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将尊红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将尊红颜-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尉迟菩萨带领最后的三十几个人被围困在一座小山头,山下全是官军,因为护卫队的殊死搏杀才让他们暂时不敢攻上来,但是逃跑对尉迟菩萨来说是不可能了的,现在能想的只有如何体面地死去。但是一说到死,谁又愿意自己去死呢?更何况是坐在高位的人更是对生的迷恋,对活着有种癫狂的执着。他还没享受够,还不想去死。

贺拔胜和宇文泰来到山脚下对山上大喊:“尉迟将军,下来投降吧,我保证你的生命安全。”

尉迟菩萨知道贺拔胜这样做无非想活捉自己回去邀功,既然横竖都是死,与其给别人拿去领功取赏,还不如痛快战一场,死的其所。想到这里,尉迟菩萨对身边这三十几个人说道:“弟兄们,今日我们是逃不出去了,官军要的是我的人头,你们都下山去投降吧,我一人独自跟他们血战到底。”

这种以退为进的话语鼓舞士气挺好用,大家都知道投降的后果就是被杀,与其下山投降被杀,跟主将一起战死搏个名声。当下纷纷万众一心的表态要跟菩萨一起西天赢取真经。

尉迟菩萨见大家一脸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表情,当下站起身,拿起战刀,对大伙说:“如果你们真的决定跟我尉迟一起共存亡,那就随我来!”说罢就转身大喊着冲下山来。

尉迟菩萨的困兽之搏让贺拔胜付出了惨重代价,虽然最终菩萨真的去见如来了。但是官军都被他们这几个人如猛虎下山的气势以及不要命的冲杀所吓尿,心里留下深深的阴影。

万俟丑奴的大军听闻尉迟菩萨被全军歼灭,瞬间就崩溃,几十万人纷纷四散逃窜,丑奴皇帝只得带领四五千人退往泾州去投奔贺六韩拔陵的余孽高平人何德。

何德也是个机灵鬼,本来靠着万俟丑奴的声势自己在高平一带也是打家劫舍作威作福,现在皇帝都被打得落荒而逃,自己也只有投降官军,正好这皇帝还带人来投奔自己,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正所谓富贵险中求,等皇帝一进城就被何德抓来,送到尔朱天光那里,尔朱天光忙着处理万俟丑奴的余孽,做了个顺水人情,封何德做高平王。接收了丑奴皇帝以后就送去洛阳邀功请赏。

万俟丑奴被灭是530年八月,距离尔朱荣死就差一个月,当尔朱天光听到回来报信的差人说天王已死,朝中大乱,也是心急如焚的想赶回平城老窝避难,但是一个人出来劝阻了他,这个人就是宇文泰。

“大将军如果放弃我们在这里的地盘撤回平城,不仅坐失称霸良机,还有可能被伏击活捉,当然也不可能给天王报仇雪耻。”

现在宇文泰是尔朱天光唯一能托付大事的人,因为早在一个月前,贺拔胜因为弟弟的阵亡,心灰意懒,辞官扶着灵柩已经启程回家乡怀朔去了。

所以当下就问宇文泰有何良策,只见宇文泰一脸神秘的露出颇有深意的笑意道:“天王已仙逝,想要给他报仇,我们目前最优先做的是闭关锁国,先将境内未附之人全部消灭,然后联络其他尔朱势力的人,一同起事,打进京城去清君侧以报先王。”

尔朱天光觉得他说的是对的,所以就全权委托他肃清关内的未降服势力,宇文泰手里的权利现在已经激增到除了尔朱天光,整个关内唯他是从的地步。

于是宇文泰一面关闭潼关,派大将把守,四下放出信使联络尔朱兆和尔朱度律等人,一面亲自帅军四处剿灭不服,关内大小势力听说宇文泰的手段,都纷纷前来投诚,关内地区除了连接巴蜀的梁州以及何德占领的高平镇以外,其他地盘都纷纷改换尔朱天光的旗帜。

宇文泰打下这些地盘后也没闲着,听说高欢在河北搞什么屯田殖民,休养生息。他也在关内有样学样的笼络民心,又是劝农耕桑又是广开商贾,还减轻关内各州的年贡赋税,并且和西域各国开展商贸,联络交通。

自此关内形势一片大好自不必说,对宇文泰的歌功颂德也不绝于耳。

我们现在可以来说说男主高欢的近况了。

在瀛州高阳郡驻扎的高欢在听说尔朱荣命丧洛阳之后,心里大惊失色,害怕朝廷会拿邺城的家小来要挟自己,于是连忙领军南下,回防到冀州长乐,并且在广宗布下五万人马的重兵,严防朝廷的动作。又派人去并州联络尔朱兆,去北徐州联络尔朱度律,暂时联系不上关中的尔朱天光。

这尔朱荣一死,整个尔朱集团内部的权利构架开始发生巨变,原本统归尔朱荣管辖的各军现在也开始分立派别,有的拥护尔朱兆的,比如夏州刺史和豳州刺史,也有拥护尔朱度律的,比如南青州刺史,兖州刺史以及齐州刺史。再有关中大军阀尔朱天光自成一派也是虎视眈眈的。

这个时候高欢的抉择就显得比较微妙,倒向左则左胜,倒向右则右胜。于是尔朱兆和尔朱度律两家都纷纷向高欢示好,言辞卑恭甚至有点低声下气,送来大批金银珠宝美女玩物贿赂他。

这倒让高欢有点没有想到,自己现在居然成了香饽饽。但是更让他想不到的是皇帝居然也看重他了。

这天高欢正在衙署内办公,就见门外李二虎带两个太监进来,这两个太监的打扮还是看着像宫里的人,因为王府的太监衣着和宫里的不同,十分好认。

“将军,这两个是皇帝派来的御史,说有圣旨要宣告。”李二虎如实回禀。

一听来人带着圣旨来的,高欢连忙起身下来跪拜,这古代接圣旨要面朝北行跪拜礼,宣读的人要面朝南正对着接旨的人。

只听太监声音尖细的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征北将军高欢历年来镇抚北方,剿灭宵小。于民休养生息,充实国库号我天威,且一向忠心耿耿,因此加封为北部行台大都督,长乐侯兼冀、定、相、幽、燕五州刺史,钦此。”念完圣旨那太监随即连忙赔笑的对高欢道:“大都督快快请起。咱家恭喜大都督荣升五州刺史,这可是开国至今都没有的先例啊。”

皇帝为了拉拢高欢现在不惜以裂土封王为诱饵,高欢心里虽然高兴但是却也暗暗叫苦,这不是要我变成众矢之的,逼我只能为皇帝一人效忠吗。

正在苦恼之际,慕容恒和徐明之两人双双进来恭贺高欢的荣升。

送走了宣旨太监之后,高欢和慕容恒、徐明之三人在书房里商议。

“将军怎么还烦恼起来?如今我们兵精粮足,加上皇帝刚刚圣旨,我们目前也有广大的群众基础,正是形势大好左右逢源之际。”慕容恒有点搞不清高欢的担心,在他看来这种担心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高欢叹了口气,把自己心里的担忧说出来给二人听,现在这两个人是高欢能吐露心声相互攀谈的知己,有些计划有些决策都要先跟这两个人商议以后,再安排高岳、李二虎等人去执行。所以这两个人在高欢的将军府里都是很重要的人物。

“哈哈将军完全多虑了,目前在河北能与我们一战的势力已经没有了,加上我们跟尔朱集团的纠缠关系,没人敢轻易和我们作对,只要我们在一些重大决策不要出现失误,占优势的肯定是我们,至少目前是这样。”慕容恒老成在在的说道。

这两个人年龄都比高欢大,在高欢心里他两是老成的老大哥,既然慕容恒这样讲,肯定有一定的道理,高欢还是愿意听他的。

“那依照先生所言,我们是否要接受朝廷的招纳?”高欢还是有点担心和朝廷走的太近会引起尔朱集团的不快。

“这个肯定要接受的,对我们以后开展工作有利。”徐明之搭腔道:“如果怕尔朱氏有什么不愉快的话,我们可以尽可能在经济上给与他们一定的补偿,毕竟天王已死,天下大势不明朗,他们不会主动和我们为敌。”

“明之此言差矣,我们既不用浪费金钱给尔朱氏,我也有妙计转移矛盾,让他们去自相残杀。”这慕容恒更厉害更狠辣,果然君子言似毒箭,君子心藏绵针。

第四十二章 一触即发

高欢来了兴趣,马上恭敬的请教道:“先生有何良策还请明示。”

“将军莫急,要想此计成功,我们还需一个人帮助。”慕容恒不动声色的说道。

“谁?”高欢和徐明之齐声问道,闻言两人相对会心一笑,这是君臣心心相通啊。

“我的族子慕容绍宗,今年二十有四,此人武艺非凡才华横溢。现正在燕州北灵丘郡任职,若果能先拉来此人入伙,我们的计策可成。”慕容恒摇头晃脑的要给自己的亲戚找个好老板。

高欢还是有点不放心的问道:”先生真觉得你这个族子才华横溢?那为何他到现在都不甚出名?“

“将军有所不知,我这个族子自幼聪慧异于常人,不但政治文章写的好,带兵打仗也有一套,早先本郡任郡司马就曾带兵缴清郡内匪患,为人所称赞。只是由于尔朱荣(现在人死了私下里也没人叫他天王了)只提拔自己家人,连看门子的都官职八品,而我族子这样的人才却埋没在郡县一带。唉~!”慕容恒十分惋惜的叹了口气。

“行,既然先生说此人很有抱负且颇具才华,那我就招募他来我帐下效命。”高欢于是答应道。

慕容恒却微笑着摇头道:“将军此言差矣,如果将军真想成就一番事业,此人非您亲自去结交请来才可,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想我族子这样的人才,将军只有以真心换真心的去结交他,方才能使他为您肝脑涂地赴汤蹈火。”

“哦?你这个族子自视甚高啊?还要我亲自去请?”高欢有点不可置信的笑道,边上高岳高仲明李二虎等人也是一脸不屑。什么人物能比他们这几个跟着高欢出生入死的架子还大?!大家纷纷对着个慕容绍宗有点好奇了。

后来高欢才知道这个慕容绍宗是前燕皇室的后人,前燕灭亡后依附北魏,但是家世却从此沦落,历经四代人到慕容绍宗这一代的时候已经只能在郡内当个小小郡司马,官职连品级都算不上了。因此这个慕容绍宗自幼憋了口气想要恢复家族荣耀,重振家族威风。

幽州现在虽然并未真正算作高欢的势力范围,但是名义上皇帝已经正式任命他为幽州刺史,所以慕容绍宗现在算作是他的部下。他正要计算日子去幽州亲自走一趟,却突然接到了孙腾从邺城送来的密函。

自从尔朱荣把他们兄弟四人分别安排到外州之后,他们一向是靠书信来往联络感情,司马子如在被尔朱荣转任营州刺史后书信到时来少了,因为路途遥远。贺拔胜在入关以后也是因为战火的原因导致音信全无,只剩下孙腾在邺城作为高欢在洛阳朝廷内的消息来源。

孙腾的来信大意如下:“高欢我弟,见信好,闻知我弟新任五州刺史,愚兄甚是欢愉,但是鉴于目前微妙之局势,愚兄有几点希望我弟慎重。第一与尔朱势力不能正面决裂,因为实际未到,第二与朝廷还需真心拥护,现今天下势力最强末过于弟,皇帝青睐朝廷信任天下百姓托付与一身,万望自重。第三愚兄已收到消息,尔朱兆已于并州起事,估计近日也会收到尔朱度律和尔朱天光的起事消息,我弟当认真抉择去留。另家中一切安好,勿念。”

看完孙腾的信,慕容恒长舒一口气道:“一切看来真如老夫所料,局势已经到十分微妙的时刻,将军我们看来就要作出抉择了。”

高欢对慕容恒的信任超过一般人,家信这种私密信息都可以拿给他看,因为在高欢心里慕容恒和诸葛亮应该是一类人,至少自己要尽力把他培养成接近于诸葛亮的人,如何让一个诸葛亮为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非就是敞开心扉收买人心,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家书自己先看过没什么大问题,那自然要给慕容恒看,因为里面的政治信息量太大,高欢怕自己一个人应付不来,出了纰漏。

现在高欢的位置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在怀朔任镇将所能相提并论的了,那是在怀朔丢了镇将自己还能单枪匹马出来闯天下白手起家,但现如今自己坐拥五州刺史,手下军队十万,庶民几百万,加上高岳等族人、李二虎等家将、慕容恒等幕僚,太多人依附着自己靠自己的势力苟活于乱世,如果自己在决策上稍有问题,那就有灭门灭族的危险。高欢现在心总算能体会到前世自己公司老板的痛苦:既要带好他们让他们有口饭吃,也要想办法维护自己的公司的利益不被别的公司吞并。

“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厉兵秣马,随时准备进京护驾。”慕容恒用很肯定的眼神看着高欢和众人说道。

“这样的话我们就会和尔朱氏发生矛盾了。”高岳有点担心的说道:“以目前我们三个州的兵马来对抗诸尔朱势力,无疑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众人低头不语,高岳的话正中心坎,大家好容易熬到今天这个位子,谁也不想轻易失去到手的荣华富贵。

“如果尔朱兆真的打着清君侧的名号进京屠杀朝臣排除异己,我们应当迅速做出反应,要坚定的站在皇帝一边,正所谓以天子号令挟持诸侯势力,名正言顺。对我们以后成就大事那是相当有利的。”慕容恒说完这些话,看来大伙一眼,见没人驳斥,又继续道:“我们模具前就是要马上派人去打探尔朱兆是不是真要进京,什么时候进京,我们要赶在他前面先进洛阳,把皇帝掌握在自己手中。”

“依先生之言,按我们现在也不用去打探尔朱兆的进京时间,我们直接现在就带兵进京护驾,不是更好?”高欢一语道破天机。

“将军此言差异,现在洛阳城里的皇帝跟大臣对我们这些外放的诸侯刺史都是不信任的,不到危急关头生死存亡之际,他们不会真心用我们,只有听到尔朱兆进京屠城的消息,那些皇子皇孙朝中大臣们才会害怕祭天惨祸的再现,才会真心的哀求我们来保护他们。”慕容恒说出心里的打算。读书人就是心眼多。

“既然如此,那这样,我们先把广宗的军队移师邺城,为南下洛阳做好准备,一旦尔朱兆过了就黄河进入河东,我们就行动。”高欢来最后总结性的安排。

看来这个拜访慕容绍宗的事情要拖一拖了,因为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防止尔朱兆进京屠杀朝臣,挟持天子。

但是高欢也没让徐明之等幕僚歇着,现在自己身为五州刺史,手下人才明显不足,要想把五州的地盘人口全部掌控在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