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国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国色-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彦博微微一笑,从袖下取出一张旧绢帛来,徐徐在李重九,姬川眼前摊开言道:“使君,此图乃是我在内史省时为官所抄录,翼州三十一郡尽数在于纸上,我身无长物,就将之献给使君!”
  李重九露出惊喜的表情,这幽州之地,正是华夏‘鸡颈’的位置。温彦博言道:“罗艺据不过辽东辽西三郡,亦自称幽州总管,依我之见实是不自量力。”
  顿了顿温彦博正色言道:“使君你看,舜分州为十二,将冀州析置幽州,并州。冀,幽之士人性敦厚,务在农桑,好尚儒学,而伤于迟重。所以称冀,幽之士其钝如椎,实缘于如此。故而人人述其土风,言悲歌慷慨,椎剽掘冢,实自古所患。”
  说到这里姬川拍腿,言道:“温先生所言正是,我们常言仕官不偶则遇冀部,此地民风难治,故而为官者都是人人头疼。”
  温彦博说到这里,将话锋一转,言道:“使君,翼州,尧、舜、禹之都,乃是王霸之地。翼州虽民风难治,但百姓长于边塞,性劲悍,习于戎马,有燕丹遗风。使君建业于此,燕赵之士供为驱策,正是有一弊亦有一利。”
  李重九,姬川不住点头,温彦博说到这里,手指地图言道:“河北数郡,若形势之重,在于信都,此地自汉以来一直为州治所所在,而论户数之众,则在于清河,有三十万六千户之多,但若论富庶。钱粮所出当推魏郡。魏郡为六朝之都,人物锦绣,河北士族多居在此,若得魏郡,河北三分可居一。若得信都。清河。魏郡,河北则有泰半。”
  李重九姬川听了温彦博的话,相视一眼,彼此都是默然。温彦博分析的是不错。但是这三郡眼下对于李重九现在而言,距离较远,现在都是鞭长莫及。
  姬川更是叹了口气,言道:“如此我们不是全无希望。”李重九笑了笑,拉住姬川的袖子。言道:“若是我们全无希望,先生就不会来投我了。”
  温彦博笑着言道:“不错,河北之地,民风彪悍,至灭齐以来,朝廷费了几十年之功打压河北士族,但收效甚微,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但眼下天下之乱,不正起于河北。山东吗?”
  “眼下李密得了清河,魏二郡又如何。李密出自赵郡辽东房,并非河北士族出身,人心不服。李密虽有其名,但没有其实。地方士族不附,根本不听从他号令。瓦岗军只是客居于此,所以李密才急切南下,不肯立足河北。是因为全无根基。”
  李重九,姬川都露出原来如此的神情。温彦博又言道:“使君。河北之地北有燕山,拒马河可以屏蔽,但南至黄河则无险要可守。故而河北之重虽在三郡,但若无渔阳,涿郡,上谷,则是河北之势则不能全。现在使君现据上谷,再得涿郡,北控塞外,南望则是一马平川,进可攻退可守。”
  姬川当下问道:“温先生的意思,是让我们谋涿郡?”
  温彦博点头,言道:“正是涿郡乃是通济渠北段,交通便利,当年为争辽东,蓟县所屯钱粮堆积如山,十年可用之不尽,武库之中兵甲仪仗可装备数万之军。太守若取涿郡进退自如。”
  “可是涿郡城池坚厚,薛世雄乃是不世虎将,麾下都是精兵如何可以抵御?”
  温彦博言道:“薛世雄不可能久在涿郡,眼下李密大军渡过黄河,攻击洛阳,若李密能击败张须陀,威胁东都,朝廷必然从西京,涿郡,太原三面调军增援东都。若是薛世雄率军南下,那么涿郡就空虚。使君进取涿郡割据一方。若是李密不能击败张须陀,那么反隋之事就十分艰难了,使君这时可以退思,联合窦建德一并攻打涿郡,以求自保。将来万一大事不济,两家也可以退往草原。”
  李重九露出深深赞同的神色,历史上,罗艺就是乘着薛世雄南下之机,兵不血刃夺取了涿郡,并将薛世雄四个儿子都收入了帐下。
  “不过涿郡才北地重镇,罗艺,高开道虽是反隋,但根基都在幽州,若要夺取涿郡,使君需先击败此二人方可。特别是罗艺乃是朝廷旧将,涿郡军中有多其旧部,一旦他要入涿郡,恐怕使君争不过他,所以必须先铲除此人。”
  李重九与温彦博商议了一日,当下任温彦博为郡司马,协理上谷郡一切政务。
  要知道隋炀帝就是不消停的主,上位后将父亲的州县二制,改成郡县二制,州名换成郡名,但百姓们都习惯以往叫法,如上党郡称潞州,辽西郡称为营州,百姓一个叫法,官方一个叫法,所以隋书唐书就经常出现比如营州和辽西郡并称的情况,令人还以为是两个地方(每次看这些资料都头大如斗)。
  而官职也一样,比如郡佐官中,杨广废除了郡长史,郡司马,让天下各郡所有长史,司马都通通下岗,而将郡丞改称赞务,辅佐郡守,兼起司马,长史的事来。
  后又觉得官职不够用,加置通守一职,位次在郡守之下,郡丞之上。如郡司马,正是大业三年后杨广废除的,但李重九重新搬来用。现在上谷郡苏素任郡丞,在通守,郡长史都空悬的情况下,温彦博担任郡司马,等于是上谷郡文官系统的第二号人物。此外李重九还赐温彦博黄金五十两,布帛五百匹。
  李重九如此器重温彦博,不过初来就给与重任,一来是敬重他的才学,以及见地。历史上温彦博也算是初唐名臣,能力只是略逊于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名臣一筹而已。二来更是自己拉拢河北世家,千金买马骨。
  不过如此任命,令姬川,周旭,刘易他们都颇有微词,他们都是跟随李重九两年的老臣了,对郡佐官的位子都是盯着。现在李重九用人如堆薪,后来者居上,难免心底不平衡。李重九也觉得是时候提拔一下,这些老臣了。
  姬川则为东草掾,署理郡守府要事。周旭为祭酒从事,负责郡学,县学之事。刘易为郡主薄,负责钱粮。这一分配三人都是大喜。
  与周旭,刘易他们寒门出身比较,出身士族的姬川,很快就与温彦博站在同一立场。温彦博李重九要想在河北尽快起势,当然还是要借重士族的力量。
  最快的当然是择婚,让李重九尽快确立正妻,但是河北士族一向择婚严谨,一般只在认可的士族内部通婚,后世里崔,卢两大士族甚至宁可拒婚,也不肯将女儿嫁给在他们眼底,形同暴发户的李唐皇室。
  所以温彦博想让李重九获得士族支持,只能另需途径。温彦博提了两条建议,加上之前让李重九取涿郡的建议,一共是三策。
  这第二策必须是百姓富足,领内安定。眼下这两年在中原一片乱世衬托下,处于胡汉之地的怀荒镇已堪称大治了。中原越是战乱纷纷,怀荒镇就越是能吸引士族来此避难栖身。以往五胡乱华时,中原士族为了避祸,衣冠南渡,造就了往昔厥田下下的江淮扬州今日的繁华。怀荒镇的繁荣,这一点也是温彦博当选选择李重九的重要原因。
  第三策必须兴盛儒学,温彦博说王道以教化为大务,刑法为辅。李重九问了周旭才知这话是董仲舒说的。这也是董某人一直的理念,为统治阶级培养顺民。李重九兴盛教育,自然是别的目的。但无论如何,大家的共识是,文化的熏陶需一个大环境,百姓知书达理,可吸引士族来居住,否则周边都是粗俗蛮夷,那生存环境就艰苦了。
  而这一点,李重九早已与周旭商量过了,今年在怀荒,御夷两镇,以及各县重设县学,每县五十人,不以门第取人,多择寒门才学之士入学。县学每年考核一次,优良者可直接入郡学,而不第者,入学三年之后,可添入各县就地为吏。
  县学之上再设郡学,取县学之中的杰出人才一百人于郡学就读,三年之后考核一次,优者直入郡守府为吏,最优者则可为行书佐,至于不第者,仍可入各县为吏。
  而郡学,县学之中,教授乃是国子,四门,书学,算学四科,此外每个学生,必须兼习骑射弓马,若骑射弓马优良者,则可为武职。这是李重九不想让郡学,县学毕业出来的学生,都是日后明清读书人那般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样子,而保持隋唐士人尚武进取的精神。
  温彦博对于李重九此举十分赞叹有佳,要知道在地方兴办教育,这点朝廷一直作得不太好,隋朝没有专门的地方学官,每郡只置一名博士让士人学礼。博士不过从九品。至于县学,杨坚还一度将之废除,这点一直遭到下层士人的诟病。
  
  第两百三十三章蓄势待发
  
  劝农桑,牧牛羊,先富百姓;百姓能饱暖后,再内以刑法,约束百姓,外建强军,以御外敌,安定领内;最后再兴以儒学,教化百姓,最后得到大治。
  温彦博说在怀荒镇如此好的基础下,此举不需多少时日就可以大治。温彦博甚至主动要求自己出面,替李重九找几名宿老名儒,让他们充任郡学县学的博士教谕,来教导郡学县学的弟子学礼。
  李重九闻此不免呵呵一笑,他眼下实行的,实际上就是后世科举制的改进版。在过去郡县佐贰官,要么是首领官征辟,要么则是沿用旧人,这些人多半是出身地方士族。所以县令,郡守能首领官到了一地,都要看地方士族的脸色行事,甚至忍气吞声,只求任内平安无事。当初李重九以通守至飞狐县时,成冲区区县丞就敢不卖李重九的面子,原因也在于此。
  因此在过去,能够在任内压住手下官吏,后世都能成为一方名臣。
  李重九深信如此制度实行,等于一切官吏从郡学县学培养而出,至少能降低豪强士族对地方的干预,加强中央政府的势力。如此将地方士族权力就被压制了。至于以后随着李重九领地的扩大,这些学生们就会源源不断,成为新的官僚,最后与河北士族分庭抗争。
  李重九将温彦博推荐的几名博士的人选,写信给周旭,姬川看了,二人皆知都是有所名气的名儒,换做学问哪个都比周旭强了不少,甚至有一人,还曾是周旭的夫子。于是李重九就同时几名博士的任命,这些博士都是贤才,一律给与郡府中行参军的待遇。
  李重九在怀荒镇为郡司马温彦博设宴,孙二娘,周旭,姬川。刘易,昙宗,王马汉,额托,英贺弗都来道贺。正在众人欢宴时。突然林当锋急匆匆地入内。告知李重九言,河南巨变。
  原来李密率十万瓦岗军渡过河南后,与朝廷河南十二道讨捕大使张须陀数度激战,皆是不胜。翟让见不能战胜张须陀。于是想引兵退去山东,但李密不肯力劝翟让。翟让这才答允,于是李密率军千余设伏于大海寺北林,让翟让率主力与张须陀激战。翟让为张须陀所败,撤军十数里。张须陀紧追不舍,结果李密突然杀出,而徐世绩、王伯当也率军合围,翟让返军再战,隋军惨败,张须陀最后兵败自杀。
  张须陀一败,所部将士数日连哭不止,河南郡县都为之丧气。朝廷紧急命裴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代领张须陀残部。镇守虎牢,以拒李密西进之势。同时朝廷有意,从河北,山西,长安三路调兵入河南。准备击败李密。
  李重九听闻张须陀被李密击败的消息,是一喜一忧。喜的是张须陀一死,朝廷再也没有良将,可以讨灭四面反王了。大隋倾覆之势。已是不可逆转。但是忧的事,张须陀仍是不可避免的阵亡。虽是较历史上拖延了有半年,但是张须陀一死,朝廷马上就要从长安调兵,增援东都,如此关中空虚了。
  而如此李渊的机会也就来了,不过李重九深信自己的一番努力,说服李密先攻河北,也总算拖延了李渊半年的起兵时间,为自己争取时间。或者也是也帮其他有意争霸天下的反王,如窦建德这般争取了时间了。
  当时林当锋接下来一席话令李重九一时皱眉。原来太原留守李渊为朝廷加为右骁卫将军,李渊虽在晋阳蛰伏,但也在招兵买马,不少士族子弟,皆是纷纷来投李渊。
  李重九甚知李渊父子的手段,他们李渊父子三人都是不世人杰。李渊在外人看来都是谆谆长者,仁厚信义,李建成看似温文尔雅,而李世民文武双全,待人推心置腹,屈节下士,不以门第取人。父子三人都是善于笼络人心之辈。
  而与之相较天下反王。李密有几分持才清高,眼中目无余子了,历史上瓦岗寨的分裂,与李密厚用归降来的朝廷旧吏,而薄了原先瓦岗寨的老兄弟,这也是日后李密败亡的原因之一。到了后来李密败给王世充,宁可西上投李渊,也不肯回山东,认为徐世绩等瓦岗将领会造反。
  至于窦建德人格魅力,也是不逊色李渊父子,但无奈出身寒微,连河东士族都不买他的帐了,更不用说关西士族了,至于归降的朝廷官吏那些更不可靠。剩下诸反王都是寥寥,要么是甘作突厥走狗,自绝于人民,要么就是朱粲,杜伏威之辈,那就更不用提了。
  大势,说穿了就是人心!
  李渊一旦起兵,就可以他封疆大吏,加上陇西李氏的名义,到时直取关中,赢得了关西士族,朝廷旧吏的支持,这就是人心所向。否则梁师都,李轨,薛举他们论实力也可取关中,为何到了最后只便宜了李渊。对于李唐的势,李重九无从改变,但是他可以推迟,晋阳起兵的时间就是了,给自己给众反王争取时间。
  比历史上,李重九有多半年的时间,以对应李唐起势,若是这半年差距毫无作为,那么李唐的大势不可逆转。
  厅内众人议论纷纷,听取李密击败张须陀,众人还是高兴,毕竟李重九虽没有打出旗号反隋,但现在也是割据一方了。朝廷四分五裂,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对于割据势力而言,都是乐于看见的。至于百姓是否因为战乱疾苦,大部分人没有这么高思想觉悟。
  随着瓦岗军在河南站稳脚跟,又有河北五郡,周旭,姬川等人颇为看好李密,将来能够攻占东都,夺取天下。但温彦博却没有表态。
  王马汉不免笑着问道:“温司马难道有不同见解?”
  温彦博放下酒杯,言道:“虽说河南不同于河北,河南士族,都是支持李密,但东都乃四战之地,水路便利,而朝廷更不能容忍东都有失,必定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