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战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战图-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兄弟卢仪主管。

由于是盛夏时节,除了卢倬不能离开蓟县外,其余卢氏家人都回了老宅避暑。

不过今天是卢家老爷子卢慎的七十寿辰,所有卢家嫡子们又都从卢氏山庄返回蓟县,准备为老家主举办这场盛大的寿辰。

正式寿宴是在傍晚才举行,不过从午后开始,便有宾客陆陆续续抵达了卢氏大门前的广场上停满了马车,十几名卢氏子弟在大门前指挥车辆,迎接宾客。

这一次卢家为老家主过七十大寿也是煞费苦心,以前过寿都是请本地望族和官员,但这一次却非同寻常,朝廷的大部分文武百官都集中在涿郡,所以卢家在请宾客上也格外讲究。

不仅本府庶族子弟一律不准进府,而且本地名望也基本上不给请柬,只请河北及山东各地的望族名门,如博陵崔氏、赵郡李氏、渤海高氏、清河崔氏、襄国白氏等等。

另外还有不少在涿郡的重臣,诸如虞世基、苏威、萧瑀、裴矩、樊子盖,大将军宇文述,皇族杨观等等高官显贵也给卢氏的面子前来拜寿。

至于卢氏子弟遍布河北官场,数十名太守、长史等等地方高官也纷纷派遣子侄前来贺寿,一时间,高朋满座,使卢家倍感荣耀。

张铉跟随罗成从西侧门进了卢府,这里是卢氏子弟的专用通道,一些卢氏子弟私下邀请的朋友也从这里进府,两人刚走进西门,迎面便见卢庆元迎了上来,笑道:“真是巧了,我正要去看看你们来了没有,你们就到了,张公子,好久不见,欢迎!欢迎!”

卢庆元的态度很随意,让张铉心中有些惊讶,要知道卢庆元可是卢清的胞兄,难道连他也不知卢清被掳之事吗?还是他们都不知道是自己救了卢清。

不过这样最好,张铉也不希望这件事传开,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罗成见卢庆元满头大汗,便笑问道:“今天这么忙吗?”

“今天我负责在大门前迎客,天气又这么热,忙了一个多时辰了,好不容易才偷个空闲。”

这时,身后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是玉郎来了吗?”

众人一回头,只见一个中年男子负手站在他们身后,大家都吓了一跳,卢庆元连忙躬身行礼,“父亲!”

罗成也慌忙行礼,“参见舅父!”

张铉暗忖,原来这个中年男子就是卢氏家主卢倬,卢清的父亲,只见卢倬年约四十余岁,皮肤白皙,身材中等,目光清朗,颌下留一缕黑须,长得异常儒雅,张铉发现卢清的眉眼很像他父亲。

卢倬目光落在张铉身上,微微笑道:“这位就是张贤侄吧!”

张铉连忙上前行礼,“晚辈张铉,参见伯父!”

“不必客气!”

卢倬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张铉,又对卢庆元道:“你先带玉郎去后宅,他母亲找到他有事,我和张贤侄说两句话。”

卢庆元和罗成心中都有点奇怪,不过他们什么也没有说,向张铉点点头,先去后宅了,卢倬看了一眼张铉,“你跟我来!”

张铉心知肚明,跟随着卢倬来到一座无人的亭子里,卢倬负手望着远处的宾客,淡淡道:“你知道我心里是多么感激你!”

张铉笑了,“一点小事,伯父不必放在心上。”

卢倬蓦地转身,眼睛里带着激动地望着张铉,“你认为是小事吗?你救了我女儿的性命,保住她的贞洁,也挽救我的名誉,这是何等大恩,我可不认为是小事,我要重谢你!”

张铉平静地笑了笑道:“我不需要什么感谢,但我希望伯父能好好保护她,别让她再遇到危险,尤其要防备身边人的陷害。”

“我知道!”

卢倬明白张铉话中的深意,他点点头,“我不会再让她出事,也罢!大恩不言谢,张公子的恩德我会记在心中,总有一天我会报答。”

张铉心中一阵烦乱,他不希望卢倬报答自己,只要他肯答应自己和卢清在一起,这比什么报答都重要。

“这件事除了伯父之外,还有谁知道?”

“清儿只告诉了我,连她母亲都没有说,我也没有告诉任何人,希望公子也能保住这个秘密。”

张铉默默点头,“这也是我的希望。”

卢倬叹了口气,“我并非要刻意隐瞒,只是家族之耻不能外传,我怎么也想不到,最亲近之人竟然会对自己的侄女下手,令我痛彻心扉,好在没有酿成大错,我只希望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痛改前非。”

张铉当然明白卢倬说的不是卢明月,而是他兄弟卢仪,而且张铉还知道另一个卢仪的秘密,恐怕连卢倬都不清楚。

他犹豫了一下,缓缓道:“伯父知道卢明月刺杀郭都督一事吗?”

“什么?”

卢倬大吃一惊,“郭都督被刺杀是卢明月所为?”

张铉点点头,“这件事恐怕还牵扯到令弟,恐怕还有罗副都督,希望伯父心里有个准备。”

卢倬心如乱麻,这件事太严重了,难怪郭绚推说有病不肯来,原来卢家既然涉及到刺杀案,自己这个家主还不知道。

他心中对兄弟痛恨之极,这会害死卢家,他强行忍住心中的急切,又急问道:“郭都督知道是卢明月所为吗?”

“他原本不知,这次打左凰山,他找到了几封信,我想他应该有所领悟了。”

卢倬心急如焚,他恨不得马上就把这件事告诉父亲,但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改天再说这件事,今天是父亲寿辰,自己就不要节外生枝了。

卢倬叹口气又道:“贤侄还有什么事吗?”

张铉还想问问卢清的情况,但话到嘴边,他又咽下去了,笑道:“伯父很忙,就不用管晚辈了。”

卢倬确实还有重要的客人在等着他,那可是崔氏家主崔召,是他得罪不起之人。

他只是因为听说罗成来了才急急赶来见张铉一面,他歉然地拍了拍张铉的肩膀,“你是我的贵客,等会儿我让庆元陪你,我就先走一步了。”

“伯父请便!”

卢倬点点头,离开了亭子,心烦意乱地向贵客堂方向走去。

90。第90章 卢府寿宴(二)

张铉独自一人在亭子里坐了片刻,他还在细细品味刚才和卢倬的一番谈话,里面其实有很多意犹未尽的东西,得靠他自己去理解。

卢清显然不会告诉父亲,她和自己有了感情,这是少女的矜持,也是她藏在心中的秘密。

但卢倬未必猜不到,一对年轻人在一起呆了两天两夜,患难与共,不可能碰不出情感的火光,卢倬显然也明白这一点,但女儿却保住了清白,所以他才会说大恩铭记于心。

张铉还猜到了卢倬找自己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希望自己不要把这件事传出去,不仅关系到卢家的名誉,同时他也不想崔家来找麻烦,毕竟卢家在某种程度上还得罪不起崔家。

张铉忽然觉得没意思起来,卢倬什么都考虑到了,却唯独没有考虑到女儿的感受,他根本没有把女儿的想法放在心上,只要女儿平安无事,清白保住,其余之事他就不在意了,说到底,他还是只考虑自己。

这时,几名客人正说说笑笑沿着小径向亭子这边走来,张铉不想被吵,转身便离开了亭子,刚走下假山,只见卢庆元匆匆跑来,“张贤弟,我来晚了。”

“玉郎呢?”张铉不见罗成,好奇地问道。

“他这回真被绊住了,他每次看见我堂妹就想逃,这次是被姑母强行留下,让他陪堂妹聊天。”

张铉忍不住笑道:“就是那个芸姑娘吧!”

“你也知道啊!”

卢庆元呵呵笑了起来,“那小丫头能说会道,聪明绝顶,不知要缠玉郎多久,他有得头大了。”

卢庆元带着张铉走过一扇院门,又笑道:“我带去你认识一帮朋友,估计你会感兴趣。”

卢庆元得到父亲的吩咐,要把张铉视为贵客,虽然不知原因,但卢庆元心里明白贵客的含义,不仅要招待好,而且要把他带入贵客圈里去。

卢庆元带着张铉来到前面大堂,前面几座大院内都挤满了宾客。

卢庆元和张铉来到一座小亭,亭子里坐了十几人,都是河北各大名门子弟,他们见卢庆元进来,纷纷起身行礼。

“这是都是我的朋友,也是卢家的贵客,我来给贤弟介绍一下。”

卢庆元给张铉一一引荐众人。

“这位是崔文象,博陵崔氏。”

卢庆元又低声对张铉道:“他父亲便是博陵崔氏家主崔召,现任工部侍郎,他极可能就是未来的崔氏家主。”

“久仰了!”张铉眼睛眯了起来,打量这位所谓的崔氏未来家主,莫非就是这个崔文象要娶卢清吗?

崔文象极有礼貌,似乎欣然接受了未来家主的介绍,起身向张铉笑着回一礼,卢庆元又向张铉介绍另外之人,“这位李明清,赵郡李氏名门。”

李明清长得儒雅飘逸,举手投足间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态,张铉想到了李靖,李靖便是赵郡李氏嫡系,说不定还是这位李清明的叔伯堂兄,他也笑着施一礼,李明清含笑点了点头。

“这位是白信阳,襄国白氏!”一名身材瘦高如竹竿一般的年轻公子起身行礼。

“这位是裴文逸,闻喜裴氏,御史裴大夫之孙。”张铉在天寺阁一案中见过裴蕴,对裴蕴印象很好,他对裴文逸也格外敬重。

裴文逸也向张铉回一礼,这些名门子弟都受过十分良好的教育,个个彬彬有礼,绝无半点失礼之处。

“这位是崔元翰,清河崔氏,也是我的至交好友。”

十几名子弟都来自河北、河东各郡名门世家,人以群分,卢庆元显然也是他们中间一员,这时,一名卢氏长辈匆匆跑来,对卢庆元喊道:“二郎,大门外无人接待宾客,二家主发怒了,你快去!”

卢庆元无奈,今天他负责迎接宾客,大门外无人接待宾客是他失职了,他只得歉然对张铉道:“请张公子见谅,我暂时失陪片刻!”

“无妨,卢兄请自便。”

卢庆元又向众人告罪,便快步离去了,卢庆元刚走,坐在张铉身边的白信阳便笑问道:“这里在座的都是河北士族,清河张氏是河北有名的望族,张铉可是清河张氏?”

白信阳虽然问得很客气,但他心里着实有点不舒服,他见张铉穿一身细麻薄衫,头戴平巾,完全是平民打扮,腰间居然还配一把刀,佩刀也就罢了,刀鞘还是半新不旧,简直让人怀疑他是卢氏的护院武师,居然坐在自己身旁。

张铉也注意到了,这群年轻公子个个锦衣玉袍,头戴金冠,腰佩华丽长剑,自己坐在其中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他心中苦笑一声,看来阿圆确实有先见之明,不过他怎么会知道自己会被拉进名门子弟的圈子里。

其实张铉也知道上门做客应该穿好一点,以示对主人的尊重,只是他生性不喜欢穿华丽衣服,从小就是一身运动服,参军后更是天天军装,进入陆军学院,同样是一身军服,他长这么大,甚至还没有穿过西装。

而且他今天并不是真的想来做客,他连正式请柬都没有,何谈做客?也就用不着自作多情地打扮整齐了,他只是想找机会见一见卢清,否则他根本就不会来。

所以他便穿着自己最喜欢的细麻蓝衫,哪里知道却被卢庆元拉进名门子弟圈,令他也感到一丝尴尬。

不过尴尬归尴尬,但他并不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所以当卢庆元请他就坐时,他也坦然坐下。

张铉淡淡一笑,“在下和清河张氏无关,听我口音也不是清河郡人,我其实是长安人,出身平民。”

“哦——”

白信阳长长哦了一声,脸上有些不自然起来,屁股不由自主地向右边移一移,离张铉远了几寸。

这时,崔文象向李清明使了个眼色,李清明会意,又笑问道:“听庆元说,张贤弟在洛阳为官,不知在洛阳官任何职?”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张铉身上,张铉刚才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很多人都听得清楚,原来出身平民,这就让他们不解了,出身平民居然能出席卢家老爷子的寿宴,莫非他是官场新贵?

张铉笑了笑,“在下是燕王府侍卫!”

众人对望一眼,看来卢庆元又犯了‘寒门出英雄’的老毛病,居然把一个小小的侍卫引荐给他们,他们固然瞧不起张铉,但更生气卢庆元不分尊卑门第,随意破坏等级规则。

从东汉起,门阀制度便已在中原大地上根深蒂固,在那个时代,谁都想将自己粉饰成名门望族,连出身低微的流寇窦建德都腆着脸自称是汉代名臣窦固的子孙。

隋朝的门阀之风仍然十分浓郁,大隋的朝政与其说是由皇帝掌控,倒不如说是被这些门阀家族所把持。

在隋朝年间,人们皆以与世家子弟交往为荣,但寒门子弟却很少能进入门阀的权利圈。

世家之间彼此通婚,结亲时讲究门当户对,即便某个普通家庭中金玉堆积如山,而某个名门之后家道中落,穷到无处立锥,后者也不屑与前者结亲。

这就是社会现实,对于名门世家来说,世家的尊严和荣誉必须维护,家族利益永远排在第一位。

为了家族的利益,信誉、亲情、良知这些东西都可以牺牲,必要时甚至连自己的生命也可以舍弃,而这种对小集团的忠诚意识也恰是各家门阀得以存续的核心凝聚力所在。

世家子弟们并不在乎大隋朝失尽民心,最终导致改朝换代,世家经历了太多的改朝换代,但他们却始终屹立不倒。

虽然世家中也有卢庆元这样有点见识之人,但绝对是凤毛麟角,是世家中的异类。

其实卢庆元也不是不懂,他也想努力改变这种门阀陋习,所以他才把张铉引荐给众名门子弟,可惜他力量单薄,非但没有效果,还导致自己也被世家子弟排斥。

亭子沉默了,片刻,崔文象咳嗽一声,继续对众人说刚才的话题,“河北虽有内忧,但我觉得外患才是最大的威胁,今上把太多国力用来对付小小的高句丽,但对日益强大的突厥视而不见,殊为不智也,一旦突厥大军南下河北,所过之处皆为齑粉,我们河北世家何以自存?令人担忧啊!”

李清明接口笑道:“我觉得文象兄多虑了,突厥虽有南侵野心,但威胁更大的却是河东和关陇,河北次之,突厥人爱惜马力,不会舍近求远,况且突厥可汗和大隋互为姻亲,怎么可能说打就打?”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张铉听他们都没有说到点子上,便笑道:“突厥不是不想南侵,而是始毕可汗汗位不稳,外有铁勒各部不满突厥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