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末悲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辽末悲歌-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朝如何不败,大金焉能不兴!

哈克多可没有把这笔巨资还民的觉悟,他本心对宗翰严禁扰民的命令有所抵触,不过是碍于军纪不得不服从,此番却是属于黑吃黑的行为,反正钱不是他抢的,算不得违纪。宗大都督想来也不会计较。

金银之外,还有大量的储米。金国虽然有需要,但随着疆域的扩大,供粮区增加,也不算是紧俏的物资了,大老远的运回去,劳力伤神得不偿失。

即然用不到,就拿出来收买民心,哈克多心思很简单,这算是充分贯彻了大都督命令,报到宗翰面前也算得上一份功劳,而且自己未经请示充实了军费,也有堵嘴的意思在里面。

“依将军吩咐,取储米而散民,城中百姓感激涕零。”王胡在归化生活几年,熟悉当地的民情,所以这项工作自然就落到了他的头上。在府衙的堂里,他向哈克多做着汇报:“将军英明,这番行为广得归化百姓拥戴,本军威信提升颇高,有许多人自发参武。”哈克多动容,开始佩服宗翰的远见卓识。以往其它族的人丁都对金军避而不及,如今却主动送上门来,简直不可思议。这几粒粮食的作用未免太大了。

攻打归化城的行动,由于是里应外合,计划得周详,所以哈军的损失小到几乎可以不计,只王胡所领的民兵消耗很多,但都是些外族人,哈克多并不心疼。唯一遗憾的是让归化节度使刘继平给跑了。

大堂里,哈克多的心腹金昌伊也在座,此人心思镇密,极得哈克多信任,每临事都要征求他的意见。把目光看过去,哈克多问道:“你是如何看法?”

金昌伊皱眉道:“此乃绝大的好事,然将军忝为萌眼(千户),却麾下兵马愈四千,已违了军制,若再增兵,莫说补给不足,怕是都督那里也会引出许多麻烦。”这的确是一个大顾忌。按照军制,千户设“千夫之长”,隶属於万户。驻重要府州,统兵1,120人,领十百户所。而此时哈克多所领已接近忒母(万户)所领半数,早引起同阶将官的不满了。

哈克多点头,这确实是个极大的难题,但他又如何肯轻易放开,思忖半日后决定,即时报请宗翰大都督,待回复后再行定夺。

其时,金军建制大体分为本族军、其他族军、州郡兵和属国军。前二者为主力,后二者为辅翼。 主要实行徵兵制,签发其他族兵,谓之“签军”。常设渤海军,则渤海八猛安之兵也。 奚军,奚人遥辇昭古牙九猛安之兵也。 中都永固军,大定所置者也。 镇防军,则诸军中取以更代戍边者也。在西北边则有分番屯戍军及永屯军驱军之别。 驱军,国初所免辽人之奴婢,使屯守于泰州者也。 边铺军,则河南、陕西居守边界者。

所以募用外族兵早有成例,哈克多又是宗翰宠信之将,如今又立大功,有了让他扩充实力的机会,如何会横加阻扰,所以请示文函才到,便当即同意了其增兵所请。

百姓们思想单纯,所谋求无非就是吃穿二字。知道当兵便有饭吃,所以几天时间,归化州城内城外便有数万的饥民投靠,哈克多受宗翰委托,来者不拒,选强壮,使屯守、建驱军辅翼,将队伍扩充万余人。

更出意外,金军在战利品中居然发现了几千枝突火枪,该枪由宋人陈规首制,枪管用巨竹做成,使用时,需两人协作,里面装上火药,然后安上“子巢”,火药点燃后发生爆炸和火焰,以其产生的气体推力,把“子巢”射出以击伤敌军人马。其声音可传百五十步,火焰喷射达十几丈远。 灼烧敌人极具心理威慑之作用。

这批突火枪经由辽工部分拨过来,然而节度使刘继平是个守旧之人,对新兴事物接纳迟钝,所以一直封存在官仓中不曾使用,却此时便宜了金国人,有会用的兵士装上火药试演一番,效果仍佳。

这几千枪所得,极大地鼓舞了金兵的士气,这是主佑大金兴旺,是耶稣赠与他的信徒们打天下的神兵利器,当晚载歌载舞以庆。金人信仰基督景教,属于聂斯托利派。教义包涵三位一体、神造世界、原罪、救恩、道成肉身、福音使命、新约圣经。大金国建立后,景教成为唯一的国教。他们団围祷告,将大木放入火中焚烧;以求神显于地。

————————

形势严峻,令深居兴中府城的皇后娘娘与欲立为新君的其妹元妃萧贵哥之子秦王耶律定十分恐慌。

然而,祸不单行。旧创未消,新伤又来,驿马再传噩耗,天祚帝被金将完颜娄室俘获后解送金上京,降封为海滨王,后改封豫王。金正隆元年,金皇完颜亮命令宋钦宗与耶律延禧比赛马球,宋钦宗从马上跌下来,被乱践而死。耶律延禧善骑术,企图纵马冲出重围逃命,结果为乱箭射杀。

金辽两国敌对,通讯很不畅达,虽然有金人大肆宣传,兴中府辽朝廷收到天祚帝死讯己是半月之后了。得到这个消息,各人心情不一,由于是在意料之中,悲伤的情绪便少许多,只是气氛异常压抑。

皇帝驾崩,是为国丧,朝野上下白幡满挂,人无分贵贱均是一身缟素。没有尸身,只得以衣冠代之。灵堂内,法师合掌诵经,朝臣跪伏,妃子后嗣哀哀哭泣, 着孝服的宫娥守两个火盆,冥钱、黄表未烬,又投新香续燃。

国难之期,库支不盈,丧事只能从简,草草起了衣冠冢便是收场,待日后龙体归国再行风光大葬典仪。

正文 第一百零七节

更新时间:3…11 20:12:59 本章字数:2394

娘娘的脸色很苍白,神情还算宁静,但紧握着坐椅的手,显得有些痛苦和不安。

她是大安三年入宫,第二年,封燕国王妃。乾统初年,册封为皇后。与天祚帝可谓同富贵共患难的夫妻了。

事实上不止悲痛,她这时候更紧张,甚至恐惧,但她是监国的娘娘,她要给秦王做出榜样,所以不能流露出太多情绪。

耶律定年龄渐长,计划明年便会正式登基亲自处理国政,延请了诸多老师教育,无论德行还是能力都表现的优秀,但毕竟还是少年人,乍知父皇驾崩,又是遭遇在那等凄凉的境况之中,难免悲痛,但在金兵环伺之下更多体现出是害怕。

节度使萧抗剌站在阶前,说道:“为君者当为臣民之表率,纵泰山崩与前而不可变色。”

话说得激昂,但空泛。虽然也是至亲的骨肉,秦王既将荣登大宝,但年龄上终究稚嫩,仍然在根本上最信任和依赖自幼生活在一起的姨娘母后。

他有些紧张地看了眼娘娘,说道:“小王明白……只是有些担心,父皇驾崩,金人难保不会乘势攻打兴中城,如今城里兵少将寡,重德林牙又远在西疆可敦,如何能够抵挡?。”

这便是血缘之亲的微妙之处,但凡危机时刻第一时间想到的必然是至亲至近之人,明知耶律大石此刻相距遥远,但耶律定在紧张中不知不觉仍首先想到的是他。

尚未见敌,先思其败,萧抗剌恨铁不成钢,厉声喝道:“挡住如何,拦不住又如何?且不论当年韩可孤大人以弱胜强,拒北安几胜金兵、耶律大石辗转西境,往复征杀。就单单是女真人几临兴中城,武将横刀于阵前,文士痛斥在城上,百姓备战,全民皆兵,可曾有一人惧过?”

娘娘见父亲说得激动,唯恐其失了君臣礼数,枉被专在鸡蛋里挑骨头的谏官们拿住把柄,连忙令内待太监撩开遮掩的珠帘,搀扶着走到秦王身旁,握住他的手,接过话头温言说道:“可还怕否?”

耶律定少年心性,被萧抗剌一番话说的两颊晕红,胆魄被激发得肿胀起来,勇气大增,反握过姨母的手,眼却望向萧抗剌,带着挑衅的口吻说道:“不怕!就算女真人打进兴中城,我也不怕。既是一死亦不怕!”

虽然耶律定已非是童年,但出言无状更显大不吉利,娘娘也顾不得金殿威严,此时阶下正有正襟危立的文武臣子分列两厢,连着声“呸、呸”吐出几口唾沫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词,叨咕着:“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绸缪于未雨;防患在未然。君臣们很紧张,四处森严戒备,兵武连同城里的普通百姓,都在积极准备着战斗,虽然天祚帝的死讯公开,全城上下披镐挂素,但临战的紧张远大于亡君的悲痛,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诏告天下,严惩避战逃跑的将员官吏。虽然明知道这不过是官样文章,国已不国,诏书下去也难起到实际作用,但朝廷的体面还是需要维持下去。一面传旨韩可孤努力向国,所达之意与当初萧干所传达的意思大同小异,无非就是扩大了权力,允其便宜行事。

——————————

从昨夜到今晨,风一直未停,黄沙飞舞、雪花飘落,却没有悲戚之声响起。

隆圣城头也没有如其它存在的辽国城池一般挂白以悼天祚皇帝驾鹤西归,这倒不是韩可孤不忌臣子礼数、抑或隆圣物资供应困难,不具备相应置办的条件。无论是营中存备的兵服甲衬,还是百姓家打织的布匹,只需要煮染漂白了杂乱颜色同样可以应用。工艺也不复杂,只需将布匹放在稻草灰水里浸泡即可了。只是他己经顾忌不及这些表面上的文章,自从得知天祚帝驾崩归西的那一刻,韩可孤的意识里便是一片灰黯,就像夜布把天包裹了起来,无星无月,没有一丝光亮透视出来。好比现时的风雪天气,潮湿而阴冷,惶恐与无措并存。

虽然当初天皇帝胃滞留金朝,但人活着,终究是个希望。如今成了第一位命丧他国的皇帝,其对朝野上下的打击之重、影响之广,如何让韩可孤心不煎熬?

他的右手紧握着悬在腰下的那柄七星弯月宝刀,这把曾经赠出去的弯刀,因为是天祚帝所赐之物,古望江湖习性,不愿取人所爱,又唯恐韩大人因此犯下欺君大罪,便寻个理由机会强行送还了回来。此时刀未离鞘,雪水击打出簌簌微响后流落到黝黑的地面。韩可孤的肩臂绷的极紧,握住刀柄的右手指节因为用力过大,明显苍白许多。

他一直立定着望向远方天空,目光空洞没有焦点。从昨夜到今晨,始终保持这个姿式不曾稍变,他就像一尊没有知觉的雕像立在那里,一任眉间有雪积挂。

被风刮落檐头的脓包碎雪堕落在肩头,才被体温融化就又在寒风中重新冻凝成冰片,反射着天乍晴东方挥射出来的晨光,闪闪亮亮尤如官衙后宅屋顶上漂亮的琉璃。

一夜时间在沉默中过去。

雪满地,一片素白,仿佛是天地在为天祚帝做着追悼。冰面尤其反光,使东方喷薄的晨色极其明亮。韩可孤被晃得眼花,仿佛见天地间有流光溢出,虽在一眨眼间,却灼灼生辉。

身在隆圣城,却知天下事,他知道近期金宋辽之间发生了很多大事,在西北的土地上每天都在发生惨烈的厮杀。

隆圣无战事,武德无战事,兴中无战事??????,并不是因为金国人忘记了这几个地方,而是他们正处于两线作战阶段,战线拉得太长,暂时无暇顾忌罢了。

晨光照耀上他的脸,多出些光泽,

花白的头发有些散乱,在寒冷的晨风里飞飞扬扬,眉宇间挂的碎雪被鼻孔中呼出的热气烘得开始融化,淌到了口里,味道苦涩。

韩可孤一夜思考,他需要做出一个重要的决择,却始终难下决心。城墙上照明的火把逐次被护卫的军士熄灭,他立于皑白之中,根本不在意他们在走动。

正文 第一百零八节

更新时间:3…11 20:13:00 本章字数:2173

晨风里,他青衣飘飘若仙。发虽白,风骨一如当年。前日里有兴中府太监李福亲自传来娘娘懿旨,却是一封密诏,极言辽国唯一的契丹皇族进士耶律大石,善文善武、丰厚学识、在朝野俱无限威望。若日后秦王无为时,可请拥为主,以延大辽基业。隐隐有托孤之意。

对于韩可孤而言,无论为朝廷分忧解难,还是为实现个人的政治抱负,他都认为中兴国家,是自己无可推却的责任。

韩氏一族几代人历受国恩,虽然出身外族,但自认为早已与大辽连成了一体,不可分割,何况他自幼便立有宏愿,要仿效先祖,做出一番事业来彪炳史册,再续韩门辉煌。虽然最初是依靠族荫而入仕,但他不失踌躇满志,几年间便由小吏而逐升,以政绩屡受皇封,直直做到了封疆,与州事、国事件件应付自如。

如今时局,金军侵略,危及国域,趋势已经蔓延全境。动荡不休之期,正是英雄用武之时,韩可孤虽不曾明言,但心中隐然以拯民出水火、救国与危难的能者自居。

而国势已经败坏到了如此地步,吏治竟更加不堪起来,也许都是起了末世临头最后捞上一把的想法,各级官吏纷纷腐败起来,从来往的奏章、塘报之中以及亲友信函上韩可孤多有看到分散各地、甚至身居朝中要职的官员营私舞弊,办事颟顸的事件时有查处。朝廷也羸弱,诏告严议,实际处理起来时总多是不了了之。这次由北安往隆圣所过之处皆哀鸿遍野,道有饿殍,满目疮痍,实实让人惨不忍睹。韩可孤感觉得出整个大辽民心都处在涣散之中,危机无处不在。如此境况,社稷还能坚持几何?韩可孤心中着实没底。虽有勇心,但少信心,也许是在朝夕相处中受了李长风的影响过甚,韩可孤竟也对大辽的中兴少了些希望。他用力揉了揉被冷风与雪水浸得僵化的面庞,心中苦笑。

屋漏再逢阴雨天,天祚帝丧命金营的消息未歇,兴中府再传噩耗,萧夺里懒娘娘悲痛过度,本来就羸弱的身体再不能支持,在凄凄中亦丧魂魄与天外,与夫君做成了一对同命鸳鸯。那一封诏旨果然就成了最后的托孤之作。

归化城失陷,兴中城门户洞开,已无险可守。萧抗剌遵从娘娘遗旨,启全城之兵弃兴中、护秦王,往辽西投奔大石而去。值此,隆圣、武德等几地孤悬之城再无坚守的价值,韩可孤审时度势,也做出了西移的决定。

娘娘凤驾归天,本来是举国皆悲的大事,但韩可孤却隐隐有些喜悦,储君秦王在其姨母皇后的羽翼之下,曾经受的都是懦弱与懈怠的教育与影响,恐怕将来难以承受危国之重,而耶律大石则不同,性情刚强而壮烈,又是出身翰林,掌过外兵,文韬武略在举辽臣民之中少出其右,所以有他言传身教,尽有可能改变耶律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