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战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战图-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铉点了点头,又笑问道:“一架石砲需要几人操作?”

“一般需要两人,往往是石砲手带一个徒弟,徒弟又叫绞盘手。”

刘桂林指了指旁边一座绞盘,顶端有空,他取出一根细铁棍插入孔中,用力绞动,这具巨大的弓弩开始吱嘎嘎上弦,他指了指上面的槽孔道:“然后将石块放在这里,扳动侧面的悬刀,石块便弹射出去了,当然这个需要熟练,否则很容易伤到自己。”

就在这时,一名骑兵从远处骑马疾奔而来,在堤岸上高声喊道:“将军!”

张铉走到船舷边问道:“什么事?”

“朝廷使者已到益都县,说有圣旨要宣读,韦长史请将军立刻回益都!”

朝廷使者居然直接来北海郡宣旨,这还是第一次,刘凌有些紧张地对张铉道:“将军,恐怕朝廷有重要事情。”

张铉点了点头,他心里明白这个时候朝廷旨意到来是什么意思,由于他名义上是裴仁基的下属,所以一般而言,朝廷旨意都是给裴仁基,然后由裴仁基给他部署各种命令。

但这次朝廷居然直接给自己旨意,在某种程度上,朝廷已经让他实质性地脱离飞鹰军了,提高了他的地位,但同时也说明这份旨意的重要。

张铉没有再继续视察船队,他立刻返回营地,翻身上马,对身后数十名亲兵令道:“回益都县!”

他纵马奔驰,后面数十名骑兵跟随他疾奔,黄尘滚滚,向益都县方向疾奔而去。

。。。。。。。。

次日上午,张铉回到了益都县,他直接奔至郡衙前,翻身了下马,韦云起从郡衙内连忙走了出来,“可把将军等回来了。”

“是什么旨意?”张铉问道。

“和我们之前的判断一样,朝廷打算让将军独自攻打琅琊郡。”

“就这么一份旨意吗?没有其他补充?”

张铉当然猜到这份旨意就是让自己打琅琊郡,让他打琅琊郡也不是不可以,关键是朝廷要给他什么?

直接向他宣旨,提高他的地位?这实际上没什么意义,他本来就是虎贲郎将,朝廷向他直接宣旨也谈不上什么提高待遇,他也不稀罕这种虚荣,他要的是实际利益。

“还有一点其他的东西,准许将军募军至一万人,另外兵部准许将军扩大民团规模。”

目前张铉的兵员额度是五千人,他另外以防止匪患为由招募了五千民团,使他的实际兵力达到一万人,现在朝廷准他把兵力扩增一倍,也明确准许他再扩增民团,这就是张铉想要实际利益了,他的军队至少能扩增到两万人。

这个条件还比较满意,他便笑问道:“宣旨使者在哪里?”

“将军请跟我来,他已等候将军多日了!”

。。。。。。。

宣旨使者叫做钟善童,是兵部的一名郎中,他带着两名随从从江都过来,等候张铉已经有三天了。

钟善童已经等得颇不耐烦,他还要去幽州颁旨,在北海郡他被拖得太久,好在韦云起招待他很不错,使他心中的不满也稍稍得以补偿,

“让钟郎中久等了!”

这时,张铉在韦云起的陪同下大步走上大堂,钟善童连忙起身,干笑一声道:“呵呵!张将军总算来了。”

“很抱歉,在临淄县安排防务,让钟郎中久等。”

“没什么,那么我们开始吧!”

韦云起连忙让人抬来香案和跪垫,张铉在香案前跪下,钟善童刷地打开圣旨,高声宣读起来。。。。。。。。

送走了钟善童,张铉负手站在沙盘前久久注视着琅琊郡,他心中还是有很大的压力,朝廷给他三个月时间剿灭琅琊郡,他可以再募兵,但训练时间却不多,不过令他感到庆幸的是,五百重甲步兵还在他手中,裴仁基来不及把他们带走。

韦云起仿佛明白张铉的担忧,在一旁笑道:“将军可以把一万军全部带走,还有秦用的三千军,实际上就有一万三千军队,我想应该可以和孙宣雅及王薄一战。”

“先生的意思是说,新招募的士兵用来守北海郡,是吧?”

“正是此意!”

韦云起点点头道:“其实我的想法不仅是北海郡,甚至可以协防齐郡,虽然圣上警告了王世充,但王世充未必肯听从,还是小心为上。”

张铉沉吟一下道:“我出征后,先生最好安排刘桂林出击一次清河郡,清剿王世充手中的船只,我之前已经派探子北上了,这两天应该就有消息送回来。”

“将军放心吧!这件事我会办妥。”

352。第352章 釜底抽薪

虽然王世充在前一次和张铉的谈判中被迫将最后十艘大船都交给了北海郡,但并不意味着他从此死心塌地,不再打齐郡和北海郡的主意,王世充随即在附近郡县收集了百余艘船只,准备作为下一次南下的渡河工具。

在高唐县城不远有一条连接永济渠和黄河的大河,叫做清水,也叫做清河,清河郡便由这条大河而得名, 在高唐县以西约五十里处有一片占地数千亩的洼地,沧海桑田,数千年的岁月使这片洼地变成了水荡,清河就从这片水荡中穿过。

水荡中芦苇丛生,但在水荡北岸扎了一片很小的军营,驻扎着两三百人,王世充之所以在这里驻军,是因为这片水荡中停泊着百余艘船只。

这也是王世充前往江都之前的安排,倒不是为了防范张铉船只的突袭,而是这批船只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收集到,对他很重要。

他需要用这批船只运送士兵过黄河,也需要这批船只替他运送军粮。

尽管这批船只停在水荡中十分隐蔽,但还是被隋军的斥候发现了,驻扎在岸边的一小队士兵出卖了这片湖荡的秘密。

三艘满载北海郡士兵的战船在夜色掩护下无声无息从黄河驶入了清水,此时王世充还在从江都返回清河郡的路上,高唐县的驻兵并不多,只有三千余人,基本上驻扎在城内。

清水两岸并没有驻军,而且荒无人烟,岸边有一些孤零零的大树和远处被废弃的村庄,显得颇为荒凉破败。

战船行了数十里,河面变得宽阔起来,一名斥候指着前面出现一片水荡低声道:“启禀校尉,前面就是水荡的入口。”

这次刘桂林奉命偷袭清河郡,他有一种很荒谬的感觉,明明双方都是隋军,却做得如此隐秘,就仿佛偷袭敌军一般,但他也清楚,只要王世充有船只在手,北海郡和齐郡遭受的威胁就不会解除,只有釜底抽薪,彻底摧毁王世充的水上运兵能力,这才能浇灭王世充的狼子野心。

船队驶入了水荡,这刘桂林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这里并不是水寨,就是一片长满芦苇的湖泽,四周没有巡逻的士兵,更没有水上哨船,看来王世充的军队怎么也想不到对岸的隋军会偷袭他们,几乎没有任何防范。

“校尉,在那里!”

斥候指着西北方向低声喊道。

刘桂林也看见了,一片芦苇上方出现了一片桅杆,从桅杆高度来看,至少都是五百石左右的中型货船,可以在黄河中运货航行,当然,小扁舟也能在黄河中行驶,只是没有运载量,所以也没有什么意义。

战场直接冲开了茂密的芦苇,驶进了一片更加广阔的水面,水面上停满了船只,足有一百多艘,约有一半是五百石左右的中型货船,其余都是百石左右的小船,这些都是永济渠上的货船,被王世充强行征用。

“校尉,动手吧!”

士兵们发现这些船只上并没有人,停泊在水荡中,仿佛是一群待宰的羔羊,士兵们开始兴奋起来,纷纷挽起袖子要大干一场。

刘桂林接到的命令是摧毁所有的船只,但这一刻他忽然有了新的想法,他带了三百五十名水军士兵,都善于驾船,他完全有足够的人力把这些五百石的货船拖回去。

“不!”

他笑着摇摇头,指着数十艘五百石货船道:“这些货船全部拖回去,把小船集中起来烧掉!”

“可这样会被对方发现!”几名士兵担忧地说道。

“把船只烧掉,他们一样会发现,关键他们拿我们没有办法,抓紧时间,把船只驶出去。”

士兵们纷纷跳上船只,一艘艘五百石的货船向水荡口驶去,剩下的几十艘小船则被集中在一起,两名士兵一把火点燃了船只,随即跳水而去。

刘桂林还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船只是停泊在长满芦苇的水荡之中,当几十艘小船燃烧起来时,整个芦苇荡也被波及。

大河中央,所有士兵目瞪口呆地望着远处燃起的滔天大火,大火气势是如此骇人,如此惊心动魄,一望无际熊熊燃烧的烈火仿佛把整个大地都吞没了,浓烟遮天蔽日。

这时,就算驻扎在岸边的士兵发出报警信号,也没有半点意义了,高唐县的守军早已发现了数十里外燃烧的大火。

城头上响起了急促的警钟声,一队队士兵从城内冲出,在主将王仁则的率领下向清水河边疾速奔来,王仁则一脸气急败坏,他已经意识到水荡中的船只出事了。

“将军,在那里!”士兵们指着河中央大叫。

王仁则恶狠狠地盯着百步外迎面驶来的船队,最前面是一条千石大船,数十名隋军士兵站在船舷边张弓搭箭,警惕地望着河南岸的士兵,在这艘千石战船后面,则是密密麻麻的五百石货船,足有六十艘之多,被几名士兵操纵着行驶,最后压阵的是两艘千石大船,刘桂林便站在最后一艘大船上,目光轻蔑地望着南岸慌乱的王世充士兵。

“给我射箭!”王仁则挥刀厉声大吼。

数千士兵一起向河上行驶的船队放箭,箭矢如雨点般地射向夜空,但全部落入了黑亮的河水之中。

清水河宽达一里,虽然不能和波澜壮阔的黄河相比,但也是一条大河,船只靠着北岸一侧行驶,距离南岸还有数百步之遥,箭矢哪里能射得到船只。

只射了两轮箭,南岸士兵便停止了毫无意义的射箭,呆呆地望着船队他们面前渐渐远去,王仁则气得眼前一阵阵发黑,但却又无计可施,眼睁睁望着最后一艘大船驶远,他忽然大叫一声,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

就在北海郡水军夺走王世充战船的同时,张铉率领三千军抵达了东安县,这三千士兵是张铉原本用来守卫北海郡的军队,事实上,除了守卫北海郡码头的一千士兵外,张铉已经调动了包括北海、高密和东莱三郡的所有士兵,整整一万人。

其中三千军队由尉迟恭率领镇守蒙阴堡,其余四千军队分别由裴行俨和罗士信率领,分别驻守在东安县和沂水县,另外在东安县还有一支驻军,就是秦用率领的三千军队,其中就包括五百重甲步兵。

正是这三千军队让张铉对裴仁基有了一点好感,裴仁基是奉旨西征瓦岗,他完全可以把这三千军队调回去,但裴仁基还是把这支军队留给了张铉,算是实现了他之前的一点承诺。

当然,裴仁基也知道张铉兵力不足,很难和琅琊郡的两支乱匪抗衡,一旦张铉兵败,王薄首先就要杀回齐郡,裴仁基也不希望张铉败在王薄手中。

北海郡虽然一时空虚,但韦云起已经在着手招募新兵了,而且北海郡人心安定,匪乱也闹不起来,安全应该问题不大。

时隔半个月,张铉又一次率军开进了东安县。

“卑职参见将军!”城门口,裴行俨躬身迎接张铉的到来。

张铉点点头,“贼军有什么动静吗?”

“最近两天贼军探子明显增加了,今天上午居然出现了三支探子,每支队伍约五六人,他娘的都是骑兵,很难追赶!”裴行俨恨恨说道。

张铉心中一动,他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王薄一定是知道了裴仁基西征瓦岗的消息,难道他想主动进攻了吗?

他此时急需了解一下王薄军队的动向,想到这,张铉便对裴行俨笑道:“我把骑兵也带来了,要不要出一口恶气?”

裴行俨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先说好!我至少要两名活口。”张铉看出了裴行俨眼中露出的杀机。

353。第353章 将计就计

裴行俨不负他的期望,傍晚时分,五百骑兵风驰电掣般地返回了县城,裴行俨歼灭了两支贼军探子,并按照张铉的要求抓回了两名探子。

房间里,两名贼军探哨仿佛完全崩溃了,跪瘫在地上,浑身象筛糠一样颤抖。

“分开审问!”张铉厌恶地看了一眼这两个探子,挥了挥手,他没想到两个探子如此软弱,不用严审就有全部交代的迹象了。

士兵将两名探子拖了出去,这时,坐在一旁的房玄龄笑问道:“将军想到了吗?王薄为什么不去探查蒙阴堡,而是来探查东安县?”

“王薄是想来探查我这边的消息。。。。。。”

话没有说完,张铉忽然醒悟,“参军的意思是说,蒙阴堡是孙宣雅负责攻打,王薄不好从插手,所以来探查东安县,是这样吗?”

房玄龄还是摇了摇头,淡淡道:“或许是我想多了,但我有一种直觉,王薄是想直接攻打齐郡。”

张铉眉头皱了起来,“攻打齐郡,来探查东安县做什么?”

“他应该是在计算兵力!蒙阴堡有多少士兵他很可能已经知道,他再计算东安郡有多少兵力,然后从裴仁基出兵进攻瓦岗的兵力便可推断出齐郡和北海郡还有多少守军。”

房玄龄看了一眼张铉惊讶的神色,又叹口气道:“我只是推断,如果我是王薄,或许我就会直接杀进齐郡。”

“可是。。。。。他的老巢不要了吗?”张铉还是有点困惑。

“将军,颛臾县高大坚固,易守难攻,他只要部署五千军队就能使我们一时难以攻下,再说还有孙宣雅的军队在另一边牵制我们,这是王薄的机会。”

正沉思之时,一名军士快步走了进来,将两份口供呈上,“将军,他们都招供了,所有供词都在这里!”

张铉精神一振,连忙接过供词迅速翻看起来,两份供词的内容都差不多,看来他们并没有说谎,但让张铉感到奇怪的是,王薄似乎并不像房玄龄说得那样准备偷袭齐郡,而是在加固城墙,积极进行防御准备,另外还在和孙宣雅联系,准备联合攻打蒙阴堡。

张铉不解地望着房玄龄,房玄龄微微笑道:“半个月过去了,王薄现在才想起要打蒙阴堡,是不是有点太晚了?”

“参军是说王薄在故做姿态?”

房玄龄点点头,“关键是裴仁基率军离开了齐郡,齐郡兵力空虚,那可是王薄曾经的老巢,他怎能不动心,怎么还有心思去打蒙阴堡,我甚至怀疑他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