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战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战图-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裴行俨在一棵松树下盘腿而坐,将随身马槊放在树干上,裴行俨的兵器虽然是一对一百六十斤重的八棱梅花亮银锤,但他同时也有一支马槊,这却是他的家传武艺。

他父亲裴仁基就是使一杆马槊,只是马槊远远不如裴行俨的大锤凶猛犀利,但在特殊情况下他也会使用马槊。

比如现在,他率骑兵长途奔行,若带一对大锤战马肯定吃不消,带上轻便的马槊则更合适一点。

裴行俨闭目休息片刻,他已经派了两名骑兵去寻找敌军的哨卡或者巡哨,五十名骑兵在武城县境内奔跑目标实在太大。

大约一个时辰后,松林传来了马蹄声,浅睡中的裴行俨一跃而起,四周士兵们纷纷站了起来,警惕地望着松林外,这时,两名派出去的骑兵催马奔进了松林,众人长长松了口气,又各自坐下。

两人翻身下马,上前单膝跪下禀报:“启禀将军,我们发现了一支敌军探哨!”

裴行俨大喜,连忙问道:“有多少人,在哪里?”

“就在东面山麓,他们在那一带巡逻,大约有二十人!”

裴行俨沉思片刻,凤山东西两面都有道路通往武城县,既然东面有巡哨,那么西面也一定有,这支巡哨应该负责东面二十里范围内巡哨,不会走远。

裴行俨低低喝令一声,众人纷纷围拢上来,他嘱咐众人几句,众人一起点头,起身翻身上马,调转马头向凤山东面的山麓奔去。

凤山是官名,当地民众叫它鸡头山,因为山峰酷似一只鸡而得名,武城县就位于凤山以北。

正如张铉的推断,张金称在得知有隋军渡河北上后,便立刻发一份鸽信给武城县守军,令他们加强戒备,防止敌军偷袭攻城,武城县主将韩智寿便派出几路探哨打探隋军的消息,裴行俨发现的这支探哨正是其中一支。

探哨约二十人,全部都是步兵,他们负责凤山东面官道的巡查,中午时分,二十名贼军探哨正聚集在一条小溪边吃午饭,他们猎到一头野猪,众人兴高采烈,在小溪边架火烤肉。

但在数十步外的密林内,五十名隋军骑兵已经悄悄靠近了他们,裴行俨细心清点了他们人数,正好二十人,他们的长矛乱七八糟堆在一旁,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降临,裴行俨向两边指了指,手下会意,四散包围而去。

野猪已经烤出了一阵阵肉香,所有贼军都被吸引过来,每个人都拔出匕首,个个垂涎欲滴,急不可耐地等待着队正下达开吃的命令。

贼军队正是一名三十余岁的大汉,他正不慌不忙切割野猪后腰上最好的肉,他要把最好的肉割走后,才会让手下开吃。

就在这时,几支箭从树林中疾射而至,距离兵器最近的几名外围贼军被箭射中,惨叫着倒地,突来的变故将众人都吓得呆住了,只见树林中冲出无数骑兵,从四面八方向他们杀来。

“有敌军!”

贼军大叫一声,扔掉匕首向堆放长矛处冲去,但只奔出几步,迎面便遇到了裴行俨,裴行俨早盯住了此人,他疾奔而过,手中刀鞘不轻不重地敲在贼军队正的头上,力量捏拿得极好,贼军队正惨叫一声,被敲得晕了过去。

此时隋军骑兵大开杀戮,二十名贼兵巡哨只有两名士兵保住了性命,其余全部杀死。

裴元庆催马来到烤猪旁,对士兵们笑道:“大帅最喜欢吃烤野味,这只野猪烤得正好,我们带去给大帅解解馋!”

众人都笑了起来,收起了烤野猪,众人调转马头向南奔去,身影渐渐消失了。

待众人走远,被裴行俨击晕过去的贼军队正慢慢爬了起来,他刚才装死才躲过隋军骑兵的杀戮,他见隋军骑兵远去,撒腿便向县城奔去。

。。。。。。。。。

傍晚时分,裴行俨率领骑兵迎到了正浩浩荡荡杀来的张铉军队,他来到张铉面前抱拳道:“卑职不辱使命,抓到了两名巡哨!”

“裴将军辛苦了。”

张铉夸赞他一句,随即令道:“把贼军巡哨带上来。”

两名探哨被押了上来,两人跪在地上磕头道:“将军饶命!小人什么都愿意说。”

张铉走到两人面前,沉声问为首一人道:“我想知道,武城县的守将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武艺如何?给我详详细细说来!”

。。。。。。。。。

夜幕中,张铉的军队抵达了凤山东麓,此时,贼兵还没有发现巡哨已被隋军歼灭,张铉站在一块大石上,远远眺望山脚下的武城县。

县城大小和祝阿县从差不多,他们居高临下,可以清晰地看见县城内的情形,几乎所有的民宅都被拆除,夷为平地,县城一分为二,一边是几十座巨大的仓库,用砖石砌成,而另一边则是整齐的军营。

尽管此时是夜间,但在月光映照下,依然可以清晰地看见城头密集的守军,他们显然已经得到了隋军将大举来袭的消息,守卫十分严密,如果强攻城池,死伤惨重不说,还未必能攻得下来。

更为严重的是,城头和城墙被水冻成了冰,在月光下晶莹闪亮,除非用带铁钩的攻城梯,否则城头太滑,任何攀城器械都靠不住城墙。

说到底,强攻没有什么意义,上兵伐谋,他必须用谋略才能攻下这座县城,张铉从大石下来,又来到一片土坡侧面,拔刀斩去表面的枯草荆棘,张铉仔细地查看山坡上的冻土和下层的土壤,他眼中若有所思。

这时,尉迟恭和沈光走了上来,尉迟恭道:“将军,我们可以采用波斯人的攻城方式,不用什么攻城武器。”

“波斯人是怎么攻城?”张铉饶有兴致的问道。

“俺听李先生说过,波斯人是用长杆攀城,用奔跑冲城的方式,简单有效!”

张铉也知道这种攻城方式,就像撑杆跳高一样,不过这种方式只适合于斥候突袭,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才可行,否则当着敌军的面冲城,乱箭就能射死,没有什么意义。

张铉摇摇头笑道:“这种方式可以做备选,但现在可不适合,想必你们也看见冰层了,敌军准备得很周全。”

旁边沈光躬身道:“将军,这座城池比起辽东城的险要还差得远,卑职也问过,城墙是用大青砖砌成,最坚固也不过用米浆调石灰来砌砖,卑职只要用二十把匕首就能徒手攀上城,请将军准许!”

张铉也知道他们时间不多,张金称一定会派援军向这边赶来,最迟明天中午或者下午就能赶到,他们必须在明天上午之前攻下武安城,更重要是他们粮食支撑不了多久,如果明天攻不城,他们就得撤回了。

想到这,张铉对尉迟恭和沈光笑道:“凡是要留有余地,我也有一个计策,虽然不一定管用,但也可以一试,至于你们二人的方案等我计策失败了再说。”

。。。。。。。。

【今天只有两章,各位抱歉!】

212。第212章 计取武城(二)

武城县主将韩智寿是张金称的心腹,他身材魁梧,头大如斗,两膀力大无穷,使一口六十斤重的大刀。

其实武艺高强并不是韩智寿守武城县的原因,武城县内储藏了十万石粮食和无数武器物资,是张金称的命脉,只有用最信得过的人守武城县,张金称才能放心。

韩智寿的忠诚才是他被任命为武城县守将的根本原因,但韩智寿也有弱点,那就是脾气暴躁,头脑冲动,所以张金称给他的任务是死守武城县,严令不准他出城迎战。

此时韩智寿就站在城头上,远远眺望着凤山,他已经接到了张金称的飞鸽传书,一支隋军正在赶来武城县的途中,张金称令他严防死守武城县,武城县若失,将要他的脑袋。

可如果自己保住武城县呢?鸽信上却没有说,让韩智寿多少有点郁闷,干得好是应该的,干不好就要受惩罚,大王也未免有点太不近情理了。

这时,几名士兵带着一名巡哨走上楼头,正是在装死逃脱的那名巡哨队正,一名亲兵上前对韩智寿低语几句,韩智寿打量一下这名队正,冷冷问道:“隋军居然没有杀死你?”

队正连忙上前跪下,“启禀将军,卑职被打晕过去,醒来后装死才躲过敌军的毒手,除了卑职外,另外两人被抓走,其余弟兄全部阵亡。”

“那你告诉我,敌军有多少人?主将是谁?现在已经到哪里了?”

韩智寿对他怎么逃生不感兴趣,他更关心隋军的具体情报,队正瞠目结舌,他哪里知道这些情报,韩智寿脸一沉,挥手令道:“拖下去砍了!”

队正吓得魂不附体,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逃回来会是这么结果,他急得大喊道:“将军,我知道敌军主将是谁?”

“是谁?”韩智寿又回头看了他一眼。

“就是张须陀!”

韩智寿一下愣住了,“你能肯定?”

“回禀将军,卑职听到他们在说大帅喜欢吃烤肉,便把卑职烤的野猪带走了,说是回去给大帅解解馋。”

韩智寿眉头皱成一团,难道真是张须陀亲自率军来攻打武城县吗?攻高唐县是虚,攻武城县才是他们真正的目标?一时间,韩智寿心乱如麻,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

在清河郡中部广袤的原野上,两万贼军正沿着永济渠疾速向武城县方向行军,这支军队正是张金称派出的援军,由大将杨公卿率领的两万贼军。

自从几个月前在清河县拦截张铉失败后,杨公卿已渐渐成为张金称军中的第二号人物。

这也和他拥有五千忠诚于自己的精锐士兵有关,张金称的军队虽多,但精锐士兵却不多,只有两万五千余人,其中杨公卿就拥有五千人,实力摆在这里,张金称也不得不重用杨公卿。

在如何处置冯孝慈投降士兵的问题上,杨公卿和张金称的意见并不一致,杨公卿反对处死一万多隋军,他认为这会引来隋王朝的凌厉报复,会使他们成为隋王朝的眼中钉,不利于他们长远发展。

但张金称被胜利冲昏头脑,一心向高士达和窦建德立威,便固执己见,血腥屠杀了一万投降的隋军士兵,这让杨公卿十分不满,同时也有点胆寒了,不出他的所料,时间过去才几天,张须陀便集结兵力向清河郡发动了攻势。

更让杨公卿动摇的是,张金称迅速荒淫堕落,从前还有几分做大事的野心,可现在居然整天和几十个女人厮混在一起,直到张须陀大军杀来他才仓皇应对。

杨公卿已经不看好张金称,开始有了自保的想法,这次张金称派他率两万军去支援武城县,便使杨公卿发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自己能占领武城县,夺取武城县的粮草物资,他便有了自立为王的本钱。

“不准休息,给我加快速度!”

杨公卿大声喝令,他现在要和隋军争速度,一定要抢在隋军之前占领武城县。

尽管杨公卿心急如焚,但除了他自己的五千精锐之军外,其余军队大多是乌合之众,哪里能承受住高强度的长途跋涉行军,很多人越走越慢,队伍也越来越长,由最初的两里变成了十几里,士兵们疲惫不堪,怨声载道。

就在清河县北面的一片森林内,罗士信率领一千士兵比杨公卿的军队早一步抵达,士兵们也都十分疲惫,坐在地上休息喝水,渐渐恢复体力,罗士信则站在一棵大树上眺望着远处的官道。

贼军是沿着永济渠西岸行军,那么他们必然会经过官道,此时罗士信心中十分兴奋,打徐圆朗他被困在山上,打左孝友他也没有能独立出战,一直使他耿耿于怀,今天终于得到了独自出战机会。

当然罗士信也不愚蠢,他只有一千军队,而对方有两万军队,若被对方包围,他必然是全军覆没,他也知道自己只能打骚扰战,拖住对方行军。

“将军,他们来了!”

树顶上的哨兵高声提醒下面的罗士信,罗士信也看见了,远处十几里外的官道上出现一条短短的黑线,在毫无人烟的官道上显得格外清晰。

罗士信立刻大喝:“军队集结!”

一千士兵纷纷起身列队,他们位于密林深处,距离官道有三四里远,就算有敌军探哨在前方趟路,也不会碰到他们。

随着贼兵越来越近,队伍也变得清晰起来,这是一支浩浩荡荡如长蛇一般的队伍,前面的军队走得很快,但后面的军队却步履疲惫,似乎快走不动的样子。

罗士信立刻有了应战之策,他不攻击前方的军队,而是攻击敌人的后军。

过了片刻,罗士信一摆手,率领一千士兵向前方树林疾奔而去,此时杨公卿的前军主力已经过去,中军和后军不再关注沿途的树林中的情况,一千隋军士兵在距离官道约六十步外埋伏下来。

隋军士兵纷纷举起弓弩,瞄准了官道上了贼军队伍,一名校尉上前低声对罗士信道:“将军,敌军疲弱,不如冲击一阵!”

罗士信沉思良久,把四名手下校尉叫来,低声对他们道:“两轮箭后我率前三团冲击,第四团树林内击鼓摇旗,制造声势,一击便走,不可恋战!”

众人点点头,纷纷回去了,又过了片刻,罗士信见时机已到,大喝一声,“射!”

树林中的梆子声骤然响起,千箭齐发,密集地射向官道上的贼军,数千贼军早已疲惫不堪,突然被乱箭射来,顿时倒下大片,惨叫声四起,官道上的贼军一阵大乱。

紧接着,隋军第二轮箭射至,又是一片人仰马翻,罗士信翻身上来,挥舞铁枪大吼一声,“跟我杀!”

“杀啊!”

七百五十余名隋军士兵冲了出来,向混乱中的敌军杀去,树林鼓声如雷,旌旗挥舞,喊杀声震天,仿佛还埋伏着无数士兵。

在前军的杨公卿听说中军被伏击,不由大吃一惊,喝喊道:“跟我杀回去!”

他率领数千精锐士兵向后方官道杀去,等杨公卿杀到伏击地时,伏击他们的隋军士兵已经迅速撤离,只见官道上尸横遍地,受伤的士兵痛苦**,粗粗算一下,至少损失两千余人。

杨公卿心中大恨,厉声问道:“有多少隋军?”

一名偏将禀报道:“杀出来两千余人,树林还有数千人,卑职估计至少有五千人左右!”

杨公卿一惊,如果对方有五千人,那么他们用逐步蚕食的办法,一次次伏击自己的军队,等到了武城县,他的军队还能剩多少?

这时探哨回来禀报,“将军,我们发现了敌军的踪迹,就在我们数里外,大约有数千人。”

杨公卿不敢再大意,命令士兵就地休息,恢复体力,他又派出探哨去监视敌军,直到三十里内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