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化工大唐- 第4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的胆子。居然敢派兵包围我的府第!你不想活了?”

“见过公主!”陈晚荣施礼相见道:“公主有所不知。臣奉旨办事。还请公主体谅!”

“奉旨?胡说!”太平公主根本就不信睿宗会下旨对她下手。喝道:“你假传圣旨吧?”

陈晚荣也不多说。从怀里掏出圣旨。递给太平公主道:“公主请过目。”

太平公主一把夺过。展开一阅。不由的脸上变色:“五哥。你这么狠?就这么不认亲情!”

陈晚荣叹息一声道:“公主。你这话就不对了。是你不义在先。怎能怪皇上不仁呢?”

太平公主喝道:“陈晚荣。这是我们李家的事。不容你多嘴!”

“公主。你这话就不对了。你们是皇族。皇族的事也就是天下事。是朝廷的事。臣为大唐之臣。自当置|!”陈晚荣反诘一句。

“五哥最疼小妹了。断不会做这种事。定是有奸人挑拨!”太平公主好象疯了似的。就要往外冲。陈晚荣一把拉住:“公主。万万不可。你现在就是去了。皇上也不会见你。公主。你知道么?当皇上知道是您指使的。气的当场吐血。晕了过去。”

太平公主一把抓住陈晚荣的右手。脸色苍白。身子发抖:“晚荣。你快告诉我。五哥有没有危险?”

对这个仅存的兄长。太平公主还是很关心。

陈晚荣叹息一声道:“公主。您别担心。皇上虽然委顿不堪。并无大。只是。以臣之见。恐怕心碎了

太平公主对睿宗的关心有多深。睿宗对她的爱护就有多深。只是。事情闹到这种地步。睿宗作为皇帝。不能不处置。在下旨拘拿太平公主的时候。睿宗的心在颤抖!在滴血!要是可能的话。他绝对不会下旨对付太平公主。

只是。他是皇帝。不的不这么做!

心碎一语。是睿宗目前心情的最好解释了。

“五哥!”太平公主身子发冷。摇摇晃晃的。站立不住。陈晚荣忙扶着她。叫来丫头把太平公主扶进去。

丫头要把太平公主扶到床上去。太平公主不准。丫头没办法。只好把她安顿在一张软椅上。太平公主躺在软椅上。无力的睁开眼。冲陈晚荣招招手道:“晚荣。你过来。”

陈晚荣走过去。问道:“请问公主。召臣何事?”

“你们下去!”太平公主吩咐一声。丫头们应一声。退了下去。太平公主这才道:“晚荣。你挪张椅子。坐在这里来。离我近点。我们说说话。”

陈晚荣依言而为。太平公主喘息一阵。这才道:“晚荣。你说。我这么做对么?”

按照好事者的说法。“政”字一正一反。合起来就是一个政字。意思是说政治上没有对与错。只是看事的角度不同。自打入朝为官以来。陈晚荣越发感觉到这政治事务很难说谁对谁错了。

太平公主巾帼不让须眉。有政才。若是她当皇帝的话。也许不如李隆基。至少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会比没有振作之前的睿宗强。

陈晚荣想了想道:“公主。您这可把臣给问住了。臣不善评理。不便置评。”

太平公主叹息一声道:“晚荣。连你都不直说了。这人呐。真是让人说不清。没错。我是想当皇帝。我所以一再隐忍。就是因为五哥。要不是五哥。我早就动手了。五哥这逼我。要是他不用姚崇为相。我还会忍下去。”

她久蓄不臣之心。只是因为和睿宗的兄妹之情甚深。

直忍着。这是实话。这次事件的导火索就是姚崇复相。

姚崇政才出众。他复相是众望所归。就是太平公主内心里也不会反对。只是。这对她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她深知姚崇的能干。姚崇复相对她的威胁有多大。她最是清楚。不的不而走险了。

陈晚荣摇头道:“公主。依臣之见。皇上之所以启用姚崇。是因为皇上要图大业。舍姚崇其谁?公主是知道的。我们这次远征吐蕃。之所以没有把吐蕃给灭了。打的半死不活的。就是因为大唐积弊甚深。做不到。要是大唐没有这些积弊。这次。们早就把吐蕃给灭了。

“皇上要复太宗皇上旧业。要还朝廷以清平。必须举贤任能。公主。你说。还有比姚崇做宰相更合适的人么?”

这话。太平公主也认同。不过。她却道:“可是。也不能以威胁我为理由?”

要是姚崇不反对她。和陈晚荣这般的话。太平公主也不会发狠。可是姚崇心怀忠义。心向李隆基。他这样能干的人复相。太平公主知道难以对付。不的不采取行动。

陈晚荣也叹息一声:“公主。世间事。哪有那么十全十美的。皇上若是不用姚崇。就不能复太宗皇上旧业。用了姚崇。公主又不安。二者相权。我想。皇上会以大业为重。谋国者。不顾家。此之谓也!”

这道理。太平公主也懂。心自问。使太平公主当上皇帝。她也会重用姚崇。复他的相位。要他来整顿朝政。问题是。现在的立场不同。会威胁到她的利益。她不的不反击。

要论对错。还真没有人说的清楚。太平公主叹息一声。缓缓闭上眼睛。不再说话。陈晚荣站起身。就要|出去。太平公主突然问道:“晚荣。你说。五哥会怎么处置我?五哥会杀我么?”

从律法来说。太平公主对李隆基下手。这是大逆不道。她就是有一万颗脑袋也不够砍。可是。她毕竟是宗的亲妹妹。是睿宗最亲近的人之一。要睿宗狠起心来杀她。还真有些难度。这事。结局如何。陈晚荣也不清楚。想了想道:“公主勿用多虑。皇上自有公断。”

“废话!”太平公主睁开眼睛。打量着陈晚荣。很是不满:“你就不能给我透露一点口风?”

如何处置太平公主。恐怕睿宗心里也没有底。陈晚荣实话实说:“公主。不是臣不愿说。实在是臣不清楚。公主。臣把当时的经过说说。公主就明白了。”择要把睿宗的应一说。

“皇兄。你究竟要怎么处置小妹呢?”太平公主也不明白了。

“姚相到!”门外有人吆喝一嗓子。

门开处。只见姚崇伟岸的身影出现在视线里。对姚崇。太平公主既是欣赏。又是痛恨。乍见之下。心情复杂。愣愣的打量着姚崇。

姚崇大步过来。依照礼节相见:“臣姚崇见过公主!”

太平公主现在是自身难保了。要是换个人。肯定不把她放在眼里。姚崇却没有这样做。施礼相见一如平时。太平公主不由的精神一振。眼睛放光。一下子坐起来。盯着姚崇问道:“姚卿。五哥可是有话说?”

“公主圣明!”姚崇颂扬一句。

太平公主暗中松口气。心想睿宗顾全兄妹之情。说不定她这一劫就过去了。然而。姚崇接下来的话让她是泄气。只听姚崇道:“公主。臣奉旨勘问。还请公主见谅。”

勘问不过是审问的委婉说法罢了。太平公主脸上变色。问道:“姚崇。你要审问我?”

姚崇一抱拳道:“公主言重了。皇上说了。公主身为皇室贵胄。自体有其脸面。不必过堂会审。要臣前来勘问。”

“你别问了。我什么都不知道。”太平公主要耍横了。

她若真是耍横的。还真不好收拾。陈晚荣不由的大是担心。

姚崇却是不动声色道:“皇上口谕:太平。你巾帼不让须眉!敢作敢当。是我李氏家风!若你真做了有违律法之事。就应当承认。这才不枉姓李。辱没祖宗的威名。五哥!”

这是以劝慰的口气说的。陈晚荣暗中摇头。对太平公主这般顽固之人。如此说话没用。然而。让陈晚荣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太平公主愣怔了半天。站起身来。毕恭毕敬的道:“姚崇。你问吧!我一定实话实说!”

“谢公主!”姚崇抱拳一礼。

陈晚荣大感意外。转念一想。她素有胆识。敢作敢当。对她这种品性。大是赞赏。

“请问公主。窦怀贞要不利于太子一事。您可知情?”姚崇开始勘问了。

太平公主想也没有想。脱口而答:“我不仅知情。还是我授意。下手之人叫云相。此人不贪权势。只好财色。我派人去乐坊挑选了二十名年青美貌的女子。和一些珠宝一起送去。”

她居然没有一点辩驳的意思。千古以来。审问犯人未如此之奇者也!要不是亲耳听见。打死陈晚荣也不信!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二三四 朝野震动

平公主在年青时就参与政治事务,为武则天出谋划策7登上帝位,她功不可没千载中文…》数十年来经历过的大风大浪不在少数,心志极坚,即使对她动用大刑也不见得能让她开口,更不用说,睿宗不见得能狠下心对她用大刑,要想从她嘴里拷问出东西,说句夸张的话,比登天还要难。

却没有想到,这个天大的难题,却给睿宗一句话解决了,太平公主不仅供认不讳,还一五一十的全说了,陈晚荣是太意外了。

同时,对睿宗这份心思,陈晚荣不得不佩服。对太平公主这种敢作敢为的作风,大加赞赏,不住点头。

“既如此,姚崇这就向皇上禀报!公主,请歇息,臣告退!”姚崇施礼。

太平公主挥挥手,平静的坐了下来。姚崇对陈晚荣使个眼色,两人相偕出屋,姚崇这才道:“陈将军,公主府上有刑部负责看管,你可以把炮兵撤走了。”

睿宗派来炮兵,为的是防万一。若是太平公主恼羞成怒,不计后果的话,刑部的差役不见得有办法,能征善战的派兵才能处理问题。现在,太平公主一切都交待了,由刑冲接管再合适不过了。

“那好,我这就撤兵。”陈晚荣一声令下,炮兵开始撤退,非常迅速的离去。

姚崇很是赞赏炮兵的迅捷:“陈将军,皇上有旨,要你马上进宫参与朝会。



“朝会?”陈晚荣很是惊讶。这事太大,还没有处理结果,现在举行朝会,有些不妥。

姚崇解释道:“虽然没有最后结果,也差不多了。这事,早就宣扬出去了,炮兵进城,龙武军进城,还能让人不知道么?再说了,萧至忠他们给看管起来,这不是在告诉人,公主那里出事了么?”

大是有理!陈晚荣点头。姚崇接着道:“再说了。公主已经认了。这事虽然没有最后结果。也差不多了。现在举行朝会。就是为商讨如何处理此事。”

得没错。太平公主供认不讳。可以说审问已经结束了。该是商议如何处理地问题。这事太大。非举行朝会不可。

陈晚荣和姚崇一道。赶到大明宫。进入宣政殿一瞧。不由得心头一突。殿里有不少大臣。个个一脸地惊恐。惶惶不安。

四下里一扫。就现。殿里地大臣虽多。却是很稀疏。要是在往常。正常地朝会。人很多。而如今。到来地人不过是正常情况下地一半多一点。没有来地人。绝大部分是太平公主地人。有人说太平公主权倾天下。朝臣大半入其党。看来。一点也不夸张。

这事。一旦处理不好。不是朝野震动一词能说明得了地。要是处理失当。唐朝会因此而蒙受巨大地损失。朝堂一下子这么多人牵连进去。公务无人处理。积压下来。那会是什么结果?光是想想就让人震惊。

陈晚荣和姚崇一进来。群臣立时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道:“姚大人。皇上怎么说?”

“陈大人,你可知道皇上打算怎么处置?”

姚崇是干才,望重天下,群臣见到他,就有了主心骨。陈晚荣是睿宗跟前的红人,想必了解睿宗的心思,不向他打听还能向谁打听?

这不能怪群臣钻营,实在是这事太大了,大到让他们难以想象的程度,这说话做事就得格外慎重,出不得半点差错。

“姚某奉旨办差,其余不便置喙,一切,自有皇上公断!”姚崇一句话把群臣的嘴给堵上了。

都知道姚崇的为人,他不说的话,肯定不会说,再问也是无用,群臣的目光一下子就集中在陈晚荣身上:“陈大人,你以为呢?”

吴兢挤到陈晚荣身边道:“陈先生,无论如何,你也得大家交个底。”

他一向不关心这事些,只是本着做好自己的事的本意行事,无奈今天这事比天大,他也急了,想早点知道结果。

睿宗如何处置,恐怕连他自己都不清楚,陈晚荣又哪里能明白,笑道:“各位,这事我的看法是大家应当恪尽职守,不要打听了。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该怎么说就怎么说。”

“哎!”群臣叹息一声。

不再有人说话,大殿里鸦雀无声,静悄悄的,针落可闻。

“皇上驾到!”随着内侍一声吆喝,群臣这才惊醒过来,迎接睿宗的皇驾。

陈晚荣一瞧,只见睿宗特别憔悴,走路都成问题,段辉在他身边扶着。睿宗之后是李隆基,今天的李隆基不再是原先那般丰神俊秀,脸色苍白,精神萎,走路都有些打飘,要不是内侍扶着,他肯定一步也走不了。

砒霜那般剧毒,对身体的害处特别大,李隆基能保住一条性命就不错了,哪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复原。

要是在以往上朝,三巨头联袂而来,虎虎生风,让人看着就提精神。如今天这般,还真没有过,群臣看在眼里,惊在心头。

睿宗颤颤微微的坐了下来:“给三郎一个座位。”

内侍应一声,忙挪来一张椅子,扶着李隆基坐了下去。李隆基半躺半靠在椅子上,气色不振,缓缓闭上了眼睛。要是在以往,李隆基往那里一站,自有

让人振奋的气息,如今,这种气息荡然无存。

“参见皇上!”群臣大礼参见。

虽是同样一句话,可如今,早就没有了以往那般的声势,一是人少了许多,这声势自然是大为不如了。再如今天这般,睿宗精神恍惚,李隆基萎不振,太平公主缺席的事情就没有生过,群臣失去了主心骨,没有了底气,何来声势之说?

“起来吧!”声音太微弱,只有前面的大臣能听见,睿宗不得不挥挥手。

“谢皇上!”群臣谢过恩,站了起来。

睿宗眼眸黯淡,扫视一眼群臣,想站起来,只是没有力气,只得重新坐定:“今天把你们叫到这里来,是有大事要和你们商量。”

声音太微弱,前面的大臣勉强能听见,后面的根本就听不见,大臣们不由自主的竖起了耳朵。

“你大声说给他们知晓!”睿宗冲段辉吩咐一声。

段辉应一声,重复道:“皇上说:今天把你们叫到这里来,是有大事要和你们商量。”

“太子遭人毒手,幸得上天怜见,给晚荣施展妙手救过来了。只是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