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英雄- 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似乎比划桨省力不少。

“听说在北上的时候那股强人的船队竟然能够一昼夜之间行使二百里,朕看八成就是用这样的方法?也没有什么难度吗?民间的船只为什么不能如此推广普及?”

“这舟轮制作起来并不轻松,也就是诸如陛下这样的天赋才能够不过几年学徒就能成才。民间的匠户中真正有手艺的人并没有多少。”魏忠贤并不算过于夸张的奉承道。天启即便知道如此,也是感觉比较受用。

“现在北方和江南的战事都出现了对朝廷有利的局面,但朕不是不知道那些所谓的‘斩首’大多不过是跟随那些强贼们的普通喽喽们而已。并不是去年在青州城那样的精锐。强敌主力现在云集的东昌城不必说,就是重新光复青州恐怕也不那么容易。不如就把山东的这两座城让于那些贼人。趁着朝廷的局势有利,谈判也应该真心实意的进行了。”原本在宫中的工作就谈不上劳累,因此天启帝并不在意于这样的场合下谈论公事。

“陛下圣明,我想经过今年夏天的战事,那些贼人们也应该会收起去年的骄横,真正认真考虑朝廷在去年就已经提出的条件了。”魏忠贤说道。

从山东及江南等地传来的捷报是经过东厂自己的暗探带来的消息核实的,因此魏忠贤对这些消息的真伪并不存有太大的怀疑。可是那股强贼的上万主力在经过迅猛的突击后就因为几场小败就在东昌府停滞下,来可是有些让魏忠贤看不懂了。

难道是自己高估了那些人的力量?若真是如此,那事情也就好办了。至少自己不用面临国破的局面………魏忠贤想到这里的时候也就收起了以往的那些私心杂念,有些忠诚的认真告戒道:“老奴似乎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似的。那些强于火器和弓箭的贼人并不是没有继续与朝廷纠缠的野心,他们恐怕只是在等待夏日雨季的过去。现在天气眼看凉爽起来,京城的秋防可是一件大事了。我担心那些拥有精悍力量的贼人会对京城发动突袭。下午的时候老奴恐怕要加紧操练内军了。”

天启也不是没有思考过这一点,但是当年土木堡的例子却说明拥有众多兵力的京师在强敌勉强仍然是固若金汤的。就算京营乃至皇城里的那些人缺乏与强敌野战的能力。自己不学宋徽宗,有各种守城应对的方法,怎么会被只有那么点儿人的贼人轻易攻破城墙?

如果到了比较坏的局面,少量轻兵奔袭而来的强贼也根本无法围困住周长多达数十里的京城,带领城中一些重要的人突围不无可能。

尽管这样想,天启还是有些不放心的问道:“既然这样说,明天朕要亲自去城头看一看城防。”

逐步掌握了真正意义上大权的魏忠贤再也无需卖某些人的面子,入夏以来还真是花了不少时间以整顿京营及内军。又从辽东和宣大各军镇调入不少勤王军队。不少在检查中被发现早已报废的守城器材也重新得以整备。

这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动作如果是在嘉靖甚至万历在京的官话语权很高的时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如同正常年份一样的雨热似乎是透支了全年的降水,自从张海等人带领队伍北上展开了昼伏夜出的长途潜行之后虽然经历过几个阴天,却一直没有碰上大雨。

不需要征粮的情况下,几千人的队伍甚至可以隐蔽在不过十几亩地大小的芦苇从中或十几户人家很不起眼的小自然村里。虽然不可避免的惊动过一些过往外出打猎的农人,却没有人能够有效的判断出这支队伍的规模。

漫长的行军逐渐消耗掉了不少携带的野战食,这使的战士们的负担逐渐减轻了不少。不在需要在身着铠甲的情况下以扁担挑着那沉重的军备行军了,队伍整体的应变能力也因此强出不少。

三个旅的队伍队伍进入顺天府境内的时候,以相距不超过十里的方式靠拢起来。本来以这样的兵力规模隐蔽突袭是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太行山麓附近的群山,还有刚刚过去的并不缺少水分的夏季使得队伍能够避开人烟稠密的平原上大部分似乎是已经进入到临战状态的侦骑。

“明天队伍要展开一次夜间的强行军!”张海对近卫第一旅的各营战士们下达这个命令的时候,不少的弟子们也都颇有感慨。整个战争决胜的时候终于到来了。

“日落之前黄昏的时候我们就展开连续的行动,力争在负责接引的先派侦察部队配合下展开百里左右的前行,于明天凌晨的时候抵达京城附近以各步兵营为单位队各门展开围赌。近卫部队及三个旅的全部炮兵部队集中起来使明天凌晨时的风向决定突击的方向主要在城东北还是城西北处。”

对京师的突击行动在出发前就已经在事先准备好的地图和收集到的一些情报帮助下确定下来,而在此时终于由张海亲自传达到负责各营的弟子们那里。

第275章 斩首行动

也就在天启四年八月初七、西历九月十九这一天的黄昏,从太行一带潜伏隐蔽在西山与白羊口所一带上万人的大军在一个白天的休整外加提前半个时辰用过野战食补充过夜里取来的水后开始迅速行动起来,展开了向京师方向的强行军。

北京附近外围正处于临战状态的游骑似乎终于发现了什么不妥,起初的时候不断有巡逻的骑兵追过来企图查探情况。但这些骑兵几乎在距离队伍两三里左右的距离上就遭到近卫先锋军以早已填装好弹药的枪支展开连翻射击的抵御。

近卫先锋军步兵做为至少在队伍中一年以上的优秀战士,早已熟练的掌握了提前量的概念和射击移动目标的技巧。四五百米每秒初速的高速黄金弹丸针对百米左右斜冲的敌骑往往只需要提前瞄准一个身位左右的情况下就能把敌骑射下马。步兵在运动中的零星交锋都能遏止骑兵的火力让纠缠的明军侦骑惊诧不已,不敢轻易的发动攻击。

入夜的时候,京城附近巡逻的明军骑兵企图利用近战优势对队伍发动冲击,却发现这些近卫步兵居然可以在火枪没有火绳暴露目标的情况下展开连续的射击,又拥有精良的铠甲,在夜间冲击运动中的步兵部队竟然也没有占什么便宜。上百明军侦骑付出伤亡代价的情况下竟然连一名掉队的俘虏也没有搞到。

强行军与急行军并不是一路展开小跑,小跑式的长途马拉松似乎只有在无负重的情况下才有人能够做到。但没有大小休息的长时间运速健步在十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就行军上百里里,三个步兵旅群在旧历八月初八,西历九月二十的凌晨天亮前抵达京城周围迅速以营战斗群为单位展开了队各城门的惟独。

依据时间对京师地图及风向的情况,近卫第一旅第一营及近卫先锋队的两千余名精锐步兵以及从三个旅中各部队抽出的24个野战炮兵连144门九斤弹青铜炮、48个航空气球班及地面人员合计四千多人的技术兵种力量全部集中在朝阳门外的黄华坊以东的城墙附近。

新军主力从隐蔽状态发起的突然袭击几乎与详细的人员警讯前后脚的抵达了京师城头,但在初秋京城守军风声鹤唳般的以处于战备状态的情况下还是在新军主力部署到位展开攻城准备之前完成了守城的准备。

“快去通报!有敌营夜袭!”早已部署在京师九门附近的锦衣卫反应倒是不算差,很快就把似乎成规模的敌军出现在九门之外的情况以警钟加快马的方式在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里就送到了宫中。

就在司礼监的人刚刚得到有人攻城的消息还没有来的及叫醒睡梦中的天启帝的时候,准备已久力求以最快速度展开攻坚的攻城发起了。

大部队最初抵达京城东城外的时候城上的明军官兵们最初是惊恐万分,毕竟这股强贼攻坚火力准备之猛烈早就传遍了不少地方了。为此在魏忠贤等人的督办下原本没有城头堡垒也没有木盾防护被覆的城头也大多做好了抵御轻臼铳与散弹集火压制的防御准备。大部分城头都如类似《守城录》所示的那样以木板覆盖城垛搭起了简单的遏止箭弹的被覆。还按照每隔百部一座的标准修建了不少坚固的砖石炮垒。

并且,在城墙的内侧广泛拥有避免被弹雨交叉杀伤的藏兵所和可以快速登城反击的斜梯用于对抗新军以往的攻城战术。

这些准备让守城的官兵们在最初的慌乱后还是在军官们的提醒下稳定下来。

“怕什么?他们攻城的人看起来的动静还没有我们城头当值的人多!”见到城外的黑影似乎很长时间没有太大动静,似乎并非如传闻中那般一抵达城下就迅速展开攻城,这让不少人都从容起来,开始有人以比较低的装药向城外试探着射击起来。

也恰恰在张海所率领的近卫部队及集中起来的技术兵种部队抵达朝阳门以南的城东大概半个小时后,利用喷火具完成了充气升空的四十八架携带着火箭发射箱的热气球在四十八名张海身边七八岁小女孩的操控下逐渐升到了大约二百米高度左右的空中。顺着初秋凌晨温暖而缓和的东南风飘移到东城墙内侧。并以蚕丝制成的大概一指粗细的粗重牵引线在抵达预定位置后稳定下来。

在一里范围内的空中,在黄华坊临近明时坊的一里左右城头上的空中,三个飞行大队的航空热气球间隔三十米左右,分成三排犹如清晨出现在城头敌人的上空中。

这些热气球的牵引线虽然并不细,但在三四十步以外的距离上就难以被肉眼看清了,因此在城头上的人们来看这些热气球似乎是飞过来的空中怪物一般令人畏惧,甚至是不少军官都远远没有那些南方精锐的临战反应,忘记了以手中的武器来尝试对抗。

四十八名航空队的小女孩们虽然大多也经过多次临空训练和射击操作训练,但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实战,在下面的敌人没有多少防空火力的情况下也不由的感到紧张。

不过经历过舟山空海一体作战恶劣情况下考验的李千兰等第一航空大队的小女孩们在抵达预定位置后就再也没有多少犹豫,向着地下负责引导的官兵们抛出的烟火球指引的城段以改进型的白虎齐奔箭展开了射击。

此时,已经接近地平线的太阳早已使天色渐渐亮了起来,百丈之外东城头的轮廓也已经十分清晰了。

北方初秋的风相比江南沿海的冬天柔和而平稳,三百米外发射的火箭精度似乎也好了很多,从城墙的内侧以不过四度角左右的误差范围如天空迅猛的流火一般倾斜下来。

城上的敌兵在经过最初的惊慌之后开始有军官反应过来,怀疑这些不过是大号吓唬人的风筝而已。士兵们也有人开始常识着以火器或者弓箭向这些停滞在城墙内侧上空的气球开火。

不过当呼啸而至拉着烟线的火箭从那些气球的底部倾斜而下向城头展开扫荡的时候却再一次超出了城头官兵们的认知,猛烈的火力压制外加心理威慑使得还击一下萎靡下来。

第276章 斩首行动(二)

从空中倾斜下来的百克重箭改进而来的火箭利用火药的加速度和重力的加速度一下使箭支的动能达到了四五百焦尔,几乎如同轻臼铳发射的六两重弹一样的能量了。但其威力及穿透力却丝毫不逊色某些更粗重的远程**弩,其破防的能力即便是一些大船上的甲板也难以抵御。

四十八架热气球上负责操作火箭的小女孩们在第一大队孩子们的英勇示范下也都反应过来,纷纷以改进过的白虎齐奔箭发射箱向城头展开了攻击。

三个大队的热气球上携带的五万七千六百余支火箭在短短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几乎大部分发射出去。二百米长的城头上及内侧三四十米的范围内,几乎每一平米都有数支利箭落下,就连一些抵御投石机抛射石块的炮垒窗头都被灌进了火箭。

从城墙内侧的脚下到城头上,绝大部分敌人都无法凭借那些简单的木板被覆抵挡住这些威视猛烈的箭支,成片的倒在了箭雨之下。集结在这一带准备抵御战士们进攻的三百多名城头上的敌人在短时间内就伤亡了九成以上。还有上百从街道上及城墙两端赶来增援的几百名援兵死伤在从天空中倾泻下来的箭雨之下。

天空中令人胆寒的火箭集中覆盖带来的硝烟刚刚被清风吹散不久,热气球在减轻了负重开始缓慢上升的时候。

猛烈的臼铳火力再一次展开了覆盖性的火力准备,由炮兵们负责携带的几万支轻臼铳在添装好弹药的情况下纷纷传递给近卫第一营的火器手连翻开火,继续封锁了从城内街道到城墙两段乃至更远一些地方埋伏准备起来的敌人。

此时的几万发抛射过来的铅弹虽然无法杀伤工事内的敌人,但主要是对那些活动目标予以威慑。

登城突击的火力准备刚刚接近完成的时候,已经依据南京城的城高准备了专门的登城板梯就在并排起来的情况下直接搭在了城头上。很显然:五百焦尔左右以钝杀伤为主要方式的轻臼铳弹丸对于拥有全身板甲防护的战士们威胁并不大,不像天空中的利箭那样散布大而且误伤难以有效防护。

张海这一次进攻没有选择在登城的时候冲在最前进。张海在思考了很多的情况下觉得今后需要自己亲身冒险的事情还有很多,虽然看起来这北京的城墙要比南京的城墙容易进攻的多,也无需在没有必要的地方透支运气。

首先借助二十多米长,连接起来近十丈宽的登城板梯展开突击的是独立近卫先锋队的近千名官兵,

先锋连队进攻的重点是靠近明时坊附近城墙城头的一个没有被航空火力所摧毁的炮垒。炮垒中的敌兵虽然被从炮窗里斜灌进来的一支利箭一下穿杀了两人,可还有数名敌人仅仅贴着炮窗在火炮前躲避着。

围住炮垒的近卫连队官兵将一件四寸直径,一米五长,三十余公斤重的黑火药爆破筒从射口插入了敌堡垒中。

黑火药的爆速并不大,但是如万人敌一般的炸药在不到十平米左右的空间里还是让炮垒中的数名敌兵在瞬间内就丧失了作战能力。

负责爆破的人在围攻进攻通路上的炮垒的时候后面通过三十度左右的缓坡在十数秒的时间内就冲上了城头的近卫精兵以早就准备好的勾索分成十多队迅速翻过城墙下到街道上向着宫城的方向展开猛烈而直接的冲击。

张海及所率领的一百名左右最精锐的亲卫跟在整个队伍稍微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