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英雄- 第1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五万人的大营没有像以往那样集中在一起,而是在近十里长度,二百步左右的纵深范围内以各千总指挥的步兵队为基础完善以壕沟和坑道为基础的地堡防御。

扎营方面的不少主意还是尤世威等人建议的。辽东军不了解新军的作战体系,可身为宣大所部的尤世兄弟可是对当初青州城外的激战印象不浅。那城头上猛烈的炮火能让那些完全没有坑道工事准备,驻营密度也不够稀疏的军队在短短一昼夜之内就遭到令人难以接受的损失。

不过经过足足一个春天的准备,外加不少进攻京师时准备的攻城器具运抵达了青州城下,这一次聚集在青州城下的大军在攻城器具方面相比以往有了明显的进步。吸收了新朝京师守军的火器还有以往的时候不少教训。如今攻城的辽东军并没有准备多少楼车云梯车,这些传统上比较有效的攻城器材不仅会面临针对护城河及壕沟填河填壕的巨大难题,面对拥有成熟火炮的对手还会在很远的距离上就遭到城头上炮火的威胁。依据在京师的作战经验和荷兰人那里传过来的同时代欧洲的攻城战经验,进攻的队伍没有再动员民夫填土攻城。而是动员民夫炮灰在距离城头二百步左右的距离上展开之字形的挖掘壕作业。为了最大限度的加强挖掘壕沟的速度,负责挖土的人分成昼夜两班四波,每波按照休息三个时辰,准备一个半时辰,高强度劳动一个半时辰进度,始终保持全天十二时辰内都有高强度的劳动力负责掘壕。掘壕的队伍还分成二十多个方向针对整个青州城的城西乃至城南城北的展开全面的挖掘作用。

王瑞在作战准备中并没有把守备力量的重点放在城头之上,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得不动用全城准备并不算多的几千支重火绳枪不断向城下掘壕逼近的敌人展开射击。

驻守青州的各营公安军远远没有新军主力部队的那种压倒性的燧发排枪火力,火绳枪火力密度远远不足,而抛射的弓箭又难以命中那些时隐时现的敌人。抛射的弓箭虽然带给敌人很大干扰,却又很容易被盾甲防护住。

夏日里连绵半个月之久的掘壕作业,城头上的战士们以几千支火绳枪接连不断的向城下打出了五六十万发各种火绳枪子弹及重铅弹。不过对于壕沟内展开作业的敌人仅仅在敌人的壕沟逼近到距离城头不到一百米内的时候造成的伤亡才多了起来。就这样也不过杀伤了五六千名城下负责挖沟的人。

城外的敌人也以更为猛烈的轻型火炮及重火绳枪不停的向青州城头展开压制性的射击,从一年多时间以来模拟棱堡修建的外堡到原本的城墙,大部分城垛都被打的残缺不全,守城的战士们只得用装了土的麻包或者简单堆砌起来的砖石做为临时的掩蔽。连绵一个月的交战中城外敌人累计打出了二百万发以上的火绳枪弹至少一千五百多名守城的公安军官兵及城内武装起来的青壮在对峙战斗中遭到杀伤。

原本对防守青州颇有自信的不少前新军主力部队出身的营连干也都感到了压力,不再像以往那样乐观了。很显然:在屡遭重创濒临国亡的情况下敌人那里存在的传统惯性和惰性也终于得到了相当程度上的克服,攻城战术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进。

“你们觉得逼近到城头的敌人想干什么?”王瑞巡视城头的时候见不少战士似乎有些压力,就直言不讳的询问道。

“可能是要趁夜以勾索云梯攻城?”一名参加过当年青州守战的营长回到。在第一次青州守战中,让战士们最为畏惧的事情就是那些南方精锐趁夜以勾索展开的那无声息般的近战突击了。手段非常简单,但给防御的压力却很大。

王瑞却回到:“当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可经历过那样考验的我们并不畏惧敌军的攻城了。就算敌人夺去相当一段城头甚至整个城西墙头我们也有把握拿下来。大家要做好敌军爆破攻城的准备。准备同对手进行坑道战!如果坑道战中我们的力量还是不足,那就要准备同敌军展开城墙缺口的争夺战了。你们当中的不少人都应该有过爆破方面的训练和经历。要把整个甚至半个青州城西墙炸掉,大致需要多少火药,有没有人知道?”

半年左右的化训练不足以让大部分人在识字的同时还掌握熟练的算数能力,不过还是有一些在新军部队里服役过的骨干大致估算出了个大概:“轰开足够使敌人施展出足够兵力优势的至少一里城头,那至少要有百万公斤级别质量非常优良的黑火药。如果是敌人军中常见的那些,二百万公斤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敌人控制了全国重要的地方并以举国之力进行准备,这些火药尚有可能凑齐。可在眼下这种情况,至少是在几个月,又是在这样的夏季,就根本没有可能了。别忘了按照不久前传来的消息。我军西进和南下的部队已经传来了捷报,用不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内就可以举兵北上了。”王瑞鼓舞众人时说到。

当城外的敌人逼近到距离城头数十米距离上的时候,拥有绝对兵力战力优势的敌人抛射出来的重箭以及精确瞄准开火的枪铳已经能够对防御中的青州各公安营的官兵们带来不小的压制了,为了避免过大的伤亡。公安军各营只维持一个连群在城墙上负责轮流值勤。大部分兵力做为预备队准备随时对攻上城头的敌人展开反攻。

当辽东军为主力的联军逼近城头的时候,辽东军内各营乃至尤世兄弟手下的几个参将却没有什么欣喜的情绪。因为京师的守战乃至过去的不少经验告诉他们最为激烈的交锋阶段可能就要到来了。

“不要担心,张贼的那些花活我们也学了不少。”唯有袁崇焕似乎颇有信心的说道。

第399章 三守青州(三)

在京师守战中受到抛石霰弹的刺激,这几个月的时间以来利用在沈阳乃至在北方不少地方获得的工匠乃至掠夺来的铜材铅材石材。后金与辽东联军也赶制出了二百门左右石质或铜质的|“铜鼎炮”|。每门铜鼎炮在开火的时候能够把两千余枚五六两重的重铅弹抛射出去。不过为了有效的对付城头上的土木堡垒以及工事,后金与辽东联军并不苛刻求弹丸一致的情况下还在霰弹中填了不少虎尊炮或者其他轻炮所用的一斤到几斤不等的铅弹。

当夏日的北方又一阵阴雨过后天空渐渐放晴的时候,后金与辽东联军依靠逼近到半个青州城城墙的坑道体系有准备的火力准备展开了。

二百门准备好的或石质或铜质的铜鼎炮早已利用坑道和夜幕的掩护部署到了距离城都不到百米的地方,并且以尽可能倾斜的角度展开了交叉火力布置。

整个城西的外围平均每十米左右就布置有一门发射轻重霰弹的铜鼎炮。随着早已准备多时的号令声响起。接连不断腾起的白烟与如雷一般的爆炸声响彻了距离青州西城头比较近的整个外壕。

同在进攻中往往重点的突击某一段城头的新军攻城战术不同,在以前的攻城战中吃够了城头上堡垒和炮火的后金与辽东联军的火力准备是针对整个青州城西墙的。二百门左右的铜鼎或石鼎炮每隔十米左右就部署一门,从南北两端向中央接连不断展开了火力。二十多万枚五六两重模仿新军主力部队而制的铅弹外加三四万枚两三斤重的“炮弹”遮云避日一般的如雨般扑向了青州城西。

虽然敌军的铜鼎或石鼎炮展开火力的精度比新军主力部队的抛射坑还有所不如,但在整个城西三十公顷左右的范围内几乎每一点五平米就有一发铅弹落下,每十平米左右就有一枚如同抛石机发射的石弹一般的弹丸落下。弹石的落点并不是平均的,一些比较密集的落弹区域尽管土石构筑的简单堡垒面对单个的几斤重石弹也没有什么问题,可在如雨一般的铅石之雨下却彻底跨塌下来。

部署在城西附近城头及纵深内的公安军部队足有十个营五千人左右,还有三千多名负责协防的青壮。虽然三分之二的兵力在王瑞的指挥下在预感到敌军可能的火力威胁的时候就躲避到了坑道与崖孔之内。三分之一在城头工事及外堡内值勤的人们还是遭到了严重的伤亡。一千七百名公安军官兵及上千名当值的青壮大概有三分之一,大概九百人左右不是被砸死就是北砸伤。同新军主力旅部队不同的是公安军乃至那些青州城内募集而来的青壮并没有足够的觉悟在负伤的时候尽量低着声音,以免感染到别人。伤痛带来的哀号让城头上没有负伤的官兵也都陷入了巨大的恐惧之中。而做为预备队的战士除了少数比较勇敢的新军出身的军官骨干还敢抵达城头上观察敌情外大多也不敢增援到城头上去了。

趁着这个机会,城外的敌人也开始按照传闻模拟着张海等人的新军主力部队攻城的样子以二百多名正黄旗精兵及三百多名蒙八旗中的擅射精锐用正牌的清式长弓以及专门为了攻城而赶制出的重箭掩护着辽东军中选拔出来的家丁精锐展开了攻城突击。

五百多名精锐的弓手在短时间内施展出每分钟将近五六千支箭的火力。这些熟练的射手在运用三四两重的重箭的情况下也能把抛射的误差大致控制在不超过城头的范围内。水准似乎比当年的张海等人部下的弓兵还强出不少。

掩护的箭矢准确的压制住了七八十步范围内城头的情况下,利用二三十米长的长梯和勾索,做为先登的一百名全身披挂的辽东精锐攻上了城头并迅速沿城头的两端展开突破。

那些源源不断冲上城头的辽东与后金精锐对公安军战士们的战力优势没有新军主力部队在攻坚中对一般敌人那样悬殊的代差优势,可在火力准备之后带来的心理优势下城头的战局竟也成了一边倒的局面。

为了回避风险,精锐在青州西城城门附近获得突破之后,各个方向上的敌人似乎利用各种简单的工具似乎都打算趁着这个“空挡”攻上城头。

拥有不少外堡,曾经固若金汤的整个青州西城头都似乎陷入了沦陷的危机之中。躲避在城外壕沟内的敌人见攻城的人并没有遭遇到多少危险也纷纷发起抢进。

一时之间,城外多达两万余人的辽东与后金联军从二十多个方向上攻上了城头,曾经给予明军重创的青州城似乎眨眼之间就要沦陷了。

敌军展开全面攻城的时候,王瑞则在城墙内侧四十步外的距离上指挥联络着覆辙操作配重投石机的战士们冒着城外时不时飞来的箭弹重新展开操作。

大型投石机的配重是早已准备好了的。敌军进攻方向上的十七部投石机在守城作战的时候并不需要追求二三百米弓箭距离外的远射程。因此可以把四百多公斤的弹丸抛射到近百米的距离上。此外还有近四十部固定好射角和方向半埋在地下的重臼炮早已完成了射击准备。

大概十分之一左右的重臼炮及投石机在刚才城外之敌猛烈的弹石火力准备下遭到毁坏,不过这并不影响大部分投石机及臼炮依靠低于地表的工事体系避免了之前的危害,也避免了攻上城头的敌人对操作这些器具的公安军官兵构成过于严重的威胁。

投石机发射的四百多千克的弹丸并不比城外之敌发射的铜鼎或石鼎炮的弹药量更多,但是因为不需要顾虑弹药承受火药压力的弹体强度问题而无需过于坚固的弹壳。同时,可以把引信直接绑在臂杆上的投石机相比臼炮能够更为精确的在恰当的高度和距离引爆弹丸。这些优势都使得投石机抛射的炸弹可以完全才用寻常枪铳的轻铅弹做为预制破片。

第400章 三守青州(四)

为了让火药的能量尽可能的作用于破片,整个抛石机发射的四百公斤重弹是颗粒化的黑火药加上引信与平均厚度在一厘米左右的铅制外壳,整个外壳被深沟划分为四千多个预制破片。以二百多公斤黑火药引爆大概类似重量左右的预制铅壳。黑火药的爆速在发射五十克左右的预质破片的时候爆速不及普通现代炸药破片爆速的十分之一,不过即便如此也能赋予五十克左右的铅块大概一百五十米每秒以上的最低初速及五六百焦尔以上的能量。这些破片无法保证杀伤后金那类双铁甲目标。但对于青州守军所见过的大多数明军铠甲来说却足以保证在有效射程上完成杀伤了。

而为了对付一些重防护的目标,投石机的抛射能力就有所不足了。更多采用埋射在地下的铜鼎炮在固定的方向上发射抛石雷霰弹的办法发射超过四千枚左右的一斤左右的石弹。

部署在青州城西的十五架能够有效发射的重型投石机及三十部抛石雷霰弹同样在短短的瞬间内发射了二十余万个大小石弹或铅片散布到整个城西自城头到城外百米左右的纵深之外。

上万名正在攻城的敌人在如雨一般的铅石下瞬间就遭受到了近半的伤亡,四五千人被着猛烈的打击所杀伤。

这些石弹和铅片构成的暴风骤雨同样也给城头上抵抗的新军战士及青壮带来了三四百人的误伤,不过这已经不能改变整个战局的扭转了。

并非人人都是精锐强军的敌人,在猛烈的打击下彻底丧失了继续前进的勇气,重新完成了臼铳填装的守城战士们纷纷从城内侧的通道对城上及城头下的残敌展开反攻。

虽然每人不到十支轻臼铳构成的火力远远无法同新军主力部队的每人多部燧发排枪构成的火力相提并论,更没有全身板甲以构成有效的防护,但对于在猛烈的杀伤之后士气处于谷底的敌人却构成了绝对的优势,没有花费多大代价就以上万枚弹丸杀伤了上千敌人重新把退到城下的敌人赶到了五十步外的壕沟内。

这一轮交战虽然成功的守住了残破的青州西城,不过不论是王瑞等人还是下面的官兵都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再也没有前两次张海乃至**坐镇青州城面对数量众多敌军时的自信。

仅仅一天时间的惨烈交战就让整个青州城的战士及城内的青壮付出了两千余人的伤亡,这种伤亡强度似是在新朝元年时的春节前后也都是不曾有过的。

在双方都初步掌握了适应于火药时代的城战战术的情况下,攻城和守城成为了一种物力的比拼。掌握了大半个南方的新朝政权在物力上已经在整个东亚居于优势,但具体到青州面对掌握了整个北方外加西南的后金与残明联合势力,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