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化工大唐- 第3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言为定!”陈晚荣肯定。一句。

“一言为定!”僧一行和梁令瓒同声言道。

这事就算说定了。自从机床做出这么久以来,还真没做出过什么产品,现在,梁令瓒到来,机床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

陈晚荣很是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在梁令瓒的带领下,一支技术过硬的机械师队伍的诞生。进而,机械时代也就指日可待了。

僧一行把外套一脱,也开始上机练习了。一开始,二人的动作有些僵硬,不够熟练。没过多久,二人的动作就熟练了,再过一阵,练能生巧,可以说老练如有数十年功力的老技工。

如此快的领悟能力,弥足惊人。陈晚荣不得不感叹二人的才智,怪不得僧一行能成为中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梁令瓒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机械工程师,不是幸致,二人皆有过人的才智!

等到二人熟悉了,陈晚荣下令,把生员们调来,要二人挑选帮手。僧一行的名头太大,生员们纷纷表示愿意追随他。

僧一行是杰出的天文学家,同时,他也是一位巧匠,深知陈晚荣这一安排的深远影响,认真挑选了三十多人,其中就有郑宛如。

陈晚荣心想,生员来到军器监也有点时间了,对军器监也是熟悉了,该是给他们分专业,让他们深造的时候了。

一声令下,要生员们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行业,生员们很是配合。最热门的专业有三样,一是机械,僧一行已经挑过了。二是化工,不仅仅因为陈晚荣是做化工出身的,还在于现在的化工负责人是名震天下的司马承祯。三是叶天衡主持的炼钢和刀具了。

这三个专业都有一面旗帜,都有一个代表人物,他们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不要是说大臣,就是睿宗对这三人都非常礼敬,要生员们不跟着他们都不行。

生员一派定,大师傅们就带着生员去传授知识了。郑宛如跟郑梁令瓒学机械,高渐跟着司马承祯去搞化学。望着高渐的背影,叶天衡一脸的惋惜,不住摇头。他对高渐很是欣赏,只是高渐对化学更感兴趣,一心想拜司马承祯为师,现在,终于如愿,兴高采烈的去了。

事情一派定,陈晚荣就去调试水泥回转窑。按照叶天衡的设计,回转窑做得并不大,安装也不算难,半天功夫就装好了。

把水力一开,缓慢的转动起来,真的能动了!

要不是叶天衡出了这么一个主意,陈晚荣现在用的肯定是立窑。

水泥需要煅烧,现在没有其他的加热措施,只能用石炭,得砌好炉子才行。在陈晚荣的指点下,工匠们开始砌炉子。

一直忙到天黑时,已经成形了,再有一两天就可以试产水泥了。陈晚荣很是高兴,收工以后去看僧一行和梁令瓒。

二人带着一帮子人在做浑天仪,正来劲,陈晚荣笑道:“大师,该收工了。”

僧一行抹抹额头上的汗水道:“陈师傅,时间还早呢。再做一阵。”

“天都黑了,还做什么?收工吧!到我家去,我们好好乐乐!”陈晚荣兴致不错。

僧一行在陈晚荣心里相当于一座山的份量,和他多亲近是陈晚荣心中所愿。再者,陈晚荣还想找机会把现代的机械知识说给梁令瓒知晓,这事太重要



梁令瓒笑道:“陈师傅,你真的是要请我们喝酒了?还以为说笑呢!”

僧一行和陈晚荣相处时间不长,不过,他深知陈晚荣对人随和,没有架子,打从心里赞赏,笑道:“既如此,那就多谢了。收工!”

听梁令瓒讲授机械知识很有味道,生员们很是不舍,也是不得不收工。陈晚荣和僧一行,梁令瓒,还有郑宛如刚到门口,就给叶天衡他们堵住了。

叶天衡站在门口,拐杖拄在地上,刘怀德、寇义兵、曹志雄和张德铭他们左右站开,在他们身后又是一队良工,不下二十人之多。

“小友,你请。大师喝酒,就不请我们了?真不够意思!”叶天衡嚷起来。

刘怀德他们齐声起哄:。“真小气!”

梁令瓒这。个机械大师的到来,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军器监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机床做出来这段时间,没有人来使用,只是偶尔用用罢了。

现在。不同了,梁令瓒的到来,陈晚荣还给他一帮生员让他带,这批人一旦成熟起来,其影响不需要太高的智力都能想象得到,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要出现。

这。是大事,非常非常大的事情!就是说惊天动地也不为过!叶天衡他们心情着实太好,想找陈晚荣聚聚。

他们心情太好,居然摆出一副强。盗拦路的架势,堵门了!

陈晚荣笑道:“大师今晚到。我家去,你们跟我去家里喝酒。没给你们说,我家里可是有御厨呢!”

“走!喝酒去!”众人吼一嗓子,上车的上车,骑马的骑马,跟着陈晚荣去郑府。

这些良工个个都有很大的名声,不要说平常人,就是朝中的宰相也不见得能把他们全部请到,陈晚荣面子够大,他们居然跟着陈晚荣去家里了。郑宛如想到这节,兴奋得不得了,骑在马上,兴高采烈,就差放声歌唱了。

唐朝对良工很是优待,象叶天衡他们上了岁数的良工,朝廷特的拨给车辆,其他的人都有神骏的战马,一路行来,高车大马,声势颇壮,引得老百姓议论纷纷。

来到郑府,众人陆续进府。人太多,声势不小,早就惊动了郑建秋他们,赶出屋来一瞧,眼睛立时瞪圆了。

这可是顶尖良工的大聚会,这种事在唐朝还没有发生过,就是当朝宰相也没有这么大的面子,郑建秋能不惊讶得掉眼珠?

费了过好大功夫,郑建秋这才醒悟过来,倍觉荣幸,忙着招呼众人进屋歇息喝茶。

待到众人坐定,已是一通好忙活。最惹人眼的就是僧一行和司马承祯了。司马承祯,郑建秋见过不知道多少回,不以为奇,可是,和一个光头和尚坐在一起,那就是陪衬了,一僧一道让人多所遐想,不起好奇心都不行。

陈晚荣为他们引介道:“岳父,这位是一行大师!”

僧一行的名头很大,郑建秋惊讶得差点跳起来,手忙脚乱的施礼:“一行大师?一行大师,郑建秋这里有礼了。”

僧一行回礼道:“郑施主言重了,叫我一行就行。”

“咣啷”一声响,只见郑晴手里的茶杯茶盘砸在地上,茶水溅得到处都是。陈晚荣和她相识数月以来,就没有见她如此失态过,不由得大是惊奇,忙道:“媳妇,你怎么了?”

郑晴左手抓住陈晚荣的手,右手捂着嘴巴,一脸的惊讶,有些结巴的道:“真是一行大师?真是一行大师?”

“是呀!这又怎么了?”陈晚荣更加奇怪了。

郑晴不住蹦起来:“你知道么?当世的数术大家中,我最佩服的是谁么?就是一行大师呀!小女子郑晴见过一行大师!”向僧一行盈盈一福,执礼极恭,脸上的的钦慕之色比起学生见到心仪的导师一点也不逊色。

僧一行不仅是杰出的天文学家,还是很有建树的数学家,千年之后,我们仍然仰慕他在数学上的成就。

郑晴恰恰精通数学,在数学上很有造诣,一见到最是佩服的僧一行,她能不激动么?

“原来是郑小姐!一行这里有礼了。”僧一行回礼也恭敬:“郑小姐在渭水边巧解商高定理,一行很是佩服!巧妙构思,让人想不到。一行虽在数术有些涉略,也是自叹不如!”

郑晴在渭水边巧解商高定理,也就是勾股定理一事,陈晚荣是知道的,那方法真的很巧妙。她的大名早就在当世的数学家中传开了,是以僧一行知道她。

能得僧一行一字褒奖,远远胜过千金,郑晴大是高兴:“谢大师夸奖,不敢当!”

僧一行向陈晚荣施礼道:“陈师傅,一行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允准。”

“大师,有话请讲!”陈晚荣笑道。

僧一行谢一声道:“一行奉旨修正历法,历法之成费时费力,不仅需要观测天象,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一行虽对数术有所涉略,不过,这事做起来,很费心力。一行是想请陈师傅允准,让郑小姐参与此事。郑晴小姐精通数术,对历法有莫大帮助。”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二一四 水泥问世

这是挖墙角!

历来只有陈晚荣挖别人墙角的份,陈晚荣挖过龙武军、挖过国子监、挖过县馆的墙角,就没有别人挖他的墙角,不由得愣住了。僧一行不仅挖墙角,还挖到他家里来了,打起郑晴的主意了,陈晚荣惊奇不置。

不仅陈晚荣惊奇,就是叶天衡他们万万想不到僧一行会说出这话,眼睛瞪得老大。

到底,这事不能怪僧一行。一部历法的产生何等艰难,不仅需要观测天文的仪器,不仅需要进行大量的观测,掌握大量的一手资料,还在于还有繁重而大量的数学计算。没有足够的数学天赋,没有深厚的数学功底,想都别想。

核子武器的成功,让中国人无比自豪,成功不仅仅在于有钱学森、钱三强他们这些大科学家的努力,还有华罗庚他们这些大数学的功劳,要是没有华罗庚这些数学家进行大量而繁重的计算,就不可能有核武器的成功。

天文研究,历法的诞生与此相同,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浩繁的计算,需要数学家来处理。而且,天文计算的数字非常庞大,我们日常生活中往往把难以想象的数字说成“天文数字”,原因就在这里。

天文数字究竟有多大,说一件事就知道了。就是我们脑,用来进行天文运算的话,很可能DOW,因为那数据实在是太大了,必须使用超级电脑。

就连家用电脑都不能满足天文运算的要求,在唐朝,只能使用人来进行计算,这工程有多大,有多繁杂,想想就知道了。要是有一个数学功底深厚的人来襄助的话。《大衍历》的诞生就可能提前。

历史上的大衍历并不是僧一行编出来的,是后人编出来的。原因就在于数学计算耗费了大量地心血,僧一行只是搜集到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完成计算。做到这一步,他的心力耗得差不多了,编撰历书的事情只能交给后人来做了。

当然,僧一行虽未最终编出《大衍历》,却无损于他的伟大!

僧一行深知数学天赋可遇不可求,梁令瓒和他的关系不错,不过。梁令瓒是杰出的机械师,并不是数学家,帮不上忙。他一直想找到一个能帮得上忙的数学天才,就是未能如愿,现在,他见到郑晴,知道郑晴在数学上的造诣,此心升腾,脱口说了出来。

与僧一行一道研究天文。就有机会向僧一行请教数学问题。这是郑晴地梦想。不由得怦然心动。可是。这事得由陈晚荣拿主意。不由自主地看向陈晚荣。

把她地欣喜之色看在眼动了。问道:“不成亲了?”

嫁给陈晚荣。与陈晚荣厮守终身。是郑晴地心愿。可是。她是一个在数学上拥有杰出天赋地才女。要是僧一行不出现地话。没有这机会地话。她宁愿埋没才情。一心相夫教子。一展数学天赋地机会当前。谁都会动心。一时难以取舍。

僧一行有些尴尬地道:“陈师傅。计算要在观测之后去了。还有几年功夫。”

这话地意思是说不妨碍他们结婚生子。郑晴紧张地心头一松。陈晚荣笑道:“大师。你答应我一个条件。我就同意媳妇来帮你。”

要是有郑晴这个数学功底深厚地才女襄助。历法会提前编出来。僧一行不由得心动。忙问道:“请问陈师傅。是何事?”

“大师,我别的要求没有,只有一点,那就是在写史书的时候,一定要写上我媳妇的名字!”陈晚荣提出的要求让谁都想不到。

《大衍历》是中国历书上的一座里程碑,郑晴能参与此事陈晚荣没有理由阻止,相反,还会支持,让她的才情有地方施展。不过,如此盛事,要是郑晴的名字不为后人知晓,太也对不住她。

“呵呵!”一片笑声响起。

僧一行开怀一笑道:“陈师傅,这事应该问史官,不是不过,这事,我可以答应,我会对史官说的。”

“谢大师!”陈晚荣心情也很轻松。郑晴地才情有地方施展了,不过,那要等到观测之后,掌握到大量数据去了,并不妨碍陈晚荣的好事,说不定,到时孩子都好几岁我一直想请一位数术大家帮忙,今日终于得偿所愿!阿弥陀佛,佛祖保佑!”僧一行轻轻击掌,大是高兴。

陈晚荣他们第一次听他说“阿弥陀佛”、“佛祖保佑”之类地话,不由得开怀大笑。

郑晴也顾不得其他,挪过一张椅子,坐到僧一行旁边,开始请教数学问题了,筹算分数、筹算开平方、物不知数这些专业用语就来了,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郑晴不再是一个纤纤弱女子形象,眼睛明亮,英姿飒爽,眉飞色舞,活脱一个才情爆发的大才

这是陈晚荣认识她以来,从未见到过的事情,不由得眼睛瞪得老大,心想让她参与此事是对了,要不同意的话,她地才情会给埋没,太也可惜!

埋没郑晴就是在埋没《大衍历》,埋没《大衍历》是对历史的犯罪!

反观僧一行,眼睛明亮如太阳,惊讶不置。他知道郑晴妙解勾股定理一事,就是没有想到郑晴在数学上地造诣如其是郑晴对数字的记忆力,达到骇人地地步,僧一行不时大赞自己有眼光。

两人说得兴起,不时找来纸笔演算。这是天才之间的交流,专业术语太多,太过深奥,陈晚荣他们如聆天书一般,根本就不听不懂,听了一阵,再也没有兴趣去听两人讨论问题,各自找人说话。

陈晚荣来到梁令瓒身边道:“梁大师。机械这事,我有一些想法,还请梁大师指教。”

把现代机械知识说给梁令瓒知晓,是陈晚荣今晚上把他拉到家里地目的所在。

梁令瓒在机械方面的造诣是独步天下,整个唐朝难有人超过他,要说陈晚荣做化工有一套,他信!要说陈晚荣在机械方面有所认知,他还真不当一回事,笑道:“陈师傅请说。”话虽客气,却没有多少热情。

陈晚荣知道他眼光极高。也不多说,挪过一张椅子,坐在他身边,开始给他讲解起现代机械原理。不讲则已,一讲之下,梁令瓒发现自己错了,陈晚荣在机械方面的认知比他想象的高明得多,只有竖起耳朵听的份。

这一讲就不得了,一直讲到吃晚饭。就是在席间。陈晚荣仍是一边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