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海商-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苍南无忧,又有琉球、济州作为补给站,从金乡所发兵,无论飞艇,还是乘船,沿途都有着较为晚辈的补给地点,现在摆在金乡军面前的,不是去不去辽东的问题,而是,何时去!

晏世轮精神一振,对着底下仍然处于亢奋异常状态的人们,大声命令道:“我命令!三月之后,兵发辽东!”

晏世轮已经举起了手中的剑,所有挡在大明面前,挡在金乡军面前的力量,都会迎接金乡军复仇的怒火。在此刻的东亚,再也没有势力或国家能够影响到金乡军,能够影响到大明的崛起,正如晏世轮手中的巨剑,谁敢往前站,都要考虑考虑这把剑的锋利,和仗剑之人无以伦比的力量!

第五十六章 货币霸权

史可法望着眼前斗志昂扬的晏世轮,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萨尔浒之战仿佛就在眼前,数万明军精锐尽折。

晏世轮竟然想要虎口拔牙,这完全超出了史可法的想象。虽然,荷兰、西班牙等国的军事实力与战斗水平远远超出了此时的后金,但是在这个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眼里,红夷是比不过建奴的。这也是大明文人心中普遍的想法,红夷嘛,只是仗着奇淫巧计火器犀利而已。而建奴则不同,他们一次次的刺穿着大明的防线,一次次的击穿所能承受的底限。在诸多文人心中,在建州发展起来的后金,简直就是最卑鄙恶劣,战力最强大的民族。史可法亦如此。

看到史可法和诸多“老式文人”都抱有此想法,晏世轮认为不得不做一番说教了。在金乡军体制内,有着两种文人,一种是以冯从吾等人为首,拥有声望、见识,但是仅仅接受了金乡军的执政方阵,并没有完全融入到金乡军体系内。金乡军也是利用他们的能力或者说是号召力,进行一些方面的操作。另一种,就是汪才枫、虞楠清等人为首的新式文人,他们要么接受了金乡军的思想,要么干脆就是金乡军培养出来的,无论言、行,都与晏世轮、宁凤晨高度一致,他们,是金乡军真正的核心!

晏世轮先是安排护卫传令,召现在在金乡的虞楠清、仲良正、冯从吾等一干大人前来,随后清了清嗓子,略作思考。待接下来又到了二十几人之后,晏世轮开始了他的话题——

“诸君,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汉族农耕文明跟草原游牧民族打了两千多年仗,匈奴、鲜卑、突厥……多少民族消失了,可我们大汉民族却繁衍至今。这两千多年里,大部分时候是汉族农耕文明踩着草原游牧民族头上打,只有中原动荡。战乱丛生时,那些游牧的牲口们才能逞逞威风。因为游牧民族自带的强大破坏性,我们更多地记住了他们的残暴,很少记录我们的辉煌。但不要为我们的祖先妄自菲薄,自从炎黄二帝带着不过万人部落走下黄土高原建立政权国家开时,我们始终都是强大的代名词,今天也不例外。”

“着急大家过来的目的,就是想让大家明确。我的下一步战略目标,不是无的放矢。有些人可能觉得我是复仇心切,头脑发热。但是我想与诸君说的是,为了今日的出兵辽东,三年前,我就已经开始了布局,比如——我们在各地开展,试运行的城堡锁链行动”

晏世轮说的这个城堡锁链,就是利用一个个宛如钉子的城堡,狠狠地楔入后金、欧洲等地。凡是晏世轮认为的“重要地点”,其实是晏世轮开了历史的金手指,所有的重要低点都是历史大事发生的地点。在那些重要地点设置了一座座坚不可摧的,土水泥加上明确分工、流水线操作建立起的无数堡垒。每一座堡垒,都不是无的放矢,也不是孤立无援,他们要么建在几个势力的控制盲区,比如欧洲的汉堡市周围,要么,以城堡集群的方式存在。用金乡军系统内先进的建筑科技,迅速的用土水泥、钢筋,浇筑出一处处宏伟的城堡,比传统的石头城堡。节约了五倍的时间,短短的两个月,就在旅顺、双岛等地,关键的军事事件发生地,建立起了数个城堡集群。每个城堡的分工不同,有的面积较大。专职进行立体农场的建立,有的占地面积较小,但是军事设施较为完备,专职用于军事设施的建造和武器的制造、士兵的操练,也就是说,在各地的城堡锁链一旦建成,那么他们都是可以自给自足的存在,不需要金乡军再去输血。但是,小型的城堡链发挥不了决定性的作用,自产自营的方式,也无法满足下规模部队的消耗。所以,金乡军所有投入的城堡链,全都是大城堡集群的方式。这,花费掉了整个第二年金乡军的海贸盈利。因为第二年只设立了四处城堡锁链系统:其一在汉堡城的南部,用于阻断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干扰,建了十一座中等规模城堡的锁链,牢牢的把汉堡城孤立出来,这才有了宁凤晨在欧洲的落脚之地。

而为了辽东复仇,晏世轮更是一口气在辽东建立了三处城堡锁链。其一在旅顺,耗资百万银币,历时一年,在港口处、东部靠近前世金州等地,建起了四十座中、大型的城堡的城堡锁链。这些城堡犹如一颗颗钉子,狠狠钉在了辽东。好在后金的注意力不在海岸,而是在内陆,这些台湾蛮子们的行动虽然匪夷所思,但是奉命职守南部沿海的后金正蓝旗,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只因这些城堡链,以及其他双岛等地的城堡链,犹如一个个死气沉沉的孤塔,孤零零的建在那里,还毫无作用。最起码的是,前期无法观察其具体动向。所以,辽东的三处城堡链,顺利的建立起来。这也让得到建成消息的晏世**呼痛快,原以为还要恶战几场,或是付出沉重代价才能建立起的城堡锁链,没想到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建设起来,让晏世轮不免对后金的战略眼光又低看了几分。

想到此处,晏世轮话锋一转,道:

“然而,真正的较量,并不在表面,不是眼见的战争。而是——金融体系的争霸!”这一说就距离大家的眼前实际太远了,大家目前只是知道,金乡军发行的货币,金币、银币、铜币,都由于含相应的金属量非常实在,而在各地发生了哄抢,与之而来的是,各地都认同此货币的流通。所以金乡军的“战船”货币一经面世,得到了大部分地区的认可,包括后金。为了对冲外来货币的影响,皇太极似乎有所认识,于是,天聪汗钱开铸了。皇太极1627年在满州即帝位,改元天聪明才智之时。制钱径4。4厘米,重2。2克左右。天聪汗钱为老满文当十大钱。钱面文按左上下右序读,直译为“天聪汗之钱“,俗称天聪汗钱。钱背穿孔左方老满文“十“,右穿孔侧为“一两“。是仿照明天启记值记重制。天聪汗钱制作精好,品相优美,边廓坚挺,前世已经很难得到。但是。即使是这样优秀的货币,仍然被“战船币”打击的体无完肤。因为就算是同样的一两,“战船币”要比“天聪币”多出一钱铜来,百姓可不是傻子,要是有人拿一两面值的“战船币”来换“天聪币”。傻瓜才不换。而所有人,包括皇太极、古斯塔夫这种当世枭雄们都没有意识到的是,在发行之初,“战船币”即与黄金挂钩。规定1盎司黄金=35“战船币”的官定价格,每一“战船币”的含金量约为零点**克黄金,以黄金为价值基础,欧洲各国,后金政权或大明中枢可用”战船币”按官价向金乡军兑换黄金,即”战船币”的黄金本位制。这个可是晏世轮研究多年的,当年的”美元霸权“。就是这么来的,晏世轮想的很实际,就是利用金乡军的影响,把”战船币“做的和美元一样坚挺,从而操纵全球的经济。

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理想“,晏世轮后续的手段还有很多,另一个就是,把其他国家的货币与”战船币”挂钩。利用英国刚刚出台的”专利保护政策“,把”战船币”的含金量作为各国规定货币平价的标准,各国货币与”战船币”的汇率可按各国货币含金量与”战船币”含金量之比来确定。这称为法定汇率。这一手玩的可是漂亮至极,就算是前世最最有经验的金融专家,也会对晏世轮竖起大拇指,干得漂亮!这样无形间就把刚刚面世的”战船币“。提升到了各国的统一”标准“上来了,比如,”天聪币“无法和英镑兑换,但是”战船币“可以根据自己规定的”黄金含量“和汇率,分别兑换”天聪币“和英镑,为了交易。不知不觉间就用到了中间货币——”战船币“,这使得”战船币“的地位将大大提升。而且,晏世轮的第三个手段就是,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即其他货币与”战船币”保持的汇率,间接与黄金建立联系,进而决定各成员国货币与”战船币”的汇率。最后,晏世轮甚至利用宁凤晨在欧洲的影响力,拉着瑞典、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恬不知耻“的组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利用金乡军金融体系的完备性,和先进性,大副的降低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保险业等的影响力,并且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节国际收支。如果会员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取得贷款来进行调节。

通过上述的4种手段,金乡军以它的经济实力+黄金储备为国家信用并作为”战船币”信用的基础,使”战船币”有了成了黄金的“等价物”的信心,从而确立了”战船币”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硬通货地位,并逐渐的排挤英镑成为新的外汇储备货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渡过程)。从此,”战船币”就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金乡军也正式的在国际货币体系和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主导地位,成为“三十年战争”后期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的最大受益者和“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虽然只是经历了短短的两年时间,金乡军便建立了以”战船币”(而不是黄金)为基础的全球经济霸权的“阴谋”,现在终于让晏世轮得逞了!

晏世轮的下一步目标就是,利用手中掌握的亚洲、欧洲银行,准备开始疯狂的印刷纸质版”战船币”,也就是纸币!(将来金乡军买全世界的资源都是用金乡军的印钞机印出来的一张纸),并用金乡军的远征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战船币”送到全球任何一个地方,保证其含有“价值”。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但是通过金手指点拨的“战船币”,已经成为了一个能够自我繁殖的妖怪货币,并在今后成为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币种,就像前世里美元的作用一样,金乡军的”战船币“终于实现了”霸权“!

第五十七章 思想准备

然而这些,晏世轮是不便说出口的,他不能对众人说,”不要担心买不起这,买不起那,咱金乡军多印点钞票不就行了?!“这未免太惊世骇俗。现在“战船币“的全球化受到金乡军影响力的问题,还没有进一步的扩大,只有金乡军军例进一步扩张时,才能完成刚才所述的四步当中的后两步。

就算是如此,轻松搞垮后金的薄弱的金融体系,还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完全可以用“战船币“,压垮他们!明面上却不能这么讲,只能从装备上跟大家讲——

“诸君,以史为鉴,通过萨尔浒一役当中,秦镇的表现,可以看出,冷兵器时期,强弩是唯一可以在正面对阵时,打败强弓的武器。因为弩有三个特点,首先,弩可以用全身之力,汉人的体质不如后金,弩就解决了汉人发力不足的问题。其次,弩的唯一不足就是射速不如弓,但是汉人唯一的优势就是人多,而且,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个农民,简单的训练之后就可以使用弩。真是这个特点中原王朝本来就可以有效的用强弩训练农民对抗后金。但问题来了一个农民简单训练后就能有如此战力,哪么他们反了怎办。中原王朝正式这个原因没有全面使用弩。在弩渐渐的淡出人们视线后,那些拿着强弓,“以骑射为根本”的野蛮人,那帮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征服了各项发展超过任何封建帝国的大明,所以说我们其实是败在自己身上。”

晏世轮这样说,众人都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然而,史可法和冯从吾却没能那么洒脱,他们还是执拗的认为,并不是装备影响了一切。

晏世轮心如明镜,他立刻的补充道:“宪之,你可能认为,萨尔浒之役,大明并不是输在装备上?”

史可法当即越众而出。俯首道:“大人,萨尔浒乃全大明人心中之痛,可法怎敢小事?只是,这原因嘛……学生认为。是否为我大明军事文弱,不敌建奴骑射?”

晏世轮认为连史可法都这么看,底下应该大部分人都是这种想法,不得不进行矫正,但是如何说。晏世轮还需斟酌。

首先要分析这个敌人的历史!在前世,人们说到满洲八旗,都会想到北京茶馆里的那些纨绔子弟,但在十七世纪的东亚,满洲八旗确实是一支横行天下的无敌之师,斗明朝,平朝鲜,战沙俄,一统中华,这支军队可以说是古代中**事里最后的辉煌。这支军队的装备是相对低劣的。但他的尚武精神和士气都是最出色的。严格的军事编制,险恶的生活条件,强大的生存能力,使这支军队最终能击败明朝统一华夏。但是这支军队最终还是重复了蒙古大军的悲剧,在占领中原以后迅速蜕化,蜕化速度甚至是蒙古军的几倍,到17世纪下半叶,这支军队就基本已经变成了一群无用的草包,战台湾和平蒙古葛尔丹的战役基本都是由汉绿营军承担,八旗铁骑仅仅用了20年时间就成为了绝唱。只能寄生在北京的茶楼里按月领取铁杆庄稼过活,可谓是昙花一现。

满洲的八旗兵没什么强大的,他们并没突破过宁锦防线,只有两次绕到宁锦防线的北方从蒙古借道袭击过北京。而在宁锦防线的部队和其他地方的增援部队到达后,立即就得走人,走慢了要被包了饺子了。

而明末汉族军队最能打的是李自成,但灭了李自成的是吴三桂。清军入关后,清军八旗兵总共才八到十万人,打仗的主力是投降的明兵。因为他们要去消灭李自成为明皇帝报仇。大清的入关也是打着为明帝报仇的幌子进来的,不过来了就不走了。当吴三桂、耿精忠等人的汉军打下整个长江以北地区后,清朝就立国了,这些汉王爷被分到各地,不听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