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战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战图- 第1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铉的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他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催马冲下山坡,向远处石头建筑奔去。

从地上用石灰划出的白线便可以看出,这其实是一片占地极大的建筑群,至少有五六百亩,目前的几座建筑只是刚刚开始。

韦云起追上了张铉,笑着介绍道:“目前先造的这几座是仓库,马上会有粮食运来,要有储藏的地方,还要有人看守,所以下一步要造一点戍堡、军营之内,还有管理码头和仓库的署衙,至于装卸民夫,他们的营房来不及造,先搭帐篷吧!”

张铉已经完全明白了韦云起的深意,韦云起比自己想得更全面,更深透,他就没有想到造码头,更没有想过要哪些功能,作为长史,韦云起却一一周全地替他想到了。

张铉点点头,望着一块块方整的石头又问道:“这些石头从哪里采来?”

韦云起笑了起来,“将军不妨看看背后!”

张铉一回头,只见他身后约两里外的一座山梁已经被凿开了,山岩上的杂草被清除,露出了灰白色的岩石,隐隐可见几十个人影在那边采掘石头,这一般是矿工的事情,矿工经验丰富,采石效率很高,所以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已经造了不少房子。

“那码头呢?船只怎么靠岸卸货?”张铉又不解地问道。

“将军请跟我来!”

韦云起带着张铉绕过几间石屋,士兵们在后面牵着马慢慢跟随,他们很快便来到河湾旁,河湾的地势比水面高一丈左右,形成了天然堤岸,但泥土堆积,起伏不平,然后张铉看得的一条堤岸却是用石块垒成,变得十分平整坚固,可以停泊千石以上大船。

只是石块只铺了百步左右,还有两里左右的堤岸要继续铺设。

“再给我半年时间,我相信这里会大变样!”

韦云起指着房屋周围的大片空地,踌躇满志说道:“我会把这里变成一个繁华的河港小镇,有商铺、酒肆、客栈,还有民居、仓库,更重要是军营,甚至我还打算在这里修建一个造船所,打造运输船队,这是我当年的梦想,我可以乘坐大船直接到辽东去。”

张铉也被韦云起的志向感染了,他默默点头,“先生尽管放手去做,我会全力支持!”

。。。。。。。。。。

琅琊郡的北方是陡峭的高山,中间是低缓起伏的丘陵,南面则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东安县位于琅琊郡的最北面,是一座修建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小县城,这里山势起伏,绵延数百里,像一座天然石屏将齐郡、北海郡和琅琊郡分隔开来。

但山地中又有一条条穿山而过的小道,商人的骡马队穿过这些山间小道,前方南方的平原地区。

东安县一共只有万余人,而县城内只住着数千人,不到千户人家,另外有一千孙宣雅的驻兵,由一名匪军大将率领。

这名匪军大将姓胡,叫什么名字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大家都叫他胡三郎,是一个长着满脸大胡子,一脸凶神恶煞的大汉,人倒不是太坏,就是脾气暴躁,言语稍微不对就大发雷霆,立刻动手打人,东安县上下民众和士兵没有人不怕他。

天刚亮,城头上便传来了胡三郎粗野的吼声,“立刻关闭城门,不准放任何人进来,谁敢私自放人入城,老子割了他的卵蛋!”

士兵们刚刚开了城门,听见他的吼声,慌忙跑回去重新关闭城门。

东安县虽然是一座小县,但它位于一条宽达十几里的山谷内,这也是沂山山脉最宽的一条山谷,可以行走人马辎重,沂水紧靠县城西面流过,是从北海郡方向南下琅琊郡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由于向南数百里都荒无人烟,没有市镇,所以商队一定要在这里休整补给。

胡三郎刚刚得到临沂县传来的紧急命令,北海郡隋军极可能会南下,孙雅宣令他紧闭城门,一个月内不准放任何人进城,胡三郎心中十分紧张,他知道东安县是北海郡南下的第一个要塞,一旦隋军南下,东安县首当其冲。

城头上,胡三郎紧张地向北面眺望,远方是大片茂密的树林,覆盖了整个山谷,一座绵延到山上,沂水便穿过树林向南蜿蜒流来,到目前为止,他还看不到任何异常,他心中稍稍松了口气,可看了看城池,刚刚松懈的心情又再次紧张起来。

东安县因为是座小县城,并不是为了防御,所以城池十分低矮,高不到两丈,城上十分狭窄,仅容三人并肩而行,而且东安县没有护城河,隋军可以直接奔至城下架梯攀登。

更重要是,他只有一千人,士兵们们连皮甲都没有,穿着粗布做的军服,刀矛都是十分粗陋,孙宣雅倒是有两万精锐,但都部署在临沂县,他们东安县就像后娘养的一样。

“他娘的,这么破烂的兵甲,让老子怎么守城?”胡三郎愤愤骂了一句。

这时,他听见城下有人大喊:“行行好,让我们进城吧!”

胡三郎眉头一皱,快步走到城墙边,探头向下望去,只见一支商队站在城下,后面有百余头满载货物的骡驴,伙计有十几人,为首是一个四十余岁的行脚商人。

他也看见了胡三郎,连忙喊道:“胡将军,是我啊!”

胡三郎倒是认识这个商人,而且很熟悉,此人叫做****,是东莱郡的一个鱼商,专门贩运海鱼干,经常南下临沂,因为也姓胡,所以认作本家,****也常常送点海珠、玳瑁等贵重品给他,两人关系很不错。

这时,城头上所有士兵都向他看来,胡三郎心中烦躁,一挥手,“放他们进城,就这一次!”

城门缓缓开启,骡马队进了城,胡三郎连忙奔下城问道:“老胡,我问你件事!”

****连忙点头哈腰笑道:“将军请说!”

“我听说北海郡隋军要南下攻打琅琊郡,你从北海郡过来,看见军队集结调动了吗?”

****一愣,挠挠头道:“没有这回事吧!我只知道清河郡官兵要打高士达,如果北海郡官军有动静,也应该是打高士达,怎么会南下打琅琊郡?”

其实****说的是常理,胡三郎也知道,如果官兵要来琅琊郡剿匪,一定是南面杨义臣的军队北上攻打临沂,不会是飞鹰军南下,实在是距离太远,胡三郎又问道:“你确实没有看见隋军集结?”

“没有!”****肯定地摇摇头,“如果有军队集结,我怎么可能南下做生意?”

胡三郎有点相信了,商人最害怕战争,如果有任何战争苗头,商人都绝不会冒险,难道是王爷情报有误?

虽然胡三郎心中有点松懈了,但他还是不敢违抗命令开启城门,他想观察一天再说,他依然高声令道:“城门不准开启,若有人要进城,必须先禀报我,谁胆敢擅自开城,老子一刀宰了他!”

。。。。。。。。

315。第315章 尉迟初战

就在距离城池十几里外的一片树林内,尉迟恭率领两千隋军在五更时分便已经抵达了东安县,他们就埋伏在树林内,耐心等待着攻城的机会。

尉迟恭被张铉任命为先锋,命他务必夺下东安县作为隋军的后勤补给重地,这是尉迟恭第一次独自率领军队行动,他心中十分紧张,但同时也很期待。

刚才进城的****就是尉迟恭专门安排的商队,目的是为了迷惑守城军队,尉迟恭虽然读书不多,但他十分好学,这次派****入城就是他从张铉那里学到的谋略:‘趁敌弱以攻之’。

尉迟恭耐心等待机会,他同时也在观察着县城,城墙高度只有一丈五尺,没有护城河,用普通攻城梯就可以上城,根据他事先派出斥候得到的情报,守城贼军只有一千人,装备十分简陋,攻下这座县城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他会损失多少士兵,尉迟恭希望不损失一个士兵。

一天时间渐渐过去,黄昏来临,士兵们睡了一天,正聚在一起吃干粮,这时,一名去县城打探消息的斥候飞奔而来,向尉迟恭禀报道:“将军,守军主要集中在城北,南城墙那边守军很少,不足百人。”

尉迟恭点点头,这在他的预料之中,守军防备北方杀来的军队,对南面自然会有所疏忽,尤其这种乱匪,他们几乎是凭着本能来守城,不会有任何章法。

尉迟恭冷笑一声,回头令道:“传我的命令,天黑后行动!”

夜幕渐渐降临,这几天时常下雨,天气不太好,入夜后乌云闭合天空,城头和四野都变得一片漆黑,只有城楼上挂着一盏死气大灯笼时明时暗,光线微弱,使城外行人知道城门的位置。

或许是****带来的消息使胡三郎有点松懈了,夜间他没有上城巡视,而是躲在房间里喝酒吃肉,从青楼找来的两个**左右陪着他。

此时虽然已是阳春三月,但山区的夜晚还是有一点寒意,主将不在,士兵们也纷纷各自找地方睡觉,城头上只有几支巡哨士兵在来回巡逻。

南城墙数百步外,两千隋军已悄然埋伏在草丛中,他们携带着十架攻城梯,个个跃跃欲试,等待主将下令。

尉迟恭手执大铁枪,目光锐利地注视着城头,城头只有一队巡哨,大约二十余人,懒洋洋地沿着城头来回走动,也根本没有注意城外动静,似乎只是在应付差事,而且他们巡视的频率越来越慢,到最后半个时辰才会出现一次。

当巡哨士兵调头向东而去时,尉迟恭便知道机会来了,他低声喝令几句,一摆手,几十名士兵扛着一架攻城梯迅速向城下奔跑,尉迟恭紧随其后,他很谨慎,要自己攻上城头后才会下令士兵全线进攻。

攻城梯搭上城头,尉迟恭手提大铁枪迅速向城头攀爬,但事情就是那么巧,一名躲在城头睡觉的贼军士兵忽然尿急,爬上城垛向下撒尿,正好就站在尉迟恭头顶上,他一眼看见了城下攻城梯和无数黑影,一下被惊呆了。

腥臭的尿液洒在尉迟的头盔上,他顿时勃然大怒,狠狠一枪刺去,贼兵士兵下体被长枪刺穿,惨叫一声,跌翻下城去。

但这一声惨叫惊动了刚刚离去了巡逻队,二十几名贼军士兵纷纷向这边奔来,尉迟恭已经冲上城头,他大吼一声,挥枪向贼军杀去,一枪刺穿了三名贼军,长枪一挑,将三人一起挑飞下城去。

尉迟恭杀得兴起,大铁枪如暴风骤雨,枪枪致命,眨眼间,二十几名士兵被他杀死大半。

其余几名士兵吓得调头奔逃,在城头上大喊大叫,南城墙上的其余百名士兵也纷纷在睡梦中惊醒,从城楼内冲了出来,‘当!当!当!’警报钟声在南城头敲响。

这时,跟随尉迟恭的二十几名士兵也迅速上城,跟随尉迟恭阻击守城士兵的反攻,城墙两千隋军士兵也发动了,他们扛着十架攻城梯如潮水般向城墙涌来,一架架攻城梯在城头隋军士兵的指挥下搭上了城墙,两千人奋力向城头攀爬。

此时城头上百余士兵根本不是尉迟恭和他手下的对手,被杀得节节败退,死伤惨重,只片刻,大量隋军冲上了城头,剩下数十名贼军士兵见势不妙,纷纷向城下逃去。。。。。。。

胡三郎在房间内正和两名粉头喝酒嬉戏,玩得正兴起,忽然院子传来亲兵紧张的喊声,“将军,城头上有警报声!”

胡三郎大吃一惊,他顾不得再喝酒,一脚踢翻两名**,穿上衣服奔出了院子,“怎么回事?”他大喝问道。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是南城那边的警报声!”

“跟我来!”

胡三郎翻身上马,手提大刀向南城楼奔去,后面跟着数百士兵,但他们在大街上奔出不到百步,迎面冲来大群黑衣,胡三郎大刀一指,“是什么人?”

“是你祖宗!”

不等胡三郎反应过来,一支精光闪闪的大枪头已经出现他眼前,他躲闪不及,‘噗!’的一枪,大枪头刺穿了他的咽喉,胡三郎当场毙命。

尉迟恭冷笑一声,甩掉贼军主将的尸体,大吼一声道:“老子是巨灵神尉迟恭,投降者免死,反抗者一个不留,统统杀死!”

尉迟恭声如霹雳,加之他一枪刺死了胡三郎,其余数百士兵早已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跪下投降,“我们愿降,饶命!”

尉迟恭大喜,一挥手,数百隋军士兵冲上前收缴了投降士兵的兵器,将他们押解回南门。

此时,隋军已经杀到北城,将守城的数百贼军士兵杀得七零八落,贼军士兵抵挡不住,只得跪地投降,不到半个时辰,东安县便被隋军偷袭攻克。

不过北城门已经被打开,十几名守城门的士兵趁机逃出城,消失在夜色之中。

这个意外事件让尉迟恭十分懊恼,他还是没有考虑周全,应该在北城门外埋伏两三百军队,这样就一个都逃不走了。

而且最后清点士兵,隋军士兵还是在攻打北城墙时阵亡了三人,受伤五人,没有实现尉迟恭零伤亡的计划,令尉迟恭心中十分沮丧。

次日中午,张铉率领两千隋军士兵也抵达了东安县城,当张铉催马缓缓进入县城,尉迟恭满脸羞愧,上前单膝跪下禀报,“启禀将军,卑职攻城不利,请将军责罚!”

张铉翻身下马,扶起尉迟恭笑问道:“你怎么攻城不力?”

尉迟恭叹了口气,“卑职愿计划不伤不死一人,但最后还是阵亡三人,受伤五人,另外还让十几名贼兵逃跑了,本来可以全歼,卑职考虑不周,疏忽了在北城外埋伏。”

张铉笑了起来,“打仗怎么可能不死人,考虑得不周全也是你经验不足,但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哪有十全十美之事,不用自责了,否则大家都会觉得没面子。”

尉迟恭明白张铉的意思,挠挠头笑道:“将军要去看看仓库吗?”

张铉点点头,他目前是轻兵南下,就指望从东安县得到粮食补给。

张铉带着参军房玄龄跟随尉迟恭走进了军营粮仓,粮仓不大,由三间屋子组成,里面堆满了一袋袋粮米。

尉迟恭指着粮仓道:“我昨天晚上已经清点过,大约有三千石粮食,另外在敌军主将胡三郎住的房宅内又发现了四百石粮食和十几万贯钱,据胡三郎的亲兵交代,这是胡三郎贪污的钱粮,他准备把粮食运到齐郡去卖高价。”

张铉笑着点点头,“收获不错,三千四百石粮食,足够我们支持几个月。”

张铉又对旁边房玄龄道:“十几万贯钱全部分赏给三军,尉迟的两千军队加倍赏赐,另外留一点给罗士信的军队,希望他不要令我失望。”

这时,尉迟恭忽然醒悟,逃走的十几人并不一定是坏事。

316。第316章 裴罗争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