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乱臣贼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末之乱臣贼子- 第5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罪自己,反而还赏赐了大量的财物,三十金币能做什么,足足可以在长安城再买一栋上好的住宅了,更不要说,还有绫罗绸缎方面的赏赐了。

“皇帝陛下英明啊!”这句话不仅仅是魏征心里这么想的,就是岑文本听了之后,也忍不住摸着胡须说道。在这个时候还能想到魏征,足以说明李信这个人心胸宽广,不是任何人想象的那样,做了皇帝之后,骄傲之心膨胀起来,听不进去别人的劝说,现在看来,皇帝陛下还是如同以往的英明睿智。

“听说,是长孙皇后劝说的。”身边的窦义忍不住低声说道。

“皇帝陛下若是不英明,莫说是皇后娘娘劝说,就是太后前来劝说也不可能的。”岑文本摇摇头说道。这些话是从宫里传出来的,想必也是李信的安排,为的就是给长孙皇后长名声,让天下人都赞扬长孙皇后。否则的话,这样的言语岂会传出宫外。

“恐怕有些人心中有些担心害怕了。”窦义这个时候松了一口气,许敬宗就好像是一条毒蛇一样,死死的盯住了自己,随时都想要了自己的性命,这让他寝食不安,现在总算是让他吃了一个暗亏,想对付魏征,没有想到魏征背后还有这么一个强大的人,使得他不敢下手。

“他不敢对付魏征,但是却敢对付你。”岑文本却是摇摇头说道:“这个许敬宗。可不是什么好东西,胆子大的很,得想办法将他逐出朝廷。”

“如何设法?”窦义望着岑文本说道。心中却是打了一个颤抖,这个看上去温文尔雅的岑文本。见到谁都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样,但是实际上,窦义却已经感觉到对方的可怕之处。只是不知道,岑文本支持的是什么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哼哼。对于许敬宗这样的疯狗,朝中已经有很多人都不满意了,我们不动,自然是有人动他的,你就看着吧!不过,最近我听说令郎在京本望着窦义说道。

窦义老脸一阵尴尬,一丝恼怒一闪而过,闷哼道:“那个兔崽子,待下官回去之后狠狠的教训他一顿。免得他在外面惹是生非。”

“不,让他去吧!但是有些事情不能做。不能做的太过分了。你不给别人以把柄,别人只能永远是盯着你,你感觉到累,我也感觉到累。所以一起解决了就是了。”岑文本摇摇头说道:“你是皇帝陛下亲自选的武德殿大学士,一个月不到,你就出了问题,被别人罢免了,陛下那边脸上也不好看,所以这个时候,谁都不感动。谁在这个时候动你,那就是傻子。”

“会有这样的人吗?”窦义有些迟疑道。

“只要找,那肯定是有的。”岑文本笑吟吟的低着头,看着眼前的奏章。嘴角的笑容,却是让窦义有些不知所措。

“关东二老回去了?”就在窦义猜测的时候,岑文本忽然又询问道。

“没有,听说在渭河边建了一座庄子,两个老头没事的时候经常在渭河边钓鱼,活的倒是优哉游哉的。”窦义赶紧说道。他身边的情报固然不如锦衣卫。但是按不住他的钱多,结交的也都是一些三教九流,打探一些简单的消息,这些人还是很在行的。

“还是不死心啊!嘿嘿,其实关东世家想要成功,也不是不可能的,老老实实的听着陛下的话,陛下给的就接着,陛下不给,就不要想,老老实实等着几十年之后,现在想要一些东西,几乎是不可能的。”岑文本摇摇头说道。

“这个倒是真的,上次他们是跑的太勤快了。惹的陛下反感,朝中武德殿的位置也是他们想讨论就讨论的,是他们想交换就交换的,那也太不将朝廷的权威放在眼里了,活该被陛下教训。”窦义这些天也明白自己为什么能够上位,除掉皇帝陛下的支持外,还有就是关东世家大张旗鼓的来到关中,行走在各个世家、大族之间,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推自己人上位,皇帝陛下岂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所以说,关东世家这次是画蛇添足,若不是他们这么一弄,皇帝陛下或许还真会将这个席位让给关东世家呢!

“郑仁基还在朝本又询问道。

“昨天还在吏部述职。”窦义又说说道。

“没有吏部的命令,他居然敢来到长安城,就算是有嫔妃娘娘的口谕,是来探望娘娘的,但是也不能现在还留在长安城。”岑文本摇摇头说道:“这个郑仁基也是聪明人,这个时候怎么就这么笨呢?你说呢!”

“大人所言甚是,按照规矩,他入京之后,述职完毕,五天之内,必须返回汉中,哎,虽然他有些功劳,也能得到陛下的认可,可是也不能仗着功劳违背朝廷的规矩啊!”窦义也点了点,叹息道了一声,说道:“不管怎样,血脉亲情在这个时候还是占据了上风,皇上虽然对他信任有加,甚至还给了他武德殿大学士的提名,他不但不感激,还是向着关东世家,皇帝陛下恐怕心里有些不喜欢了。”

“一笔写不出两个郑字,看看吴山公郑继伯也不是如此吗?当初是那样的反对郑家,现在不也是为郑家的事情,行走在长安权贵之本心中直叹息,难怪皇帝陛下如此猜忌世家大族,皇权固然很强大,但是在世家大族面前,还是少了一些约束力,尤其是针对关东世家更是如此了。郑仁基和郑继伯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对于皇帝来说,这就是一种间接意义上的背叛。(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用大唐的刀剑说话'

“父亲,你可知道这是什么,这是背叛,这是对陛下的背叛你知道吗?”同样说出背叛两个词的,还有郑丽婉,她也是挺着一个肚子,即将生产的她,在得知自己的父亲还没有回到汉中之中,赶紧将郑仁基召进宫来,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痛骂。

郑仁基面露苦涩,望着郑丽婉,叹息道:“丽婉,到底我们是郑家的人,也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一个靠山,皇帝陛下英明神武,自然是不错的,但也只有亲情才是最可靠的靠山,我们只能依靠郑家人,皇帝陛下今天对你很不错,但是以后呢?圣眷总是有用完的那一天。只有郑家才能支持我们。”

“不,那不是我们,而是你,我已经是陛下的人,日后支持我的只有陛下,还有我的儿子。”郑丽婉面色冰冷,目光深处露出一丝悲哀来,淡淡的说道:“在陛下这一朝,已经不是以前了,世家大族不可能获得更多的权力,尤其是关东世家,这一次失败了,等到下一次,也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陛下是不会让你们得逞的。权力是不可能被世家大族所掌握的,你这次判断错误了。”

“只有千百年的世家,哪里有千百年的王朝,世家才是帝国的根本,我们只能是削弱世家的财力和权力,但是削弱不了世家的人际关系,我们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就是要打造一个硕大的世家利益集团,利用血脉亲情、姻亲关系,将大家紧紧的缠绕在一起,皇权再怎么厉害,也是不可能拆散这种关系的。当年的大隋王朝是何等的强大,最后还不是落到二世而亡的境地吗?”郑仁基不在意的说道。

“皇帝陛下,可以用你,也可以不用你。没有权力的你,在世家大族中还有什么威望可言的呢?不会是郑善果那个老东西跟你说,想将郑家让给你吧!”郑丽婉心中一阵悲哀。原以为,自己的父亲很聪明,但是现在看来,也不过是如此而已。他已经被郑家的甜言蜜语所欺骗,或者是说,被郑善果的一番话所说动。

“这个,就算不能当族长,但我到底是郑家人。自然是要为郑家考虑的。”郑仁基脸上一丝尴尬一闪而过,忍不住低声说道。

“那郑继伯呢?”郑丽婉不屑的看了自己的父亲一眼,然后摸着自己的肚子,说道:“好了,我的父亲大人,你现在可以出宫了,以后,也不要来找我了,嘿嘿,原本以为我的父亲很聪明。但没想到还是和其他人一样。”

郑丽婉站起身来,身边的宫女赶紧上前搀扶着,只见郑丽婉摆了摆手,就进了内殿,郑仁基看的分明,心中一阵苦涩,正待上前阻拦,但是最后还是放下手来,微微叹了口气。

“一笔写不出两个郑字,若是失去了郑家。我还是郑仁基不?皇帝陛下还会如此重用我?失去了皇上的信任,但顶多也就是不能提拔而已,但是一个汉中知府,足以让我回到郑家受到欢迎了。有郑家的支持,我也能继续在官场上发挥我的作用。你在皇宫,现在还能受到皇上的宠爱,可是等你年老色衰的时候,就知道家族是何等的重要,没有家族。皇上岂会看重你,那些宫中的下人们岂会再会你?皇帝子嗣众多,并不是每个子嗣都会受到皇帝的重视的。哎,女儿,这些你都不懂。”郑仁基摇摇头,在内侍的带领下也出了皇宫。

御书房内,宋和站在面前,低声将郑仁基的进宫的情况说了一遍,最后小心翼翼的看着李信一眼,朝中最近的气氛极为诡异,虽然看上去很平静,可是宋和知道,皇帝陛下在背后下了一盘大棋,至于谁是这个棋盘上的人物,宋和就不知道了。

“郑仁基在汉中做的怎么样?”李信淡淡的说道。

“还可以,毕竟汉中原本就是一个贫困之地,谁知道,只要稍微有点能力的人,都能将汉中经营好,而且驰道已经修建完毕,商人们可以自由行在长安和汉中之间,所以说,郑仁基将汉中治理的还是很不错。”宋和赶紧说道。

“我们新任的武德殿大学士怎么样了?”李信想到窦义,忍不住询问道。

“虽然有些地方他并不会,但是有岑阁老在一边,处理事情倒是游刃有余,武德殿的几位大学士,虽然没有人为难他的,但是能帮助他们的也很少,不过,奴婢听说,许敬宗正在找他的麻烦。”宋和赶紧说道。

“是真金或者是废铁,总是要拿出来锻造一番,若是真的不行,还是让他去管大唐钱庄吧!这个许敬宗啊!就是一把匕首,不让他在朝中呆着,朝中总是毫无波澜,一片死气。”李信摇摇头,很快就将此事放在一边,无论是许敬宗也好,或者是窦义也好,都是他手中的棋子,他的目光已经落到对面不远处的一块硕大的地图上。

明黄色的地图上,标注着大唐的府、县,但是在东北角和西方,却是有一红、一白的两块区域,分别是高句丽和吐蕃所在,李信现在需要的就是要征服这两个地方。他认为,这是他的使命。

“吐蕃使者又样子,他们也是不想打,而是想着向朕来求亲,这个松赞干布倒是有点意思,他究竟哪里来的把握,认为朕会答应他的和亲?难道不知道,朕和朕的大唐是绝对不会和亲的吗?”李信忽然哑然失笑的说道。

“吐蕃野蛮人焉能匹配大唐的公主?”宋和也是一脸的不屑之色。

“你这句话说的不错,他们大概认为自己心诚,屡败屡战,认为总有一天会用诚心打动朕,让朕答应和亲,却不知道,他们心中打的是什么主意,朕好像不知道一样,不就是想得到明吗?可惜的是,这种事情基本是不可能的。”李信摇头说道:“野蛮人就是野蛮人,岂会因为一时的和亲而改变,对付这样的人,只能用大唐的刀剑来解决。”(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零二十章 偶遇'

“大将军最近在干什么?”李信忽然想到了一个人,顿时笑呵呵的说道:“最近都没有看见大将军上朝了,难道身体不好?不对啊,上次见到他的时候还是面色红润啊!”

“陛下,大将军正在终南山下养马呢!听说他买了一块地皮,正在那里建了一个马场。”宋和赶紧说道:“现在大将军很少回府了,和李夫人居住在终南山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个大将军啊,不打仗了,居然学会了享受,走,叫上承宗,我们去见见大将军。”李信听了之后,顿时有了兴趣,笑呵呵的说道:“看看大将军的牧场是什么样子。”李信赶紧让宋和准备了衣服,又叫上李承宗,三人领着几个侍卫,换成了常服,径自出了皇宫。

“承宗,你说你师父为何放着好日子不过,却是到终南山去养马了。”李信望着一边骑着小马的李承宗,询问道。

“师父这不是养马,而是为了培养大唐最健壮的战马。孩儿听说,大将军这次引进了西域的汗血宝马,还将河西的战马、草原战马一起配种,期望能培育出大唐最顶尖的战马。”李承宗仰着道:“若是能培养出顶尖的战马,我们就能不怕吐蕃人了。”

“你这小东西还真是聪明。”李信拍着李承宗的道,就是他也不得不承认,李承宗这个小脑袋懂的的东西还是不少的,最起码能看穿李靖的一番苦心。也不枉李靖收他为弟子。

“让开,让开,没看见郑公子和窦公子来了吗?”就在这个时候,远处有数骑缓缓而来,前面的几个青衣下人不停的推开行人。神情十分嚣张。

李信皱了皱眉头,长安城乃是帝都所在,权贵众多。但是这些权贵子弟哪个不是小心翼翼,虽然是有不法事情。但也只是在暗处耀武扬威,什么时候在大庭广众之下闹事了。眼前的这个所为的郑公子和窦公子却是大张旗鼓,让人生厌。

“这是哪两家的?”李信皱着眉头,望着缓缓而来的两个年轻男子,一个身着白色锦袍,一个却是黑色长衫,料子看上去非一般人能够买的起的。这两个还真是世家子弟。

“陛下,已经是郑家的子嗣。只是不知道姓名,这段时间几个世家子弟都来到了长安城,所以出现了这些世家子弟不算稀奇的,至于另外一个人却是窦大人的公子窦一宽。”宋和低声说道:“以前窦一宽也只是和那些商贾之后,或者是长安城的低级官员子嗣一起谈经论文,现在大概是因为窦大人升官了,所以才会如此,已经和比较高级一点的世家子弟在一起了。”

“一人得道,鸡犬飞升啊!窦义现在成了武德殿大学士,连带着他的儿子也上了一个档次了。”李信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父皇。孩儿听说窦义平日里生性谨慎,对自己的家人要求也很严格,按照道理。窦一宽就算很嚣张,也不可能嚣张到这种地步,一个商人成为武德殿大学士,满朝文武也不知道有的多少人都在盯着他,窦一宽只要不是傻子,就不会如此高调,好像别人不知道,他的父亲已经是武德殿大学士一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