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战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战图- 第4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世民当即道:“我不久前从兄长那里接手了一支军队,主将叫做秦琼秦叔宝,此人智勇双全,有名将之风,就令他率军突袭江夏郡。”

832。第832章 叔宝启用

就在唐军决定东征的同时,李渊也调整了军队部署,他任命裴寂为并州行台尚书,辅助讨伐刘武周不力的四子李元吉,又令李孝基率两万军补充太原的兵力,使太原兵力达七万人,既可以阻挡刘武周南下,也可以应对上党郡隋军西扩。

与此同时,李渊又将驻守在离石郡的王伯当共一万五千人调到河东郡,与柴绍部一万人合并,共两万五千人守河东郡及晋南。

为了集中兵力,避免不必要的军队浪费,李渊又撤销了延安郡的驻军,将延安郡的五千人调给李世民用于东征,而延安郡的守将正是裴仁基。

秦琼也就因此成了李世民的部将,李世民对裴仁基不感兴趣,令他守上洛郡,而秦琼则得到了李世民的赏识,跟随李世民南下襄阳。

目前秦琼的官职并不高,虽然在河内郡时,李建成曾经表现出重用他的姿态,但那只是为了架空裴仁基,而并非真的赏识他。

随着李建成的职责全面转为政务,秦琼也渐渐被冷落,没有战功也没有提升,默默无闻,在唐军军制改革后,他的军职被定为中郎将,相当于隋军的鹰杨郎将。

而当年和他同时期的罗士信、裴行俨等人都已成为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军了,甚至连他的义子秦用也升为了鹰扬郎将,与他平级,这让秦琼心情十分郁闷。

不过这次军队调整,秦琼终于得到了机会,李世民颇为赏识他,将他带来了襄阳,使他终于摆脱了官场上一直倒霉透顶的裴仁基,有了出征立功的机会。

刚到襄阳,秦琼便被李世民派人请到大帐,大帐内,李世民正在地图前和屈突通、桑显商议进兵江夏之事,均阳县遭袭之事李世民暂时不想告诉父皇,他准备在拿下江夏郡后将两件事一起上报,冲淡均阳县的责任。

这时,秦琼快步走进大帐,单膝跪下行礼,“卑职秦琼参见秦王殿下,参见屈突将军,参见桑将军!”

“秦将军请起!”

李世民笑着对二人介绍道:“这位就是秦琼将军,被沙尘掩埋的明珠。”

秦琼心中感动,连忙躬身道:“谢殿下夸奖,秦琼担当不起!”

屈突通打量秦琼一眼,淡淡道:“我知道秦将军,秦将军是张须陀的部将吧!”

“正是!”秦琼心中有点不安,他感觉屈突通知道自己的老底。

屈突通又对李世民道:“当年张须陀组建了飞鹰军,南征北战,破王薄,逐徐圆朗,灭格谦,攻灭刘霸道、左孝友、孟让、张金称、郝孝德、杨公卿,以两万之军平匪近百万,威震华夏,被杨广誉为大隋第一柱梁,可惜官场人缘太差,立功再多也不得重用,这位秦琼将军和张铉以及罗士信、裴行俨一起被称为张须陀手下四大金刚,我一直以为秦将军也在张铉帐下,却没想到居然也是唐将,当真是被埋没了。”

李世民也叹道:“昏君就是昏君,明明知道是栋梁之才却不重用,却一味相信奸佞,糟蹋了大好江山,我李世民绝不会成为第二个杨广。”

说到这,李世民又对秦琼道:“张铉以小股精锐骑兵突袭均阳郡得手,使我们陷入极大被动,这种战术值得借鉴,本王也决定组建一支三千人的精锐骑兵,叫做玄甲军,直属于本王,其主将就由秦将军出任,为了更好统帅玄甲军,本王封秦将军为骠骑将军。”

秦琼心中激动万分,再次单膝跪下抱拳哽咽道:“殿下知遇之恩,秦琼铭记于心,卑职绝不会让殿下失望!”

李世民点点头又道:“秦将军之下有副将两人,一个是原幽州大将侯君集,另一人是我帐下骠骑将军翟长孙,希望秦将军替我拿下江夏郡。”

“卑职遵令!”

李世民又对桑显道:“桑将军,带秦将去见军队和两名副将吧!”

桑显行一礼,便带秦琼下去了。

这时,李世民注视着地图问道:“老将军觉得这支隋军骑兵的下一个目标会在哪里?”

“突袭均阳县得手,按照正常的思路,我们的后续行动就得暂停了,等待粮食再次运来,最初我也是这样考虑,相信这支骑兵的主将也会这样认为,所以卑职可以认为他们在襄阳郡的任务已经完成,下一个目标必然转道向南。”

屈突通指了指地图上的夷陵郡,“我想应该是巴蜀的军队,殿下有必须提醒赵郡王。”

赵郡王就是李孝恭,目前是巴蜀唐军的主帅,即将率军出三峡,李世民深以为然,点了点头,“我这就写信给他!”

。。。。。。。。

张铉大军在全歼孟啖鬼的军队后,大军休整了三天又继续南下,这一次隋军行军速度并不快,而是水陆同时并进。

四天后,大军抵达吴县以北的陆墓镇,并在这里驻扎下来,等待派出的斥候从吴郡各地回来报告情况。

这天上午,张铉正在大帐内和房玄龄商谈军务,一名士兵在门口禀报道:“启禀大帅,孟海公派使者前来求见。”

“来的是什么人?”

“是一名文士,叫做李百药。”

张铉笑了起来,“孟海公居然派他的相国来见我,带他进来!”

房玄龄在一旁道:“此人可是大才,他父亲李德林曾是北齐的内史侍郎,归隋后官至内史令,封安平公,任内又奉诏续修《齐史》,可惜全书未成而卒,这个李百药曾任太子舍人,礼部员外郎,文才名动朝野,深得文帝器重,天子诏书大多出于他之手,可惜被杨勇牵连,大业后便被贬黜回家,因其名声在外,沈法兴和孟海公都用他为相,但微臣听说他为孟海公的丞相后,常劝孟海公恢复税赋,严肃军纪,不要在民间选采秀女,可惜孟海公从不听他一句,从此他再无一策,每天喝得烂醉如泥,被孟海公封为酒王,殿下,此人不是奸佞之辈。”

张铉摇了摇头,“他是不是奸佞不由我来说,而是由吴县民众来评判,如吴县民众认为他是忠良,那我宽恕他,如果吴县民众认为他是奸佞,那么他就和孟海公同罪!”

不多时,李百药被士兵带进了大帐,张铉见此人身材削瘦,两鬓斑白,目光也没有神采,衣服单薄陈旧,显得十分落魄,看起来至少有六十岁,但张铉知道他实际年纪应该才四十余岁。

李百药走进帐跪了下来,“罪臣李百药特来请罪!”

“你为什么向我称臣?”

“回禀殿下,微臣继承父爵,依旧是隋臣。”

张铉冷冷道:“既然是隋臣,为何要侍奉沈法兴和孟海公?”

李百药满脸羞愧道:“百药无兄弟姐妹,父亲早亡,吴郡是母亲故土,我便送母亲来此养老,沈法兴是我母亲远亲,又曾有大恩于我,我碍不过他再三来请,才答应为他整理文书,而孟海公则以母亲性命来威胁,微臣私心重于大义,只好违心事贼!”

“可如果我杀你,你母亲怎么办?”

李百药眼中垂下泪水,“母亲听说微臣侍奉孟海公,一气之下断绝水米,已于半月前亡故。”

说到这,李百药再也忍不住,双手捂着脸悲声痛泣。

张铉这才注意到他全身素白,原来是给母亲戴孝,张铉心中不由生出了几分怜惜,点点头道:“你这个吴国相国不做也罢,就留在我军中吧!”

“不可!”

房玄龄急道:“殿下可暂时将李公囚禁,以免被天下人耻笑,等以后再用不迟!”

李百药抹去泪水道:“多谢齐王殿下宽恕罪臣,多谢房军师理解,但罪臣不愿为官,若幸而不死,只想结庐替母亲守孝终身。”

张铉冷笑一声,“你以为我是想让你为官?我是敬你母亲刚烈,所以才给你一个赎罪的机会,否则,你怎么让你母亲瞑目于九泉?”

李百药跪下磕头,“殿下之恩,微臣粉身碎骨不能报也!”

张铉点点头道:“你的事情回头再说,说说孟海公想做什么?”

833。第833章 弃城南撤

“孟海公的信在这里,我也不知他想做什么?”李百药将孟海公的信呈给了张铉。

张铉略略看了信,对房玄龄冷笑道:“孟海公愿意放弃帝号,只求为会稽郡太守,从皇帝一下子降为太守,他这个要求也未免太低了吧!”

房玄龄也笑道:“早知有今天,还不如当年就做个东海郡太守,走个大圈子又回到原点,这又何苦?”

“恐怕这一次他连原点也回不去了,我不会饶他!”

“殿下索性答应他,让他解散军队,以后再找个借口杀了他!”

张铉坚决摇头,“如此,我和王世充又有什么区别,他收录了朱桀,难道也要让我接受孟海公吗?此事军师不必劝我。”

张铉随即李百药道:“就委屈先生几天吧!”

张铉一声喝令,“来人!”

几名亲兵出现在帐门口,张铉一指李百药,“将此人带下去囚禁起来,待灭了孟海公再行发落!”

李百药向张铉深深行一礼,便跟随亲兵下去了。

张铉又提笔在孟海公的信上写下三个字,‘死可恕!’

随即让李百药的随从将此信带回去给孟海公。

房玄龄着实忧心忡忡,他再也忍不住道:“殿下,孟海公可死,但他的士兵还是饶了他们吧!”

之前,张铉屠尽了孟啖鬼的五万大军,着实让房玄龄感到忧虑,五万条性命啊!就这么活生生杀光了,实在有违天和,他实在不愿张铉再继续杀戮下去,所以他刚才才劝张铉接受孟海公投降,解散士兵。

可现在看来,张铉是铁了心要把战争打到底,房玄龄害怕另外一场大屠杀即将来临。

张铉明白房玄龄的心思,淡淡道:“我之所以不放过孟啖鬼的军队,是因为他们罪孽太深,不死不足以赎其罪,孟海公的军队虽然也有屠杀士族罪,但比孟啖鬼的军队要好一点,我自然会甄别对待,该杀的杀,该放的放,轻罪则服劳役,如果军师还不放心,那处理战俘之事我就交给军师了。”

房玄龄起身行一礼,“只恳请殿下先不要下达杀绝令。”

“军师似乎话中有话?”

房玄龄点点头,“孟海公的老巢在会稽郡,他怎么可能在吴郡和殿下绝一死战?微臣认为他会撤出吴郡。”

张铉大笑,“好吧!如果被军师说中,那我就答应不下达杀绝令!”

。。。。。。。。。

吴县皇宫内,李百药的随从给孟海公带回来两个消息,一个是李百药被齐王下令囚禁了,将定其从贼之罪,另一个消息便是张铉的回复,‘死可恕!';三个大字就写在信皮上,格外地刺眼,殿内的文武大臣议论纷纷,不明白张铉为什么会写这三个字,难道圣上信中是向张铉求宽恕吗?

孟海公呆立半晌,忽然暴跳如雷,指着隋军大营方向大骂:“匹夫张铉,给脸不要脸,你以为我孟海公真的怕你吗?我孟海公纵横天下,何惧一死,要战,我就和你死战到底!”

“匹夫张铉,不得好死,天打雷劈。。。。。。”孟海公足足骂了半个时辰,才一甩袖子,怒气冲冲地回宫去了。

孟海公的皇宫是陈后主在吴县虎丘山下修建的一处行宫,叫做姑苏宫,隋朝灭陈后,这座行宫成了苏州官学,后来沈法兴将它整体搬进城内,修葺一新,现在是孟海公的皇宫,孟海公登基后选了七十二名秀女,封为七十二妃,又选了数百名宫女,整天陪他饮酒作乐。

他也知道自己的皇帝当不久,所以昼夜不息地在宫中宣淫,拼命放纵自己,享受皇帝的滋味,直到张铉大军攻破无锡县,尽屠孟啖鬼的五万大军,孟海公才终于从醉生梦死中醒来,陷入了无尽的恐惧之中。

孟海公在殿内色厉胆薄地叫骂一通,在百官面前装模作样地显示了他的勇烈,但回到内宫他便原形毕露,心中又慌又乱,不知该怎么办才好,负手在内殿里来回踱步,显得十分焦躁不安。

他这几天天天夜里做恶梦,梦见自己被剥光衣服扔给一群屠户,屠户将他剁碎了卖肉,一文钱一块,满城人都来买他的肉,将他从梦中吓醒,虽然只是恶梦,但他却知道这个梦很可能会发生,孟啖鬼不就这样死掉的吗?

这时,两名最宠爱的妃子端着酒娇声劝道:“臣妾二人陪陛下饮酒,一醉解去千愁,管他什么兵什么将,让别人忙去,与陛下何干?”

她们愿以为孟海公会欣然答应,然后搂着她们一起饮酒作乐,就和往常一样,不料今天她们却踩到了孟海公的痛脚,别人都可以逃走,唯独他孟海公要等死,孟海公勃然大怒,拔出剑,一人一剑将两名妃子刺死在地,大吼道:“都是你们这些贱人害我!”

孟海公拎剑向四周的妃子和宫女冲去,女人们吓得尖叫声一片,跌跌撞撞四散逃命,。

恰好此时他的儿子孟义来打听情况,正好遇见父亲行凶杀人,他从后面一把抱住父亲的手臂,“爹爹,冷静一点!”

亲兵们也冲上前抢去了孟海公手中的宝剑,孟海公坐在地上仰天大恸,“天要亡我,我孟海公何去何从?”

孟义劝道:“父亲也不要着急,我们还有七万大军,军队人数比隋军还多,我们完全可以和隋军决一死战,即使败了我们也可以退回会稽郡,甚至我们还可以继续向南,退到永嘉郡、建安郡,那边根本就荒无人烟,隋军无法补给,也就不会继续追赶,哪里会没有生路?”

儿子的一番话顿时让孟海公心中又燃起一线希望,当初他选择会稽郡作为老巢,就是考虑到南面还有退路,现在他竟然忘了。

孟海公连忙起身对亲兵令道:“速去请毛军师来见朕!”

不多时,毛文深匆匆赶到了孟海公的御书房,躬身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孟海公摆摆手,“这个皇帝我不想当了,不要再称什么陛下了,和原来一样。”

“卑职遵令!”

孟海公连忙指着眼前的江南地图道:“我决定和张铉决一死战,军师认为我应该在哪里摆战场?”

毛文深看了一眼,只见孟义向自己眨眨眼,他立刻明白了,孟海公并不是真的想决战,估计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就和当年在东海郡一样。

毛文深沉思片刻,指地图上的钱唐江北面的富阳县道:“卑职觉得我须给自己留条后路,大王可以退到富阳县一带和隋军决战。”

“为何?”孟海公问道。

“大王,富阳县紧靠钱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