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弄潮- 第1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苗振中也不认为张宏伟无法当选,像这种党内的等额选举,尤其是在省党代会这种层面上,重新提出人选的可能性几近于无,事实上也就是相当与一个对省委信任票的投票,基本上不会出现意外。

赵国栋更多的是担心张宏伟得票多寡对于他本人颜面的影响,这一点倒是让苗振中认同。

张宏伟的来历和表现都足以让各方人员知晓他的方向了,如果张宏伟在省委委员的选举中得票寥寥,就算过了关,只怕也会让人联想到下边对赵国栋影响力的担心。

这人心很微妙,雪中送炭者寡,锦上添花者众,官场尤甚,尤其是赵国栋你只是新任的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先天不足,和强势入主的凌正跃相比的确有相当大的差距,环顾安原,这十四个地市书记市长,即将选出的十三个常委,哪一个不是头脑清醒精明过人的角色,除非情势所逼无可选择,只怕个个都不愿拂逆凌正跃的意图吧?

这年头所谓为了理想信念者不计个人得失者有几何?也许一时间热血沸腾者有,但旋即就会被无情的现实扑面而冷静下来,没有谁愿意和自己头上的乌纱帽和政治前途过意不去,再好的私人感情在严酷的现实面前都只能深深埋在冰封的理智之下。

当然,苗振中并不认为赵国栋来安原就毫无底气,这个年龄能走到这个位置上,本身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他相信凌正跃不会小觑赵国栋,自己更不会小视对方,正因为如此,苗振中才会不计前嫌的和对方携手,像秦浩然那样已经丧失了斗志的角色,他苗振中根本就不会把精力浪费在对方身上,所以他宁肯隐忍听凭凌正跃乾纲独断,等待时机。

现在的赵国栋如稚嫩柔弱的小树刚刚探出芽苗,还需要外界的阳光、水分和养料来灌溉,更需要的时间,他需要风雨中不断汲取各种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壮大自己,直到某一天长成可以比肩另外一株大树,只有那个时候赵国栋才能真正可以说具有属于他自己的话语权,而现在他还不得不依靠外界的力量来达到某种平衡,而自己所需要做的就是给予对方必要的配合和支持。

凌正跃面色温润平和,端坐在主席台中间,党代会已经进入到了最关键的阶段,选举新一届中共安原省委、省纪委以及出席十七大代表。

旁边的赵国栋显得轻松随意和一旁的苗振中在交谈着,凌正跃也没有想到这个家伙居然把心态放得如此之好,俨然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不管对方是真不在意这一次选举,还是装出了一副风轻云淡架势,凌正跃都还是有些佩服对方的这份表现。

凌正跃不相信赵国栋会一点都觉察不到意识不到,当然也许选择结果说明不了什么代表不了什么,但是其影响却不容小觑,拿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对省委的安排部署有信心,凌正跃怎么都觉得这话有点不寻常的别样味道,只是一起都需要等到选举结果出来。

选举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当凌正跃注意到齐华脸色掠过一抹阴云而陈英禄眉头微微一皱时,他就意识到情况可能并不像最初预计的那样令人满意。

在选举结果上是看不出任何端倪的,凌正跃中气十足的宣布了当选新一届省委委员和省委候补委员、省纪委委员以及出席十七大代表名单,昭示着新一届中共安原省委员会确立。

陈英禄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虽然这一切说明不了什么,但是赵国栋和张宏伟的得票数也足以预示着一个风向。

赵国栋在省委委员得票数中不算很高,甚至比当初自己预料的还要低一些,但是张宏伟的得票数居然也比赵国栋少不了多少,这远远超出了当初自己和齐华的预想。

在陈英禄和齐华看来,赵国栋得票高低说明不了什么,毕竟他是省委副书记,又是从安原成长起来的干部,得票高可能意味着很多人看好的经济工作能力,希望他能在省长位置上有所作为,得票低也许会是因为他年龄太轻,资历较浅,加上在省直机关这边人脉欠缺,但是这些都不能代表什么,以赵国栋的头脑和手腕,他会很快融入这个角色,但是张宏伟这样一个初来乍到的外来户,竟然也能以超出想象的得票数当选,不能不引起陈英禄的深思了。

作为协助苗振中负责这次党代会的角色,陈英禄清楚自己和齐华在这个人选上的刻意清淡,张宏伟并没有在省委这边获得足够的支持,准确的说这不太公平,按照二人的预想,让张宏伟以一个堪堪过半的票数当选比较符合意图,或者说至少得票不能太高,但是结果却让人吃惊。

这说明什么?

第六十一节辩证法

十天之前没有人认识这个张宏伟,但是在这样一次选举中张宏伟却能得票超出想象,甚至比起赵国栋少不了多少,这说明什么?说明赵国栋的影响力大大超出了预料,他能令人信服的让代表们投票给张宏伟,而这其实就是对赵国栋本人的信任票,而非对张宏伟的信任票。

在陈英禄看来,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说明赵国栋在这一个多月来相当迅速的站稳了脚跟,恢复并巩固了他原来的影响力,尤其是赢得了一些原本对他并不算了解的人的支持。

当然陈英禄并不认为赵国栋就可以藉此挑战凌正跃的权威,但是对于凌正跃来说,也许他会以一种很纠结复杂的心态看到赵国栋的影响力会超出他的想象,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强。

这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拉锯战似乎从党代会召开这一刻就开始以一种文明而优雅的方式拉开序幕了。

如果凌正跃不清醒认识到这严峻的形势,不采取措施巩固自己的影响力,那么实力的对比还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越来越模糊,直到某一天你会发现你自己都对某件具体事情作出决定时缺乏足够的信心。

十届省委第一次全会再度映证了陈英禄的担心,赵国栋的得票依然波澜不惊,八十五位省委委员的无记名投票选举省委常委中,赵国栋得票六十八票,不算太高,但是这不是问题关键,作为组织部长的齐华得票居然只有五十二票,在十三位常委得票中竟然得票最低,比起刚从外省调入的蒋友泉竟然还低五票,这让凌正跃也是震惊莫名。

陈英禄本人得票八十一票,得票最高,甚至比凌正跃还高出两票,排名第二的居然是宣传部长郝梦侠,只比陈英禄少一票。

票数多寡不能决定什么,但是却能说明一些什么,全省省委委员的无记名投票不比党代表投票,八十五位省委委员要么是一方党政主要领导,要么是省直机关部委一把手,或者就是省属大型企业或者高等院校的一把手,可以说云集了全省的精英人物,都是有着相当话语权的角色,票数多寡从某种意义就意味着这个群体对你的认可程度。

曲终人散,第十届省党代会圆满结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外发生,但是很多人都知道省党代会的闭幕却是真正大戏的开幕。

十三名省委常委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在电视上和全省人民见了面,凌正跃代表当选的新一届省委领导班子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表示要不负全省七千多万老百姓和四百多万党员的重托,率领全省群众努力把安原建成中国内陆国强民富的经济强省而奋斗。

国强民富这个词语也是赵国栋在省委常委会提出来的,当初赵国栋原本是想提议为民富国强,但是思考再三之后还是改为国强民富,被人视为标新立异并不是一件好事,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落到实处才更能解决问题。

这个提法也在省委常委会中引起了一阵讨论,尤其是民富这个词语总让人感觉到好像和以往的提法有些不一样。

赵国栋在常委会上专门就这个词语做了解释,认为共产党执政的目的就是要让普罗大众过上更为幸福的生活,而幸福生活的解释可谓多元化,既可以用幸福指数来表述,也可以用其他指标来诠释,但是如果用一个较为直观而又贴切的词语来形容,那么民富无疑对于所有阶层群体都是适合的,老百姓腰包鼓了,手里边宽裕了,就现阶段来说,就解决了最大问题。

赵国栋这番言辞很是贴切,赢得了省委常委们的一致认同,连凌正跃也赞同赵国栋这个提法,主动把这个提法用到了自己的讲话稿中。

齐华阴郁的心情一直到凌正跃专门和他一席谈话之后才稍稍有所好转。

他怎么也没有想通连初来乍到的蒋友泉也比他得票要多,而这份尴尬和恼怒还无法对人言,作为组织部长,省委委员中绝大部分都是自己直接面对的工作对象,怎么就会落得这样一个结果,真真正正应了一个词儿,情何以堪

“至于么,老齐,不就是一个数字而已,能代表什么?难道说少几票就不让你干组织部长了?”龙应华很自然的靠在沙发上,“凌书记不是已经说了,你当组织部长,在用人上难免就要得罪人,如果你得票很高,那才不正常。”

齐华知道这是龙应华在安慰自己,得票很高固然不正常,但是如此之低一样不正常。

“老龙,你不用安慰我,我知道这里边的猫腻。”齐华有些气哼哼的道。

他有些怀疑安都这几票里出了问题,关京山和谭立峰对他都不感冒,尤其是在常务副市长于哲的问题上,安都市委和省委组织部很有进行了一番争执,导致安都市委和省委组织部矛盾有些激化。

于哲是原任省物价局局长,到安都市担任常务副市长算是平调,但是关京山和谭立峰本来希望安都市委组织部长郭长庚出任常务副市长,结果最后齐华依靠凌正跃的支持,成功的让于哲出任了安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这也引起了关京山和谭立峰的极大不满,认为省委组织部在这个人选问题上丝毫没有尊重安都市委意见,为此安都市委对齐华意见很大,所以齐华有些怀疑这是不是安都市委在其中做了梗。

当然仅仅是安都市这几票也不至于让自己如此狼狈,齐华也为此冥思苦想自己究竟还有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凌正跃的谈话虽然缓解了他内心的焦虑情绪,但是齐华还是有些警惕,单纯依靠省委书记的支持,这个组织部长当得就有些形单影只了,组织部长如果连一些属于自己的影响力都没有,那这个组织部长就是不合格的。

龙应华有些讶异,这里边有猫腻?他瞅了一眼齐华,“老齐,没有根据不要乱猜疑,这事情都已经过了,你就别想那么多,你这样妄加猜疑,那才要出问题。”

“我知道,我只是有些不忿而已。”齐华吐出一口恶气,“有些人稍不顺意就横加指责,真是把那一亩三分地当作他自己的私家码头了,西欧的封建领主那也得尊重国王的权力,何况这还是共产党执政的天下?下级服从上级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有些人就是妄自尊大惯了,成了老虎屁股摸不得了”

龙应华听出了齐华话语中所指为谁,说实话他对安都那帮子干部也没啥好感,准确的说只要不是安都出来的干部,都对安都的干部没啥好感,像他们这些从省直机关或者其他地市起来的干部,和安都本土干部都有些相互看不惯,好在这几年安都由于经济发展上说不起硬话,安都干部进入省级领导的比例大大减少,这也才有了其他地市干部出头露面的机会,但这并不代表安都市的影响力就下降了多少。

“老齐,我觉得你还是要谨慎一些,不宜在这些捕风捉影莫须有的事情上撕破脸,有些事情咱们大家心照不宣就行了,真要撕破脸,那对大家都没有好处。”龙应华沉吟了一阵才道:“现在情势不比以前,得搞清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也要搞清楚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学会辨证的看待问题。”

齐华也知道龙应华所指的是什么,他轻轻叹了一口气,省里局面也的确不容乐观,赵国栋在这一次省党代会的选举中表现得不愠不火,很有点大将风范,龙应华是在提醒自己不宜树敌太多,影响了凌老板的宏图大计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凌正跃一直希望安原能够在发展上有所突破,赵国栋的到来虽然让凌正跃有些不太愉快,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凌正跃也隐隐有一些期待,那就是想要看看赵国栋是不是浪得虚名,能把宁陵经济搞起来,那么换了一个平台,在安原这个平台上,看看赵国栋能不能有什么让人耳目一新的高招出来。

龙应华不想评价赵国栋在宁陵的表现,宁陵的经济发展的确让人咋舌,但是龙应华在承认赵国栋思路开阔的同时也认为赵国栋的成功有一定偶然性。

如果这个家伙没有抓住新能源产业发展这个战略机遇,那么宁陵的发展未必能赶得上永梁,也许在那一次省委常委的竞争上自己也就未必会败给对方了,只是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如果,对方抓住了机遇,所以就成功了,而自己也就成为了可悲的陪衬,这个世界就是如此。

第六十二节入手

从省党代会结束开始,赵国栋就在思考自己的下一步工作该是什么。

摆在自己面前的任务很重,虽然自己还只是代省长,在很多人心目中自己似乎还应当稳一稳,等到人代会召开,自己正式当选省长之后再来摩拳擦掌大干一番,但是赵国栋觉得这之间的时间太长了,让自己这样安安静静啥都不干的等着,实在是一种煎熬。

那也不是自己的风格。

凌正跃也未必希望自己就这样稳坐不动,作为省委书记他享有对自己的支配优势,那么如果心胸稍稍宽广一些的人物,都应该鞭策自己在政务上有所作为才对。

比起上一次下宁陵赵国栋发现自己似乎要茫然许多。

到宁陵他心里有个底儿,三下五除二,自己就能拟出一套方略来,再加上是作为市委书记出任,钟跃军也比较配合,在付诸实施上所受掣肘也要小得多。

而宁陵毕竟只是一个地级市,先前自己在宁陵工作几年对于宁陵也有一个大略了解,尤其是在干部任用上,自己更有决定权主宰权,这些都决定了自己可以在宁陵放手大干一番。

现在情况不一样,比起自己出任怀庆市长时,情况还更不容乐观。

凌正跃虽然还未暴露出对自己的明确敌意,但是泾渭分明的格局早已经显现出来,围绕着他身畔的齐华、龙应华以及陈英禄,这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