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战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战图- 第3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九月初,洛阳皇泰帝任命韦津为征东大元帅,率军三万支援洛口仓,又令段达为后军元帅,总督后勤粮草。

三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洛口仓。

瓦岗军攻打洛口仓并不顺利,围攻了一个多月,始终没有拿下洛口仓,一方面是因为洛口仓城池坚固高大,易守难攻,加上守将魏文通防守得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几支瓦岗军各自为阵,缺乏统一调度,所以瓦岗军损失惨重,始终没有能拿下洛口仓。

魏文通原本是虎牢关主将,由于张须陀在虎牢关自尽一案影响巨大,尤其罗士信殴打诏使震惊朝廷,但朝廷不敢追查罗士信殴打诏使的责任,便将责任推到了魏文通身上。

魏文通没有及时制止张须陀自尽,也没有制止罗士信殴打诏使,两罪并罚,便被贬为洛口仓守将,由原来的将军一职降为雄武郎将,率军五千守洛口仓,虎牢关主将改由宇文成都继任。

洛口仓是大隋最大的粮仓,隋王朝从江南获得的大量粮食都囤积在这里,最高时曾屯粮五百万石,尽管现在粮食存量已经大大下降,但存粮依然还有八十万石之多,钱近百万贯,另外还有八万套的兵甲,一直被缺少钱粮兵甲的瓦岗军眼红。

洛口仓建造在一片地势起伏的丘陵之上,和黎阳仓一样,是一座十分坚固的粮城,周长约十五里,城下还有宽达二十几丈的护城河,城池易守难攻,只有南城墙地势稍低,可以架梯攻打。

经历了一个多月的血战,瓦岗军已经损失近三万人,却始终攻不下洛口仓,但守军也同样损失惨重,五千士兵只剩下两千人,城上城下到处是鲜血和尸体,由于天气炎热,尸体发臭,城下臭气熏天。

单雄信便和魏文通达成临时停战协议,由瓦岗军将尸体集中焚烧,然后挖坑深埋,以免爆发疫病。

尸体烧了十几天,已经渐渐处理干净,但守城士兵的心情却一天比一天沉重,他们知道,一旦尸体清理结束,就是再次爆发战争之时,这场持续了一个月的战争,让守城士兵都有点筋疲力尽了。

631。第631章 卑劣小人

清晨,洛口仓城墙上,魏文通正默默注视着远方,他刚刚接到一封单雄信给他的信件,单雄信在信中告诉他,天子在江都被宇文化及弑杀,大隋已经名存实亡,劝他投降瓦岗,不要再让英勇的士兵送命了。

这个消息令魏文通深感震撼,因为他就是宇文家族的家将出身,排名十三太保第二,宇文化及就曾是他的主人,他曾经的主人竟然弑君篡位,这让他比其他人更觉耻辱,他为自己曾给宇文家族效力而悔恨万分。

这时,副将周延慢慢走到他身边,良久,他低声问道:“洛口仓我们还要守吗?”

魏文通神情坚毅,缓缓点头道:“只要我一天为隋将,我一天守到底,绝不投降瓦岗乱匪!”

“可我们只剩下两千人,至少有一半士兵都带伤,恐怕很难再抵挡瓦岗军的大举攻城了,要不。。。。。。我们再向郇王求援。”

魏文通的上司正是荥阳太守郇王杨庆,杨庆率两万军坐镇荥阳郡,却任由瓦岗军在荥阳郡来来去去,也任由瓦岗军围攻洛口仓,魏文通已经三次向他求援,但他却始终不出一兵一卒支援形势危急的洛口仓。

魏文通苦笑了一声,“你觉得向他求援还有意义吗?”

周延低声骂道:“他分明就是和瓦岗军有勾结,还是大隋的亲王,从没见过如此鲜廉寡耻之人。”

“若不是他和瓦岗暗中勾结,张须陀怎么会死?算了,不说他了,说起他我就赶到恶心。”

这时,两名骑兵斥候从远处奔来,在城下大喊道:“将军,瓦岗军撤退了!”

魏文通和周延对视一眼,两人都露出惊讶之色,很奇怪,瓦岗军怎么会撤退了?

魏文通想了想道:“去看看再说!”

他带着二十几名士兵出了城,向瓦岗军大营奔去,翻过一座低缓的山梁,原本驻扎在河边的瓦岗军大营已不见了踪影,丢下无数破烂物品,满地狼藉,这让魏文通怎么也想不通,瓦岗军只要再攻几天,自己就守不住洛口仓了,在这关键时刻,瓦岗军居然撤退了,直觉告诉魏文通,这其中必有蹊跷。

就在这时,远方隐隐传来鼓声,魏文通立刻翻身上马,搭手帘向东面细看,只见一支万余人的军队正浩浩荡荡向这边开来。

“将军,好像是隋军!”一名士兵喊道。

魏文通也看清楚了,为首大旗正是隋军的黄龙大旗,他立刻对一名骑兵斥候令道:“去看看是谁来了?”

骑兵催马飞奔而去,不多时纵马奔回,向魏文通禀报道:“将军,是郇王率军来了。”

魏文通眉头皱成一团,怎么会是杨庆来了,杨庆到来和瓦岗撤军有关系吗?

但无论如何,杨庆是自己的上司,尽管魏文通实在不想见他,但又不能不见,他只得硬着头皮来到杨庆战马前,单膝跪下抱拳道:“未将魏文通参见郇王殿下!”

杨庆满脸堆笑,温和地说道:“我知道魏将军一定会埋怨我不肯派兵援助。”

“卑职不敢!”

“说实话,我也没有办法,翟让亲自率领数万大军盯着我,一旦我率军出城,翟让就会将我全军包围,但我还是出兵了,所以单雄信害怕腹背受敌,不得不撤退。”

魏文通暗骂杨庆无耻,翟让明明在梁郡,十万瓦岗军都在围困洛口仓,哪里盯着什么荥阳县,虽然瓦岗军撤退,但也绝对和杨庆无关,一定是另有原因。

魏文通默然无语,杨庆又干笑两声,问他道:“魏文通还有多少军队?”

“两千出头?”

“哦!才两千人,如果瓦岗大军再来攻,你能保证守得住洛口仓吗?”

“卑职不敢保证。”

杨庆点点头,“谅你也不敢保证,洛口仓是我大隋第一粮仓,战略意义极其重要,绝不能落入贼军手中,我就是担心你守不住洛口仓,所以才亲率大军前来,从现在开始,洛口仓由我来接管。”

“那卑职怎么办?”魏文通急道。

杨庆看了他一眼,“你去驻守阳武县吧!那是荥阳郡的大门,战略位置也十分重要,正好那边没有守军,你就带着自己的军队过去,现在就去。”

魏文通说不出一句话,自己拼死守洛口仓一个多月,手下士兵死伤大半,杨庆就这么一句话把自己的功劳抢走了,简直无耻之极。

杨庆看出魏文通心中的不满,脸一沉,“怎么,你打算违抗我的军令吗?”

魏文通克制住了满腔悲愤,起身道:“卑职这就走!”

他不再理睬杨庆,起身上马向洛口仓方向奔去,杨庆望着他的背影,冷冷哼了一声,“不识抬举的东西!”

半个时辰后,魏文通率领两千士兵离开了洛口仓,向阳武县方向而去,他也想通了,剩下的两千士兵都是从死神手中挣扎出来,无论如何,不能再让他们送命了,

。。。。。。。。

就在魏文通率军离去半天后,兵部尚书、右卫大将军韦津和段达率三万大军抵达了洛口仓。

杨庆亲自出城迎接,笑呵呵拱手道:“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援军盼来了,欢迎韦尚书和段相国前来援助洛口仓。”

韦津是北周名将韦孝宽之子,年约五十余岁,身材魁梧,体型偏瘦,长一张方脸,皮肤黝黑,看起来十分干练。

韦津是京兆韦氏家族的第三号人物,为人正直,在关中士族中极有威望,他是一员儒将,既文才出众,同时也能带兵打仗,他长期出任民部侍郎达七年之久,被人称为韦民部。

韦津是个十分严肃之人,不喜欢开玩笑,整天板着脸,而且喜怒行于色,城府不深,他毫不掩饰自己对杨庆的厌恶,冷冷问道:“听说洛口仓是由魏文通驻守,他人在哪里?”

杨庆心中暗恼,依旧故作镇静道:“魏将军在瓦岗攻城前他是洛口仓守将,但瓦岗大军杀来后,我担心他兵力太少,守不住洛口仓,便将他调去守荥阳县了,洛口仓一直是我镇守,我亲自上阵督战,率军杀退瓦岗军无数次进攻,杀敌数万,韦尚书有什么疑问吗?”

“是吗?怎么我掌握的情况和郇王殿下所说有点不同?”

旁边段达连忙打哈哈道:“魏将军是郇王殿下部将,既然主将在此,就没必要询问部将的情况,我们商量一下怎么破瓦岗吧!”

632。第632章 杜家才俊

韦津在临行前,皇泰帝再三嘱咐他要以大局为重,想到攻打瓦岗军责任重大,韦津便不再追问魏文通之事,点了点头,“进城再细谈吧!”

他催马便向城内而去,段达和杨庆不经意地交换了眼色,两人心领神会,便也跟着韦津入城了。

军议堂内,杨庆挂出了一幅地图,对韦津和段达道:“这次瓦岗军攻打洛口仓主要是单雄信和郝孝德的军队,一共有大约十万军队,翟让目前在梁郡,可能是准备拦截宇文化及北上,他的主力大军也部署在梁郡和彭城郡一线,所以瓦岗军现在呈两线作战状态,对我们是一个机会。”

“西线瓦岗军现在还有多少人,现在他们在哪里?”韦津追问道。

“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目前还有六七万左右,现在他们应该退到荥阳郡南部新郑县一带。”

“殿下能肯定吗?”

杨庆点点头,“他们的军粮主要由颍川郡供给,所以新郑县就是他们军粮后勤重地。”

段达又问道:“那郇王殿下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对付瓦岗军?”

杨庆轻捋银须笑道:“我跟瓦岗军打交道多年,可以说天下没有第二人比我更了解瓦岗军的弱点,瓦岗军最大的问题就是帅弱将强,与其说翟让是瓦岗之主,不如说翟让是瓦岗军最大的一股势力,其他各路大将都有自己的军队,谁也指挥不了谁,大家各自为阵,这次攻打洛口仓是单雄信军队和郝孝德军队,两人一向不和,驻营也不会在一起,所以歼灭瓦岗军最好的战术就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这就是杨庆最让人憎恨之处,他明明很清楚瓦岗军弱点,完全可以联合张须陀一举歼灭瓦岗军,但他为了自己利益,却一味投降妥协,不断放纵瓦岗军壮大,可以说,瓦岗军的兴起壮大杨庆要承担最大的责任。

韦津想了想道:“殿下的方案可以采纳,今天先休息一日,明天可出兵南下,争取十天内歼灭瓦岗军。”

。。。。。。。。

夜渐渐深了,韦津在大帐内来回踱步,考虑着明日出兵的细节。

这次韦津出征并不仅仅是来救援洛口仓,他被封为东征大元帅,皇泰帝实际就是希望他能一举歼灭西线瓦岗军,解除瓦岗军对洛阳的威胁,韦津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所以他不敢有点大意,一定要打好皇泰帝登基以来的第一仗。

这时,帐外有士兵禀报,“启禀大将军,杜参军求见!”

韦津点点头,“让他进来!”

帐帘一掀,兵曹参军杜如晦走进了大帐,杜如晦出身京兆名门杜氏家族,韦杜两家长期联姻,韦津的妻子便杜氏家族之女,而杜如晦是韦津妻子的侄儿,年约三十余岁,是杜氏家族中的年轻俊杰,韦津极为欣赏才华横溢的杜如晦,便一直把他带在自己身边,这次率军出征,杜如晦便出任韦津的兵曹参军。

“克明有什么事吗?”韦津微微笑问道。

“姑父不觉得这次出兵很蹊跷吗?”杜如晦沉声道。

韦津坐下来,喝了一口茶道:“我看不出哪里蹊跷,你说说看。”

“我感觉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阴谋,极可能是王世充想借瓦岗军之手除掉姑父,然后他便可独占军权了,继而独霸朝堂,姑父不觉得王世充病得太及时了吗?”

“这是王世充一贯手段,打仗之事他不做,有好处了他第一个来争,我不会和这种小人计较,既然圣上让我带兵出征,我当然义不容辞,至于阴谋,我觉得你有点多虑了。”

杜如晦叹了口气,“我只是担心王世充成为第二个宇文化及,一旦他军权独揽,以他的狼子野心,天子危矣!”

韦津笑了起来,“王世充不是宇文化及,他没有宇文化及那样的家世,就算他有这个贼心也未必有这贼胆,放心吧!他不敢行篡逆之事,洛阳百官也不容他做这种事,不要再胡思乱想了。”

“可是姑父,杨庆和段达都是王世充的人。。。。。。。。”

韦津已经不想再听下去了,他打断了杜如晦的话,笑问道:“前两天你父亲写信来说什么?”

杜如晦心中暗暗叹息一声,韦津不肯听自己的劝,他也没有办法了,杜如晦只得道:“是唐王次子李世民到杜家拜访,父亲对他赞不绝口,希望我回去辅佐李世民。”

“哦——”

韦津哦了一声,又问道:“那你的想法呢?听说张铉也曾写信给你,有这回事吗?”

杜如晦点点头,“那是前年秋天之事,他派人来杜家给我留了一封信,希望我能去北海郡任职。”

韦津心中着实有点奇怪,关中世家那么多才华出众之人,张铉怎么会独独看重杜如晦?难道是云起介绍的吗?

他负手走了几步,又回头问道:“那你为何不去?”

“回禀姑父,小侄还没有考虑好,而且我觉得有点唐突,他居然许我那么高的官职。”

“他许了你什么官职?”韦津更加有兴趣了。

杜如晦吞吞吐吐道:“他许小侄。。。。。记室参军一职。”

韦津愣住了,竟然是记室参军,张铉居然把这么重要的官职给了关中杜家的一个年轻子弟,着实让人觉得有点匪夷所思。

“克明知道记室参军将来会做什么吗?”

“小侄对官场之事不是太了解。”

韦津笑了起来,“克明很谦虚嘛!那我告诉你,如果将来张铉称帝,那他的记室参军一定会成宰相,从古至今莫能例外。”

杜如晦咬了一下嘴唇问道:“那姑父觉得我应该去投靠张铉,还是投靠李世民?”

“这个我不能说,这是你的选择,你可以深思熟虑后再做决定。”

。。。。。。。。。

时间已经到了四更时分,杜如晦依然难以入睡,他为姑父担忧,虽然他没有证据,但直觉告诉他,姑父东征是个巨大的陷阱,是王世充铲除异己的手段,可姑父不相信他的判断,令杜如晦十分失落,也深感不安。

杜如晦同时也为自己的前途迷茫,一边是天下枭雄张铉诚意恳切地邀请,一边是年轻有为的唐王次子拜访,杜如晦知道,不管他选择哪一方,他都必然和另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