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战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战图- 第6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铉点点头,“只要他们过不了富水,这场阻截之战我们就必胜无疑了。”

说完,张铉当即令道:“速令孙长乐和麦孟才将军来见我!”

不多时,两名骑兵大将快步走了进来,躬身施礼,“参见大帅!”

“两位将军免礼!”

张铉指着沙盘上的富水道:“富水长二百七十里,麦将军可率骑兵万人负责上游百里的拦截,孙将军则同样率一万骑兵负责中游百里拦截,你们自己安排兵力,一旦发现敌军主力要渡河,必须立刻向我禀报!”

“卑职遵令!”

两人躬身行一礼,转身匆匆去了。

。。。。。。。。。

就在张铉部署骑兵准备拦截唐军渡河的前一天,李孝恭派出的两名亲兵在永兴县以西三十里处利用木筏子在夜色掩护下渡过了富水,继续向东北催马疾奔。

两天后,两名骑兵抵达了武昌县,见到了坐镇江夏的唐军主将李神符。

李神符年约五十岁,是天子李渊的堂弟,身材高大,容貌清瘦,年轻时便是出名的美男子,颌下一缕清须修剪得整整齐齐,眉眼清秀,看起来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感。

李神符是第一次坐镇南方,之前他负责河东郡以及蒲津关的安全,又接替太子李建成坐镇太原,这次李神符被调到江夏取代屈突通,他并不是很情愿,主要是江夏距离权力中心太远,在这里呆的时间太久会影响到自己在朝廷的地位。

所以李渊在他前来江夏前曾许诺他,三年后任命他为陇右总督,李神符这才兴高采烈地来江夏赴任。

不过这些天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在江夏上空,整个长江都已经被北隋水师控制,他的军队根本无法出江,眼看大战在即,李神符心中着实忧虑之极。

这时,有亲兵在堂外禀报:“启禀殿下,赵郡王派人求见!”

李神符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他现在最不想听到的就是李孝恭的消息。

1064。第1064章 永兴之战(二)

李神符为人平庸,那只是指战场之上,而在官场上他却精明无比,是出了名的官场不倒翁,在建国过程中,他的功绩远远比不上兄长李神通,但他现在他的爵位和官职却丝毫不亚于兄长,甚至在受天子的重用上,他还超过了兄长李神通。

根本原因是他有超一筹的眼力,别人要么支持秦王李世民,要么支持太子李建成,而他却紧紧抱着天子李渊的大腿,他看出天子和太子在皇权上有了矛盾,所以他主动请缨坐镇太原,李神符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剥夺了李建成两大心腹王君廓和王伯当的军权,将他们贬黜去训练新兵。

他这个举动虽然得罪了太子李建成,但他却得到了天子李渊的极大赞赏,赏田五千顷,黄金万两,加封太子少保,这次他坐镇江夏,虽然他不太愿意,但他也知道天子是想削弱秦王的军权,天子紧抓段德操投降一事不放,就是为了敲打秦王李世民,从而找机会削弱他的军权。

李神符当然明白这种帝王心思,这是为了在皇子之间进行权力平衡,在太原削弱了太子的军权,在江夏自然也要削弱秦王李世民的军权,同时加强楚王李元吉的权力,将太子的对外情报权,秦王的对内监视权,以及军队监视权都交给了楚王李元吉,比较圆满了形成了三王制衡的格局。

诸般种种,李神符比谁都看得透,他知道如果天子不放心屈突通的话,派一名监军前来江夏便可,现在天子却屈突通调回军,而把屈突通的军队交给自己,就是希望自己重复太原那一幕。

所以李神符进入江夏后便开始清洗屈突通的旧部,其实也就是李世民在军队中的骨干,屈突通手下一些赫赫有名的大将诸如殷开山、长孙顺德、秦琼、侯君集、伍云召等人皆被调离江夏军队主力,要么调去襄阳军中,要么分配到各郡领郡兵维护治安,所有军队要职全部被李神符的心腹占据。

此时李孝恭派人来和自己联系,李神符当然知道是什么意思,一定是让自己南下接应,可隋军主力已经进驻永兴县,很明显是要拦截李孝恭的大军,这个时候自己率军前去,会不会正中张铉的下怀。

尽管李神符很不想见到李孝恭派来的人,但他也知道不见又不好,一旦被李孝恭抓住把柄,在天子面前告自己一状,自己在江夏岂不是做了恶人?

李神符只得道:“让他们进来!”

片刻,两名送信亲兵匆匆走了进来,单膝跪下道:“参见王爷!”

“我侄儿让你们来做什么?”李神符喝了口茶,轻描淡写地问道。

两名亲兵对望一眼,心中都颇为不满,这可是十万火急军机大事,到了这位王爷口中,就仿佛变成了家务琐事。

为首亲兵急道:“启禀王爷,我们殿下已率军即将穿越九宫山,但粮食严重不足,兵力困乏,赵郡王殿下恳请王爷出兵接应。”

李神符轻轻哼了一声,“天子让东征之军支援江夏防御,现在却变成江夏军去支援它,岂不是有点好笑?”

“王爷,我们确实是来支援江夏,但隋军主力封锁了富水,我们难以北上,而且我们无法携带辎重,士兵携带的军粮无法支撑我们走到武昌县,如果王爷不救援我们,恐怕我们会全军覆没,恳请王爷以大局为重。”

李神符一时踌躇不定,这时旁边幕僚王俊轻轻咳嗽一声,李神符会意,便道:“你们稍等,我去方便一下就回来。”

李神符起身出去了,王俊也跟了出来,他跟随王爷走进旁边屋子里,李神符问道:“怎么说?”

“王爷,如果没有一点表示,恐怕圣上那边不好交代。”

李神符捋须点了点头,“我也是这样考虑,就怕隋军会半路拦截。”

“王爷,隋军半路拦截不好吗?”

李神符顿时醒悟,笑道:“若不是先生提醒,我还真没有想到。”

李神符走了回来,态度立刻不一样了,他满脸堆笑对两名亲兵道:“孝恭既是我侄儿,我们又同殿为臣,现在他有困难,我岂能坐视不管,你们回去禀报殿下,就说老夫会倾江夏之军前来救援,还有粮食我也会突破敌军封锁,将五万石粮食送到,我要求他坚持到底,不准轻言放弃。”

两名亲兵激动万分,跪在地上泣道:“王爷义薄云天,我们有救了。”

两名亲兵回去送信了,李神符沉思良久令道:“传我的命令,搬运五千石粮食上船!”

。。。。。。。。

经过六天的艰难行军,九万唐军在损失了五千余人后,终于走出了九宫山区,抵达了江夏郡。

此时正是午饭时间,李孝恭见斥候还没有回报,便下令士兵就地休息,数万士兵欢呼起来,纷纷奔去一条小河边喝水休息。

这时,大将黄君汉上前道:“殿下,这里距离富水至少还有五十里,我们最好能在此休息两天。”

李孝恭明白黄君汉的意思,军队太困乏,以这样的军队去和隋军对决,无异于以卵击石,他点点头道:“先等一等斥候的消息再决定。”

停一下,李孝恭又想起一件事重要之事,问道:“弟兄们的粮食还能坚持几天?”

“卑职已经再三关照大家节约粮食,我估计还能坚持四天。”

说到这,黄君汉咬牙道:“朝廷不了解实情,根本不知道跨越九宫山的艰难,根本没有想到我们没法携带辎重,粮食供给会出大问题,就这么一拍脑袋做出决定,让我们来支援江夏,他们以为去江夏是坐马车游览风景吗?”

李孝恭脸一沉,“不准妄议朝廷!”

“卑职说得是实情,其实殿下的想法完全正确,走长沙郡撤退是明智之举,隋军布虚设实,在长沙和江陵布兵为虚,在江夏屯兵才是实,朝廷却看不到这一点,一定要我们支援江夏,却正好落进隋军的陷阱,

李孝恭叹了口气,“我们自己也没有想到翻越九宫山需要六天时间,当时猎户告诉我们三天就够了,可谁又知道老天会连续下雨呢!所以也不能埋怨朝廷,朝廷是从大局考虑,要保住江夏的铁矿,所以让我们退兵江夏确实是高明的策略,只是在具体的行动中出了问题,只能说天意如此!”

“卑职也不想批评朝廷,只是。。。。只是我们只剩下四天的军粮,而我们的士兵没有十天半个月的休整,根本无法恢复体力,以这样的弱旅去对抗北隋精锐,卑职不想打击自己的士气,但我们真的胜数不大。”

“我知道了,这些话就不要再说了,将那些骡子都杀了充军粮吧!”

黄君汉也知道自己刚才说得有点过分了,他也不再提朝廷的失误,而是将注意力转到千余头骡子身上来。

“要不再等几天再杀它们?等最后。。。。。。”

李孝恭摇摇头说:“你看它们都瘦成什么样子了,再等几天就只剩下骨头了。”

“卑职明白了,这就去安排。”

黄君汉行一礼,匆匆走了,李孝恭却忧心到了极点,只剩下四天的粮食,关键是他还没有应对措施,接近九万大军,杀一千头骡子最多能延长一天,如果粮食吃完了他又该怎么办?

其实李孝恭心里如明镜一般,这次东征大军北援江夏的决策完全没有问题,问题是出在李神符身上,他怎么能让隋军主力登陆江夏?还让隋军数万大军从容部署,拦截自己的军队,他应该拼尽全力和隋军血战,阻止隋军登陆江夏,然后等自己援军到来,联手击败隋军,这才是秦王殿下的本意。

如果屈突通依旧驻扎江夏,他一定会这样做,可为什么自己的三叔却眼睁睁看着隋军登陆江夏而不阻击,李孝恭心中恨得要发狂,如果不是还指望三叔的支援,他早就上书向天子弹劾了。

这时,一队斥候疾奔而至,为首斥候校尉翻身下马,上前单膝跪下行礼,“参见殿下!”

“查清楚了吗?隋军有多少军队,主将是何人?”

李孝恭急切地询问,这个情报对他的战略应对非常重要,他就是在等这个情报到来。

“卑职已经查清楚了,隋军大约有七到八万的军队,他们的主将正是齐王张铉本人,卑职亲眼看见了军营上空的王旗。”

“啊!”

听说是张铉亲自坐镇永兴县,李孝恭顿时被惊得目瞪口呆。

1065。第1065章 永兴之战(三)

从九宫山区出来后距离富水还有大约五十里的距离,虽然没有了莽莽群山,但也并不意味着平原到来,这里依旧是连绵起伏丘陵地带,森林密布,小河众多,一直到靠近富水约十里处,地势才完全平坦下来。

也就是说,如果隋唐两军要摆开战场决战,那也只能在沿河两岸进行,这是张铉视察了富水两天后做出的结论,事实上战场如果移到北面也可以,只是张铉不想让唐军渡过富水。

富水北岸隋军已经部署到位,八万隋军部署在渡河的十七个关键点上,当然,其他河段也会有斥候严密监视,防止唐军化整为零进行渡河。

富水是一条中型偏小的支流,发源巍巍的九宫山脉之中,由无数小河汇集而成,流经沔阳郡和江夏郡,最后注入长江,全长只有三百五十余里,上游和中游河床稍窄,最窄处不到三十丈,但适逢春汛,河水十分湍急,到了下游河水开始变缓,河床也随之变宽,平均八十余丈宽,弓弩都射不到对岸,但用大黄弩可以射到对岸。

隋军除了在北岸上部署了八万大军外,在河中也部署了两百多艘蚰蜒舟,这种船只速度快,冲击力强,是对付排筏渡江的利器,这一次隋军准备充分,要将唐军彻底封杀在富水以南。

这时,罗士信带着十几名手下飞驰而至,他在马上抱拳禀报道:“启禀大帅,斥候传来消息,唐军已经起身,正向富水而来,走的正是东线,估计下午就能抵达富水南岸。”

张铉冷笑一声道:“只休息了半天一夜便出发,难道唐军的体力就恢复得那么快?”

房玄龄道:“这就说明唐军的粮食问题已经很严峻了,等不及军队体力彻底恢复,如果微臣没有料错,今晚唐军就会行动,伐木扎排,明天一早开始强渡富水。”

张铉点了点头,对罗士信道:“严密监视唐军的一举一动,同时部署弓弩兵,一旦唐军有动静,军队可立刻出击,不用等我的命令。”

“卑职遵令!”

罗士信行一礼,调转马头去了,张铉又淡淡对房玄龄道:“军师觉得李神符会出兵吗?”

房玄龄摇摇头,“此人私心太重,就算出兵也不会倾力而为,有罗将军的骑兵就足以应对,殿下不必把他放在心上。”

“话虽这样说,还是要考虑周全一点,至少我们不能出现漏洞。”

“殿下可以多派斥候北上监视李神符军队,尤其要防备李神符对我们船队发动偷袭。”

隋军满载粮食和军资的船队就停泊在富水河口,如果李神符军队偷袭船队得手,隋军也要面临粮食问题了。

张铉点点头,“军师的提醒非常及时。”

。。。。。。。。。

正如房玄龄所料,五千唐军先锋在大将史怀义的率领下,于午后率先抵达了富水南岸,他们开始在富水南岸搭建大营,两个时辰后,李孝恭率领八万大军也抵达了富水南岸。

由于粮食十分紧张,李孝恭已经等不及军队完全恢复体力再出发,他的想法也有道理,反正隋军驻扎富水北岸,那么他们在南岸驻兵也是一种休息。

但并不是所有的消息都令人沮丧,李孝恭还是得到了两个令人鼓舞的消息,一是富水两岸长满了紫花苜蓿,这是一种极好的牧草,此时正值花期,富水两岸一片姹紫嫣红,分外妖娆,这便解决了全军一千多匹战马的草料问题,让李孝恭长舒一口气,马料危机比军队更先到来,如果再找不到草料,一千多匹战马又会成为军队的粮食了。

而另一个消息也同样令李孝恭充满期待,两名亲兵前去武昌县的亲兵带回了李神符的承诺,将倾兵前来救援东征之军,五万石紧急粮食援助已经上路。

这个消息令李孝恭喜出望外,完全将李孝恭之前对李神符的怨恨一扫而空,如果李神符真能率四万大军南下,那就形成了对隋军的南北夹击之势。

“你们说粮食已经上路,他们走哪条线运送给我们,有多少辆大车运送?”李孝恭又关心地问道。

为首亲兵摇了摇头,“王爷说征集不到这么多大车,他将派货船走水路运送给我们。”

“水路!”

这两个字令李孝恭心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