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秋英雄-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王!”龙锋站到老国王的身后,学着那些大臣的模样躬身行礼。

“你称本王什么?”国王转过身来,眼睛里充满了疑惑。

“父…父王。”

见龙锋换了称呼,国王的目光变得慈祥起来。

“虎儿!坐!现在没有君臣,只有父子,这些年来,我们学中原诸侯国的那些规矩、礼仪,于治理国家虽有些帮助,但那些烦琐的规矩也把人弄的怪没意思的。那些中原诸王喜欢自称寡人,我就不明白,要是真成了孤家寡人那还有什么意思,来!来!坐!”

没了那些规矩的隔阂,国王变成了一个普通的老人,看上去不仅随和而且还很风趣,龙锋一下子就喜欢上他了,近距离观察,龙锋发现国王并不算老,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应该还算是正当盛年,只是可能因为国事操劳,神色显得有些憔悴。

“虎儿!身子全好了吗?”在龙锋打量老国王的同时,国王也在打量着他。

“全好了!”

“有你在,我就可以松口气了,唉!……”国王长嘘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把你留下来,一是我们父子很久没这么说过话了,二是……或许是我真的老了,许多事情想不明白,所以留下你商议一下。”

见老国王说到正事,龙锋将身子欠了一下,正襟危坐,等着下文。

“秦军难道真的强大到不可战胜了吗?”老国王长嘘了一口气,这话说得像是询问又象是自言自语,说完后,又半晌不语。此时,龙锋觉得自己该说点什么,他想着自己穿越时空,忽然就成巴国的大王子,这是那没弄明白,现在又面临着这样的危机与难题,一时之间他找不到合适的言语,只得安慰性的说道:“父王,不必如此担心,只要我们虎族人众志成城,那天下没有不可战胜的无敌之师。”

老国王欣慰的笑了笑,但表情转瞬又变的疑惑起来,说道:“蜀国的实力与我们其实相上下,为什么会如此惧怕秦军,不战而降呢?即使这些年秦威大盛,那也应该和南方的楚国在伯仲之间呀?”说道这里老国王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我们虎族以前一直是和一些小的部落争斗,没有和大军作战的经验,只有你在患病之前,曾在汉中、上庸与楚国交过手,有和大军作战的经验。所以这次我派你负责全局。”

“巴国与虎族的生死存亡就交给你了!”不知什么时候,老国王手里多了柄权杖,权杖不知是何种材料制成,黝黑闪亮,顶部雕成了一个虎头,张嘴獠牙栩栩如生,他把权杖郑重的交到龙锋的手上。

“我?”这一个接一个的变故,令龙锋眼花缭乱,他有些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正文第十章战前会议(三)

更新时间:2011…9…715:47:10本章字数:4068

“就是你!”老国王加重了语气,说道:“凭你以前的战功,以及在军中的威望,这个担子你都得挑起来,虽然你大病初愈,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叫你是我的儿子!”

作为曾经是一个优秀军人的龙锋,他当然渴望荣誉与权力。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做士兵也好、做将军也罢,原本没什么区别,只不过能够做到将军,自然是别人对你成绩的一种肯定。但此时的这柄劝杖,它不仅是一种权力,更多的是一种责任,肩负起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龙锋觉得自己还没有做好这个心理准备。

于是他婉言谢绝:“大…父王,您正当盛年,国家在您的治理下,百姓富足,安居乐业,虽然我们现在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但我坚信,在您的带领下,我们一定可以渡过目前的这道难关。”

见龙锋如是说,老国王的脸上并未显露出欣慰,反而有些失望,神情索然的说道:“虎儿,难道你竟不愿意担起这副担子?秦国富强,为父早就听说了,也知道他们的历代先王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尤其是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变法维新后,国力日渐强盛,我只是没想到他们会强大如斯,不仅在中原威镇诸侯,而且还敢劳师远征,西出天险秦岭。军威所向,蜀王竟吓得不战而降,想我虎族儿郎,自从助武王伐纣时起,由于骁勇善战,就一直享有神兵美誉,即使我们和南面强大的楚国数次争锋,也丝毫不落下风。可现如今,秦军入侵,我边境士卒竟然一触即溃,据战报说,一些小规模的接触战,即使我方人数明显占优的情况下,也无法歼灭敌人,这所有的一切都使我如坐针毡,同时也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天意要亡我巴国?”

老国王将这些娓娓道来,龙锋没有插话,只是在脑子里搜索一切关于这一段历史时期的记忆,心想秦始皇统一六国按时间算,那也应该是一百年以后的事情,没想到他们现在就如此的强盛,看来由秦来统一华夏决非偶然。变法既然如此神奇,有着如此化腐朽为神奇魔力,那为何后世的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都已失败而告终呢?……

想着,想着,龙锋竟然走神了,但老国王的话,又把他拉回到眼前。

“古来亡国之君,不是像纣王那样宠信奸臣、纵情酒色,就是玩物丧志、祸害黎民,我在位几十年,自认还算是勤勉,平定南夷、北拒强楚,虽不如先王那般英明神武,能够开疆拓土,但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应该还是算得上,可尽管这样,为何我巴国和强秦的差距会如此之大呢?”国王说到这里,语气有些悲怅,这一刻龙锋似乎是觉得他真的老了,一种英雄迟暮的氛围笼罩着他。觉得他说的这些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说的清楚,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清楚的,心下琢磨,究竟该怎么说。

老国王继续说道:“变法维新,也是我一直想尝试的,可我们的国家和中原诸侯国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一个氏族王国,原先的国王一直是由七大家族里面推选,后来由于先王为王国立下不世奇功,这才定下来由我们这一支世袭王位,但原先的氏族仍然享有很大的特权,要变法维新,首先就要触及这些氏族的利益,这也是我迟迟没有举动的原因,现在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得将这些托付给你,希望你能完成我的这个心愿。”说着,又将权杖再次交到他的手上。

这次龙锋没有再推辞,不仅是由于老国王的真情托付,他仿佛是由此而看见了一个巨大的人生舞台。既然迦利略曾说:给他一个支点,他将撬动地球。那我拥有这么大的一个舞台,该怎样的表演呢?想到这里,龙锋雄心陡起,顿时将这一天的疑惑、迷茫通通抛之脑后。

老国王见他收下了权杖,神情显得兴奋,似乎看到了希望,于是他站起来对龙锋郑重的说道:“你宣誓吧!”

龙锋双手将权杖举过头顶,单膝点地,说道:“我宣誓!为了巴国江山及虎族的利益,我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急切间,龙锋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也不管老国王听没听懂,直接将后世常用的两句经典照搬出来。

老国王听见有这么个死字,眉头果然一皱,对他说道:“我不是要你死,我要的是你让巴国强盛!让虎族中兴!”

“我一定尽力而为!”

见他这么回答,老国王紧锁的眉头才舒展开,说道:“我明天会召集氏族长老宣布,从即日起将由你继承我的王位。”

从王宫出来,已近午夜,龙锋却没有丝毫的倦意,一出宫门,小侍卫罗山和另一个侍卫便牵着马迎了上来。他冲他们一摆手,信步朝前面走去,两个侍卫见他似乎是在思考问题,也没敢多问,牵马随后跟着。

“我这就成了巴国的国王?”龙锋在心里问道,他觉得难以置信,伸手摸了摸怀里的权杖,却又实实在在的,穿越时空到自己苏醒过来,才仅仅一天的功夫,却经历了那么多的事,发生了这么多的变故,这是他始料未及的。

方才老国王问他的那些话,那些问题,龙锋有些很清楚,有些问题只是朦胧知道,一时又说不上来。像老国王疑惑,为什么一直享有神兵美誉的虎族儿郎在秦军面前却不堪一击,这个龙锋看过一些军事专著以及军事论文,知道在当今的世界,只有秦军才建有完整的战术体系以及完备的各兵种配备,根据强弩及弓箭射程不同,合理使用远程、近程的打击,车、骑、步卒的配合弥补相互的不足,大规模的兵团作战各兵种之间的协同,以及小团队之间的战术合击,除了武器原始之外,俨然已经有了后世现代化战争的雏形,在这样的对手面前仅仅凭勇气是肯定不够的。

之所以他在老国王面前没说什么,主要是不愿意将双方的实力差距说的如此之大,让老国王伤心,再就是这些也只是龙锋根据老国王所说的战报猜测而已,具体怎样,他毕竟没有亲眼所见。至于变法维新怎么会让国家如此强盛,这个问题龙锋只是隐约知道一点,一时也回答不上来。

不知不觉又来到了城墙之上,龙锋摒退上前行礼的守城将士,一个晚上第二次来到了城边,由于心境不同,所以此时他的感受也就不同,第一次来此他似乎才刚从睡梦中醒来,眼前的一切都恍然如梦,而此时他已然成了这片土地的国王。此时的他只觉得山高地阔,天高地远,尽管知道目前的处境远不是眼前看起来这么平静,自己即将接手的王国,已经开始风雨飘摇,但龙锋喜欢这种感觉,喜欢这样的挑战,不是穿越时空,跨越千年,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吗?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不正是自己此时心境最好的写照吗?

忽然间龙锋觉得想做点什么才能表达自己此时的心境,‘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岳飞的这两句词倒是异常合乎自己的心意,只是他不知道古人究竟是怎么个啸法,想了想,还是只能算了。

良久,龙锋才将自己的目光拉回到近处,俯瞰城脚下的长江。

奔腾不息的长江水,挟着不可阻挡的气势滚滚东去,和两岸对峙的山峰,形成了一幅壮美的画卷,它究竟见证了多少家国兴亡,民族兴衰的故事没人能说得清楚……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的这词不觉间从龙锋的嘴里脱口而出。

“大王子!这是你写的诗吗?真好听,真有气魄。”

站在他身后的小罗山出口惊人,龙锋的脸乍的就红了,估计黑夜里没人能看得见,他有些尴尬的笑了笑,伸手拍了拍罗山的面颊,说道:

“我们回去吧!”

正文第十一章秦军统帅(一)

更新时间:2011…9…715:47:11本章字数:3647

就在巴国的老国王和龙锋及一干大臣彻夜商议的同时,远在数百里之外的秦军大帐也是一片灯火通明。秦军帐篷绵延数里,井然有序排列在中军大帐的周围,旷野里四处都是秦军士兵燃起的篝火,火光映红了天际。

中军大帐前纹丝不动的肃立着两排士兵,一个个玄衣黑甲、持戈挺盾,宛如一尊尊雕像,看上去不仅威风凛凛,而且显得神气庄严。辕门前的立着一支数丈高的旗杆,一面巨大的红旗在晚风中猎猎作响,旗帜上绣着两个斗大的黑字‘司马’。

此时大帐之中,一位中年汉子,象是在思考什么问题,他双手背在身后,手里握着一把竹简,在帐中慢慢的来回走动。这人看上去面目清瘦,高个子,宽肩膀,颧骨隆起,天庭饱满,深眼窝,高鼻梁,一双眼睛异常的有神,他时而凝视地面,时而又眺望帐外的天际,这眼神给人一种坚定、沉着、而又富于智慧的感觉,此人正是这十万雄兵的统军大将司马错。

逼降蜀王之后,司马错并未进驻蜀国的都城,他一边向秦惠王飞马报捷,一边委派随军参议暂时署理蜀国的一切事物,自己则随大军驻扎在城外,这天的傍晚时分收到了从咸阳来的简报,里面除了嘉奖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他在平定巴蜀之后,相机打通通往楚、越的通道,届时秦国可以凭借富庶的川中为基地,俯瞰整个中原大地。

看完简报之后,司马错在心里暗赞秦王英明。

相机打通楚、越通道,自己早就有了这个想法,他之所以在咸阳廷议时并未提出,是怕遭来更多的反对与非议,没想到秦惠王不仅力排众议,支持自己兵行险着,翻越天险秦岭,奇袭巴蜀,而且更没想到的是秦王高瞻远瞩,想法竟然和自己不谋而合,他一边庆幸自己生逢其时、得遇明主,一边又为自己即将建立的不世功勋、名标青史而激动。得遇这样的明君,这辈子还有何遗憾。一时间,他觉得自己有很多的话要对秦王说。

于是,他一转身对着帐后叫道:

“书记官!”

“到!”

随着司马错的点名,帐后一名文员一溜小跑的赶了进来。

“大将军有何吩咐?”

“给秦王上疏!”

书记官一听,迅速的在旁边的一张文案上排开竹简,提笔等着大将军说话。司马错在帐内转了一圈,沉吟半晌,缓缓的说道:“我主英明!”

书记官用篆书迅速的在竹简上工整的写这四个大字,继续等着大将军的下文。

给秦王的上疏,司马错原本已经打好了腹稿,但他说完这四个字以后,忽然觉得自己要说的话业已全部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那些什么歌功颂德的华丽辞藻与这四个字相比,全是废话。

于是他对书记官说道:“快马发出!”

“啊!”书记官惊讶的嘴都合不拢,做文案书记他也有些年头了,如此短的上疏,简直是闻所未闻,他不敢多问,连忙将竹简卷起,套上一个皮囊,打上火漆封印送了出去。

上疏送出之后,司马错又开始在心中盘桓起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他有个习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断的踱步,在大帐中一圈又一圈的走着,他的亲兵都知道他的这个习惯,所以在他思考问题时,都尽量轻手轻脚,不发出一星半点的声响。今天又是这样。期间管膳食的士卒几次过来,看见大将军在思考问题,都没敢打搅又退了出去。

为了能打好这平定川中的最后一仗,司马错已经在这里停留了快一个月,由于秦国实行的耕战制度、军功赏爵,曾涌现了大批的平民出身军事将领。平头百姓想要升官发财,唯一的出路就是上战场,可没有战争又哪来的爵位。这次随大将军出征,历尽万难,冒死翻越秦岭天险,士卒们没有一个叫苦、掉队,为的就是天险后面那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