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弄潮-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康市长。你说这一套设备就要五六百万美元是否有依据?”蔡正阳插话了,虽然他知道在这种场合下轻易表态是不成熟的表现,但是宁书记也要求他对这件事情给予关注。而招商引资又属于他分管范畴,他过问一下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有!我有同学在国家经贸委工作。我通过他帮忙查阅了这一类设备的国外报价。都在五百万美元以上。无论是产自德国还是日本,价格都相差不大。”康一鸣扫了蔡正阳一眼。沉声道:“这一类设备必须成套才能发挥作用,而且即便是充分发挥作用也只能说最大限度减少污染,无法完全杜绝。这一类企业根本就不适合建设在郊区。尤其是像安都这样的大城市。而且龙潭区还处于安都市区上风区,这就危害更大!”

“嗯。我也就这个问题和几家企业负责人探讨过。他们说进口全新设备的确价格昂贵。他们准备进口二手设备。但是他们保证这些二手设备都是能够正常发挥作用的。”顾明生没有想到康一鸣居然如此认真。在这些治污设备价格都能作文章。一时间措手不及,只能勉强用买二手设备来作解释。

“二手设备?先不说国家对进口二手设备有严格限制。而且这一类治污设备都是国外在近几年才开发出来的。国际市场上哪里来什么二手设备?难道是国外企业正在使用的因为我们要购买就主动撤下来卖给我们?如果是那样。要么就是国外企业疯了,要么就是我们国内出的价格比新设备价格更高?顾局长,你觉得这两种可能性哪一种更大?”

康一鸣冷冷地挖苦道,他一直对这个环保局长没有一点好感。纯粹就是一官油子,本职工作半点不会,但是奉迎巴结领导脑袋瓜子比谁都还要好用。典型为官而做官者。

顾明生面不改色,“或许国外科技发展更快。国外对于环保也更加重视。他们设备更新也更快也不一定。毕竟我们也没有去过国外。如果我们有机会去考察一下。我想应该得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

康一鸣只能无语以对,对付这种官油子,要想在嘴巴上折服对方纯属痴心妄想。这种人唯一看重的就是权势。谁能掌握他的乌纱帽,他就对谁俯首帖耳。像康一鸣这样的民主党派副市长。虽然名义上分管环保局,但是对于他这个环保局长的乌纱帽却没有多少发言权。何况顾明生自认为自己也算是市政府的老人了,能够走到这一步自然有其理由。

蔡正阳虽然并不认同康一鸣的工作方式,但是对康一鸣还是相当敬重,毕竟这个时代这个位置能够一心一意为工作不惜得罪人,仅这份精神就值得钦佩。

“老顾,别扯那么远,我觉得康市长说的有一定道理,这些化工企业大多都是从乡镇企业发展壮大起来的,沿海尤其是江浙那边产权改革走在了前列,这也就是说这些企业已经改制成为纯粹的私营企业,这也使得这些企业主们在很大程度上更看重经济利益而缺乏社会责任,也就是说他们是否会斥巨资投入到环保治污上来值得怀疑,这也就需要我们的职能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这些企业跟踪监管。”

“蔡市长说得是。我们环保局和具有规模的高污染行业都建立了定期联系机制,除了听取他们关于环保治污方面的报告外,我们也定时不定时的采取抽查监测的方式来了解这些企业的排污情况,但是这几家企业都刚刚进入立项建设阶段,对方提出了他们环保治污方案,从理论上来说都符合国家环保政策,我们环保局总不能无事生非的去干预企业的正常投资建设吧?”

顾明生对于蔡正阳的态度明显不一样,不但语气恭敬,就是脸色也要郑重得多。

蔡正阳能够击败黄市长的得力干将尹肇基副市长成为市委常委,也就是说进入了安都市的决策机构,虽然不是常务副市长,但是他和省委副书记兼市委书记宁法关系密切,某种意义上他就是宁法在市政府中的代言人,他的话分量自然大不一样。

蔡正阳没有理睬对方的推诿之词,径直道:“黄市长,我个人看法要高度重视这件事情,龙潭区位于我们安都市上风区,这几家企业落户龙潭还属于立项阶段,并没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一旦真的投入建设,如果再有变化,那不但会影响政府形象,而且后期也会带来许多负效应,比如经济赔偿问题。”

“我的意见是能不能暂停这几家企业的项目进度审批,由政府组织一个调研组,从环保以及一些学术单位邀请一些有关专家对这几个项目来一个环保会诊,看看这项项目是否会对我们安都市的环境造成影响,如果有,那就要果断地停下来,如果没有,那专家组就要对此拿出一个意见,专家们都要签字,负责任!”

“蔡市长,这样做是否稳妥恐怕需要研究一下,现在各地都在全心全意发展经济,这四个企业对于龙潭区今年的经济发展可是一个莫大的助力,这样不明不白的停下来,会不会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如果投资者因此离开去其他地区投资,这会不会挫伤下边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呢?”乔波不动声色的插言道。

“但是如果放任这几个项目开建,最后调研下来又会对安都市区环境造成危害不得不停止,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只会更大。”蔡正阳淡淡的道。

专题会最后仍然是无果而终,黄元盛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明确表态,只是要求环保局重新对几家企业进行环保评审,但是项目是否终止却没有一个说法。

就在黄元盛、蔡正阳以及康一鸣离开会议室之后,乔波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轻轻哼了一声道:“杞人忧天!顾局长,该干啥就干啥去,黄市长不是说了么?重新进行环评,抓紧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这年头时间不等人,人家投资者很讲求时间观念的。”

第七十一节高明

杜润胜这两天怕是最难熬的时候了,两天下来,觉得自己头发都快要白了一撮,省政府办公厅转来了关于反应安都市龙潭区高污染化工企业项目进入环保部门形同虚设的反映信,常务副省长张广澜在上面签了意见。

杜润胜当然清楚这几家企业进入龙潭开发区的情况,事实上省环保局也早就接到了反映,也作了一些调查,但是很快就偃旗息鼓了,秦省长对于这几家企业十分关注,仅仅这一条就足以让省环保局三思而后行了,所以查处情况也就顺理成章的转给了市环保局,就等市环保局报一个调查恢复报告就行了。

谁曾想到现在省政府办公厅又会转来这样一封信,本来这也没啥,但是张省长亲自签署意见要求省环保局直接调查。

杜润胜叹了一口气,龙飞凤舞的一行字如张牙舞爪的魔鬼一般扑面而来,“请省环保局润胜副局长派人彻查,并将情况报我。张广澜。”

调查简单,问题就在于后面这句话,并将情况报我?

也就意味着张省长随时关注着这件事情,想要敷衍了事肯定是不行的,杜润胜在心里哀怨着,贺平倒是舒爽,去欧洲考察,却把这个烫手山芋丢给了自己,神仙打仗,凡人遭殃,谁都知道张省长和秦省长之间不大对路,谁知道这一次是不是又一次激烈的开端?

真是倒霉,就主持这么一个多月工作,可千万别主持出什么祸事儿来才冤枉,杜润胜心中虽然忐忑不安,但是还是得装出一副小事一桩的模样。

“小贾,你带人去查一查,这件事情既然张省长都已经签了意见,肯定得有一个结果。”

“杜局长,安都市环保局不是已经有了一个结论么?不能用?”小贾也觉得这中间恐怕有些蹊跷。但一时间还琢磨不透。

杜润胜沉吟了一下,怎样两边抹平又不得罪人,这还真考手艺,他知道秦省长在主持全省开发区裁撤工作,安都市龙潭区一下子拉进这么多化工企业怕也与此有关。但是张省长既然签了字,那也必须要有一个结果,怎么才能做到两全齐美?

思索良久,还是只有一个字,拖!

这开发区裁撤既然已经到了关键时段,也就是说裁撤不裁撤也就是一两周时间里就要定板。秦省长既然花了力气让几家企业落户龙潭,自然有其道理。待开发区裁撤事宜尘埃落定。到那时候这几家化工企业便是入不入龙潭开发区也无关紧要了。

裁撤了,自然无话可说。保留了,也不会因为几家化工企业的存亡而改变大局。到时候再拿出一个相对客观但又模糊的结论来。存亡废立就由省领导来定便是。打定主意,杜润胜便拉长声音:“小贾。我看这几家企业能否在龙潭开发区落脚的关键还是他们的治污能力。安都市环保局不是罗列了一批他们将要订购的国外设备么?我看我们安原怕是难以对这些设备能否达到彻底治污能力作出判断。所以你让小胡他们去龙潭那边和企业接触,作实地调查,要细致,不要急躁。”

“这边你带人去北京。好好了解一些这些设备的情况。尤其是要了解这些设备在国外运行情况以及效果。另外还要好好了解一下这些设备进口价格,以及生产这些设备地国外厂商情况。一句话,情况一定要详实细致,要有说服力,这是要向几位省领导交代的。明白么?”

小贾有些茫然地挠了挠脑袋。“杜局长。有这个必要专门去北京跑一趟么?我们可以……”

话未说完,杜润胜已经沉下脸来。“小贾。你这种工作态度不行。这样重大的事情坐在办公室里拿几份传真。翻阅几篇资料就行了么?我让你去北京。就是要让你多了解多比较。多请教一下环保总局的专家们。让他们也拿出一个意见来。时间不急,给你两个星期。任务一定要完成好。明白么?”

小贾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似乎琢磨出其中一点味道,但是要说究竟有什么奥妙也说不出来。反正领导安排去就去呗。领导这样安排也肯定有他的用意。

关于安都市开发区裁撤事宜在省裁撤工作领导小组的闭门会议上据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龙潭区的四家化工企业是否保留成了一个悬念,也成了江口和龙潭两家开发区谁该保留的关键。

在省环保局赴京论证尚未得出明确结果的情况下,安都市环保局的结论能否有效,这一个问题上争执不下,如果不算上这四家投资不小的化工企业,江口开发区当之无愧的要保留,但是如果这四家化工企业得以立项的话,那龙潭开发区在条件上就要胜过江口开发区一筹了。

事情的结果往往都是出人意料之外的,就在关注的人们都以为北京那边会很快得出结论时,省上裁撤开发区工作小组鉴于安都市特殊情况,报省政府同意,安都市增加一个开发区名额,市开发区、碧池开发区、华阳开发区、望塘开发区、麓山开发区、龙潭开发区、江口开发区都得以保留,其他五家开发区全数撤销。

赵国栋斜坐在蔡正阳办公室的真皮沙发中竖起大拇指,“高,这才真是高!省上领导闹矛盾,咱们安都市捡便宜,凭空无白多了一家开发区来,嘿嘿,蔡哥,妙不可言啊!”

“少给你蔡哥戴高帽子,我可没那本事,还是宁书记厉害,一语化于无形,既保全了张省长的面子,也让秦省长有了台阶下。”蔡正阳这一次算是亲自见识了宁法手腕的高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而且鹬蚌还得对渔翁心存感谢,否则这场嘴皮官司还不知道打到什么时候。

“那这几家企业的排污问题……”

“这都不重要了,无论这几家企业排污能否达标,都不可能留在龙潭开发区内,现在不过是放一放,等一切都平息下来,他们自然消失就行了。”蔡正阳淡淡地道:“在这一点上,宁法书记不会拿安都市几百万民众的健康去作什么交易的,也没有哪个领导会拿这个东西去做什么交易。”

“那秦省长……”赵国栋有些惊异。

“哼,你以为这些领导会那么愚笨,就算是要帮人忙也不会在这些大是大非问题上闪失的,这四家企业也不过是被人借用的棋子而已,还真以为可以龙潭区落足生根?如果没有后来的意外,你这个开发区党委副书记、副主任也就到头了,你小子也是运气好。”蔡正阳似笑非笑的瞅了赵国栋一眼,看对方还有些似懂非懂的模样,忍不住提醒道:“看看这几家企业的态度你也该明白其中奥妙了吧。”

赵国栋这才反应过来,这四家企业对于政府的一切行为没有任何异议,也许这早就设计好了是一场戏,也许领导们早就给他们安排另外的去处,总之一切皆大欢喜。

不过蔡市长似乎并没有算到这一场意外也和自己有关,赵国栋心中暗自得意。

“我看这场风波也是由你们江口而起,多半都是你们江口在中间作了文章。”蔡正阳一句话让赵国栋暗自窃喜的心一下子又落了下来,“好在这肉烂了在锅里头,也没有人来追查什么,如果真要涉及重大利益,保不准就有人要去查一查那《中国环境报》的记者怎么就会得到那么详细的资料了。”

赵国栋暗自叹了一口气,能够在这官场上走上一定位置看来没有几下子真还混不走,就说蔡哥平素看起来也没啥,自己和他接触也觉得人挺实在,没啥心眼,但是别人能当上县委书记,还能从副市长位置上一年入常,这中间光说靠工作踏实作风平易近人就能行?用脚想也知道不可能这么简单,但往往就是这种隐藏于平凡中地锋芒才是真正的高手啊。

“好了,你小子也别在这里胡思乱想了,你们开发区既然保留下来,你们开发区管委会一般人也功不可没,我想你们县里也会论功行赏,如果梁建弘真要从开发区脱身,这就是你最好的机会。”蔡正阳沉吟了一下才又道:“而且看这种趋势,保留下来的开发区日后多半会升为副处级单位,你自己好生琢磨着。”

赵国栋心中一动,副处级?

梁县长如果真的不再兼任管委会党委书记,瞿韵白接替他的位置应该没有太大悬念,问题在于她这个主任由谁来担任,自己么?赵国栋掂量了一下,自己从资历上来说实在太浅薄了一点,能够当上这个副书记兼副主任已经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里边了,如果短时间内还要奢望主任一职,那就太不现实了。

“国栋,这只是一个趋势,并不是现在,所以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