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迢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路迢迢- 第4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法现在已经仅仅作为辅助方法使用。

老头正说得起劲,薛华鼎和姜乐为正听得入迷的时候,柴老板的老婆端着一壶茶来了。她笑着跟大家打了一个招呼,帮每个人倒满一杯茶之后就悄然走了。

柴老板喝了一口茶,说道:“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流逝。蓉洱茶在陈化过程中的变化是汤色越来越红,口感越来越醇和。苦涩度降低;熟茶在陈化中渥堆熟味会逐渐消失。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茶品年代辨识的辅助手段。但是,并非汤色红地生茶都是老茶。现在有人传言说什么蓉洱茶出现什么枣香、参香、樟香等等香味地就是好茶,实际上不是。出现这种香味都是在湿仓条件下形成的,正常条件下存储地熟茶,不易出现各类特殊香气。这里面的道道太多,一时说不清楚。”

姜乐为笑道:“我还真听别人说过这事。”

薛华鼎问道:“柴老板,你认为是不是只有金丰县才能出产这种蓉洱茶?”

老头摇了摇头:“不是,只是我们金丰县出产的比较好一点,可能与我们那里是山区而其他县这类山区很少有关,也可能是我们那里的土质与其他地方不同。以前双清县跟我们金丰县的茶园面积差不多。在以粮为纲的年月,那些茶园几乎全部被改成了稻田。如果不是我们那里山地多,水源不好解决,我们那里一样会改茶为稻。稻田比茶园需要更多的水。”

薛华鼎说道:“那就是说,只要有茶叶种苗,双清县也可以成为蓉洱茶大县?”

老头笑着说道:“应该是可以。只是这改来改去,是不是好我就不知道。”

薛华鼎道:“我也只是了解一下,如果茶叶的价格高。茶园的效益好,我们政府还是要引导农民扩种。特别是当茶叶价格很吸引人的时候,我担心农民盲目扩种,没有好地种苗也不管,到时候造成损失就不好。如果现在就着手准备,也算是未雨绸缪吧。”

老头佩服地点了点头。说道:“还是薛书记考虑得远。如果现在就能着手准备种苗的话,将来就不着急了。实际上不管将来是不是有人大规模扩种,准备一些种苗还是有用处的。我发现现在乡下很多品种已经退化,不但质量不好,产量也不高。”

薛华鼎问道:“除了品种影响质量外。炒茶是不是影响质量?”

老头马上说道:“当然。最好的茶青到了庸手手里也会炒成垃圾茶叶。价格相差好多倍。同一个村的人,种茶有发财的也有亏本地。”

薛华鼎心里一动,问道:“有没有可能将茶青集中起来统一炒制,这样不就可以避免炒出坏茶了吗?”

老头笑道:“可以是可以,不过这要你们政府出面。自从茶园分到每家每户之后,都是自己家炒自己家的,哪些炒茶高手巴不得别人炒出的是差茶,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卖出高价了。以前邻居请他们帮忙的时候,他们还愿意去。现在一般都不会帮别人了。前几天就有茶农将别人打伤地,那个被打伤的也是被冤枉,他被朋友请过去炒茶,结果把朋友的几担茶青炒坏了,人家就说他是故意使坏,要他赔偿。结果开始只是吵架,后来就动手了。不但不是朋友,反而变成了仇人。”

薛华鼎又问道:“凭你多年对蓉洱茶的了解,你觉得我们这里的蓉洱茶与其他地方的黑茶有什么区别。是不是我们这里的蓉洱茶就比其他地方的黑茶要好?”

老头想了想,犹豫了一下,说道:“应该不会。最多是和其他地方的黑茶平齐而已。我们金丰县的蓉洱茶还没有当贡品过,应该不会好到哪里去。当然,这也是我个人地看法,也许,我们的蓉洱茶真有独特的地方也说不定。”

通过对柴老板的交谈,薛华鼎多少知道了对蓉洱茶一些了解和认识,同时心里对今后如何促进全市茶叶行业的发展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因为这个老头是一个普通人。政策上的事自然不好和他讨论,自己只能在心里默默进行思考。

从“蓉洱茶楼”告别柴老板出来,薛华鼎和姜乐为招了一部的士重新回到了市委大楼。在办公室里,薛华鼎问姜乐为道:“小姜,听了柴老板的话,你有什么想法?”

告别柴老板起,姜乐为也在努力思考薛华鼎找这个老头地目的。此时听了薛华鼎的话。说道:“我不敢肯定蓉洱茶会不会火起来。不过,我觉得我们政府应该着手对金丰县的茶园进行品种改造。以应付将来可能出现的蓉洱茶热。”

薛华鼎笑问:“没有其他深入的发现?”

姜乐为笑了笑。说道:“没有。”

薛华鼎没有再谈起这个事,只是说道:“时间不早了,你下班吧。我也要回家。”

有关蓉洱茶的事薛华鼎暂时放到了一边,他按照省委组织部的通知和其他市的市委书记一起到深圳进行为期一周地考察。

在外考察的时候,薛华鼎也知道绍城市的蓉洱茶现在价格猛涨,当天回来的时候,才发现猛到了一个什么程度:蓉洱茶价格竟然上涨了三倍多。

让薛华鼎更奇怪的是,市委市政府的招待用茶以前是红茶、绿茶占主要地位,现在竟然全部换成了蓉洱茶。

薛华鼎心里想:真是有意思,以前价格低的时候,大家都不喝。现在涨价了反而喝起来了,还把红茶和绿茶都挤到一边。

薛华鼎上班地第一件事就是将王小甜喊到自己地办公室,询问有关蓉洱茶的情况。了解问什么茶价上涨这么多。

王小甜一副激动地样子,兴冲冲地走进来,高兴地说道:“薛书记。我们成功了!”

“请坐,慢慢说。”薛华鼎问道,“蓉洱茶的价格是我们自己炒作起来的吧?”

王小甜坐下后,装着生气地样子看了薛华鼎一眼,说道:“薛书记,看您说的。怎么是我们自己把价格炒作起来的呢?这完全得益于我…我们市政府当然还是薛书记的正确指导。简单一点说吧,蓉洱茶价格的上涨主要是二个方面的原因。”

薛华鼎笑了笑,看着这个兴奋而显得很幸福地女市长,问道:“哪二个方面?”

王小甜说道:“第一,按照您的指示。我们调动宣传机构,大打洋人效应牌。从国外专家组一下省城的飞机场,我们的电视台将向全市直播,我们的报纸也详细报道外国专家组地活动,让全市人民都知道这些专家是来考察了解我们的蓉洱茶的。特别是洋专家们到来之后,深入我们的茶园地头查看茶树、深入茶农家观看茶叶炒制、听我们自己的专家讲解蓉洱茶的优点和好处,同时洋专家发表他们对蓉洱茶的看法,使全市人民都知道这些洋专家喜欢蓉洱茶,都认为蓉洱茶是全世界最好的茶。大家一下就对蓉洱茶发生了兴趣。连省报、省电视台也派来了记者追踪采访。现在不但全市熟悉了我们的蓉洱茶,全省的人民也知道了。就是外省也有不少人也知道。可以说,通过我们这次宣传,蓉洱茶地名气已经走出了绍城市、走出了福江省。”

王小甜继续说道:“第二就是供求关系的影响。因为有了名气,前面询问、收购的人就多了很多。特别是外国专家组在仔细分析了我们的茶叶,考察了我们金丰县的环境后,他们当场就订了二千吨的货。一下就把我们的库存买完了,而且还不够。现在市面上都是去年和今年才出的茶叶,你说它的价格能不高吗?”

薛华鼎吃惊地看着她,脱口问道:“他们真地订了二千吨?也就是买走了我们金丰县一年的产量?”

看着薛华鼎吃惊的样子。王小甜得意地说道:“那可不是吗?”之后,她有点可惜地说道,“不过他们先只购买以前的库存,去年和今年的都没要。因为库存不多,好不容易从几个茶业公司收拢了一点,加起来也只有三百多吨。他们交了五百吨的订金。”

薛华鼎问道:“价格呢?”

王小甜说道:“经过讨价还价,他们按每件六千元拿走的。现在的人都聪明,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出价四千元一件帮老外金从丰县收购。下面地人都争先恐后往我们这里送。只过了一天,他们就不送了,说是要提价。我们只好提高到四千五百元一件,但送的人还是很少,打电话过去,都是开价五千、六千,有的还说什么没有九千不要开口。”

薛华鼎正要问这个“件”是什么概念。王小甜说道:“一件就是三十公斤。以前收购的时候都是二千以下收够。陈年的也不过三千多。嗨,现在六千都没有人卖了。”

薛华鼎笑道:“还真是变化大。”

“物以稀为贵。”王小甜很干脆地说道。

薛华鼎问道:“五百吨还差这么多。他们愿意提价吗?”

王小甜说道:“专家组已经走了,有关部门一直跟他们用电话保持着联系,正在和他们谈判,争取把价格提高。薛书记,不知我说的对不对,其实五百吨收不收到没多大关系,现在已经不是过去那种计划经济时代了,大家都可以按合同办事,只要农民得到实惠就行。”

薛华鼎问道:“你说明白一点。你的意思是我们与他们价格谈不拢地话,宁愿毁约?”

第582章

出乎薛华鼎意料,王小甜点头说道:“就是这个意思。”

她说道:“我们请律师看了合同,律师告诉我们如果毁约的话,我们也就赔偿违约金而已。大约赔偿他们二百万元。算不了什么大事。”

见薛华鼎眼睛睁大,王小甜笑道,“薛书记,你可不要这么看着我。与我们五百吨茶叶相比,他们的二百万元还真算不得什么。就是现在我们把那已经收购上来的三百多吨茶叶再推向市场,我们能够赚的也不止这二百万元。”

薛华鼎说道:“这个经济账我会算,卖出去不止赚二百万是在提价的基础上算的。可是,你想,外国人只是在这里逛一圈,就拿走了二百万,我心里实在是有点,呵呵,有点不舒服。还有,我们这么做,有没有不良的政治影响?”

王小甜道:“他们是与我们下面企业签的经济合同,违约也是企业行为,跟我们政府扯不上关系。薛书记,政治方面的事,你比我熟悉。是不是这个道理?”她停顿了一下,鼓着勇气说道:“薛书记,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我们应该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我们不能采取行政命令让企业强行低价销售产品吧?”

薛华鼎虽然感觉王小甜的话有点怪怪的,但为了避免王小甜认为自己这个市委书记抢部下的“功劳”,也就没有再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

坐在薛华鼎面前地王小甜副市长现在如充了血的小公鸡,正兴奋得很。如果再质疑她的行动,肯定会埋怨市委书记容不得人。

再说,薛华鼎自己也不知道心里的这个“说出去地感觉”到底是什么原因,问题出在哪里。

接下来。二人交谈的是一些具体的事情,特别是有关金丰县成立专门的茶业指导机构的事。王小甜很肯定地说金丰县已经在着手准备了,相关机构已经成立,相关人选也已经确定了,他们正在县委县政府地领导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筹备工作。

送走雄心万丈的王小甜。薛华鼎看着窗外的城市自言自语道:“真有大馅饼落下来了?看来我薛华鼎的运气还真地不是一般的好,走到哪里旺到哪里。”

这段时间的报纸也主要是围绕这个事情来的,报纸上还报道了不少小消息,让更多的人激动:

据说。金丰县癞狗镇一户茶农在屋角养的五兜时间不短的蓉洱茶树被广东省一个大老板看中,这个有钱佬以五万美元的天价买下,然后将周围的土地也用高价买了下来,围着那五兜茶砌了一道高大地围墙,围墙上安装了电网,请了四名保安二条狼狗专门看护它们。^^首发?君?子??堂?^^每个月还花一千五百元地工资,请原来主人精心照顾它们。采摘下来的茶叶乘飞机直接送到广州去加工。

据说,一个外商要用三辆高级轿车换下石滩镇茶业公司仓库里陈年积压下来的三件蓉洱茶茶饼。但其主人却坚决地拒绝了,开价是一件三辆高级轿车才行。那个外商虽然觉得价格太高。但久久不肯离开。

据说。一家茶农狠心拒绝了一个商贩高价购买他才从茶园里采摘下来的蓉洱茶茶青,但在晚上的时候,这些采摘的茶青却被小偷全部偷走了。茶农一家夫妻俩没有去追查小偷,反而在家相互埋怨吵架,最后是夫妻双双服农藥自杀身亡。

据说,有人没有坐过飞机,他与别人打赌说只要有蓉洱茶茶饼就可以坐飞机。别人不信,他激动之下不顾老婆的反对。从衣柜里翻出父母遗留下来的三个茶饼到了飞机场。他用一个茶饼买了来回深圳地飞机票。一个茶饼在深圳潇洒了三天,吃、喝、住外带娱乐、游玩。剩下地一个茶饼则换了金银首饰、彩电带了回来。不过。回家之后,别人嘲笑他这么多年的茶饼竟然没有坐头等舱,而且彩电也不是进口地,亏了。他老婆还哭着骂了他整整二天,最后这个家伙被骂急了,用锄头砸掉了那台国产彩电。

还据说,有几个小偷专门开车到金丰县偷蓉洱茶,得手后马上返回,最后在仓皇逃窜中车翻人亡。

前来添开水的姜乐为见了薛华鼎脸上的讥笑,也笑着说道:“薛书记,现在的人还真有一种疯了的感觉。这种类型的故事不但报纸上天天有,就是电视里也不时播放这些新闻,一个个说得有鼻子有眼,还指名道姓地,好像真有这么一回事。

很多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专家也在著书或者接受记者的采访,说什么蓉洱茶从汉代就已经是皇室贡品,清朝期间外国人只喜欢我们的这里的蓉洱茶。那时候出口到了美国和欧洲,蓉洱茶的价格立即翻几番,比什么红茶、绿茶值钱多了。还有一个专家论证说,当年周总理就特别喜欢喝我们这里的蓉洱茶。虽然爱不释手,但因为考虑到国家贫困,所以坚决制止金丰县送过去请他喝,每次他想喝蓉洱茶了,都是让警卫员拿钱自己的钱到市场上去买。

以前说蓉洱茶是养颜、健脾、开胃,有益健康等好处,现在传说的牛多了,说是喝了蓉洱茶不得癌症,百病不侵。有人还把一对双双年过百岁的山里夫妻请出来,请他们说长寿的原因,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从小到老天天喝蓉洱茶。”

薛华鼎看着这些花边新闻,听了姜乐为的话还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