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家大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贾家大少-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在瑚哥儿年纪不大,也还等得。”
    闻及司徒衍亲自过问贾瑚的婚事,李氏连呼阿弥陀佛,随即笑道:“能得圣人如此青睐,倒是瑚哥儿的造化了。”小张氏也跟着笑道:“瑚哥儿真是好福气,说不定能娶个公主郡主回家呢。”
    张氏微微摇头,轻叹道:“圣人亲自赐婚固然是荣耀,可要是尚了公主,却未必是……”
    大夏立国至今,皇帝赐婚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两家都是朝中重臣,双方谈妥婚事以后再去请旨,求的不过是个尊荣,另一种则是公主郡主下降,这个就不需要臣子同意了,皇帝直接指婚即可。
    若是指个郡主县主也就罢了,不过是儿媳妇身份高点,别的倒也没有什么,张氏最怕的,就是圣人给贾瑚指个长公主过来,驸马不得议政,这是太、祖皇帝规定的,贾瑚尚公主,实在是亏大了。
    见张氏面露忧色,小张氏忙安慰道:“婶娘不必过于忧虑,圣人既然看重瑚哥儿,想来不会绝了他的前程,他老人家的想法,岂是我们能够揣摩的,婶娘安心等着圣人的安排就是。”
    张氏想了想也是,太后亲口说了,圣人要管瑚儿的婚事,他们就是再担心也无济于事,还不如往好的方向去想。司徒衍没有女儿,虽有几个年幼的妹子,可是太上皇尚在,几位长公主的婚事,更该他来做主,倒是两位年长的王爷家里,适婚的县主有好几位,圣人究竟属意谁,不是他们该过问的。
    张氏担心的事情,司徒景听说了也是很在意的,他可不希望贾瑚回头就成了自己的小姑父,还装出满不在乎的表情去问过司徒衍,到底想把哪位小姑姑或者堂妹许给贾瑚。
    司徒衍明知司徒景的心意,还是逗他道:“怎么?景儿担心贾瑚的辈分超过你?”
    司徒景默然无语,沉默半晌方道:“驸马不得议政,贾瑚若是尚主,真是可惜了。”
    司徒衍见他神色认真,并无他意,方轻笑道:“你舍不得错过贾瑚,朕又如何舍得,你的那些小姑姑们,自有你皇祖父操心她们的婚事,朕不会插手,不过你三叔家的大妹妹,倒是不错的。”
    “三皇叔家的大妹妹?”司徒景凝眉细想,脑海中勾勒出一个袅娜纤巧的形象,疑问道:“可是小名唤作可儿那个?”浔阳县主是忠敬王爷的嫡长女,比司徒景小四岁,两人幼时一起玩过。
    司徒衍浅笑道:“正是她,景儿觉得如何?是不是很相配?”若不是无意间发现了司徒景对贾瑚的情愫,司徒衍再是重视贾瑚,也不会关心他的婚事,不过现在,却是不能不管了。
    司徒景黯然垂首,沉吟道:“父皇金口玉言,你看中的姻缘,自是天造地设,佳偶天成。”
    除了贾珍,今年的会试贾瑚还关注一个人,就是苏怡。他私底下跟韩奇讨论过了,要是苏怡会试能考第一,本朝第一个连中六元的奇迹,就会在他身上诞生,想想都有些小激动呢。
    会试开考那日,天公作美,晴空万里,贾瑚就对司徒景说,这是老天爷都要成全苏怡,给他这么舒服的天气考试,若是换了三年前,就凭他的那个小身板,肯定是不能坚持到考试结束的。
    司徒景却说,二月份的天气,终究是冷了些,不利于士子们的发挥,他想说服司徒衍,从下届春闱开始,把考试时间推迟到三月,这样一来,就再也不用担心会试遇上倒春寒了。
    贾瑚愣了愣,立即感到了自己和司徒景的差别,自己想的是“山来就我”,司徒景想的却是“我去就山”,高下之别,一目了然。随后,他还中规中矩向司徒景谢了恩,搞得他莫名其妙。
    见司徒景不明白自己的意思,贾瑚不得不解释道:“若是殿下能说服圣人,我可就是第一批的受益者。”贾瑚已经打算好了,后年回江南参加乡试,倘若中了,三年后就要参加的会试的。
    司徒景回过神来,打趣道:“二月考还是三月考并不重要,你别一路再是第二就好。”
    榜眼有什么不好,那可不是想考就能考的,贾瑚在心里腹诽道,却不敢说出来。
    会试放榜,苏怡不出所料高中会元,一时间,苏家的门槛差点被人踏破。道贺的,提亲的,不一而足,逼得苏老太太闭门谢客,苏怡要准备殿试,苏悦要备嫁,谁有闲工夫跟人闲扯。
    到了这个时候,没有人会怀疑苏怡中不了状元,只要殿试的时候,他不犯低级错误,就是冲着连中六元这个旷古绝今的名头,司徒衍也会点了他为状元,这可是千古佳话啊。
    十八岁的状元郎,本身就够引人注目了,他还是苏太后的娘家侄孙,未来的国舅爷,更是从小被当今皇帝养在宫里,跟太子一起养大的,最重要的是,苏怡还没有定亲。
    以上这些条件综合在一起,想要苏怡当女婿的人家就多了去了,没资格的那些只能想想,有资格的就开始找关系,就连张氏,都因为跟苏怡的姑母关系亲密被几家人求上了。
    单是这些也就罢了,随便打发了就是,不要说她了,就是苏姑太太,那也是嫁出去的女儿,管不了侄儿的婚事,苏怡的祖父和父亲虽然早逝,可还有伯父在,婚事是有人做主的。
    岂料史太君也动了心思,让张氏帮着问问,元春是否合适,吓得张氏差点都不会说话了。
    别说元春了,就是张氏自己有年龄适合的亲闺女,这个时候也不会上赶着去问的,被拒绝的可能太高了,毕竟圣人疼爱苏怡是众所周知的,说不定他老人家想亲自指婚呢,还是矜持点好。
    好在史太君就是这么一说,张氏设法搪塞过去也就算了,没有一直追问。不过张氏也因此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王氏一直被禁足,以后给元春找婆家,可就要成她的责任了,真是麻烦。
    进入三月,殿试开场,这是司徒衍登基后的第一次春闱,又有苏怡连中六元的可能在那里摆着,格外引人注目。很多人都在猜测,苏怡会毫无争议成为状元,司徒衍却是比谁都要紧张。
    对司徒衍来说,点苏怡为状元并不是难事,可要是金銮殿上,苏怡交出来的答卷不能明显压过众人,司徒衍绝不会把这个殊荣给他。苏怡不是普通学子,他差不多是司徒衍亲手教出来的,名不副实的“连中六元”对他毫无好处,只有做到了实至名归,才是真正的千古佳话,他希望他能做到。
    今年的殿试不难,只有一道题目,是关于海上贸易的,大部分人押题都押到了这个范围,因此下笔很顺利,规定的答卷时间还有三分之一,就有一半的人交了卷,另一半还在奋笔疾书。
    苏怡是第一个交卷的,他显得很有把握,交了卷还冲着司徒景笑了笑,笑得很轻松。
    看到苏怡的答卷,司徒衍停在半空的心落回了原地,这个状元的名号,没人比他更当得起。
    贾瑚近水楼台,在殿试结束不久就看到了一榜三甲的誊抄答卷,看了以后心服口服,尤其是苏怡,他的观点新颖地让他刮目相看。他很清楚,如果不是熟知未来三百多年的历史,他是绝不可能有苏怡这样的眼界和见识的,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是有天才这种生物的存在,他算是彻底服了。
    殿试结束,司徒景问司徒衍,会不会给苏怡赐婚。司徒衍说,他把决定权交给苏怡了,他看上哪家的姑娘,只管跟他说一声,他就赐婚。司徒景顿时呆了,要不要这么偏心,到底谁是亲生的。
    司徒景就是嚷着玩玩,并没有真的放在心上,苏家无人出仕,苏怡才华过人,他的婚事自由些,并不妨事。他却是太子,哪能随随便便娶妻,再说他最喜欢的那个,一点嫁进宫的可能都没有。
    忙过三年一度的春闱,礼部的官员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就忙上了司徒律的婚事。
    贾敬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终于在去年升到了礼部右侍郎的位置,结果上任就是事情不断,英亲王的婚事还是预演,八月份的太子大婚,才是真正的重头戏,能把人累得死去活来。
    好在今年的会试,贾珍终于过了,虽然名次很险,也是拿到了殿试的资格。更妙的是,就在贾敬已经做好儿子只能中个同进士的心理准备时,贾珍超水平发挥,竟然挤进了二甲的行列。
    得此喜讯,贾敬乐得差点要疯了,父子双进士,他们家终于说得上是书香世家了,他也算是对得起列祖列宗了。与此同时,小张氏又被查出有了两个月的身孕,给宁安侯府凑了个好事成双。
    家中喜事连连,贾敬就是忙得死去活来,也是干劲十足,全无当初的消极避世心理。思及于此,贾敬对贾瑚的感激真是无法形容,要是没有他的劝说,他们家就绝不会有今天。
    英亲王府热热闹闹办着喜事,因未过门的英王妃石氏是缮国公府的嫡长孙女,宁荣二府作为石家的世交,自然要上门道贺,史太君和李氏、张氏还都给石家大姑娘添了妆。
    没过两日,被禁足多时的王氏就发动了,史太君虽然不满她,对嫡孙却是很在意,稳婆、奶娘什么的,都是早早就让人准备好了。王氏虽然不是头胎,到底隔了这么多年,上了年纪不说,孕期还运动不足,偏偏胎儿体型不小,挣扎了一天一夜,才在四月二十六的正午生了个胖小子出来。可奇妙的是,这个刚生下来的奶娃娃,嘴里竟然含了一块晶莹剔透的美玉。
    贾瑚听到这个消息,如遭雷劈,整个人都傻掉了。衔玉而生,这个典故他听过的,不就是贾宝玉吗,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他虽然没有看过,可这个名字还是听过的。
    贾瑚对红楼梦的认知很少,知道的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及四大家族由盛及衰的过程。爱情悲剧暂且不说,他好歹不是主人公,再说他的爱情,也已经悲剧了。
    但是由盛及衰这个事,贾瑚想起来就很不爽,凭什么啊,他辛辛苦苦这么些年,不会这么悲剧吧。
    四大家族包括哪四家,贾瑚搞不清楚,可是贾宝玉都姓贾了,他们贾家是肯定跑不掉的,贾瑚好后悔,自己为什么不看红楼梦,小说不看就算了,电视剧也没看过,完全不知道剧情怎么走的。
    史太君见王氏生了儿子,还是个天生异象的孩子,高兴地不得了,当即就让奶娘把人抱走,抱到了自己屋里,打算亲自抚养。元春见此情形,虽然同情母亲,也觉得对弟弟是件好事。
    次日,王氏醒来,原以为自己生了儿子就能解除禁足,得到的回复却是,儿子被老太太抱去养了。
    王氏立即慌了,事情的走向和她想的不一样,可她没有失控地大哭大喊,而是握紧了双手,指尖深深刺入了掌心。她不甘心,不甘心儿子女儿被人抢走,不甘心一辈子就这么禁足,她要报复。
    洗三那日,史太君给新得的小孙子取了小名,就是贾瑚最不喜欢那个,贾宝玉。
    看着天真无邪的小婴儿,贾瑚的内心波涛汹涌。这几天,他一直在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改变自己以及家族的悲剧命运。贾瑚甚至不知道,红楼的剧情有没有正式开始,不过既然是爱情悲剧,贾宝玉起码要长到能谈恋爱的年纪吧,他觉得自己的时间,还是很充足的。
    作者有话要说:
    惯例晒小萌物:熊二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1…26 18:05:37

☆、第044章 欠债

若在以前;得知二房添了堂弟;贾瑚根本不会在意;就像他对贾珠和元春一样,不远不近;恰到好处就行。可现在,知道贾宝玉是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男主角,贾瑚不淡定了;他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才能挽救家族的厄运;他甚至看不出来贾家有什么潜伏的危机,能让他们走到一败涂地的地步。
    先说东府,贾敬二甲进士出身;目前是正三品的礼部右侍郎;他晋升速度快,小半是得益于太上皇对旧臣的念想;大半却是源于自身不倦的努力。虽说贾敬再往上走的可能不是很大,但是贾珍今年也中了进士;还在司徒衍新设的分科考试里考得不错;眼下已经去了刑部实习。贾蓉年纪尚幼,看不出未来如何,可只要贾敬和贾珍还在,东府未来几十年的形势应该都是不错的。
    再说西府,贾赦和贾政肯定是不能跟贾敬相提并论的,但是贾赦在家宅着,不过是管理家中庶务,倒也没有惹祸的可能。贾政那边,贾瑚也是有所了解的,他为人清高、不善交际,因此在工部的人缘不是很好,兼之业务不熟悉,长期处于赋闲状态,倘若司徒衍在六部的考核正式展开,说不定还有挂科的可能,可要说抄家灭族的祸事,不是贾瑚看不起贾政,而是他真的惹不出来。
    硬是要算的话,王氏前几年在外面放利钱,是件对贾家很不利的事,好在这件事已经摆平了,借票也都全部烧了,贾瑚甚至还向司徒景备了案,就是有人要拿这件事说事,也是不可能的。
    还有就是跟甄家的关系,因为同是金陵人士,贾演、贾源那一代以及贾代化、贾代善那一代,跟甄家的交道都是打得比较多的,不过那时候的甄家,正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时,也不稀奇。到了贾敬、贾赦这一代,宁荣二府的重心都在京城,甄家却是回了金陵老家,两家的往来就没有以前那么密切了。要不然,贾瑚和甄沛见了面,也不会素不相识,可见是疏远了不少。
    以上两桩事,贾瑚去岁回京,就细细查问过,确定没有问题了才安安心心过了年。
    谁知贾宝玉的出生,又把贾瑚的心揪了起来,难道贾家还有什么他不知道的隐患存在。贾瑚实在想不明白,干脆把西府历年的总账翻了出来,打算从头查起,万一有什么问题,也好及时补救。
    贾琏听说贾瑚要查账,兴高采烈跑来帮忙,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他们兄弟这么一查,其他大问题没有发现,只是有一点,贾家竟然欠着户部的银子,数目还不少,足足有四十万两之多。
    贾瑚和贾琏搞不懂是怎么回事,就去问贾赦,不想贾赦也是一头雾水。倒是张氏向他们解释了事情的原委,说是开国初年的旧账,京中许多人家都是借了的,便是张家,也借了有十万两。
    听完张氏的回答,贾瑚好奇地问道:“娘,这些银子都不用还的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