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化工大唐- 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晚荣搬过一张椅子,要马致中坐下。马致中给干酒一熏,头晕脑胀,站立不住,也就不客气,坐了下来,靠在椅子上,不住咂舌头。

“不要喝得太多,少尝一点。”陈晚荣瞧见他们既是艳慕马致中那股“活神仙”美劲,又是惊惧于他的痛苦,只得出言点醒他们。

惊惧终是胜不过好奇心,高清泰接过瓢,尝了一小口,递给王少华。王少华尝过,递给肖致中,肖致中尝过递给伙计。有了马致中这个前车之鉴,他们谁也不敢再猛喝了。

等到众人品完了,一片赞美声响起,还有咂嘴的声音。

郑晴和青萼自然不会和他们共用一个瓢,没有品尝,瞧着他们那副美劲,很是惊讶。

品完酒,众人围着成团,盯着出口。过了一阵,出口的酒更多了,从原先的细线变成筷头大小。再过一会。更有小指头大小。流进酒坛里,发出哗哗地声响。

现在要做的事情只有两件了,一是看好火。二是做好冷凝工作就成。升火这事,只需要扔柴禾就成。冷凝这事,只需要把冷却水保证了就行,根本就没有难度。

肖致中是经验丰富的酿酒师。看着流淌的酒液,很是奇怪地问道:“东家,这酒怎么这么清?没有一点浑浊呢?”

按照唐朝地方法酿出的酒很浑浊,要用布过滤才成。这问题其实很简单。利用的是酒精比水地沸点更低地原理来完成的。

酒精地沸点是78。3度,而水蒸汽地温度在一百度左右。水蒸汽一上来,米里的糖份、淀粉、蛋白质在酒曲的作用下会急剧分解,生成酒精。酒精的沸点低,会蒸发掉,混着蒸汽一起溢出,经过冷凝器换热后又会重新变成液体。

这问题对于现代人来说不是问题,对于唐人来说地确是有些难以理解,是以肖致中才如此相问。

他没有蒸馏知识,陈晚荣不能按照严格的化学原理进行讲解:“以前酿酒。都要把米磨碎,再拌以酒曲,酿出来的酒有米粉,要过滤才能喝。现在这方法,都是用的整米,而且酒和米粒会分离,不混在一起,所以是清的。不会浑浊。”

这说法只涉及到现象。没有讲到原理。不过,肖致中能理解了。不住点头道:“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

时间在人们的期待中流失,过了很久,流出的酒逐渐减小,直到重新回到筷头大小时,陈晚荣道声:“好了!”

众人紧绷的神经这才放松,长吁一口气。肖致中皱着眉头道:“东家,得等会撤吧,现在这么烫呢。”

现在去撤,蒸汽会烫伤人,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的好办法。陈晚荣否决他的提议:“就现在撤,撤了还要再做。向锅里加几桶水就是了。”

几桶冷水加下去,既使锅里地温度降低,又不担误工时,一举两得,肖致中连声赞好,叫人打来冷水,把塞缝的湿布拿掉一部分,把冷水倒在锅里了。冷水流进锅里,温度下降,蒸汽也就少多了。

一连加了几桶冷水,肖致中这才叫停。陈晚荣和马高二人一道,已经把酒坛搬到一边去了。马高二人心急之下,自然是要来帮忙的。

高清泰打量着酒坛,问道:“陈兄弟,这就好了么?”

陈晚荣摇头道:“没有。现在这酒对消毒是有帮处,只是还没有达到最佳效果。等多做几次,我再来调整,让其发挥出最大的效力。”

酒精的最佳杀菌效果是在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七十五之间,不在这范围内的烈酒对伤口有帮助,但其效果已经大为降低了。

是以陈晚荣决定要把浓度调整到这区间。唐朝没有测量设备,无法测量其浓度,并不是说没有办法,陈晚荣已是胸有成竹了。

马致中对酒精了解得不多,对质不太关心,依他想来,只要陈晚荣说好的准是好东西。相形之下,他更关心量的问题,马上接过话头道:“多做点好,多做点好!”

高清泰也是这想法,不住点头。

先把冷凝管取下,再把上面地釜器撤掉。肖致中朝釜器里一瞧,只见原本颗粒饱满地米现在变得很软,用手一捏,好象捏在空壳上似的,很是惊奇地道:“变化这么大呀!”在他的印象中,米蒸过之后,依然饱满,如这般变化者,生平第一遭见到,自然是要惊奇一番。米里的糖份、淀粉和蛋白质都已经分解成酒精了,失去了精华,自然是只余一具空壳了,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惊奇归惊奇,肖致中吩咐伙计朝釜里倒冷水。锅里的温度虽然降低了,釜里的温度仍然很高,现在去动酒糟的话,人受不了,加冷水是一个绝妙的办法。

两桶冷水下去,酒糟已经不再烫人了,这才开始清理。一通忙活,把酒糟清理完成。陈晚荣走到灶边一瞧,锅里的水太多了,要他们舀些出去。

等到舀好了,不等陈晚荣吩咐,伙计们又把圆形木板重新放上去,再铺上麻布。釜器放上去,装好米。

马致中,高清泰兴致极高,甘愿做一个酒工,帮着打下手,又是倒米,又是铺的,忙得不亦乐乎。王少华瞧着二人那忙活劲,眼红得紧,要不是身上有伤,肯定是加入其中了。

直到重新安装好,调试好冷凝器的时候,陈老实和王中则气喘嘘嘘的赶了来。陈老实手里拿着陈晚荣要的漏斗形工具,远远就嚷起来:“晚荣,我们是不是来晚了?”

都做好一次了,你说是不是来晚了呢?

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八十八章 简单办法

瞧二人这匆忙赶来的模样,陈晚荣不好意思说他们来晚了,笑道:“没事,来得正好,我们不是刚准备好么。”

王中则和陈老实打量一阵,准备刚完成,来得正是时机,不由得放心的笑了:“幸好没误事,幸好没误事!”

陈老实把木漏斗递给陈晚荣:“晚荣,你瞧瞧,合不合用。”

陈晚荣接过一瞧,漏斗清理得很光滑不说,对着光线一瞧,没有一丝光线透过来,很不错,笑道:“做得不错。王师傅,你的手艺不赖!”

这是衷心赞叹,王中则忙谦道:“东家说哪里话了,这都是陈师傅的功劳。”

陈老实一向喜欢领功,唯独对王中则很是心服,没有抢他的功:“王师傅,你别说好听的,这是你做的,我只不过打下手。”

把漏斗往冷凝器入口上一放,正合适,好象早就做好了似的。重新调整水缸的高度,只需稍微垫高点就成,几下的事情。

灶里就没有熄过火,折腾这一阵子,温度上来,水蒸汽上腾,釜里的温度升高,接合外又有蒸汽外泄,肖致中和伙计们忙着用布片塞住。

这是第二次做,整个过程顺利多了,不一会功儿功夫,就有酒流出来。这次,除了陈老实和王中则二人好奇外,再也没有人好奇了。二人看了老一阵,这才回去忙活。

做到中午,也不过做了三次,午饭就在酒坊吃了。

肖致中他们准备的米不少。一连做了四次这才做完,差不多有大坛蒸馏酒。

“陈兄弟,现在是不是好了?”一到米做完,马致中忍不住问起来。

现在的酒只能是粗品,还要经过处理才能用,陈晚荣笑道:“还不行。”

“那得什么时间才能好呢?”高清泰也是忍不住了。开口相询。

陈晚荣略一估算道:“快了。把锅清干净,再把釜也清理干净。”

这些善后工作,就是陈晚荣不说,肖致中也不会放过,带着伙计清理工具。

在他们清理工具的时候,陈晚荣和马致中、高清泰二人一起把四坛酒搬到灶边。肖致中好奇了。问道:“东家,您这是做甚呢?”

“再来一次!”陈晚荣非常简单地回答。

肖致中想都没有想,脱口问道:“东家,不是做好了么?咋还要来一次?”

光是做老酒的话,是做好了。可以卖了。不过,陈晚荣要做的是酒精,其最佳效用有一个浓度区间,在现有条件下,没有测量设备。不容易达到这浓度要求。依自己品老酒的经验,要控制好自是没有问题。不过,按照马高二人的调查,酒精在唐朝会很有前途,马上就要大量生产,不可能要自己来把关,必须得给肖致中他们找到一个可行的办法,进行二次蒸馏就很有必要。

这问题不仅他好奇,就是连郑晴都有些好奇了,眨着眼睛打量着陈晚荣。陈晚荣只得解释道:“肖师傅。你可得看好了,以后做这酒精还得靠你呢。再来一次,是为了得到更好地酒精,等做完这一次,说不定还要来一次,然后才能调配。”

在马致中他们的想象中,酒精是从粮食里面得到的,只需要做出酒就行了。没想到竟是如此复杂。不由得愣住了。

郑晴偎在陈晚荣身边,笑着问道:“陈大哥。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有检测条件的话,自然是不必用这费力的办法,问题是现在没有,只能这么做了。陈晚荣回答道:“现在没有。”

肖致中催起来:“清快点。”原本以为完事了,没想到只是做到一半,他要不急都不成了。伙计们知道这情况后,即使他不催,也加快速度了。

锅清洗干净,陈晚荣和肖致中抬起酒坛,把酒倒在锅里。四坛酒下去,才半锅。

肖致中拿起木板,对另一个伙计道:“快把布拿来。”按照他地想法,这和第一次一样,需要木板和干净的麻布,才如此安排。

陈晚荣摇手阻住他们道:“不用了。”

“不用了?”肖致中一愣,脱口况道:“东家,那怎么做呢?”

这问题正是郑晴他们要问的,一齐看着陈晚荣,静等他给出答案。陈晚荣解释道:“这是蒸馏,有些不一样。把釜器和冷凝管装上去就成了。”

新鲜感上来,马高二人,还有郑晴和青萼忙着动手帮忙。众人一齐动手,七手八脚把釜器和冷凝器装好,再接上冷却水,准备工作就算好了。

肖致中蹲在灶前,朝灶里扔些柴禾。灶烧了半天,里面有很多炭火,温度很高,柴禾一扔进去,一会儿功夫就腾起了火焰。

温度上来,自有蒸汽漏出来,该塞的塞,不必吩咐,自有人去做。

过一阵,出口流出酒来了,众人睁大眼睛一瞧,和适才没有区别,一样的清澈透明,瞧得不明所以。

不等他们发问,陈晚荣给他们解释道:“现在地酒,比起适才的酒更醇了。”这个醇字不能当作酒的品质好坏来理解,应该理解成浓度才对,意思是说酒精的浓度更高了。

他们没有化学常识,要是说浓度更高,他们肯定会听得不明所以,不如用他们熟知的“醇”字,更能让他们理解。

果然,马致中马上就品评起来了:“那就是说更香了?我来品品。陈兄弟,你放心,这次我少品点。”

现在地浓度没有百分百,离百分之九十已经不远了。他要是喝的话,真的是在喝火了,陈晚荣忙阻住他道:“马大哥,现在喝不得,喝了受不了。”

酒最多就是让人醉倒,还有什么受不了地?马致中不信。打量着陈晚荣,只见陈晚荣一脸的认真,绝对没有说笑,只得作罢道:“陈兄弟不会坑我,算了!”对陈晚荣很是信任。

酒精浓度升高,极易挥发。为了减少损失,陈晚荣拿起一块湿布,展开了,铺在坛口上。

过了一阵,坛子已经快满了。换上一个空坛。一连接了两个满坛,第三个坛子放上去,只接了不多一点。陈晚荣醮了一点出口处的酒一尝,酒味淡多了,吩咐道:“好了。把火先退了。东西撤下来。”

这说明离成功更近一步了,众人均是高兴,齐来帮忙,只一会儿功夫就撤下釜器。

“水太烫了,快打点冷水来。”肖致中朝锅里一瞧,按照适才的做法吩咐起来。

陈晚荣一口否决了道:“别加冷水,这水得好好保存起来,很有用处。用干净的东西装好,放好,不要搞混了。”

这是正宗的蒸馏水。宝贝,要是再加些井水进去,就给废了。在肖致中心目中,这种水应该倒掉,陈晚荣还象收藏宝贝似地收藏着,真是让人想不通,不过他还是无条地执行了。

舀在坛子里,一共有一坛多。两坛不到。肖致中和伙计搬到一边去放着。陈晚荣要人把两坛酒再倒进锅里。再进行一次蒸馏。

等到这次蒸馏完,只有一坛多了。锅里余下半坛蒸馏水。

经过三次蒸馏,现在的浓度没有百分百,也差不了多少,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五六了。有了这浓度的酒精,配制最有效的医用酒精就简单多了,一个稀释问题。

陈晚荣叫人把一个酒缸清洗干净,把酒精倒在里面。把一根干燥干净的木棍直直地插进去。提起来,在湿印处用刀划一下,算是记号。

再拿来一根线,从作号处往底端一量,再把线打折成三等份。最后把线往酒缸里一放,一头接着液面,另一头固定下来,用指甲划几下,稍稍作个记号就成。

最后把线伸直,拴上一枚铜钱,放到缸里。铜钱放到指甲划出的印子处,这才把线绑在一块石头上。

众人屏着呼吸看着陈晚荣折腾,不明所以。见他很认真,又不好打扰。直到陈晚荣做完这事,王少华实在是忍不住了,问道:“陈兄,你这是做什么?”

酒缸里吊一枚铜钱,这事太过古怪,任谁都得好奇。这话可是说到众人心里去了,不住点头,齐声称是。

“做个记号,便于加水。”陈晚荣的解释非常简单。

然而,这个简单地说法却招来一片惊讶声。要做个记号,还不简单,随便找枝笔来划一下就成了,用得着这么折腾么?跟整宝贝似地,也太费事了。

之所以要用铜钱是因为比较明显,用指甲划出地印子实在是太淡,一个不好就淹没了。用笔不是不可以,只是一个不好,把墨滴进酒精里,会造成污染,这是医用,马虎不得。

郑晴可不这么想,瞅着陈晚荣,问道:“陈大哥,这有什么秘密么?”

还是伊人地心思细,陈晚荣点头道:“主要是计量用的。要是不测出酒精有多少,不好加水。这水加多了,加少了,都不好了。把坛子里的水往里加。注意,不要加得太多了,加到铜钱的边缘就成。”

把无水酒精稀释成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七十五之间地酒精,加三分之一的水就成了。准确的说,要配成百分之七十的浓度,三份体积的酒精加入一份体积的水就行了。要配百分之七十五的酒精,就是三点四体积的酒精加入一体积的水就好。

考虑到酒精不是百分百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