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弄潮- 第9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佳,没有人愿意去触霉头,当赵国栋一摆手示意大家可以先离去时,都打了招呼就忙着下山了。

“跃军,是不是有些情绪?”赵国栋斟酌着言辞。

他知道钟跃军这两天情绪有些低落,连今天自己把他拖来都有些意兴阑珊,省委组织部对蓝光的考察组马上就要下来了,这也就意味着蓝光马上很快就会离开,永梁市长这个人选的竞争最终还是落到了蓝光的头上,而蓝光的离开也就意味着钟跃军要走的可能性很小了,事实上也是如此,通城市委书记贝铁林调任绵州市委书记,安都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兼总工会主席卢卫红调任通城市委书记。这两个消息虽然还未经最后确定,但是也就是等过省委常委会那一关了。

“怎么说呢,赵书记,总有点说不出的味道来,我自认为自己在宁陵干得也不错,和你搭档不能说天作之合,至少咱们宁陵的发展成绩摆在这里在,谁也无法否认,难道说省里边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从没有考虑过钟某人的想法?”

钟跃军虽然语气不算很激烈,但是对于性格较为温和的他来说,这已经是怨气到了极点的表现了。

赵国栋沉吟不语,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这位搭档。

贝铁林出任绵州地委书记这一职位实在出乎他的意料,没想到这老小子还有些深藏不露的本事,通城这两年说实话变化也不大,但是贝铁林在通城官场上却是把素来有些桀骜排外的通城本地官员一个个梳理得服服帖帖,足见此人本事,再联想到此人在省广播电影电视厅也是乾坤独断的性格,相当霸道,所以省委考虑让贝铁林出镇暮气日重的绵州,未尝不是想要用贝铁林的铁腕来去一去绵州的暮气,振奋一下绵州的精神。

赵国栋按照杨劲光的建议专门向应东流做了汇报。主要内容也就是宁陵想要作为安原经济创新改革的探路者和先行者,想要在中央一些政策尚未正式明确下来的情况下先走一步,搞一搞试验田。

在汇报中,赵国栋明确提出了要宁陵要采取BOT或者BOOT形式建设宁唐高速公路和宁通高速公路,引进战略投资者进入宁陵商业银行,做大做强,力争在三到五年内推动宁陵商业银行上市,推动宁陵天然气公司改制,为公用事业像民营资本开放进行试点。

赵国栋的汇报引起了应东流的极大兴趣,中央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三十六条依然还在征求意见稿,估计就是征求意见稿出炉正式以文件形式下发,真正要到地方上来落实,没有一年半载时间不行,而赵国栋提出要先行一步这个想法无疑是具有挑战性和震撼性的,再往深处说,也是具有相当风险性的,但是赵国栋也提出了自己的理由,就是宁陵目前的发展势头和名声,加上自己本人的省委常委身份,也就具备了可以一冒这个风险的实力,现在需要的就是省委在这个问题上采取政治上支持和允许犯错误的态度,让宁陵可以放手去尝试一番。

应东流和赵国栋一谈就是三个多小时,最终应东流认可了赵国栋的观点,与其这样窝窝囊囊的坐等政策下来,不如自己先行一步尝试,错了可以马上改回来,对了就可以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宁陵有全国经济增速冠军这块头牌抵挡着。就算是真的出了偏差,那也是敢为天下先的尝试,算不得什么大逆不道,而中国从来就不乏敢冲敢闯吃螃蟹的先例。

应东流之后也问及了一些人事上的看法,也问了问钟跃军和蓝光的情况,赵国栋也比较客观的介绍了钟跃军和蓝光两人情况和优缺点,应东流没有明确表态,赵国栋也不知道自己这番话能够起到多大作用。

但是后来事实证明自己的意见还是起到了一些作用,蓝光终于如愿以偿的在常委会上获得了通过,进入了考查程序,而没想到贝铁林却是出人意料的由应东流提出了调任绵州市委书记,与此同时苗振中建议卢卫红出任通城市委书记,这应该是几巨头们的妥协结果,赵国栋注意到秦浩然脸色有些阴郁,常委会上没有多少话语。

很显然在这一波较量角力中出现了一些偏差,钟跃军认为自己理应是绵州市委书记的最佳人选,而出人意料的却由贝铁林调任。

赵国栋不知道是不是那一夜自己所说起到了作用,他当时就认为绵州沉疴日重关键在于现任绵州市委书记性格偏软,而绵州本地官员抱团排外,所以需要一个强势且不乏手腕的领导去担任市委书记,绵州问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领导问题,思想风气问题。当时应东流没有回应,但是现在看起来自己的话对应东流触动不小,也间接促成了贝铁林出任绵州市委书记,而卢卫红则有些意外的到通城担任市委书记了。

钟跃军一无所获,这与当初市里边传出来他可能要到绵州担任市委书记这一说形成了鲜明对比,贝铁林到了绵州担任市委书记,而空缺出来的通城市委书记也落到了名不见经传的卢卫红头上,而作为宁陵市的市长,钟跃军居然无人问津,这已经不仅仅是失落的问题了,甚至有些屈辱的味道。

“跃军。关于这件事情上,我想我有必要和你解释一下。”赵国栋思考着该用何种方式来释去钟跃军心中的郁结,但是却又不能让对方感到不满。

“哦?赵书记,难道这里边还有什么隐情不成?”钟跃军愣了一愣,狐疑的目光落在赵国栋脸上。

“隐情说不上,但是应该说你没有走,我起了一定作用。”赵国栋面色平和泰然。

钟跃军目光一动,却不言语,静等赵国栋下文。

秦浩然告诉他绵州市委书记应东流定了由贝铁林调任,可以争一争通城市委书记,虽然钟跃军对于通城市委书记这个位置不是很感冒,但是想一想毕竟也是市委书记,一把手,自己在宁陵市长这个位置上呆的时间也不算短了,现在赵国栋又担任了省委常委,他什么时候走也每个准儿,而且以目前宁陵发展态势和日后的经济地位,今后赵国栋要真的离开这个位置,自己能不能接任宁陵市委书记这个位置也很难说。

“当时韩部长也征求了我的意见就是通城市委书记人选问题,我说宁陵市长到通城担任市委书记看起来是升了,但是对于你来说意义不大,我和你配合相当默契,宁陵这两年的发展离不了你,我希望你能继续留在宁陵,日后就算是我走了,也希望你能接替继续保持宁陵发展势头,我不希望看到宁陵发展大计被打断。”

赵国栋直言不讳的言语让钟跃军也是一怔,好半晌才苦笑着从牙缝里蹦出话来:“赵书记,你这是害我还是捧我啊?”

“是害你还是捧你,现在还说不清楚,要等到我走了那一天,谁来接任这个宁陵市委书记才知道。”赵国栋悠悠的道:“跃军,总之我认为,你没有必要去通城趟浑水。”

第五十二节还是要继续

钟跃军被赵国栋如此坦荡而又爽快的态度还真的给弄得气也不是,恨也不是,乐也不是,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好半天,钟跃军才吭哧吭哧的冒出一句话来:“赵书记,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你了,你就是想要奴役我,也不能这样干啊,我不能一辈子都在这宁陵当市长吧?”

“谁说你会在一辈子当市长?”赵国栋反问道:“跃军,你不是认为我会在这里当市委书记一辈子吧?”

赵国栋话语犀利中带着一份霸气,让钟跃军又是一怔,但是面对赵国栋这句反问,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赵国栋肯定会走,但是何时?

难道他自己就知道?钟跃军不相信。

或者说他已经得到一些音信?这似乎也不可能。省委常委的调整那需要中央来考虑,就算是赵国栋深得应东流和韩度的青睐信任,只怕也不可能随意动赵国栋位置,何况以目前的态势来看,应东流只怕也更希望赵国栋和自己继续搭班子,把宁陵的经济再往上推一个台阶才对。

“算了,赵书记,你我的命运都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现在事已至此,说啥也没有意义了,不过你的话还是让我很有触动,你不会一辈子呆在这儿,我也不可能一辈子呆在这儿,谁让我遇人不淑呢?不过咱们现在呆在这儿,那就得干点对得起这里的事情来不是?”

这个时候的钟跃军仿佛也被赵国栋几番莫名其妙的话语弄得轻松起来,先前有些烦躁失落的感觉也似乎就消失在两人有点子相互斗气的话语中,正如钟跃军所说的,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还能怎样,只能悲叹遇人不淑了,至于以后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楚?

赵国栋眼睛中亮起一抹星火,而钟跃军目中同样回视的是一缕精光,这个时候赵国栋才觉得自己似乎有些小看了这位一直以来做事实在而又风格低调的市长,每个人都有所隐藏的一面,将自己的实力完全暴露在外人视线中其实并不代表强大,适当内敛含而不露才是最恰当的。

“很好,跃军,我想我们俩在这一点上的看法是一致的,总得要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对得起这座城市,对得起这里的老百姓,对得起这一方水土!所以一切还要继续!”

出席完施耐德宁陵电气有限公司的奠基仪式之后,已经是十点过一点了,赵国栋又赶场一般的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赶到了东江配套工业园区,出席了万向集团宁陵精铸有限公司厂房竣工典礼。

原本赵国栋已经不怎么出席像这类企业开工竣工仪式了,但是钟跃军去省里出席民营经济发展研讨会去了,这是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在安都举办的一个研讨会,邀请了几个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市市长和区县的区县长,钟跃军代表宁陵带着西江区区长巫丹和花林县县长葛成去参加,这边原本答应要参加的典礼就得搁下,而顾永彬带队到新加坡、香港考察去了,李代富也去了欧洲考察,也算是他即将卸任之前的一个安慰性旅游,这事儿也就只有落在赵国栋头上了。

不过赵国栋的亲自出席还是让前来出席施耐德宁陵电气公司奠基仪式的省招商局副局长和安原浙江商业协会的一行人们都喜出望外,尤其是安原浙江商业协会的会长更是和赵国栋相谈甚欢,赵国栋也借机向他们发出了就宁唐高速公路和宁通高速公路BOT项目建设邀请,这也引起了浙江商业协会一帮人的极大兴趣。

安原浙江商业协会中有不少人都是赵国栋熟人,像陶宗星、陶宗汉两兄弟,温州人丰越人,自然还有花行云和朱国平,浙江人很抱团,消息也是互通,宁陵发展环境上佳,加之一开始就有浙江商人在这边落足,所以很快就引来了一大批浙商来投资,从宁陵打造电力设备和材料制造基地开始,江浙资本就开始大量涌入。

当赵国栋重返宁陵担任市委书记之后,江浙资本来势更猛,福田汽车落户吸引了不少浙江汽配企业来东江配套产业园聚集,周重对和江浙民营企业打交道也是轻车熟路,使得在霍云达离开了宁陵这一个多月时间里东江配套工业区的招商引资丝毫没有受到影响,这一个月时间里就陆续有多家企业进入落户。

江浙资本是目前中国最活跃也最具外向张力的资本,无论是在房地产市场还是采矿业行业,他们的资本都无处不在,而江浙一带的民间资本市场也是最为活跃甚至疯狂的,这很大程度是因为市场上没有为这些资本提供一个可供投资的渠道。

宝利金融担保有限公司成立之后,陆续又有三家规模不小金融担保公司在成立,这些金融担保公司资本都是来源于江浙,天生就对这些有着敏感的江浙资本对金融行业尤为感兴趣,尤其是宁陵的征信体系建设工作更是给了这些江浙资本极大信心。

宁陵在建立企业征信体系以及情报信息收集录入和共享机制上远远走到了前面,甚至提出了要和国外以及香港地区相比,虽然目前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在国内已经是遥遥领先,甚至比起许多大城市来也是领先许多。

这也是周重在担任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局时配合市政府牵头组建的市征信办、市人行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征信体系基础资料收集工作,从企业开始逐步推进到普通市民,当然这项工作是一个长期而又繁杂的工作,但是只要开了头,并且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征信录入体系,收集资料的习惯也已经建立,比起最初的毫无头绪来就要轻松许多了。

也正是金融担保公司在宁陵发展迅速,促进了民营企业在融资贷款上的门槛大大降低,手续程序上也变得简便许多,使得宁陵市里本土的民营企业也呈现出一种爆发式的增长,西江区的民营企业发展尤为明显,连花林和土城两县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上的差距,主动上门要求金融担保公司进入花林和土城市场,两县的县委县府愿意为金融担保公司提供最大的方便。

回到办公室的赵国栋洗了一把脸,云睿早已替他准备好的日程表搁在桌上,赵国栋发现自己无论记忆力多么好,似乎每天都会忘掉一些事情,所以云睿每天早上都会以一张小纸条将每天日程安排送到他案桌头上,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漏掉事情。

只是这种只是常规性的安排,作为省委常委、宁陵市委书记,每天难免就会有一些突然事件,公事、私事,都有可能,有时候安排的好的事情也就要被一个意外打乱。

就像今天这个出席,本来上午赵国栋确定要出席市里的信访工作会议,但是却没有去成,只有委托蓝光代替自己出席,好在蓝光的考察刚刚结束,但是依然还在坚守岗位,这最后一班岗还得继续站下去,一直到省里边的文件正式出来。

龙应华终于走了,平调到国家行政学院工作,原永梁市长崔红安接任市委书记,暂时书记市长一肩挑,要等到蓝光的考察结果正式出炉,省委的文件下来,才会卸任市长。

贝铁林和卢卫红已经走到了前头,他们俩都是平调,考察的程序和时间都要简便许多。

这段时间蓝光都很注意自己言行,一方面要走了,也希望能够给宁陵干部们留下一个更好的印象,另一方面也有避免刺激到钟跃军的意思,好在钟跃军也已经成功的从最初的失落中走了出来,见到蓝光也是十分高兴的恭喜,到让蓝光有些不好意思。

捧着手中茶杯,赵国栋静静的望着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