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楚霸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楚霸王-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宽虽然隐隐的听到一些,练拳让他六识敏锐,两位大臣虽然小声可也被他听了一些。但是现在却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走到场中。向着李二和长孙大礼一拜:“儿臣恭贺父皇荣登大宝,望父皇万寿无疆,母后青春永驻!”马屁还是要拍拍。不然李二面子上不好过。

“宽儿这次准备的是何物啊?”李二问道,他从李宽这里拿走了不少东西了,所以加了个这次两字。

“孩儿准备的这份贺礼可要父皇将国库掏出大半才能换!”李宽出声道。

这话一落,群臣惶恐,这是什么话?这是要皇上用国库中的钱银来买吗?这也太大逆不道了吧!这简直就是胆大包天,进献给皇上的贺礼还要用钱两来买?

“大胆!”几个急着表现的大臣已经跳了出来,呵斥李宽。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作为陛下的好臣子定然要抗争到底,哪怕对方是皇子。

“放肆!父皇都没说话,你们居然跳了出来。你们逾越了,两位大人!”李宽顿时出声呵斥了回去。

“宽儿,你既然这么说,那么到底是什么东西。拿出来朕看看!”李二知道李宽盒子里装的是什么。那两样东西李二的书桌上就有一副,只是不知其中妙用而已。

“父皇请看!”李宽打开手上的檀木盒子,从里边拿出了一块u字形的铁块。

李二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李宽为了这东西在城里的铁匠作坊里忙乎了差不多半个月,李二派到他身边的王虎将他的举动早就告知了李二,李二虽然诧异李宽会打铁,但是却也对他制造的东西来了兴趣,于是叫匠作营的人照样打了一副。

“父皇。儿臣拿出的这东西是为父皇节省军队开支来了,这一点用半个国库来换一点都不亏!”李宽还是拿国库说事儿。他知道贞观盛事还没来,大唐国库空虚,现在国库的银两恐怕不到百万两,这一半也就五十万两银子,要是马蹄铁普及开来,那些战马不在因为马蹄上的角质层破裂而淘汰不用几年就能节省出五十万两。

李宽没有要李二的钱的意思,他只是想突出这东西的重要性,可是他确实多操心了,统兵多年的李二要是知道了马蹄铁的妙用岂会不知其中利益?所以他这是自作聪明了,但也因此让李二感觉到自己这个次子不是那么聪明,还在他的掌控之中,对于他的猜忌也少了几分,这也算是意外的收获了。

“那你仔细说说,这东西怎么就值朕的半个国库了?”李二不动声色的问道,但是他心里却也有些震惊了,因为李宽的不同寻常之处李二是非常清楚的,对于李宽所说的他总是在心里相信了泰半,因为李宽这几年少有说大话的时候,说什么就差不了多少。现在说这小小的铁条值半个国库,恐怕作用将是非常巨大。对于大唐恐怕将是一场大好事。

“此物儿臣称之为马蹄铁,顾名思义也就是用在马蹄上的,现在军中最大的开销不是别的,正是战马!战马的马蹄破裂就不能再骑乘了,只能处理掉换新的,战马的价格却非常昂贵,因为关中之地不产马,只能从草原贩马过来,而那里却是大唐现在最大的敌人突厥所在,所以战马价格居高不下。可是将此物钉于马蹄之上,就能最大限度地使用马匹,哪怕是遍布荆棘之地战马也能在其中纵横。”李宽介绍了马蹄铁的效用,李二听着眼睛越来越亮,不自觉的从座位上站起来,几步就来到李宽身前,双手握住了李宽的双肩。

“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李二的涵养居然被几句话说的激动至此,可见大唐在战马上吃了多大的亏,每一场战争都是用战士的命,战马的命在拼,战士战死,马革裹尸,战马却多数是因为马蹄破裂无法再使用被将士们含泪斩杀,战马是骑士的第二生命,每一名骑兵,对于战马都是从心底的喜爱,可是因为马蹄,斩杀自己的坐骑,是何等残忍?不若在心上插了一刀。李二也曾因此斩杀过自己的坐骑,所以才如此激动。

“确实如此!儿臣虽然还没试过,但是却向师门前辈请教过,这是儿臣的第一个作品,老师给了孩儿完美的评价。还说这东西将流传千古!”李宽大言不惭地将马蹄铁的发明挂到了自己身上,反正没人知道不是,可是这事儿让他后来后悔不已,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来人,去将朕的那踏云乌骓牵来!”李二当场就想试验,他等不及想看看了。

“父皇,这个场合不好吧!再说了孩儿还有别的东西没拿出来呢!”李宽提醒李二道。

“这……”李二看了看周围觉得也不是很方便:“那好吧,明日去东郊马场,朕要亲自试试!”李二下了命令。

“臣等遵旨!”无数大臣都争先恐后的回答,他们也想见证着神奇的东西的首次实验,这可是见证历史的时刻,要是真的有那样神奇的效果,那么大唐将省下大笔的战马费用,可以说半个国库真的不算什么。

“宽儿还有贺礼?快快让朕看看!”李二听李宽说还有贺礼,急忙问道。

“这个也是儿臣想出来的一个小东西!”李宽再一次拿出了一个小东西,这个是一个环状的东西,不过只有半个,一个半圆还有一块直直的铁条,非常的简陋。

“这又是何物?”李二这一次没有半点轻视的神色,郑重的问道。

“此物儿臣称之为马镫!这是骑士在马背上将脚套进这里边便于借力的东西!这样我大唐骑士也能做出突厥骑兵一样的骑射了!”李宽两句话点明功用,李二又立马明了这东西的功用。

又是一件增加军队战斗力的东西,使用了这东西之后我大唐骑兵将能与突厥骑兵一较高下了。李二这一次没有再激动,因为有了之前那一次失态就够了,这一次有了心理准备也就轻易接受了。只是一想起这东西将来出现在战场上和突厥大战的时候将带来的效果,李二还是一阵心动。

一直以来大唐和突厥的战争,大唐都是倚城固守,或者派出骑兵突袭,正面和突厥骑兵征战大唐的骑兵总是处于劣势,因为突厥人其实就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对于骑射可谓是深入到骨子里了,大唐士兵虽然训练有素可是马背上颠簸起来,双腿夹着马腹射箭,准头总是要偏差一些,有了这东西就将有一个借力的地方,大唐骑兵的战斗力将大大增强,这又是一个天大的好东西。看来之前李宽说要大半个国库却也不是大话。

“这可了不得,有了这两样东西,我大唐军队何人能当?哪怕征战到天边,也不是不可能!”这两样小小的东西一出现,武将们就激动了,因为他们明白这两个小东西的真正效果,这简直就是让大唐雄狮如虎添翼的东西。

“可还有别的?”李二觉得李宽此刻就是一个送宝童子,这些好东西层出不穷,真不知道那科学家还有什么好东西没拿出来!

“父皇,接下来就不是儿臣自己的贺礼了,是儿臣师门送来的!”李宽说道,像马蹄铁和马镫这样的小玩意儿可以说是一时奇思妙想。别的恐怕就解释不清楚了,所以就用那无往不利的科学家来给李二一个解释好了。在心里对后世那些疯狂的真正的科学家道了声抱歉,你们这些追寻真理的科学家们到了大唐已经成了神棍了,啥事儿解释不了,你们就帮小爷背着吧!谁叫小爷拜进了你们的门墙呢!

“哦!你那师门也有贺礼?”李二有些意外,科学家神秘非常,李二怎么都没找到蛛丝马迹,可是这科学家似乎对这天下很是了解,这让李二心中有那么一丝丝的挫败感,但是很快又被他压了下去,下定决心在有生之年一定要见见这科学家的真面目,甚至将其掌控在手!

第三十七章贺礼(四)

ps:感谢上京五爷的1888币打赏,还有4张催更票,这是要宅男没法休息的节奏吗?为了本书的第一次催更,决定今天多谋杀几个脑细胞,四更!

李宽的师门,业已成了李二心中的一根刺,不过不是那种欲除之而后快的刺,而是欲求而不得的那种。这个科学家虽然可以确定其存在,可就是找不出来切实的证据。就连他们有哪些人,是做什么的都不得而知,李二在之前的几年已经多方打探,却一无所获,现在一大家子已经搬到皇宫内院了,这神秘的科学家还是能这样来无影去无踪的和自己儿子接触,却不露面,难道他这一国之君还不如一个小孩?

现在听闻这个神秘学派有贺礼送上,李二真的起了好奇之心,他们会送出什么东西呢?对大唐有利还是有弊?这些在李二脑海里开始盘旋他在思索着这神秘学派到底对他登上皇位的态度。最后得出结论,这个学派收了自己儿子为徒,那么除非自己和他们的利益相左,否则是不会对自己怀有敌意的,而这个学派至今表现出来的就是对所谓的能量的极度渴望,这一点大唐并不需要,石炭和石漆这些东西除了烧火做饭最多使用的就是灯油和火油了。而且李宽收集这些东西也花钱购买,不是强取豪夺,那么就没什么冲突可言。

李二脑中思考了许多,现实中不过短短一瞬,李宽不过刚将手伸进他的盒子里。这一次他拿出的是一幅卷轴,这和李泰之前拿出的东西很是相似。

“难道是一幅诗画?”站在底下的大臣堆里有人悄声地问。

“不知道,我还是第一次听闻二皇子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师门。之前这消息恐怕处于绝密状态,被陛下封锁了,那时候息王和齐王还在,怕他们会对二皇子不利!”一个在长安城待了不短时间的大臣解释说道。

“不管是什么,既然都献上来了,陛下一定会给出点评,或许我等都能知晓其中的一鳞半爪!”另一位大臣这样说道。

这些都是原本处于中立派的大臣。那些之前站在之前的太子现在的息王李建成一方的大臣,现在可是不敢这样随意开口说话的,而李二一边的却是习惯了凡事都是李二先说了他们才会接下去。只有一个长孙无忌或许会在李二开口之前引导那么几句。

李宽将卷轴呈上,双手举过头顶,递给李二,李二也伸出双手接住。这是一种礼节。李宽现在代表着自己师门,虽然他知道这一切都是虚无的,但是表面上还是要做的无懈可击才行;李二则是表现出对李宽师门的尊重,双手接过卷轴,然后徐徐展开,看了那么一眼,然后就像是魔怔了似的,双眼直直的盯着那手中的卷轴。脑袋也不由自主的摇晃着。

“陛下,究竟是何物让陛下如此入迷?”长孙身着霞披。上面绣着浴火重生的凤凰,一身大红色穿在她身上一点也不显得艳俗,反而显得很大气磅礴,衬托着她那艳丽的娇颜,更显得大气端庄。这个时候也只有她这位正宫皇后才有资格打断提醒李二。

“观音婢,朕有点入迷了,没想到这天下还有这等性情高洁之士,真是恨不得见上一面,辅机,你来给大家读读!”李二一边回答长孙的问题,一边向长孙无忌吩咐道。

长孙无忌听闻李二传唤,从群臣中走了出来,走上台阶,双手接过李二递来的卷轴,慢慢展开,并用声情并茂的声音开始念读出来:“近日欣闻陛下荣登大宝,心中甚是喜悦,但吾等皆是闲云野鹤之人,不喜朝堂约束,遂命门下劣徒献上薄礼一份,往陛下勿要怪责,吾之后辈,有一师侄,名唤杜牧,其有大才,作有《阿房宫赋》一篇,深得吾等兄弟至心意,今日献于陛下,望陛下以天下百姓为念,勿做那胡亥,杨广之事。”

这第一段就是说这份卷轴其实是一个名叫杜牧的人所作的一篇文章,是李宽老师的师侄,也就是李宽的师兄写的,希望李二能从中看出一些道理,为天下百姓多做些好事,不要向胡亥,杨广那样残暴。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长孙无忌开始念起了,这一念,全场就安静了,所有人都静静地听着,哪怕程咬金,尉迟恭这样的莽夫也都自觉地闭上了那爱嚷嚷的嘴。整个御花园就回荡着长孙无忌的高亢的声音,开篇这四句大气磅礴,前两句寥寥几字就将秦皇横扫**的霸气与威风勾画得淋漓精致。而后两句就将阿房宫的雄伟表现了出来,整个蜀地的山都变得光秃秃的了才将阿房宫修建起来,可谓是大手笔,大气魄。

所有人都听了进去,所有人都在心里构建出那宏伟的阿房宫,但是却在那一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之中变成了一片废墟,万丈高楼倾塌于一夕之间,在那一刻所有人都觉得有那么一种惋惜,还有轻松。这阿房宫虽雄伟壮丽,却是建立在六国之人的痛苦之上,建立在那骄奢淫逸的享乐之上的一个最为代表的建筑,塌了就代表着这种肆意妄为不惜民脂民膏的行为是错误的,诸多大臣从中品味出了许多的道理,同时那些世家大族中人却又在心中惭愧,他们与这文中所说的秦人区别已经不大,难道……

李二闭着眼睛等着长孙无忌念最后一段,也是他感触最深的一段。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长孙无忌一口气将这最后的一段念了出来,心中那提着的那股气也松了下来。这一段是那样的**裸,是啊!要是六国都爱护自己的百姓,而不是贵族只顾自己利益而牺牲了全国百姓的利益的话,那么秦国还能顺利的灭掉六国吗?要是秦国在灭了六国之后,不那么娇奢淫逸的自毁长城,那么还会覆灭吗?当今这天下还会使他们这些人的吗?这样深刻的教训怎能让长孙无忌不心中忐忑。

“诸位爱卿,觉得这篇文章如何?是不是说到大家的心上了?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这篇文章说得朕是冷汗直冒。这天下是安定了,可是真的就稳固了吗?真的就没有那属于大唐的楚人,将朕的这立政殿也给一把火烧了去?”李二站在台阶之上居高临下的望着下面的群臣。

“天下刚刚安定,长安城也渐渐繁华。可是却也开始出现一些不好的苗头。朕再给诸位一次机会,诸位爱卿要把握住了,不要到时候怪朕不讲情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