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英雄-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察联络的人,若是这样还能让敌人潜伏下上万的精锐伏兵那只能说敌人有了一支像我军中精锐一样的队伍,并且精锐骨干的数量还要多于我们,这样的概率有多大?”

最终张海没有根本动摇原来的作战方案,但要求各部队以营群为单位首先抵达预定地点,然后再展开多路包抄。

“宁波府休整后第二旅先行出发,抵达桐卢、严州、寿昌、衡州等地。八日后,由南至北依此展开各连群沿主要通道攻击。近卫第一旅四营依次在宁波、新昌、诸暨、义乌北等地五日后依次展开各连队进攻,各炮兵排还有航空班的人补充到各步兵连展开前进。各连群要尽量保证相互之间可以用热气球通信联络的范围内,如果能见度太低就暂时可以向左右通知休整!”张海在商讨后最终对部队下达命令道。

队伍在宁波一带整训了数日之后便趁着夜色纷纷踏上了南下的行程。

隆冬季节的浙中南在此时依旧没有一丝暖意,阴寒之下虽然草木还尚且保持着一定颜色,但曾经肆虐于夏季的蛇虫鼠蚁们也都蛰伏不出。并非西北天山或极北之地那种很容易被铠甲和兵器冻伤酷寒情况下,寒冷并不是战士们最大障碍。负重长途跋涉行军中全身释放的热量积累在铠甲和铠甲内的军装之下多多少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

张海所率领的新军核心队伍在对待当地政策方面并没有什么怀柔和妥协。凡以武力抵挡大军的庄户或者态度不友善不合作的,一律视为顽敌进行彻底的清洗。有土围高墙而没有顽抗的则被勒令拆除那些土墙土围。朝中有人为官的,被逮捕而拒不合作或者乡中查出存有兵器的查抄全族迁移至它地处置,而没有“敌伪官员”一时能被找着的一般官绅,所拥有的奴仆最多只留十个人,其余一律发配转移至他处。并且这些日子以来还在所控制的地盘以新法鼓动那些举报那些有违法行为的人。虽然还没有完全替代家族的职能,却把政权的手伸到了乡中。

起初苏南浙北等地还有不少选择观望的人,但张海等人强硬的主张和在行动中细致的落实一下就把绝大部分官绅逼到了对立面,甚至连东南等省相当一部分民众也视张家等人为仇寇。而乡间多受那些人欺压的人却并不都有足够的觉悟及意识。因此,当队伍从宁波刚刚出发后才发现几乎每行至一地都会遭到当地不少乡勇的顽抗。

同外在给人的印象相反,张海在内心并不是一个性格十分强硬的人,但起事的这些日子以来随着队伍逐渐变强,顾虑却越来越少。他不担心这种所谓的“逆民心向背”行为会带来怎样的恶果,这些战斗力不怎么样的牛鬼蛇神反而为队伍的练兵提供了充分的机会。在正面战中遇到强敌队伍要尽量的以投射火力杀伤对手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伤亡损失,而在这些人面前则是尽量白刃见红锻炼在过去的战斗中很少有机会锻炼的拼刺近战中的胆量和勇气。

在天台以北的新昌乡中,张海所在的近卫第一营第一连及其相应配属的队伍也遭遇到了顽抗。

见到对方似是严阵以待而丝毫没有迎接的意思,张海便当即下令炮排在顽敌箭铳之外展开了轰击,仅仅是几炮之下就将那看似坚固的围墙轰开了缺口。

第216章 风卷残云(二)

同城墙不一样,越小的土围就越难守。当初张海还是在盐山老家与人冲突的时候几次几乎无法守住外墙只能依靠主宅抵抗就感受到这一点。

即便是拥有几百户人家几千人人口约莫能有一顷之地以上的大庄,全部堪战的几百青壮动员起来也做不到寻常县城或府城城头那样的守备密度,往往平均算起来一丈的墙头才会有一个人。

当队伍以炮排轰开敌墙的时候顽敌的主力正集中在正门抵御第一连佯攻兵力的进攻准备,而做为主攻人数虽不多但成分却很精锐的张海等人很轻易的就从侧墙杀入,直攻至院内。

进攻的步兵排是受到更多力量锻炼的弓箭排,但为了锻炼战士们近战肉搏的勇气,全都按照预定的方案沿院内的主要通道快速展开冲击。

本来这种院内的战斗守方可以房顶至少给冲入院子里的敌人制造不少麻烦,可上风处几十米高处热气球上的精锐弓手不停的从空中射来准确的利箭让顽敌逃脱至房顶的机会也没有。院内所有明显位置上人员的布防也被观测的一清二楚,进攻前早已绘制成图从绳索上滑了下来送到主攻部队的手中。

喝斥和喊杀声中,官兵们对于一切拿起武器甚至疑似武器的人乃至不听命令的男丁都毫不手软。不管是持着棍棒农具的老人或壮妇还是比较精锐的青壮都在三五一组相互配合的枪剑之下对那些顽敌逐一展开了屠杀和清洗。躲避在房内不打算出来的人不少被纵起的烟火熏死在屋内。

生存环境恶劣且寿命不长的农业时代,底层出身的战士们并不像现代人那么多愁善感,没有那么多青式的人关怀。即便如此,若是在其他的步兵连群,当战士们用枪剑刺杀那些虽持有武器但在恐惧之中早已不知所措的妇孺老人的时候或许还会有一丝犹豫,事后多多少少有那么一丝罪恶感的疑惑。可是在受张海影响最深也最为重视的近卫第一营一连,仅仅离开宁波深入浙中南山区不到一昼夜的工夫就已经连续清洗了四个敢于顽抗的大庄,执行主要突击任务的第一排平均每个战士都在一边倒的战斗中屠了不下十名敢于反抗的人,但却没有几个战士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看起来哪怕有一丝犹豫。

在这些对近似一神概念的天帝之使之说已经深信不移的官兵中,已经不知不觉的在很大程度上抛弃了无神世俗社会中的诸多旧道德束缚。

前世张海曾经从小学课本里关于鲁迅的章中听说过这些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当时以为是如同红色评书一般的伟光正宣传,后来才知道这些诞生在苏联化管制最严时代的”宣传”竟然毫不避讳的描述革命者队伍中的种种庸俗黑暗罪恶,似乎这些不是斯大林时代出版的官方读物,而是冷战初期西方自由世界由那些白左青们出版的那些一类的****反苏宣一样。

而直到现在,张海才明白为什么苏联的主流舆论尺度为何可以这样大:在西方一神教化环境背景下,拥有崇高信仰的人并不需要受旧道德的约束而成为有道德洁癖的人,只要手段不会给最终目标的实现造成不可承受的负面影响,一切黑暗与暂时的不足都可以忍受。天演论的逻辑之下:自由涣散和战斗力差才是最大不道德的证明,最值得鄙视的缺点。

村庄中的房屋被点燃之后,在里面不知所措的不少人终于鼓起了勇气冲出门外不知是打算逃亡还是进攻。

然而毫无疑问:那些才呵斥之下还没有恢复理智的人就是彻底的清洗对象,身穿胸甲,头上带着掩护到面部的头盔,四肢也由板条甲一类东西掩护起来的战士们再次用枪剑将这些人的胸腹桶了个对穿。

“粮食和地财在哪里?”一个懂当地口音的”带路党”向没有被烧死也最终没有选择抵抗的十几个老人和几十名残余的妇女和孩子问道。

若有人在惊慌失措之下超过几息的功夫也没有回答,迎来的就是向着四肢的一刀。尽管这南方山区里的民风还算强悍,也终于有人在恐怖的高压之下在也忍受不住吐露出一些地财。

张海知道要获得全部的地财并不容易,但在整个庄子已经被完全平掉,方圆很大一部分面积的土地已经完全被军队没收的情况下这已经不重要了。

新军各连群的进攻性扫荡虽然在海上暴露了目标,数天之后展开的清乡扫荡行动却异常迅猛。一路上刀光血影之下还是有不少人逃了出来。

利用那些人怀着仇恨带来的真诚,张海所在的近卫第一营一连群那些有些与众不同的蛛丝马迹还是被早就有所准备的张圭章等人得知。

“你确定自奉化方向而来的这一路敌人有一个身材异常高壮的少年,而且射术似乎极为超群?”张圭章认真的问着一个从刀光血火之中逃出来的一位面貌清秀的十一二岁的女孩。

女孩在长时间的哭泣和悲伤之后早也已经恢复了神智,悲愤的回道:”没错!我不但记得那个全族的仇人,即便是那个听说叫做张海的贼首,烧成灰我也会认的!”

已经不是一类渠道确认了这个消息的情况下张圭章终于下定了”乱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决心。

“父老乡亲们!这些不给我们出路和活路的恶贼在吃了一次亏之后竟然还这么狂妄自大的以不过几百人的队伍前来挑衅,这一次我们一定可以至少再打一个胜仗,给死去的人报仇!而且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这一次前来围剿的贼人中就有那名号称是天帝之使的贼首,而且竟然孤军领兵前来…”当年轻的张圭章说到这里的时候,鲁王名下集结在台州早已闻到不少风声的各路乡勇们还是吃惊不小,随之而来的便是重新鼓舞起来的信心。

这些人并不像寻常的乌合之众那样缺乏战斗的决心,可之前在浙北苏南等地张家临时武装起来的治安军就让这些人吃过不少的苦头。多次失败之下即便是之前奉化溪口那场歼敌百多人的偶然胜利也难以鼓舞起人们决战的信心。不少人都认为这一次不下二十路敌人从各个方向袭来的铁臂合围就算能集中力量歼灭其中的一两路,也不过是为队伍的逃出升天创造机会而已,却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天大的功劳竟然送到了眼前。

“当然,也不要因此就轻视了这些人。那贼首张海据说也是堪比薛项的神勇之人,诸位务必要戒骄戒躁,拿出与强敌狭路相逢的勇气,一丝不苟的纪律来应对这场致关重要的决战!”张圭章最终叮嘱到。

为了取得成功,集结于浙中南乃至福建的几万”堪战之兵”中又精选了万余名”披甲率”接近三分之二,拥有不少鸟枪的”精锐”准备对张海这一路人马展开孤注一掷的进攻。

张海率领的近卫第一营第一连群的三百多名官兵扫荡了奉化之后沿着尚还没有结冰的河流向西南方向沿河而下,于天启三年十二月初六黄昏的时候抵达了天门山与天台山之间的枫树岭,临近的近卫一营第三连群向东进攻象山的钱仓所和爵溪所。而第二连群则进攻东翼不远的宁海县。

枫树岭在这多山的浙中南之地大小也算是个要冲,原本以为在抄掠这里的一处大庄时不是要经历不大不小的一场”狩猎”就是像不少的地方庄中之人早已人去楼空。没有想到在这颇有些人烟的地方。

“庄子里的青壮们都被征走了!说是要去远处打仗,这可不关我们的事啊!”不少庄内被临时集结起来的女人们说道。

“粮食和水井都在那边儿,如果要财物的话家里也确实还有一些。“

“所有的人全部集中在村中央去!”战士们冰冷的回答道!张海及一连群的各级军官都没有理这些女人们的任何话,而是按照自己对这些人的要求吩咐道。随后将其中不少人单独进行询问了几翻。

不少人早就对这里的窘异有所怀疑,不论这样里的老弱妇孺们表现的多么人畜无害,队伍里的食水不可能像前不久的治安军连队一样随意。

为了在夜间随时展开夜间防御战斗,队伍还是一丝不苟的花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展开了土工城防作业。

“我们今晚应该离开这个庄子,在庄外扎营!”张海下令道。隆冬时节浙中南的山中依然阴寒异常,这样不尽人情的话如果是在寻常的队伍中即便不引起哗变骚动,也会多有怨言。可对于基本上完全由青州以来的老战士组成的近卫第一营一连官兵们不用张海亲自去说就明白为什么要如此:对于队伍的三百多人的人手来说,这方圆能有一顷大小的村落边长有近两里,本来就极不利于防守。何况庄内还有一千余不稳定可疑分子。为了用最少的人手看管这些妇孺,队伍还十分谨慎的动员这些人在村外挖了简单超过一人高的壕沟,围成了一亩左右的禁区将这些人全都集中起来,准备等待明日白天后面的治安营前来接运的时候将这些可疑大户的眷属全部北运。

“我们还要专门抽调必要的人手来看管这些人么?”张海身边的一名弟子问道。

“这些人都是搜查过的,靠我们几个轮流值班的时候经点儿心就可以了。”张海觉得在连群规模的队伍中,自己和身边这些战士们是位于阵中的重要预备力量,暂时用于看管这些俘虏已经算是绰绰有余了,便如此说道。



第217章 风卷残云(三)

早在大军过江南下的时候,为了应付这伙很可能殃及东南繁华之地的“贼寇”南京锦衣卫就召集了不少的高手准备在与这伙强贼展开周旋。

可不少的人在真正了解到张家新军力量之强悍后却放弃了拼命的打算,毕竟这股力量显然并非寻常的民变贼寇,而极有可能是一股有潜力问鼎天下的力量。历来与这样的势力结怨,为很多人所不愿。

不过当张海等人在东南等地展开严酷清乡扫荡的时候,不少的人或处于私怨或出于公愤还是选择留下来。北少林正道大师的俗家弟子方鹏算是在天启三年末隆冬时节张海等人展开清乡扫荡时张圭章等人所能调动的江湖名望最高的一人了。

年过四旬的方鹏不善枪箭,棍棒也只是粗通,但是在擒拿打穴徒手技巧等方面却颇有造化。即便是这样的人当亲自在枫树岭近距离的见到张海及其众兵士的时候原本十拿九稳的底气也变的犹疑起来。

“若那贼首真如传闻中一样是一位顶级高手,我们这几个人怕是根本没有胜算的。”隐蔽在枫树岭庄内民众之中的准备伏击张海等人的方鹏不是第一次执行便装徒手的暗杀任务了,如今却也觉得有些没底。

“任他多高的高手,我们攻其不备必有收获。”方鹏曾经在镖行的一名女性同道看着正在不过一人高的壕沟土围出口不远处休息的张海还有负责值勤的几名弟子时说道。

而方彭却知道:问题就出在张海等人的铠甲身上,若是寻常软甲或锁甲一类,以方彭近三十年擒拿与打穴的技巧或许可以事视为无物,依然能大致估摸出所需要的力量和穴位准确的深浅。可这大面积的甲片则必然使偷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