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钮祜禄氏日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穿之钮祜禄氏日常- 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魂魄不安,怎么着也得大喇嘛亲自到灵前来念念经才行。”
    阿灵阿心里一惊,这是什么骚操作?让十岁的大喇嘛来京城?阿灵阿觉得以桑结嘉措的谨慎小心,怕是绝对不肯轻易带着那小屁孩离开藏区的老巢。
    他回禀说:“桑结嘉措怕是不肯,来京师他怕朝廷出手扣人。且藏地来京师肯定经过蒙古,蒙古现在乱成一团,如果走在路上噶尔丹半路截道可如何是好?”
    没想康熙冷漠地说:“那就是噶尔丹不敬大喇嘛,忘记去世那位大喇嘛对他的谆谆教导,犯下教徒在凡间最大的孽。可惜了,蒙古兵荒马乱,噶尔丹犯上作乱,尔等竭力营救,导致大喇嘛身受重伤,朕真是深感痛心,不是吗?”
    阿灵阿惊了惊,为康熙话语间的老谋深算和阴狠毒辣而吃惊,可旋即明白了康熙的道理。
    何必对这些忘恩负义、狼子野心的人仁慈,就让他们死在狗咬狗里,朝廷坐收渔翁之利即可。
    阿灵阿点头称是。然后他就要拆开信件。
    康熙却在这刻自己拉开殿门,竟然是要走的样子。
    阿灵阿喊了一声:“万岁爷!”
    问了一句:“您不看啦?”
    康熙回过头很奇怪地看着他:“看什么看?后宫还乱着呢,朕忙得很。而且刚才不都说完了吗?就按刚才说的办,你准备准备去和阿喇尼一起接新任大喇嘛进京。”
    “您这是认定是后一种了?”
    康熙笑了笑,走回来把手里那串佛珠挂在阿灵阿官帽上。
    “这是太皇太后遗物,带去给那十岁的大喇嘛做见面礼吧。”
    阿灵阿赶紧手脚利索地拆开信件,桑结嘉措是一代藏传佛教的大师,书信通篇都是极富哲学气息的佛教用语,若是一般人乍一看大约都不明白这信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
    好在阿灵阿自从当了这个理藩院尚书后就找他虔诚的老娘巴雅拉氏给他辅导过,在过滤掉那些浓厚的佛学字眼后,他洋洋洒洒三大张纸,能简单地概括成一句话:
    大喇嘛于十年前不幸圆寂,第巴桑结嘉措万死寻得转世灵童,悉心教导已有十年。
    阿灵阿对着康熙的背影禀报了结果,又称颂了一句“万岁英明”。
    康熙对这个结果一点都不惊讶,或者说在康熙的帝王心术中,不管大喇嘛是真不是真的死了于他都已经不再重要,这个人在他心里既被认定死亡,那他就必须死。
    从他认定的那刻开始,刚才阿灵阿回答的所有问题,他早就一一在心中做好了盘算。
    阿灵阿取下头上的那串佛珠,朗声说:“奴才这就回去准备准备,不日就前往和阿喇尼汇合。”
    康熙赏了他一句:“自己保重。”
    阿灵阿又喊了声:“奴才再斗胆请问皇上,奴才可不可以把福晋带回去,好歹奴才上前线出生入死,总得和夫人告个别吧?”
    康熙听见这事,突然脸色就变得奇怪起来。
    他走回来抄过桌上一叠折子就打在阿灵阿脑袋上,“怎么了?和你福晋恩恩爱爱是吧?高兴是吧?得意是吧?跑朕这儿来炫耀了是吧?”
    阿灵阿抱着脑袋一副“我冤枉”的表情,他乞求地看着康熙问:“奴才没几日就出去了,这都不行吗?”
    “行,也行。”康熙咬牙切齿地说,“等你滚了就让你福晋继续回畅春园陪着德妃。”
    “那陪到什么时候?奴才不在,家里还要福晋照顾,奴才两个儿子才……”
    阿灵阿说到一半,但见康熙的眼神里全是火气。
    “等德妃笑起来那天啊,让你们一个个都不好好劝她,让你们一个个都帮着她和朕闹,活该你家里没福晋陪你。”
    说完,康熙吼道:“滚滚滚。”
    阿灵阿捂着被踹的地方小声嘀咕:“德主子要心情好还不简单。”
    康熙狠狠踹了他一脚,只剩下:“赶紧滚,活着回来就行了!”
    …
    德妃是在给太皇太后送丧回来后就再也没对康熙爷笑过的。
    那日,太皇太后的金棺在殡宫停放了一个月之后终于是被移送到京郊的巩华城。
    送行的除了康熙之外,男子自太子往下,京官三品往上,女子自嫔妃往下,三品诰命夫人往上,皆穿孝送行。
    金棺出发的时候,整个紫禁城都陷入了一片肃穆,宫女太监跪在永巷两侧,嫔妃们牵着小阿哥和公主,皆步行在金棺之后,直到东华门前才换坐马车。
    金棺送抵巩华城后,康熙又亲在灵前祭奠,一群人出发的时候天才蒙蒙亮,等回到宫中的时候已近日落,所有人都疲惫不堪。
    马车在贞顺门前停下,嫔妃们在此下车换坐轿子回宫。
    攸宁一路都陪在太后身边,马车一停,她先下去,随后同乌嬷嬷一块儿搀扶太后下车。
    她招手让太监们把太后的轿子抬来,准备搀扶太后上轿,太后心疼地拍了拍她的手背说:“你别送我了,今儿只管回家去吧,这大半个月为了陪我你都住在宫里,就是探花郎不说,有余和岁岁丫头也该想额娘了。”
    攸宁说:“家里有我公公婆婆在,不妨事的,而且孩子们同揆叙也很亲近,尤其是岁岁,哭闹的时候揆叙一哄就不哭了,比我还管用。太后,就让我再在宫里陪您一天吧,明儿我就回去。”
    太后见她如此坚持,甚为宽慰地叹了口气。
    “难为你这个孝顺孩子了,就依你吧。”
    两人正准备坐轿子离开,忽然打身后传来一阵骚动,攸宁往后瞧,一群宫女太监们围在一驾马车旁,人群里还有人在喊“德主子昏过去了”。
    太后也是听见了骚动,“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攸宁说:“听着好像是德妃昏倒了。”
    太后忧心忡忡地说:“那孩子素来身子挺好,昨儿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晕了?”
    攸宁脸上露出了几分为难的神色,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太后自然是瞧了出来,问她:“你是知道什么?只管同我说说。”
    攸宁叹了口气:“皇贵妃说太皇太后生前最疼德妃和五公主,就让德主子昨夜在殡宫为太皇太后守最后一程敬敬孝心。昨儿晚上那么冷,珍珍心疼得不得了,对皇贵妃难免抱怨了几句。可德主子是一句话都没说,在太皇太后灵前念了一宿的经。今天咱们又这么早就出发,想来德主子应该是一宿都没能合眼。”
    太后虽然一辈子养尊处优没吃过苦,但宫里的那些手段她心中却是门儿清。
    “孝心”这个东西真正在意的人是放在心里,总挂在嘴边的人往往不是真的为了“行孝”,只是借着“行孝”的名头实“折磨”之实。
    太后心中泛起一丝不快,往日她是抱着“不聋不哑不做家翁”的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如今竟然有人借太皇太后的名义发难,这无疑是触到了她的底线。
    “走,扶我瞧瞧去。”
    攸宁搀扶太后走到德妃的车驾旁,原本围着的宫女太监们纷纷避让开。
    德妃双目紧闭,脸上全无血色地倒在马车里。珍珍看着倒还颇为镇定,正跪在她身旁用一方帕子擦她头上的冷汗。
    她见太后亲自前来探望,惶恐地要起来行礼。
    太后朝她一摆手,“算了,你护着德妃就是,喊太医了吗?”
    珍珍说:“蒙太后关心,秋华已经去请太医了。”
    太后又问:“怎么突然就晕了?”
    珍珍为难地咬了咬唇:“许是姐姐身上不舒服,这才突然昏倒的。”
    珍珍说得真诚,若不是太后已经听攸宁说了前因后果,她真会信以为真。
    太后正要问是不是同皇贵妃有关,秋华领着太医来了,太后便先让太医给德妃把脉。
    太医一来,所有的话都聚焦在了“有喜”二字。
    恰好皇贵妃姗姗来迟,她能面对的只有她最讨厌的女人再度有喜,和太后的怒火与不快。
    当朝中再度以皇贵妃统领后宫有功、协办丧仪有功请立皇后被提及时,太后先是不高兴地吩咐:“让皇贵妃先静静心吧,还在丧中,哪里急这些。”
    可康熙太熟悉德妃,又或者德妃从一开始就没有要瞒康熙。他很快就知道德妃在这其中的故意,他当即给了德妃两天脸色。
    无他,比起德妃耍心眼阻碍皇贵妃立后,他更不明白德妃为何情愿拿自己身体做赌注也不愿意和他说说心里话。
    可康熙甩了两天脸就发现,德妃这胎是真的不大好,丧礼加那一夜守夜留下的疲惫让她伤了胎气。
    于是再一通眼泪,无数碗安胎药后,不高兴的人就成了德妃。
    康熙爷心情不好就见不得珍珍和阿灵阿恩爱幸福,他就硬拆了珍二这对鸳鸯,非让珍珍每天都要进园子哄德妃高兴。
    珍珍作为那个旁观者,决定全程闭麦,由着姐姐去,且她知道姐姐做了多年的宠妃,会有分寸地拿捏这当中的尺度。
    就是辛苦她送了阿灵阿出京,在担心受怕之余,还得在畅春园看中年“夫妇”矫情。
    好累,真的好累。
    她每天都在看戏的情绪里,数着阿灵阿走到了哪,见到了年幼的大喇嘛没有。
    两个月后,当借着七公主生辰,德妃和康熙终于坐在一起用饭的那天,青海终于寄来了阿灵阿的奏报:
    急报:大喇嘛进京队伍遇袭。
    可这封信愣是没说结果,比如死了没?谁动的手?
    作者有话要说:  评论有红包。
    有看见很多小可爱说希望姐姐幸福的,其实我觉得姐姐最幸福就是宠爱也有,脑子还清醒。扶她起来,让她好好做宠妃和太后。
    你看我们珍二,多么开心,202值得啊!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chaizq29 20瓶;zz 15瓶;追文少女、吾皇、无机盐、sunshe、胖胖 10瓶;24828306、aberzj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191 章
    康熙顿了下; 反反复复翻着这张简单的纸; 最后一拍桌子吼道:“死阿灵阿!怎么不写完!!”
    然后他抓着这张奏折; 也不给女儿过生日了; 直接就回清溪书屋找大臣们骂阿灵阿,哦,顺带讨论下解决方案。
    可讨论了半日完全没有思路; 康熙当天连觉都没有睡好,这才换来了德妃亲自去清溪书屋宽慰他几句。
    这大约,是这些天唯一可以算好事的消息。
    …
    那边皇阿玛和额娘暂时议和; 四阿哥胤禛闲来无事像个小尾巴一样跟着珍珍去了一次适安园。
    适安园里,李念原正在准备自己的高考冲刺。
    受太皇太后丧期影响,康熙三十年的恩科延期一个月,他多了一个月的时间能够备考。
    可李念原一点也不高兴; 他抬头看见珍珍回府问:“你姐姐好点了?”
    “宫里有事。”
    珍珍简短的回了一句就不再说话; 李念原心知肚明,这有事基本都是军事; 如今前线紧张; 这一科的会试都不那么引人注目。
    “我觉得读这些也没用!”
    李念原把书本往地上一摔说:“你看看阿灵阿说走就走; 立马就为国建功立业; 我在这儿读这些经史子集又不实用。”
    胤禛冒了个头说:“李老爷怎么这么说话呢?”
    李念原见是四阿哥; 激动地热了盈眶:“四阿哥怎么来了?想吃什么?我找人给您做!”
    李念原每回见胤禛都是如此; 胤禛也习惯了,而且他也颇好口腹之欲,所以跟着李念原有好吃的; 是他根深蒂固地想法。
    李念原大概浑然不知,他在这群人心里立足,主要靠那张老饕餮的嘴。
    不一会儿,李念原那儿就让厨娘做上了春日宴,让四阿哥可以好好吃上一顿。
    胤禛举着一块桃花糕,平日里小嘴一张一口一个的人,这回却举了半天也没吃下去。
    珍珍拍了拍他的肩膀问:“四阿哥,怎么了?”
    胤禛已经是十四岁的孩子,在古代这个年纪,有些人甚至是连儿子都有了的。(比如胤禛他爹康熙)
    胤禛是宫里长大的孩子,更是早熟,珍珍早就不能像他还是个肉团子时那样揉搓他的肉脸蛋问他什么心事了。
    而且如今胤禛体型消瘦,想事情的时候一张脸板得和铁板一样硬,一点也不好玩。
    “姨母,阿灵阿到哪了?”
    “刚刚来信了,应该是到西宁了吧?”
    珍珍拿出阿灵阿走前给她画的自己的地图,她每天都会在上面做个标记,猜一猜阿灵阿走到了哪里。
    “但愿他能办好。”
    胤禛看着珍珍在图上的比划,发现那距离足有京城到江南的几倍长后,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只剩下了这句话。
    李念原凑在旁边看了半天,更是抑郁:“我就觉得这书越没意思,你瞧瞧阿灵阿这去的地方、做的事情,再看看我,这都几千年的道理了,做官也用不上,做生意也用不上啊。”
    哪想胤禛却朝李念原摇摇头:“李老爷,话不能这么说。所谓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开疆拓土是第一步,归化育民才是后面的无数步,这时候就要靠读书人千年的功力和头脑了,您可不能说这没用。”
    珍珍有些讶异,她是一直看着胤禛长大的,从一开始知道他是未来的雍正,到后来才渐渐习惯把他作为自己疼爱的小辈。
    可现在,从他轻巧的一句话里,珍珍知道,他真的是做帝王的料子,小小年纪早有不同于人的见地。
    “汉人的书自然是有用的,不然我们满人入关为何要读呢?”
    未来的雍正爷举着礼记朝李念原笑了笑,然后说:“祝您高中,我到时候求皇阿玛请您给我做讲学师傅。”
    李念原受了鼓舞,立即回去继续头悬梁锥刺股,以求比阿灵阿更早获得四党忠实席位。
    而当他走了,胤禛再度扯过阿灵阿留下的图纸问:“姨母,阿灵阿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不写结果?他有说要怎么做吗?”
    …
    没有写结果的阿灵阿正骑在马上,幸好此时已是初春,草原虽然仍寒风凌厉,但整冬不停的大雪总算不再落下。
    身为朗清时的阿灵阿颇爱旅游,也曾带着珍珍在大学是去蒙古自驾,但他那时候在国道上驰骋的时候,死也没想到自己会以这么老土的方式再游蒙古。
    骑马。
    阿灵阿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