后,才缓慢地对前排的小张吩咐道:“放点轻音乐,轻松一下。”
    随着小张的操作,轿车不大的空间里响起了丝竹乐的声音,是经典的传统音乐,轻抚慢弹之间,美妙的音乐轻柔曼妙,悠扬婉约,幻化出了美景美色,仿佛使人置身于南方的烟雨水乡。绿茵茵绒毯般的稻田,画着优美曲线穿梭与水田间的河流小溪,弥蒙间丝丝柔柔的雨丝,与升腾如薄纱的青烟糅合在一起,散发着淡淡的稻香,瞬间使人觉得清新自如,犹如仙境里漫游一般。
    低徊优雅的音乐声中,王海似乎很享受地闭上了眼睛,脸上还挂着微微的笑意,仿佛很满意齐天翔周到的安排,以及这份好意,还有就是这美妙的音乐。
    齐天翔也微微闭上了眼睛,可脑海里却格外的纷繁杂乱,纵使音乐声音再过轻柔曼妙,也丝毫就安静不下来。想起下来要召开的三地市的扶贫汇报会,以及随后进村入户的访贫问苦,还有此行的实际效果,特别是副总理的感觉,齐天翔觉得怎么样都不能掉以轻心。
    还有就是王海刚才的话语,略带无奈的神情,深深地刺痛着齐天翔的神经,似乎能够感受到王海壮志未酬的不甘和心酸,也能感觉到他满腹的悲凉和无奈,以及为了退出现职后的去处所做的努力和期望。
    王海已经到了临近退休的年龄,随后的去处就是到人大或政协作短暂的过渡,再一种可能就是直接退休。这取决与他的作用和领导的心愿,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可关系却不是很大。对于国内知名的扶贫开发方面的专家,以及国家扶贫领域卓有成效的负责人,王海的未来处于两可之间,既不能过于悲观,也不是很乐观。
    王海应该说是经历了改革开放全过程的知识分子了,从最早时的下乡知青,到恢复高考时第一批进入名牌高校深造的大学生,应该说是他生命里的第一个巅峰。大学毕业就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农业部,开始了他长达三十余年的仕途生涯。
    由于大学所学的专业是农业区域布局和开发,重点涉及的还是地区间农业均衡和比较性研究,与扶贫和开发扶持有一些瓜葛,可当时还是集体农业事情,还没有扶贫这么一个提法。进入农业部不久,正好国家开始重视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之后,地区间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农民的生活改善和温饱现实,开始抽调人员组建扶贫研究和指导机构。
    最初的扶贫机构,还是以研究政策和实施方针为主,还只是农业部的一个局级机构。作为科班毕业的大学生,王海的所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应用,不但作为领导助手出谋划策,随同调研和调查,而且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实践探索,发表了一批很有理论分量和前瞻性的章,得到了部领导,甚至是中央领导的关注和好评。一时间不断参与重要的会议,俨然成为扶贫这个新领域的专家,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处级干部,实现了仕途的首个跨越。那个时间王海可算是如鱼得水,也达到了生命里的第二个巅峰。
    正是由于有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厚重,王海的学者和官员的身份纠结,也就从此开始了。先是母校想将他召回学校,做理论和教学工作,并且许诺了教授和院系副主任的头衔。后有国务院刚成立的发展研究中心,试图将他招致麾下以壮实力,而且也有着诱人的条件。可拥有着决定权的农业部,却是无论如何也是不能放弃这样一个人才的,不仅将他列入了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将他送入了中央党校,而且一步到位帮助他实现了生命在里的第三个巅峰,成为了司局级的扶贫办主任。
    三十出头就位居正局级,这在全国也是没有先例的,可在改革开放初期大胆使用和选拔年轻干部的大背景下,却是很容易让人接受的事实。这之后作为专业的扶贫办负责人,王海在三个巅峰之后,进入了人生的低谷,而且长达几十年,再也没有离开扶贫这个领域。
    从农业部的扶贫办,到民政部的扶贫救助厅,再到农业部的扶贫办,然后是国务院扶贫办,机构再不停地变动,职能也在调整中增加或减少,唯一不变的就是王海扶贫领域一把手的身份。扶贫办也在屡次调整中不断升格,王海的职务也在二十多年间从司局级到副部级,再到国务院直属办事机构的正部级。工作性质没有任何的变化,可王海却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变成了两鬓斑白临近退休的老者,职务虽然也算是实至名归了,可却总觉得还有些心愿未了,还有些想干的事情没有干完。
    想到了王海的际遇,齐天翔未免内心生出一些莫名的感慨,作为扶贫领域多年的老领导和专家,几十年来做了数不清楚的工作,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可无论大环境,还是实际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尤其是近些年某些领导的好大喜功,使得扶贫工作成为了花团锦簇的形象工作,不但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也严重伤害了贫困地区老百姓的感情。
    这些情况不但王海感同身受,齐天翔也是很有感慨,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是无奈地看着扶贫工作流于形式。如今走上了省长的位置,却是难以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