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综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桃夭(综传说)-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还是打仗。这时候势力最强横的有三股人马,张士诚兵强马壮,又占了最肥美的土地;陈友谅为人狡诈,心思深刻,足智多谋;剩下的朱元璋两头不占,惟独会用人,手下拉拢了不少能人猛将,其中最厉害的一位,却不是大将军徐达,先行官常遇春,反倒是个瞧着有些弱质荏荏的书生道士。这人饱读诗书,又会几手极为诡奇的道法,真是谁也不敢惹。
  拿了毓夙的任命状,奎木狼成了文魁帝君麾下禄命司的司主之后,立即就转世投胎,入轮回去了。他倒是狠得下心的人,对自己也狠绝,投胎之前从三生池里偷了一大瓶的池水,喝了之后转世,能保证他生生世世都能记得自己是谁,前世经历了什么。只是那三生池的水岂是那么容易用的?活人喝了倒没什么,可死人的魂魄要是落进去,立即就会融化在水里。
  奎木狼虽说是神仙,可他都上了封神榜了,怎么也是死过一回,肉身没了,只剩魂魄。他从榜上逃走之后,又不像其他人那样转世重修,为了保留自己的修为,他一直就是元神的状态,即便是神仙的魂魄,掉进三生池里肯定也不好受,更别说是喝下去。
  他倒也没浪费那一大瓶的三生池水,转世之后的两百多年里,他潜入了赵朗的正一教,成功地从其中分化出一支,转奉龙虎山张道陵为祖师,打造了一支入世的道门教派,然后不断地将这一入世的正一教派发展壮大。即便后来赵朗知道了他的所作所为,也不好说什么,毕竟奎木狼做的也是扩大截教影响力,传播截教道统的事,而且奎木狼干的比他强多了。
  既然赵朗都不说什么,别人就更不好说什么了,这一支教派慢慢就成了奎木狼的私兵。到他第四次转世,连终南山那一支正一教派都要对奎木狼的势力退避三舍,奎木狼的布局终于打好了基础,接下来终于可以突飞猛进地发展下一步了。
  第五次转世,他正式进入正题,转世投胎成了一个叫做刘基的汉人,拜入了正一教。
  当得知奎木狼的这一行为时,毓夙先是震惊,震惊之后又有些恍然。原来奎木狼最注重的到底还是东昆仑,他打的主意,竟然是以人间皇权去遮掩天机!
  皇帝,特别是开国皇帝,还有那些自诩建立了极大的丰功伟业的皇帝,历来都特别喜欢封禅这种行为,因为祭天祭地已经不足以满足他们急于向天下,乃至于向神仙们炫耀他们多么能干的欲望了。而封禅的地点,其实并不一定都是在泰山,别的名山大川也完全可以。
  即便不封禅,一些高山峻岭,世间出名的山川,只要是皇帝路过,暂时停留,就肯定要修建个建筑群作为行在,行在里肯定有祭祀之处,因为这是所谓的“龙行翻山”,山里有山神,五行风水之说中讲,山神属土,龙行带水,土克水,所以山神很有可能会冒犯到皇帝。于是即便皇帝本人不信,随性人员也不可能忽视这一点,或大或小,祭坛是必然要修的。
  当然,以上封.建迷.信思想完全由奎木狼同.志一力编造并大力进行传播推广工作,至今已经忽悠了不少思想淳朴、单纯无知的民众去相信类似的封.建迷.信糟粕,甚至于某些有知识有文化的高级人才,也秉承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思想对此不置可否。
  而奎木狼第五次转世的刘基同志主攻的忽悠对象,现名朱重八的未来皇帝朱元璋,则是从小就遭受这种谬误的荼毒,文化水平又不高,于是对此深信不疑。因此,毓夙一点也不怀疑,刘基能完美地忽悠朱元璋在他行经之处都修建祭祀场所。
  这些祭祀场所完全无所谓大小、形制、规模,重要的是它们的所在地。当皇帝的人马在上头叮叮咣咣地修建祭坛的时候,奎木狼的私兵就在下头摆阵,截取灵脉之中的灵气,转换成混沌之气。有了凡人的掩护,有了皇帝的帝王之气掩盖,谁还会注意到呢?
  虽然现在朱元璋还不是皇帝,但他是命定之君,就算还只是只蛟,却也仅仅是单等水到渠成,一遇春.风便化龙了,气运所在,上头的那些神仙们,乃至于圣人们,又有人会愿意和他作对?更何况,在那些大神们眼里,这只不过是凡人的小打小闹,完全不必理会。
  更好的是,朱元璋现在还不是皇帝,他还在跟张士诚、陈友谅打来打去,于是势必要带着军队东跑跑、西走走。刘基同志就紧跟着他,足迹几乎踏遍了中华大地,那还不是他想把祭坛修建在哪里就在哪里开工?除了东昆仑之外,蜀中已经被侵入了,就连一些比较可观的中型灵脉,也都被种上了阵法,潜移默化之中,人间界的灵脉渐渐枯竭了。
  按照当初商定的条款,毓夙提供消息和途径,奎木狼的人手把阵法安置在西昆仑的灵脉上,现场教学,让毓夙的人学会怎么布置那个阵法。随后毓夙就找人抄到了四海灵脉处,不但是安置了阵法,还截走了一小段灵脉,带回了火云洞先藏着。
  以后世间没了大灵脉,神仙们为了自身性命,都不会再朝人间界下顾,但儒教却还是要在人间界发展的。浩然之气虽然不依靠灵气,但毓夙又不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从根底上来说,他就是个妖修,他想修炼,想在人间界继续发展道统,必然需要灵脉。
  那么,就要存点私货,给自己留一条灵脉。这条灵脉不必很大,但却绝对不能有枯竭的危险,这才是毓夙为什么要管奎木狼问那个阵法的终极原因,他才不是想学把灵气转换成混沌之气的办法,他想学的是,把混沌之气转换成灵气的方法。
  火云洞就有一半连着三十三天外,混沌之气绝对是不缺的。再有那么一小截灵脉作为输出管道,毓夙立即就能造出来属于自己的一座仙山洞府。设好护山大阵,安上了防盗门,外人就绝对进不来。到时候九大灵脉和那些比较能看的中型灵脉都崩毁了,人间界缺少灵气,就算是赵朗也不敢像以前那么肆意妄为了,毓夙往自己的洞府里一躲,赵朗也肯定没辙。
  毕竟毓夙可没有什么自我牺牲的精神。毓夙已经看出来了,奎木狼那是在用生命破坏那些灵脉,他从来没考虑过跟赵朗作对会有什么后果,因为等灵脉都断掉了,他是不是还活着都不一定,说不准就魂飞魄散了,赵朗又能找到哪儿去跟他算账?
  可毓夙就不一样了。毓夙还没想过要怎么死,他才不要等赵朗回过神,把所有的账都替死了的奎木狼一起背了。所以,在事发之前就准备好万无一失的防御工程,是非常重要的。这事毓夙没跟神农细说,不过神农想必也猜出了八.九分,对此十分支持。
  阵法的效力是逐渐积累的,所以东昆仑的最后那条灵脉,必定不能用同样的办法,用阵法去崩裂那条灵脉。谁知道等东昆仑的灵脉也一并崩裂,需要多少年?在那之前,天庭肯定就已经察觉到了灵气一直在缓慢地减少,玉帝王母可不会反思是不是他们对资源开采过度,或者是不合理利用,没遵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他们一定会立即怀疑,是灵脉出了问题。
  一检查,阵法必然会暴露,修补一下灵脉,对神仙来说虽然不简单,但也是能做到的事情,那到时候这么多前期工作,岂不就前功尽弃了?所以这种情况必然不能让它发生。
  毓夙想了想,还是决定去找奎木狼一趟。既然奎木狼都有心牺牲了,那就让他的牺牲变得更有价值一点吧。用东昆仑的大灵脉作为陪葬,奎木狼这辈子也值了。
  而且,他以前不是也说过,他是有本事以一己之力斩断九大灵脉之一的吗?既然这么好本事,那就展示出来,让天下人都为之震惊吧。


 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购龙须草
  这年头;是元顺帝刚刚被打跑的第二年,就算汉人要内战;这时节也得先喘口气,缓缓再说;而且元人被赶跑了,怎么说都是一桩大喜事,所以中原大地上老百姓们也难得高兴;即便过得仍旧是穷日子;精气神却比原先不一样了,一看就是有朝气的模样。
  不过;有朝气也管不住肚子饿;毓夙下界之后,先显了一回灵;弄出来一大堆粮食,假称自己是神使,组织供奉他的神观道场放粮给贫民,闹出了不小的声势。这也不纯粹是毓夙在趁机发展势力,提升自己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这也是他在给奎木狼信号。
  如今奎木狼已经是被朱元璋奉如国师,尊为丞相的人物了,毓夙随随便便出现在他的住处,或者贸然去找他,都容易引起注意,倒不如让奎木狼自己找过来,相信奎木狼有的是办法掩人耳目,不声不响地从应天府溜过来——顺便说一句,这地方是蜀中。
  落脚在蜀中,毓夙的目的很明确地就是对准了绥山。这些年绥山一直没有出现什么惊才绝艳的人物,不过鉴于各家各户都是在吃老本,绥山也就不显得不争气,反倒因为好歹还飞升了几个,于是在别家的衬托下,地位更加高了。特别是西昆仑那边金母受了重伤,木公不得不带着她闭关养伤,而镇元子大仙不知为何封闭了五庄观,就此隐世不出之后,就越发显得赵朗是玄门之中,圣人之下的第一号人物。有他做靠山,绥山一派自然威风八面。
  别人自然是不敢踏足绥山地界,在此跟正一教别一别苗头,但毓夙身份不同,即便他叫人挡在正一教的人前面挖墙脚,赵朗顾及彼此脸面,也不会说什么,于是毓夙就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反正脸面什么的,早就丢光了,还要勉强维持什么?倒不如得些实惠更好。
  当然,毓夙这回来倒不是来抢地盘的。真抢的话,其实他也抢不过,蜀中绥山毕竟是赵朗的老家。他这回来,只是想巩固一下自己在天府之国的势力,顺便找点东西。
  有些东西,天上有,凡间没有,但也有些东西,凡间有,天上没有。比如铁这种东西,如果在天上想用,就只能祈祷哪天下流星雨,拦截几块陨石,看看里面有没有陨铁,但如果能折节下凡去,那铁矿可多得是呢。当然,神仙用得着铁矿的时候不多。
  毓夙这回要找的,倒不是铁矿之类,龙须草这东西,说起来天上也有种植,可这种草盛行古怪,别的灵草仙花都是天上的长得比地上的好,神仙道场之中的更是胜过凡间百倍,然而龙须草却偏偏是个例外,这种草极其贪恋凡间,在天上却反倒长得一般。
  龙须草的来历,说起来也很传奇。是说当年轩辕黄帝功德圆满,伏羲和神农驾着青鸾车去接他归位得正果的时候,他的臣子仆从们一方面是舍不得他,另一方面也想着沾点好处,就拉着他不让他走,而黄帝的衣袖就两幅,裤腿就两条,拉不着衣服的,眼睛已经急红了,就去拽黄帝的胡子。黄帝当时虽然马上就能成就准圣之上的功德果位,然而肉身还是凡胎俗体,胡子也不是钢筋,一拽就断了。胡子断了之后,黄帝忽然间对凡间的所有留恋都没了,于是顺利地脱去了凡俗之体,变成了神仙,高高兴兴地跟着伏羲和神农回到了火云洞。
  他这种“忽然之间,所有留恋都没了”的变化,照毓夙看来,其实是见识了那些臣子仆从们的嘴脸,心灰意冷于是不再对他们有感情,但是对神仙而言,心理学什么的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神仙们,包括黄帝本人,都解释说,这是因为留念都被转移到了胡子上,被胡子承受了,胡子被拽断了,就是斩断了凡俗之思,因此所有思念、留恋都没有了。
  而龙须草的奇特性情也竟然真的能对这种说法加以证实,因为龙须草在天上、神仙道场里都种不好,惟独在人间长得旺盛,而且龙须草唯一不能生长的地方,是种了世间几乎所有药草的火云洞,真像是这种草承载了黄帝对凡间的情感,就是不愿意上天似的。
  好在这种草并不是什么特别有用、稀少珍贵的东西,虽说这种草因为能通导灵气,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用具、衣裳来帮助修炼,也可以制成画符用的符纸,但是其辅助效果对神仙们来说,却是微乎其微的,神仙们也用不着,也就从没想过改良这种草的性状。
  不过,现在毓夙却遇到了必须使用大量的龙须草的情况,整个天庭的龙须草都采摘起来也不够十分之一,于是他就必须要到龙须草能大量生长的人间界来进行采购。
  龙须草的辅助作用对神仙们没什么大用,但对还在人境之中的修道者而言,却是很好的东西,所以人间界的大道场、门派,都会大量种植这种草,而绥山正一派是人间界现在最大的修道门派,自然龙须草也是种得最多的,毓夙指望着能在这里一次性买够。
  可谁知道,等毓夙对绥山山中坊市最大一家店子的老板开了口,那老板却十分为难地告诉毓夙,他们店根本弄不来那么多龙须草。老板还说,就算是搜集了整个绥山所有的龙须草堆在一起,也不够毓夙的要求。毓夙这才想到,龙须草虽然种得多,用得也多呀。
  老板还好奇地问毓夙,要那么多龙须草做什么,毓夙没回答他,转身就出了那家店铺。他要龙须草的原因,自然是为了那个转换混沌之气的阵法,不过这事不可能透出一个字。
  凡是阵法,要启动都要用能量,那个转换混沌之气的阵法,虽然等混沌之气变成了灵气之后,也能滋养自身,但最初启动的时候,却也是需要能量作为引导的。而且这能量还不像是其他阵法,用仙石、灵石之类含有灵气的东西埋在阵眼阵脚处就行了,要求还更高。
  混沌之气是活的,转换出来的灵气也是活的,要从灵脉里送出去,那引导的能量,也就是灵气,也得是活的,从灵脉之中流出来的,时时刻刻不断绝。这要求太高,那阵法可是有九九八十一个阵脚,还有三个阵眼的,就算只是用小灵脉,也得挪八十四条灵脉,说是小灵脉,哪一条也得藏在一条山脉下头,移山倒海怎么可能没有动静?
  于是毓夙只好想替代的办法,想来想去,忽然想到了龙须草的功能。既然龙须草能引导灵气,那不如用龙须草造出来几条“灵脉”。反正又不是要一直用的,等启动了阵法,龙须草硬造出来的“灵脉”就算坏掉了,也完全没关系。就算是阵法还在启动中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