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化工大唐-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油幕只是野游家当之一,烧烤用的三角架、铁叉、割食用的刀具、盛食品的盘子、碗碟杯盏全带上了,摆放在油幕里,好象一个工具齐全的厨房。

看得陈晚荣直摇头,这些读书人,不仅有学识。心也挺细,什么东西也不落下。

黄伯鸣这一刻不再是县馆地祭酒,好象个大总管,分派起人手了。拾柴、烧烤、清洗、打杂。一一分派,生员无不凛遵。

分派完毕,黄伯鸣脱下长袍,露出一身短袖劲衣,拿起壶箭,背在背上,把弓往腰间一挎,俨然一个射手,适才那个文质彬彬的祭酒一下子不见了。陈晚荣还真有点跌眼镜。

“晚荣兄有所不知。当年在国子监,每天要练习骑射,我呀就是这身装束。”黄伯鸣给陈晚荣解释起来:“这是胡服。很是利索,便于骑射。走,我们去打猎。”率先走在头里。

陈晚荣第一次遇到唐人行猎,欣然应允,跟着黄伯鸣去了。齐贤明也改成胡服劲装打扮,挎弓背箭,三个身强力壮的生员也是这般打扮。六人向密林里行去。

树林里堆积着腐败的树叶,一踩上去不见脚背。发出轻微地沙沙声。这种射猎活动。陈晚荣平生第一遭参与,不明诀窍。除了小心行走以外,什么也做不了。反观黄伯鸣五人,机警异常|Qī…shū…ωǎng|,每走一步极为小心,迈步轻盈,尽量不发出响声,双耳竖得老高,眼睛不住转动,四下里搜索猎物。

见了他们的样子,陈晚荣也依模学样,小心翼翼的提起脚,轻轻放下去,只发出极轻微地响声,黄伯鸣很是赞许的一笑。

齐贤明弯弓搭箭,对着前方,猫着身子,缓缓前行。前方树枝上正有一只好看的野鸡正在梳翎,头埋在翅膀下面,不住抖动,发出欢快的啾鸣声。

黄伯鸣右手竖在嘴边,左手轻轻一摆,陈晚荣忙停下来。除了齐贤明,都停下来了,紧盯着野鸡。

齐贤明向前摸了差不多两丈距离,手中的弓箭对准野鸡。野鸡也许知道危险逼近,不再梳翎,鸡首昂起,不住转动,突然振翅腾空,就欲逃走。就在这时,一声尖锐的空破声响起,一枝利箭闪电般射了过去,正中胸脯。野鸡扑腾一阵,啾啾哀鸣不再,气绝而逝。

“好箭法!”陈晚荣第一次见唐人射箭,脱口赞道。陈再荣武艺高强,陈晚荣也只见他练过剑,就是没见他射箭。

“过奖了!”齐贤明轻松一笑。一个生员过去,捡起野鸡,拔出箭,递还给齐贤明。

齐贤明接过箭,摘下树叶,把箭上地血迹略一擦拭,又搭在弦上,朝前行去。

首射即中,众人均是高兴,士气大振,在黄伯鸣的率领下往前搜索。没多久,发现一只灰色野兔,黄伯鸣一箭射去,正中兔首。

西山地野鸡野鸭野兔不少,黄伯鸣他们地箭法不错,没多久就射几只野鸡野兔,收获颇丰。黄伯鸣兴致高昂,笑道:“晚荣兄,你来射。”把弓递向陈晚荣。

要陈晚荣做化工,绝对不会有问题,要他射箭,对不起这辈子还没摸过弓。陈晚荣笑着把弓推回去,道:“我不会。”“你不会?”齐贤明一脸地惊愕。射箭在唐朝非常流行,只要是个人都会开弓射箭,至于射得准不准,那是另外一回事。陈晚荣居然自承不会,不仅齐贤明惊奇,就是黄伯鸣和三个生员也是讶异。

陈晚荣只得再次肯定:“真地不会!”为了让他们相信,说得斩钉截铁。

齐贤明微微摇头叹息。黄伯鸣眼珠一转,笑道:“晚荣兄,没关系,我来教你。这射箭也不难,一学就会。”

要想学会一件事,的确是不难。要想学精,那就很难了。他这话就要看怎么理解了。陈晚荣忙摇头道:“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我没练过武,弓都拉不开。”

黄伯鸣把手里的弓晃晃,笑道:“晚荣兄,这不是硬弓,不能用于上阵杀敌,只能用来打打野鸡野兔。谁都能拉开。试试。”把弓硬塞在陈晚荣手里。

陈晚荣是不试也得试了,试也得试了,只得左手握住弓背,右手扣在弦上,狠狠一叫力,应声而开。黄伯鸣说得对。这不是硬弓,要不然以陈晚荣的力气,哪里拉得开。

“晚荣兄,没骗你吧?”黄伯鸣笑着递上一枝箭。道:“晚荣兄,射一箭试试。”

陈晚荣兴致高涨,跃跃欲试,接过箭搭在弦上,朝三丈外的一棵脸盆大小树木射去。箭矢带着破空之声,从树木旁边射过去,离树木还有一两尺距离。

这么明显的目标,就是初学者也能射中,陈晚荣居然射偏了。三个生员再也忍不住,卟哧一声笑出声来。齐贤明要不是顾忌陈晚荣地面子,肯定早就放声大笑了。

陈晚荣很不好意思。笑道:“我是第一次射箭,惹你们笑话了。”把弓递向黄伯鸣。

黄伯鸣接过,笑道:“晚荣兄,没关系,我来教你。”朝陈晚荣身边一站,左手持弓,右手扣弦,解释起来:“这射箭有好几个步骤。首先你得站好。站地要领是两脚分开与肩宽。保持平衡,一个优秀的箭手站在那里就好象木桩一样。站得稳才能射得准。”

陈晚荣盛情难却,只得照做。这个站位并不难,稍加模仿就成,黄伯鸣赞许的点点头,接着解释:“左手持弓,右手扣弦,这是对地。只是,手臂得伸直了,不然开弓就会弯曲。对了,就是这样。”

取出一枝箭,递在陈晚荣手上:“箭一定要搭正了,不能歪了。你要这么看,使得箭和你的眼神在一条直线上。对,就这样。保持住。”

陈晚荣的学习能力挺强,黄伯鸣一说要领,陈晚荣照着做,赢得黄伯鸣地赞许。黄伯鸣摆出姿势,接着教:“开弓的时候,要用手臂之力,肩膀要放松。”在陈晚荣的肩上捏捏,轻声纠正:“放松,放松,就这样。开弓,开弓。”

一用力,弓开满弦,陈晚荣对准适才那棵树。黄伯鸣提醒道:“注意吸呼,尽量在放箭的瞬间不要呼吸,才能射得准。”

调整呼吸对于射手来说非常重要,这点陈晚荣知道,屏住呼吸是为了不造成震动。陈晚荣屏住呼吸,右手一松。破空声响起,箭矢射出去,正中树木。白色的箭羽兀自打着颤。

“好,射得好!”齐贤明高声叫好。

只要不是眼神有问题,都能射中,他这是照顾陈晚荣地面子才这么叫地。三个生员明白他的意思,也大声叫好。

黄伯鸣大拇指一竖:“就这么射。晚荣兄,再来一箭。”抽出箭矢,递给陈晚荣。

齐贤明笑道:“这次不要射这棵树,找棵小点地。”

陈晚荣初学射箭,兴致正高,自觉射水桶粗的树贼没意思,对这提议很是认同。端着弓,四下里寻找,前面十丈处有一颗碗大地树,初学者可以试试。

弓开半满,对着这棵树大步行去。黄伯鸣他们紧跟在身后。突然一声异响,一只黄獐从草丛里蹿出来,惊奔之下,其疾如飞,好象离弦之箭。

“快射!”黄伯鸣脱口吼一声,右手下意识的开弓,却拉了个空。

陈晚荣听了他的话,想也没有想,猛一拉弦,照着黄獐射了过去。黄獐发出一声惨叫,直向前冲。

“射中了,射中了!”齐贤明欢呼一声,飞也似的冲了上去:“追!”

猎物当前,陈晚荣也没有去想这是怎么射中的,提着弓从后追去。黄伯鸣和三个生员自是不用说,比疯狗跑得还要快。

一条血线出现在地上,黄獐逃得飞快。齐贤明拉开弓,照着黄獐射去。可惜的是黄獐其疾若飞,这一箭偏了老远。

“快射,快射!”黄伯鸣一把从陈晚荣手里夺过弓,冲三个生员吼起来。就是他不说,三个生员也知道该做什么,弯弓搭箭,一阵乱射,仍是没有射中。

黄伯鸣搭上箭,瞄准黄獐,正要射去。只见黄獐身子一扭,一个转折,消失不见了,黄伯鸣气得冷哼一声。

好在地上有血迹,顺着血迹追过去,前面是一个山谷,山壁上有一个洞,血迹进入洞里,想是黄獐钻进洞了。

“看你往哪里逃!”黄伯鸣得意的一笑,一头钻进洞去了。齐贤明和三个生员,先后钻了进去世。

陈晚荣喘口气,正准备跟着进去,看见草丛里有几块石头,哪里还管黄獐不黄獐,捡起一瞧,正是要找的硝石,异常兴奋,四下里一打量,只见前面有一间茅章屋,不由得愣住了。

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五十二章 先辈遗迹

这是一间破败的茅草屋,早就朽败不堪了,不知道多少年没有人住过。茅草屋并不是让陈晚荣惊疑的东西,让陈晚荣惊讶的是茅草屋外面一个坑,这个坑很象弹坑,极不规整。坑里还有几块锅铁,在坑边还有一具歪倒的骷髅。

说是骷髅不全对,准确的说应该是残骸,因为骨头散落成几部分,彼此之间隔得有点远,要是死后有人或动物动过的话,这并不惊奇。要是无人动过,就成这样的话,这说明此人生前在这里遇到了让人震惊的事。

陈晚荣走过去一瞧,没错,这是一个弹坑,绝对是个弹坑!在唐朝没有爆炸物,而这里又出现了弹坑,这说明什么?陈晚荣当然要探个明白。

旁边有一个破碎的罐子,罐子里有些东西,陈晚荣蹲下身一瞧,只见罐子里有硫磺,还有硝石。陈晚荣陡然间明白了,这人是个炼丹家,一个在研究火药的炼丹家。

瞧这情形,应该是他把火药给引爆了,才炸出这么一个坑,而他自己也罹难了,为研究火药付出了生命。

火药是出现在唐朝,那时人们对火药的认识不足,只知道火药容易燃烧,连用来做烟花都没有做到,更别说其他用途了。而眼前之人却是因为火药爆炸而送命,这意味着他造的火药威力非常大,大到可以炸死人的地步,这是一个惊世大发现!

要是他不是死于意外。使得这一研究不为人知地话,说不定在唐朝火药就在军事上使用了。陈晚荣心中油然而生敬意,整理衣衫,冲骷髅深深一躬:“前辈,你虽死犹荣!”

“抓住了,抓住了!”黄伯鸣兴奋的声音响起,从洞里爬了出来,提着黄獐过来。在陈晚荣肩头一拍:“晚荣兄,真有你的,一箭射在头上,不死也得死。”

那是陈晚荣歪射正着,算不得本事,只能当笑谈。陈晚荣眼下关注的并不是这事,而是眼前这具骷髅,一个让人尊敬的“科学家”。

看着地上的骷髅,黄伯鸣惊奇的咦了一声。把死黄獐一扔,蹲下身打量着骷髅:“这肯定是那位活神仙!肯定是他!”

陈晚荣一听这话,哪里还能控制得住,忙一把抓住他,急切的问道:“黄先生,你知道这位先辈是谁?”

黄伯鸣摇头道:“他地名字我不知道。我知道他的一些事迹。”

“快说给我知道。”如此有成就的科学家,陈晚荣要是不想了解,就枉自受了那么多年的高等教育。

黄伯鸣虽不明白陈晚荣为何如此急切,仍是有问必答:“这都是好几十年前的事了。我是听父辈说起的。大约在四十年前,有一位游方道士出现在西山,他医术不错,附近的村民生了病,他就给医治,从不收一文钱。因而村民都喜欢他,称他为活神仙。”

治病救人本就是大好事。更不收分文,自然是会得到人们的拥戴,陈晚荣对这位素未谋面的科学家更增几分敬重。

炼丹家在追求长生不老药地同时。往往会发现一些新药物,可以治病,可以延年益寿,他们中有品德的人往往以此来救治世人,惠及众生,这位道士会治病,也就不以为奇了。

黄伯鸣顿了顿,叹息一声道:“只是他有个怪脾性。不愿与人住在一起。一人独居山中,谁也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据说他在山上发现了一种石头。可以用来治头疼脑热,他除了治病以外,还把这石头送给附近的村民,要他们头疼的时候就吃上一点。因而,这附近的村民数十年来都用这石头治头疼。”

陈晚荣很是兴奋的把硝石递在黄伯鸣面前:“黄先生,是这个?这是硝石,可以治头疼。”

“硝石?”黄伯鸣轻拍一下额头:“对对对,是叫硝石。据这位活神仙说,这山上有一个大地硝石矿,只是山崩之后给淹埋了。”

陈晚荣奔硝石来的,听了这话希望破灭,问道:“黄先生,这话当真?”

“是真的!”黄伯鸣点头道:“我去看过,真给埋了。离这里远,要不然带你们去看看。”

既然他亲眼见证了,那必然是真的,陈晚荣的心都凉了。黄伯鸣接着道:“这位活神仙的本事挺大,在地上挖一个坑,再放一个锅,把硝石、硫磺放到里面去炒。对了,还要放上木炭,这叫伏火,可以降低硫磺和硝石的毒性。伏火之后的硫磺和硝石,就可以治病了。”

陈晚荣听得头皮发炸,硫磺、硝石还有木炭混在一起就是火药。在炒的过程中就会混合均匀,成为火药,温度一升高,就会引燃,进而发生爆炸,炸死人很正常了。这个道士不是在找死么?

从地上的弹坑,以及破碎地锅子来看,他应该是这样送的命。

中国古代炼丹术里面有一种“火炼丹法”,就是无水加热,类似于现代的灼烧。包括煅、炼、炙、熔、抽、飞、优几个步骤。煅和炼都是加热,前者时间很长,后者主要是指干燥物加热。炙是局部加热。熔是熔化,抽是蒸馏,飞是升华,优是加热使物质地性质发生变化。

这和现代化学操作方法非常接近,只是最终没有发展成化学,诚使人叹息。

这些方法是炼丹的常用技巧,发明了一些能治病的药物。火药之所以能够发明,就是因为古人发现硝石和硫磺可以治病,只是这两种东西的毒性太大,不能直接使用。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治病。

为了祛除毒性,古人发明一种办法叫“伏火法”。伏是降伏地意思,意思是说把毒性降低或者除去。

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就用过这种办法,他把:硫磺、硝石各二两,研成末,放到锅里。在地上挖一个坑,把锅放上去,用土把四周填实。然后把三块没有被虫炷过的皂角点燃。放到锅里去烧,就会出现焰火。直到焰火消失了,再把木炭放下去一起炒,直到木炭少三分之一,就算大功完成。

这是唐朝炼丹家常用的去毒方法,有一个叫清虚子地炼丹家用马兜铃代替皂角,取得同样地效果。

在唐朝,这的确是一个伟大地创举,但是危险性却非常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